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死亡与临终 佛性与中阴境界▪P2

  ..续本文上一页le)。母的能量由底部上升,父的能量由顶端降下,二者在中央的位置结合。在这两种能量结合後,神识便离开了身体。而神识正离去的徵兆是,我们所经验的事物像是意识暂时消失的熄灯般。

  这正是净光可能会被体验到的时刻。如果有人熟习於佛法修持,那么他便会真实地体验到心的自性本质——离於生、死、设定位置的明与空。假如我们在死亡的时刻认识了净光,将会在那刹那间立即地体验到法身方面中的解脱。

  虽然每一个人都在中阴里经历了本然的境界,然而凡是不知道去预期,反视为当然的人,便不可能认识出它。我们必须在活著的时候修行,以获得该体验,那将会在我们死亡的时刻对我们有所帮助。

  有许多种修法可成就此目的。例如在大手印传统中,我们被指示休息在超越任何造作之妄念外的心之本然境界中。设若我们应用理智或分析於我们禅定之时,这就不是大手印,因为本然的境界是离於任何概念的。许多人都能理智地理解了大手印的信念,然而要实际地休息於此无念的境界中却极端困难。如果我们禅定进步的话,我们就可能相当不费力地发现此无妄念的境界。

  我们在生无法去经验到本然境界的原因是,有太多因缘纷扰著我们。中阴境界呈现了一个解脱的大好转机,因为在死亡的片刻,无论你是不是一位修行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人,都将会经验到你的心的真实本性。在中阴里,没有像你在娑婆世界生活中的许多纷扰,所以你将会自然地体会到净光。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但即使当你直接地经验它时,你可能会无法认识它,因为你必须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付出相当多的努力才行。

  有些在死亡时刻我们能够做的修法。而精神导师也能够为一位临终的人介绍中阴;在如此的方法下,他便可能在净光发生时认识它。如果在你的生前,你的禅修系基於一位精神导师在心的本性上的指示,那么当你经验净光时,你将会辨识出它就是过去你的上师所描述的心的本性。这舆禅修中体验相似的死亡净光一样,就是著名的母子相会。当然,如果你够苦修的话,你便能够在此生中成佛,而那是最好不过的。然而,假如那没发生的话,在死後仍有一个成佛的可能。

  当你在死亡的片刻认识出光明的净光时,也就是当母子相会时,你将停留在禅定的境界中。然而,这种休息、以及在此境界中经历死亡的人的境界有许多种分类层次。有些人休息於禅定的境界中,是由於他们能够认识中阴里的净光,并且有能力去舆它结合。还有些人在死亡的片刻休息於此自然境界中,乃因为他们已经藉由「止」的禅定获得的力量。而能够维持这个境界於死亡之时,是一种人人都能看见的外在证悟徽象,而它全部基於个人修法的得力舆精进。

  问答录

  问:当日常生活中的三种分解、消溶经验发生时,从出现到扩大再到达成的过程是什么呢?

  答:和客体有所接触是个问题。当你初次与对象物相遇时,认知本身就是出现。例如,当你第一次进人佛堂时,你看见了它,这就是出现。在第二阶段中,你会分析你所曾认知过的,所以现在你不只看见了如其所观的佛堂,而也注意到它是宁静、美丽且庄严的。这是在你心中所现之物的扩大。一旦这发生了,接著你运用了你对佛堂的鉴赏力,而这就是达成。

  当你第一次看到佛堂时,你并不执著——只是看到。後来,如同你的心在延伸扩大,你更执著於你的认知。最後,你论定它是个佛堂,而你变得对它执著,这就是达成,这也就是我们如何运作於世界之中的方式。但无论如何,当我们死亡时,这些执著便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了。

  问:当神识存在时,父能量降下而母能量上升,二者相会於中央。那中央系指身体的肉体中央吗?

  答:神识在中脉之内合成一体。在出现、扩大和达成的分解经验後,前六识休止断绝。在那时刻,父能量与母能量在心轮相会,而一切的不净认知停止。在这些休止时,所有在右脉、左脉中的风息移动并在中脉里结合。而那结合的结果是:一切的活动都转化为智慧,并且你体验到光明净光。

  在中阴里,你毫不费力的真正地体验到你自己心的真实本性。你所需要的只是去认识它,而那并不仅藉由此生中的修持便成为可能的,当然还有赖上师、教法与传承的加持力。

  问:您是否认为初学者去帮助临终的人是可能的?因为上师并不一定出现在死亡时刻。

  答:传统上,有人临终时会迎请一位和教法有关系的老师,或有经验的僧伽。那个人能够指导或提醒临终者有关真实本性的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中阴里解脱他自己的话,那个人是不是成佛或成菩萨了?

  答:那决定於中阴的层次。例如,在第一阶段,如果有人认识了法身,那就是佛。假若我们无法做到,而在第二层次里认识了真实自性,那就是报身。第三层次是很难去理解的,然而若你能认识它後,那就是化身。

  问:我们的脑有多少是包括在身体与神识的关联中,而它在各元素分解时又被影响多少?当我过去生病时,我曾注意到我的脑较没有高度认知的能力。

  答:一般而言,只要有身舆心的连系後,我们身体的一切功能运作便与心有所关联,其中包括了脑的功能在内。因此,如果你在死亡时刻在脑中有清醒的念头,那便可能促进明觉的体验。假如你的手臂或脚是生理麻痹的,它可能不会伤及思惟过程;但如果脑麻痹瘫痪的,那么思惟的过程就被伤及。所以脑是重要的,不过只有当我们活著和在分解阶段中才是如此。在死亡的净光发生後,心并不是真正地被脑所影响的,即使它被伤害或不平衡亦然。

  问:当现在的人在死亡的时刻与死後,我曾经验过像看见亡者的色彩,并感觉到房中温度和光线的极度改变。这些是因为恐惧死亡而有的幻觉,或是亡者的投射传达?

  答:经验到如此的徵兆是绝对可能的,但对它们生起执著却一点意义也没有。虽然如此的经验是可能的,但许多徵兆都可能是你自己的心理投射。所以如果你能不偏不倚的认识这些经验就是好的。

  问:你对那些已因脑部曾被伤害,而无法认知任何东西、进入昏状态的人有何建议?延长他们的生命是否会伤害他们,以及损及他们的中阴经验?

  答:我对西方医学体系所知极少而不便多说,然而在东方,如果我们认定一个昏睡状态的人正将要死亡後,上师们会给予某些灌顶以净化引起脑部伤害的恶业。也有些特别的本尊,如阿閦佛或金刚萨埵,都被认为可净化染污或防止堕入下道之中。传统上,这些灌顶要给快死的人共一百次。习惯上,在临终阶段的人并不再置於医院里,而是把他带回家或带到一座寺院等,上师们能够为他修这种法的地方。这样做是极明智而得当的。

  问:当我们的身体死亡时,我们是否仍执著於我们特定的观念?那时我是否丧失了我执?

  答:这儿所被改变的仅是你的名字和你的身体。至於对「我」的存在的执著是不会被改变的。它是相续不断的。

  一九九O·九讲於美国噶玛三乘*轮中心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死亡与临终 佛性与中阴境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