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们生命的主体,昨天明尧老师讲的真常,我们生命的真常,真如心;再一方面就是缘起法则——俗谛,讲的是宇宙人生当中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具体到我们生命来说,就是生命的生老病死,为什么会出生,为什么会轮回,为什么会有痛苦,怎么能解脱,这些的规律。真俗二谛,这两者也是统一的,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必须要学习的内容。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这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后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的人生永远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这是没办法回避的现实,不管是今天、明天还是未来,还是无数生以后,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唯一的道路就是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像刚才明基师讲的,这也是我们夏令营的普遍宗旨,也是我们老和尚十几年苦口婆心提倡的大乘佛法的要义之一。
我们每个人有种种的知见、种种的欲乐、种种的性格、习气、业习等等,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生活,觉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今天觉悟了明天就万事大吉,一时实现不了。我们有学数学的、有学服装设计的、有学音乐的,等等各种职业,对于事业发展有种种的愿望,也不用回避我们世俗的、世间的追求。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职业选择、不同的事业发展愿景,这些就是每个人差别的价值。
这两者我觉得要统一起来,以我们现实的、人生健康的选择为前提,建立我们基本的价值观。但是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总之我们不认识自己、不认识生命的规律,这永远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应该面临的问题。我们老和尚提倡生活禅,就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涯中,把我们“觉悟人生”的这个总的目标、总的方向、总的价值,落实到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活和事业中。不知这样大家能否接受,感谢大家!
利生法师:感谢两位法师为我们开示的人生的意义,下面我提议请两位义工表演,表演的节目是钢琴协奏曲《不能说的秘密》。(义工演奏钢琴协奏曲“不能说的秘密”)
利生法师:谢谢两位义工精彩的表演。
我本来想让她们为我们讲讲什么是“不能说的秘密”,(众笑)结果题目里告诉我了,所以无法再问了。刚才我已经从她们的钢琴演奏中感到,答案每一个人或多或少能体会到,尤其是后面那段非常欢快的演奏。如此的秘密,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身心放宽、快乐、自在。
营员六(男):大家好,我是李某某。首先我想借此机会对各位义工表示感谢,因为我感觉这些天他们都很辛苦,有的人忙到很晚才吃饭,谢谢你们!
然后我想问一下两位法师,刚才您二位关于洗碗所开示的道理,是不是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刚想到这句话和生活禅很契合,因为“色不异空”所以生活中有禅,因为“空不异色”,所以禅修也必须到生活中去修行,我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还有就是六祖慧能大师从《金刚经》悟到了什么?谢谢。
利生法师:你请台上哪位师父回答?如果每一位都回答时间就太多了。
营员六(男):请明证法师回答。
明证法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是佛法的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法的根本。
大乘佛法到底在讲什么?在讲成佛之道。芸芸众生怎么就能够成佛?因为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只是不知道自己是佛,所以就冤枉地做了众生。如果明白其中的道理,敢于承当,去作佛,那就是佛。所以《无量寿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看我们肯不肯去做。
这一只碗很平常,不过是粘土经过加工制作以后成为我们平时日用的很重要的工具,它来了又走了,也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这说明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由无常能导出什么?无常就是苦,为什么是苦?因为不能常保。这只碗也不能常保它造出来时的那个样子,因为要被人用,用了以后就会变旧、变破。你们看碗上经常有小豁口,因为洗的时候一磕碰它就会变坏,所以碗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不可能老用一种碗,因为居士不断地供养新的碗,那以前的就被淘汰了,淘汰它也不会说什么“我好冤枉”,过去就过去了。我们人也是这样,你反抗也没用,反正个个都要死,谁也跑不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生命有死吗?没有生就没有死,我们说生命是无限的,没有开头也没有结束。就像碗,它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没有了,但是它是粘土组成的,它只是回归它原来的大地,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永存的,慢慢地风化、氧化再变成土,它可以再制造出新的粘土、新的碗都没有问题。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表面看起来我们非常可怜、无助,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是永恒的,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摧毁的,所以众生才可能转凡成圣。因此,一切万事万物表面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本质,就是这个空性。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一切众生都有真如佛性,而真如佛性是常住不灭的,含藏众生成佛的种子。刚才明基法师讲佛在《华严经》中说:“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有空性。一切无常的现象后面的本质就是常,而不是无常。无常只是现象,常才是本质。因此我们通过学习佛法,就可以摆脱无常带给我们的无奈和种种的痛苦。而我们则可以长存不灭,好比说成了佛,佛不但有法身,而且有报身——圆满报身,还有千百亿化身,永远和众生在一起,度化众生没有穷尽。所以佛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实无一众生得度,因为佛看透了这一点,他把这个真理告诉我们。因此我们现实生命的当下,其实也是永恒,因为它不能独立存在,这个刹那不能独立存在,它也是无限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不管多小,也是如此。同样的道理,我们众生,不管大小,都具有真如佛性,将来都会成佛,想不成佛,也了不可得。
营员七(女):各位法师、营员,大家好。我想问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请问持顺法师,因为我看明海大和尚的《俯躬寮散记》,提到您曾经做过大和尚的侍者,因为这次没有听到大和尚的开示,觉得有点遗憾,所以我想问持顺法师能不能讲一个你和大和尚之间的让你印象最深或者是给您启发的小故事,给我们一些启发。谢谢!
持顺法师:启发太多了,他主要是在言行举止、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给我许多启发。我一下子也想不起来具体事情……对不起。
明基法师:我有个建议,明海大和尚是我们追随老和尚出家的师兄弟中非常优秀的一位,学识渊博,修证高深。我们都对他很尊敬,在座的每一位法师对他都有深刻的印象,别光问持顺法师,可以请我们台上在座的每一位回顾一段对明海大和尚的美好感受,从明影法师开始讲。
利生法师:这个提议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欢喜。在此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不是“不能说”,是可以说的。我们持顺法师身边的另一位师父——明勇法师,明勇法师也曾经在我们大和尚身边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侍者,我们可以请明勇法师谈谈他的感受。
明勇法师:可以说,感受还是比较多,就选择一个吧,这样也给别人留点机会。
每天都会有很多的人来找大和尚,这些人里面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各种问题的人、各种烦恼的人……,很多。不管是什么人、什么背景,无论这个人他是什么状况,大和尚都能耐心地听人去讲,如果需要指导,就给出指导的方法。有些人回去后照这个做,问题解决了,回来感激大和尚。
我觉得有一点特别值得学习的就是大和尚的耐心,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个人来了这样,那个人来了那样,但是不同的人来了都能够有一个平常心那就很难得,这就是我要分享的。
明影法师:那我就接着明勇师的继续讲,讲一个跟明勇师有关的。
有一次大和尚想徒步去朝五台山,应该说我们的海师有五台山情结,特别喜欢五台山,特别喜欢唱关于五台山的歌,他想朝五台山乃至现在想闭关,想了很多年了,做过种种的准备。有一年,是在升任方丈以后,准备好了帐篷,没和任何人说,像我们这些班首执事都没打招呼,但出于责任心,和当时相当于方丈室办公室主任的明勇法师说了一下,说我想去朝山,走几天。但是明勇师一下就有了压力:“哎呀,把方丈放走了,万一师父怪罪下来,责任担不起呀!”出于责任心,他给老和尚打了个电话。老和尚出于更大的责任心和关心,马上就给大和尚打了个电话。于是,大和尚出于孝心和尊重心,就不得已放弃了朝山的计划。这一下明勇师又有了压力,由于自己的负责任导致了大和尚自己的修行计划成为泡影——梦幻泡影。于是他就对大和尚说:“我替你去行脚吧。”(鼓掌)于是乎,明勇师做了准备,可能他也已经等了很多年了,终于有了机会,平常请假也不好请。于是他和我们一位香灯师轻松地上路了,因为他不是方丈,所以比较轻松。途中也遇到了种种挫折,比如脚起了泡,走不了,在路边的旅店住了几天。终于如愿地、圆满地朝山归来,还写了篇文章,在网上应该有,好像是叫《学习朝山》。应该说,这是我们大和尚闭关前的一个前奏吧。
这是几年前的故事,刚才明勇师说大和尚对待来访宾客的耐心,我也再讲一个我亲见亲闻的故事。有一天,禅堂里很快就要起香,这是所有的师父包括方丈也必须要参加的——每天晚上的坐禅。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上的事情要和大和尚汇报和请示,来到方丈室。刚要说话,从门外进来一个从内蒙来的老居士,他闯到了方丈室,因为他很着急,想要向大和尚请教问题,请教完一个又一个。可是我的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很多人的安排,而那边禅堂也要起香了,我很着急。大和尚也开始有点不高兴,他希望起香前把我的问题解决了。但老居士非常地恳切,对他的问题很在意,一直在问。我当时很着急呀,不耐烦。忽然发觉大和尚态度变了,刚才还有一丝想打断老居士问话的意思,现在没有了,变得特别有耐心,老居士说完了,还说:“你再想想还有没有问题?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
《十八届:轻松普茶——柏林夜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