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12.08.22客堂开示)
佛力感召而来
在一个寺院里面听着风中的铃声,听着小鸟鸣叫,一圈是山,而且我们是滨临东海,亚欧大版板的最东边,外面就是临着东海和太平洋,大家或是坐火车或是坐飞机、坐汽车,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把你们运到这里,克服了我们物理的距离。
但是来到这片土地和建筑,但是它是传承着一种不同的讯息,祂既是我们古老的,同时对于我们来说又是新鲜的讯息,这种感受,所以是佛的力量感召大家汇聚到这里,我们大家今天的见面都是佛陀的安排,是内心的佛性驱使我们来,佛的力量感召我们来。
所以今天坐到这边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坐这边却似乎是那样地自然,一点没有觉得有隔阂,很多的你们在座的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觉得没有距离感,那样的亲切,这跟你坐火车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坐汽车、坐火车或许是他坐在你的邻座,甚至你们的衣服都能碰在一起,但是你们的心是很难相应的,总是那么陌生和有距离感。但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大家的感觉就会不一样,俨然是一家人一样,对不对?特别是像今天还是有一点热的,更需要我们的心静下来,我们说心定自然凉。
我们甚至觉得风多美呀,是一种恩惠一样,拂在我们身上,所以当一个人思想境界不一样了,完全的生命质量是不同的,我刚才这段话的引导,就是想引导大家的心进入这种状态,你会发现同样是生命,世间同样是空间,但是你心态不同的时候,这个世界都不一样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世界是黑白的,暗无天日的。心情好的时候那是彩色的,是有音乐的,是灵动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个是很呆板的,所以怎样的人,怎样的心态,他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学佛拓展心灵世界
所以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为了拓展我们的心灵世界,让这个世界从有限变的无限,这是一个我们内在资源的开发,现在我们读书都会去学怎么提高研究生产力,怎么开发资源,甚至也会去寻找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人类也正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作为佛教来说,一直着重于开发我们内在的资源。
这个脑科学家也已经告诉我们,人的大脑98.5%是处在休眠状态的。所以佛教是这样的,譬如说家里面人信仰佛教,小孩子不是说一生下来就一定是佛教徒,佛教是启迪我们思考问题,甚至也允许大家来推敲佛教的本身,它到底符不符合真理。所以它没有强求的这种皈依的。是大家自觉的、自愿的、心服口服的一种选择。包括就是皈依之后的,如果你觉得你发现有更高明的,你照样可以放弃佛教也不要紧,不会遭到追杀。
去年我就看到有的社会调查嘛,到大学里面去对学生去调查,现在忧郁症、躁郁症的倾向占到百分之十七,然后名牌大学的话,这种情况占到23%,那你想想看,年轻一代刚在读书的人就是这种现象,精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然后中年人也是,中年人这个比例都不在少数,抽烟的被烟鬼控制着,喝酒的被酒鬼控制着,搓麻将的被赌鬼控制着。这在社会上几乎是很普遍的。
反过来说不被这些习气控制的人几乎找不到,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我们都被自己的习气控制着,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佛要来救苦救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每个人其实在一个很有问题的社会空间里,人际关系,甚至自身的健康啊,精神的、肉体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超越业力反扑
像他刚才讲我造了一辈子的业,然后我一学佛反而不好的事更多了。你学佛了,这些业反而会追你的。我前面开玩笑说,你信佛的然后不信佛了,没人会追杀你的。但是你是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你想到佛门里来,那些业会追杀你的。它会想尽办法拦截你,不让你学佛。就好像你欠了很多债的,你想出国,有可能不会让你走的,对不对?别人想尽办法要拉着你追着你,让你还债,知道你要走了,甚至把你给告法院了,不会让你轻易走掉的,你欠这么多债你想一走了之,不可能的。
但是对学佛的来说的话,还是会产生很大的福报的,福德的力量,因为你念一声佛好了,它那个正面的力量对我们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正因为这样,那也追债的众生那更是不会放你了。
(信众:他念佛现在也不舒服,他念佛就不舒服,他说恨死他了)。
师父:对啊,就是啊,因为念佛为什么就不舒服?说明念佛对他身上的众生有作用,知道吗?所以他想尽办法阻挡你,不让你念佛。你一但继续再念下去,有可能他就控制不了你了,这也是一种最后的垂死挣扎。但是很多人在这个现象当中会被吓住,我不念佛了不念佛了,你放心你放心,我不念佛了。那他最好了,你不念佛,我慢慢收拾你。
这说明念佛是对的,学佛是对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正是要解决了,他就会挣扎嘛,就像一个人比如说你是黑社会里面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生活当中就这样从小一起玩玩,不小心后来发现我们这组织好像是黑社会组织,但是最后你想我不干了,我想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了,那是不容易的。
我比这个例子你听得懂吗?这些人不会放他的,甚至致你死地,也不会让你改道,这个学佛就是希望嘛,你既然念佛了,他们有反应,说明对了,我总算找到紧箍咒了。就像唐僧一念咒,这孙悟空就头痛一样,对不对?那就有办法了嘛,你继续学佛啊。(信众:回向给他,诵经回向给他),对,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
那你就多一份智慧你就知道了嘛,学佛对的,他就怕你学佛,他就是让你放弃学佛。那你要不要放弃学佛?我现在问你们?是不是?要不要放弃?你要很清楚的。
我们的生活范围不是一个宗教开明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基本上不是从小就有宗教信仰的。所以这个问题你坐在这边我们这样一讲,是不是又明晰起来了?思路清楚了?对啊。
所以说学佛了之后,有了这样子的不良反应,其实恰恰是学佛的瑞相,说明学佛很好。就好像你扫地,灰尘都起来了,这说明扫地扫对了,我家里好久没打扫了。你不能因为灰尘起来了,不扫了不扫了,不会吧。像洗衣服一样的,一洗一泡下去黑水一大堆,你说对对对应该洗应该洗。你不能说看到黑水,不洗了不洗了。
那是一样的,你一学佛,然后那么多的东西现出来,这说明很好,学佛学对了,继续学下去。我这样讲你听明白了吗?(信众:那有时候我想做功课,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功课这又不要紧的,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信众:有个开头嘛,比如说是诵什么经吗?有开头),对,有开头也行,念个结尾也行,当中拿出四句偈的,都可以。(信众:比如说是诵心经啊,大悲咒啊,直接就诵一个咒就可以了是吗?)也可以的,就像你家小孩玩玩具一样,玩一个玩具也可以,我这一大堆玩具你看玩的多开心,也可以,是不是?把玩具商店都搬到你家去也可以,是不是?这就跟据你自己情况,都可以的。
念经肯定是好的,念一个咒就有一个咒的功德,念十个咒有十个咒的功德,这就看你的嘛,你有没有时间,有没有这样的精力。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首先你看我们佛教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一旦出家穿上这个衣服,对这个社会来说就是代表三宝,我们的形象就会直接影响到佛,会影响整体佛教,对不对?连这个社会上一个人假冒的出家人,他穿上这个衣服,都对整个佛教的影响那么大。那你可以知道。如果我们真的穿上去,你别说为佛争光了,首先不能给佛丢脸,这是一个很主要的,对不对?说争光还不一定谈的上,首先他的底线就是不给佛丢脸。那所以呢谁要出家,那我们肯定要好好地把好这个关。
主要是一个内心的责任,你升起了这个责任感,你愿意就是说为佛的这个事业而献身,出家是一种献身的,鲁迅的笔下的出家人就是一批牺牲的人群,他是有思想,有作为的,甚至有很崇高的这个理想的,有坚定的意志的,所以这群人也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主要就是表现在儒释道上,现在佛教又承担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任,所以出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是自我已经净化了,或者是用三宝来自我净化,同时又把自己奉献给三宝的,造福人类的这样一个事情。所以出家也是值得全社会尊重的。
所以出家人也称为叫宝,在人群之中他叫宝,众中尊,在一切生命当中他是最尊贵的,这样一种人,所以能够找到那个感觉了,那就可以了,那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了。你看刚才她表妹在说一样,她很了解她姐姐,她姐姐也是一个有志向、有思想,有追求的一个人,对事物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做事也是一丝不苟的一个人,这样的有思想的,有毅力的,能够自我要求就是非常高的人,那她要进入佛门的话,那是可以的。并不是说社会上什么人都可以出家。出家都是自己深思熟虑,然后自己的各方面内外的品质要跟的上才行。
我们还在自我要求,对不对?虽然出家了,但是现在你不是说,马上就可以去弘扬佛法了,还不是这样的,那要在这边慢慢地师父还要调教调教,通过做事情再调教,能进一步的跟师父相应,跟历代祖师相应,最后与佛性相应,那好了。跟佛性相应了你就可以弘法,度众生了。你就能担当众生的这种业了,众生业是很重的,一个人的重业压到身上,都会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身心出家得圆满
(弟子:师父,我有个问题,比如说有很多人说他显的是在家相,但是心已经出家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心出家与外相出家这个有差别吗?)这个出家是这样的,有心出家,有身出家,有身心都出家的,有的人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有的是心出家,身没有出家。作为皈依三宝的,作为好好学佛了,明白了佛对我们的这个,来救苦救难的这个意义,明白我们是在轮回的状态,我们属于三界苦宅,我们要脱离轮回,跳出三界,你这个心念已经升起来了,那你的心也开始…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