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三、忏悔文▪P9

  ..续本文上一页若欲示涅槃,是说诸佛若是因为化度众生的机缘尽了,要示现这种涅槃的相。虽然晓得一切的佛,都是常住在世,没有一尊入涅槃的,但是一现了这种相,就有一部分的众生,看不见佛,听不到佛说法罢了。就像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明明的现在还是在七宝庄严的灵鹫山,同了诸大菩萨,说种种妙法。现在我们到印度去朝礼灵山,只看见一座荒山,哪里还能够看见佛的形像,听着佛说法的声音呢。所以佛现涅槃,总是众生福薄罪重的苦。普贤菩萨大慈大悲,哀怜这些苦恼的众生,所以至诚恳切的,周遍劝请一切诸佛,不要示现涅槃的相。第三句,就是表显明白请愿的意思,求佛长久住在世界上。刹尘劫,是说时劫的数目,要同了一切世界微尘的数目,一样长久。利乐,就是利益快乐。听得了佛法,下了成佛的种子,将来一定可以了脱生死,成就佛道的,所以就是大利益,大快乐。这第四句的意思,是请求佛,要使得这一切的众生,都得到成佛的大利益,大快乐。像我们这些人,还靠着前世种的善根,能够读着佛经,听到各处法会里头大法师,讲演修净土法门,晓得这念佛求生西方的绝妙方法。只要自己认真的修,一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就可以永远了脱生死,一世修到同了普贤菩萨一样的地位。这样的利益快乐,才真是大哩。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这一段,有明颂暗颂两种的分别。明颂,是颂第十大愿普皆回向的。暗颂,是把第八大愿常随佛学,第九大愿恒顺众生,都包括在普皆回向里头了。开头的所有两个字,同了第三句末后的诸善根三个字,是前后相应的。就是把上边的七个大愿,都包括在里头了。第一句的礼,是礼敬诸佛。赞,是称赞如来。供养福,就是广修供养。第二句,就是请转*轮,请佛住世的两大愿。第三句随喜,就是随喜功德。忏悔,就是忏悔业障。这几种都是善根,因为不是一种两种,所以说诸善根。把这许多善根,一齐回向,就是普皆回向。回向一切众生,愿意他们都离苦得乐,不就是恒顺众生的愿么。回向无上佛道,愿意像佛的自觉觉他,不就是常随佛学的愿么。所以这八段的偈,虽然像是只颂了八愿,实在是十愿完全颂赞到了的。偈的文句完全是照普贤行愿品前段的偈颂说的。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这两句,是回事向理的意思。上边的八段偈颂,完全说的事相,都是用尽法界,虚空界的广大心,来修成的。这种功德,可以说是第一最胜的了。照经上说,这十大愿王的功德,只有诸佛世尊可以晓得,不就是最胜的功德么。现在立愿把这最胜的功德事相,回向那无上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那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的本体,就是生佛平等的自性清净心。心是万法的主体,万法都是从心生出来的,所以心就可以称做法界。没有一法能够超得过的,所以说是无上。理性是真常不变的,所以说是真。佛经上常常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理性,一切是事相。一即一切,是说从一种理性上,发生出种种的事相来,这叫做因理成事。一切即一,是说所有种种的事相,实在只是一种的理性,这叫做回事向理。现在就是发的回事向理的愿心。从这一段起,一直讲到忏悔文完结,都是不动法师自己做的文字了。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

    这一段,是回因向果的意思。佛,法,及僧伽,就是三宝。性的佛法僧伽,就是自性三宝。相的佛法僧伽,就是别相三宝。自性三宝是体,别相三宝是用。体同了用,是相联的,又是融通的。性的体,是真空的理性,就是真谛。相的用,是妙有的事相,就是俗谛。若是没有自性三宝的真体,那么别相三宝,怎么会成就呢。若是没有别相三宝的妙用,那么自性三宝,怎么会显现呢。所以体用实在是不二的。体用不二,就是性相一如了。性相一如,俗真二谛,自然融通无碍了。二谛融通,就是中道第一义谛。所以性相都完全显露出来了,譬如像澄清的大海,所有外面一切的形相,没有不印在海里头的,这就叫海印三昧。这种三昧,只有佛才能够完全证得。这是解释前两句偈,第三第四两句的意思。是说佛的功德,像这样无量无边的大,只有可以拿海来比喻,所以说是功德海。我现在一齐用至诚心回向,立誓愿意求修成自性的无上佛道。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这一段,是回自向他的意思。所有众生四个字,是包括十方三世的一切众生说的。第一句,是说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身口意三业。见惑,是从见上起的迷惑,就是十种根本烦恼。弹谤,就是毁谤三宝。我法,是两种执见。我,是人我执。执著身体里头一定有一个我,所以叫人我执。法,是法我执。执著色受想行识五种,是一定有的实法,所以叫法我执。一个等字,同了下一句的如是一切,都是包括所有的一切业障说的。靠普贤行愿的威神力,能够使得众生无穷无尽的业障,一齐消灭得清清净净。一念一念的智慧光,周遍照到一切法界,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一个退失菩提心的。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这一段,是归结到行愿无尽的意思。第一第二两句,是说直要等到虚空世界尽,众生界尽,众生的业尽,众生的烦恼尽,我的愿心,才算尽了。但是虚空世界,哪里有穷尽呢。众生,就是众生界。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也哪里有穷尽呢。既然是虚空世界,众生界,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永远没有穷尽,那么我的愿,也就永远没有穷尽。像这样的四种法,广大得很,无量无边,情愿现在的回向功德,也是像这样的没有穷尽。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预备种种供养的物品,供养无穷无尽的佛,叫大。种种修行方法,没有一样不修,并且勤恳至诚,一些没有怠惰,叫行。这种功行,周遍在各法界,叫普。地位差不多同了最圣的佛一样,叫贤。因为上边所发各种的大愿,都是学普贤菩萨的样,所以末了要三称普贤菩萨的名号,皈依普贤菩萨。若是众生能够照了普贤菩萨的大愿去修,那么所有无间地狱的罪业,可以一齐消灭,临终的时候,一定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并且品位还可以很高哩。这是普贤行愿品上,说得明明白白的,一定可以切切实实相信的。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三、忏悔文》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