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五届:《一轮明月》放映前的分享——柏林夜话(二)

  《一轮明月》放映前的分享:柏林夜话(二)

  (2007年7月22日晚于观音殿前)

  

  明海大和尚:各位营员、各位居士,你们好。今天晚上的活动,在夏令营活动里面还是第一次,也相对轻松一点。这个活动是围绕一部电影来开展,有一部电影叫《一轮明月》,是写我们近代的高僧弘一大师。这个电影得过政府的电影界政府大奖——华表奖。我们有幸请到拍摄这部电影的两位居士,请她们到这里。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两位女居士,是这部电影的发行人,也是全程的策划、组织、拍摄这个电影的人。我有缘在她们最早启动拍摄的时候,就认识她们,我最早认识孙增华居士,这位叫孙增华居士。这位是周珊薇居士。孙增华居士以前是在宁夏电视台工作,周珊薇是中国文联驻厦门办事处的主任。在我们印象中,她们是两个非常普通的文化人,是拿工资的,所以没有钱,也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仅仅是因为感动于弘一大师的人格,就是一种感动,由于这种感动,她们就……这两个人以前不认识,她们同时因为这件事感动,由于因缘的力量,她们认识了,就一起发愿拍这部电影。拍电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要钱的,也要演员,所以这中间很困难,她们历经了很多的困难,有非常丰富的心路历程和工作感受。所有这些感受,最后都升华到佛法的学习和理解上,升华到她们两个人的修行上。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完整的、很让人感动的一个因缘。

  那么,这两位居士从开始筹拍,到后来也来过这里几次。她们来的时候,就是遇到很多困难,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很惭愧呀,虽然她们拍的是关于出家人的电影。但是作为出家人,不管是我个人,还是我们寺院,也没有给她们什么帮助。但是每次,我见到她们呢,给我一个印象,这个话筒也感动了(掌声)(我刚才并不是想哭说不出话,是嗓子不舒服,话筒当真了,呵呵)。我每次见到她们,给我的印象,孙居士,她们的困难是很大的,她们借了很多钱,借了亲朋好友几百万。中间主演是濮存昕,明天早上到这里讲课,晚上赶过来。这个濮先生为了拍这个电影,他也要学习佛教,学习佛法,最后把自己家里的存款也拿出来,私房钱拿出来,不惜一切代价来拍这个片子。所以,他们的压力很大,在这样的压力下,这个孙老师总是笑眯眯的,她总是气定神闲,很安详。当然嘴上说的事情都是很难的,她的神态、心态很静定。这个周老师,她给我的印象,不客气地说老是愁眉苦脸的。(笑声)我相信在拍这个片子之前,她也是这样的,显然她是一个特别容易感动、善感这样的一个人。我就开玩笑,她是慈、她是悲,慈就是老是开心,悲就是老是感动中,老是在感动中,想掉眼泪的,就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我个人在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她们拍这个片子中受教育。由于这样一个因缘,我想请她们给你们分享一段她们拍电影的心路历程,之后再看看这个片子。(掌声)这个周老师,提前我跟她讲了,她不敢,她一说话会掉眼泪,我们先请孙老师讲。孙老师先把欢喜的氛围奠定了,再请周老师讲。(掌声)

  孙增华居士:阿弥陀佛!实在太惭愧了,因为我们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差,所以不太敢上来讲话。但是明海师父在这儿,我们只有从命了,恭敬不如从命讲几句罢。呆会同学们就会看到《一轮明月》。这部电影由濮存昕主演,孙加林导演,创作班子是非常优秀的一个集体,通过努力,通过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取得非常大的成功,相信大家一会儿看完这部片子,一定会被濮存昕扮演的弘一大师所感动,永远地留在你们的脑海中。这部影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不仅获得了政府大奖——电影华表奖,并且我们受到了北京政府的表彰奖励。在港、澳、台都去进行了展映,在开罗电影节、上海电影节都进行了展映,反响强烈。电影《一轮明月》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功,它的发源地、缘起是什么?这是鲜为人知的,所以现在,我要把它的发源地和缘起,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掌声)

  那是在2000年的时候,追溯到七年以前,我和周老师在偶然的一个机会,得到了一篇电影散文,题目就是“一轮明月”。这四个字是我们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的题词。我们得到这个以后如获至宝,我们两人一口气把它读完,被弘一大师精神深深感动,这本书好像是我们第一次了解弘一大师的一生。我们两个人就想共同把弘一大师搬上银幕,让更多的人来学习、瞻仰弘一大师。有了这个心愿以后,我们就开始进行努力了。这本书是中国佛教协会原办公室主任李辰军送给我们的,后来当我们有这个想法以后,就告诉李辰军,他说,你们知道吗,这本书是怎么出版的吗?这本书是承德文联主席武华写的,写出来以后一直搁置在这里,后来李辰军,他就来请柏林寺净慧长老想办法,能不能把这本书出版?净慧长老大慈大悲,他当时立即筹集了资金来资助这部书。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本书,我们才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后来,净慧长老又陆续资助出版了弘一大师的墨宝,我们得到了弘一大师的墨宝,都非常地感动,这更加激励我们要把这部电影拍好,要去拍摄成功。那么,我们就对净慧长老产生了无比的敬仰之心,净慧长老这么慈悲资助弘一大师的书和墨宝的出版,我当时对净慧长老非常地敬仰。在第二年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这一天,来到了柏林寺皈依了净慧长老,由净慧长老授三皈五戒。从此我们就在净慧长老的鼓励支持下,在佛法的指导下来进行我们的工作。当时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情节:净慧长老给我们授三皈五戒后,就让当时的明海法师给我们写皈依证、起法名。当时明海法师写好皈依证递到我手里的时候,唉呀,我当时目瞪口呆,这个反应,我简直惊呆了,叫什么呀?明月明弘。(掌声)明海法师当时是……

  明海大和尚:那是因为她说,她们想拍弘一大师,所以取这个名字激励她,没有别的。

  孙增华居士:我在这里发呆的时候,明海法师说,你们不是要拍《一轮明月》,我们也想拍弘一法师,希望你们能拍好。我认为,这个名字凝聚着明海法师的慈悲和智慧,给了我们信心,给我们带来了好运,带来了福报!(掌声)这一年,还有一个不可思议一件事情,我们又得到了一本中国佛教协会出版的《法音》杂志,登载了2001年11月5日这一天,江泽民主席到柏林禅寺视察,11月5日是赵朴老的生日,我一查,这一天,农历九月二十是弘一大师的生日,这两个伟人的生日重合在一天,江泽民主席来到柏林寺,这是巧合呢,还是有意的安排?我们就在琢磨着,翻到后面,有一篇文章《一个僧人眼中的江泽民主席》:“江泽民主席来到柏林寺,一跨下汽车,和净慧长老没有握手,而是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写得非常的生动,我们接着往下看,有这么一段,江泽民主席和僧众们交谈的时候,讲到了弘一大师,他非常敬仰弘一大师,并当场朗诵了弘一大师《祖国歌》的歌词。我们看到之后,激动地跳起来,买了好几十本,送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影电视剧本策划中心去,太不可思议了,三个主任都在办公室,这也是很少见。(笑声)把杂志送给他们每人一本,江主席对弘一大师这么敬仰,你们还不赶快立项呀?佛教片要立项,这个事在头几年比较慎重,他们看了之后,五分钟,三个主任商量了一下,立即给我们下了一个文件,支持帮助策划这部电影,并且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作为总策划,支持我们,帮助我们。从此中国电影一百年来,第一部描写僧人的正信、正念、正觉的佛教体裁的电影,就从这里开始孕育、运作到成功,柏林寺就是这部电影的发源地和缘起。这篇文章作者是谁呀?就是我们现在的明海方丈,(掌声)文章里面法名是常独,我觉得是明海法师,后来我就落实了。

  明海大和尚:你稍微注意时间,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的。

  孙增华居士:下面不讲明海法师了,要不他就叫我赶快结束了,不讲他了。我们今天带着这部电影,在柏林寺放映,表示我们对柏林寺的感恩之情,也是对净慧长老、对明海方丈的无比感恩之情,在这里表达感恩之情。无论做一件事情,拍摄一部电影,做其他也好,都要有一个愿望,有一个目的,有一个意义、宗旨是什么?我们当时拍电影的愿望和宗旨,就把它写成了一篇祈愿文,在我们的开机仪式上宣读。我们的开机仪式也是别开生面的,我们拍这样一部影片,就要把所有的上百号的人员的思想统一到一起。所以,我们写了一篇祈愿文,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起,为了一个目标,来把它拍摄好。当时,我们就在开机仪式上宣读,至今我还津津乐道,我给大家朗诵一段,与大家共享:

  今晚是这样美好而祥和/我们沐浴在慈悲的佛光里/今晚是这么欢喜和感恩/这无比殊胜因缘的聚集……/所有的人都殷殷期待/——明天将托起《一轮明月》/一轮明月,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他是弘一大师的法身舍利呀/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艺术,他的佛学/永远供人们瞻礼/永远让渤海从清,缁素皈仰/我们承担着使命/我们肩负着责任/我们在做一件匡扶人心、提高人间道德勇气的好事/因此,我们向佛陀祈愿:/祈愿佛陀加被护念所有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加被护念电影《一轮明月》弘一大师拍摄成功,一切圆满!

  我们的导演被感动了,他把这篇祈愿文贴在墙上,每天要读诵它,按照我们的宗旨和目标,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这个目的、愿望下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所以一百多个工作人员,团结得非常好,工作得非常好,所以才拍摄成这样一个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想跟同学们说:希望你们能珍惜七天夏令营的生活,能在柏林寺这块佛教圣地种下一个善因,发一个善愿。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用佛法指导自己的行为,用法雨甘露去浇灌它、滋润它,将来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十五届:《一轮明月》放映前的分享——柏林夜话(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