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八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受,如果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就不敢接受,隐胜彰劣。刚才讲,这是真的,《律经异相》上都有,佛度猪,这一群猪,他要到猪里面去投胎,你看这佛身现在现个猪身。他要度那些猪,跟那些猪讲经说法,猪圈就是道场,这是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那一窝蚂蚁要是学佛的,过去生中有学佛的善根,佛一定做蚂蚁王去度这群蚂蚁。无论在哪一道,无形众生里面,像山神、树神、草木神,里头有没有佛在应化?有,只要有一个人他有善根,佛都不会舍弃他,真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第八,「隐实施权恩」。实是什么?实是大法,究竟法,太深。佛门里面没有秘密,可是经里为什么有《解深密经》?那个密是它道理太深,那个密是深密,不是秘密,我们一般初学的不懂。《华严》里面就有深密的部分,像我们现在所学的《妄尽还源》,讲宇宙的源起,讲世界的来源。通常我们讲世界,我们想不到世界有那么复杂,一重一重的。我们今天科学只发现到星系、星球,一个小的星系像太阳,有一群行星围绕着它,成为一个小的星系。太阳又绕一个大的星系,我们知道太阳绕着银河转,银河是不是绕更大的一个星系?是的,我们还有没发现的,太大了,佛经上讲得清楚。到最后真的你看到大而无外,讲不管多大的星系,都是微尘集聚的,所以《金刚经》上讲「一合相」,一就是微尘,都是微尘聚合的,缘聚它就有,缘散就没有了,所以世界有成住坏空。佛对小根、劣根,没办法接受这么高深的理论,给我们讲什么?讲人道,讲你孝顺父母、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帮助你,你来生能生人天,不堕三恶道。如果给你讲六道轮回你听懂了,你觉得六道不好,生生世世在里面轮转,这不是个办法,你想超越,那就跟你讲声闻、讲缘觉,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这叫权巧方便。四圣法界叫方便土,那就是权。人天也算是权,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十法界,十法界这六个层次受苦少,下面这四个是很苦,修罗、饿鬼、地狱、畜生,这太苦了。这些东西从哪来的?都是我们不善的染业、恶业造成的,所以是自作自受,迷惑太重就产生这个现象。佛非常慈悲,把真实的不说,等待缘成熟了再说,先教给你这些小法,你会非常欢喜接受。

  第九,「示灭令慕恩」。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世间教学教了四十九年,他老人家走了,让后人永远怀念他,永远的仰慕他,他的遗教还在,我们得认真从遗教上来学习,遗教就是经典。如果佛要是常住在那个地方,人就慢慢懈怠了,不要紧,今年不学明年学可以,明年不学还有后年,很不容易激发他精进的心。所以我当年在台中求学,我是从外地到台中的,他们家住在台中,老师住在那里,慢慢学可以,有的是时间。可是我没这么多时间,想想我在台中能住几年,所以把学习的时间就抓得很紧。他们学十年了,我跟老师讲我希望我两年能够赶上,从外面来的,心里着急,所以我学得比他们用功。我没想到我在台中还能住十年,真不容易!我最初到台中是居士身分,四十六年好像年底,过年的时候我到台中,见了李老师,在道场里面做义工,跟他学经教。我学的进度相当快,平均一个月学一部经,李老师的标准是这部经学会你能够讲,能够上台讲,算你学了一部。实际上他没教我,我是旁听学会的。经学班,因为我去的是最后,他教学是按顺序来的,我的名字排在最后,所以没有轮到我,我就离开台中出家了。

  那时候在台中住了一年三个月,这还是四十七年的事情,也是八月,八八水灾,我到台中去是遇到五十年前八七水灾。我记得我是八七水灾好像前二、三个星期到台中,亲近李老师,不到一个月就碰到这个灾难。我是四十八年离开台中出家的,总共在那里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学了十三部经。李老师那时候经学班二十多个同学,两个人一组,一个是讲国语,一个讲台语。我们在旁边听,旁听。我的记忆力、理解力都很好,所以老师教,我旁听全听会了。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就教佛学院,我学了十三部经,教佛学院一个学期教一部,三年,佛学院毕业了,我才教六部,我还有七部还没有派上用场。所以我对佛陀教育就有很大的启示,中国传统私塾教学的方法好,真见效,而佛学院那种排课的方法学不到东西。我在佛光山住过十个月,东方佛教学院,我跟星云法师谈过这个事情,他没有接受我的意见。我当年是跟他建议,他那时候有一百多个学生,三个人一组,一组就是专攻一部经,我跟星云法师建议,十年之后他就变成这一部经的专家。譬如学《无量寿经》,这三个人专门学《无量寿经》,学《地藏经》,专门学《地藏经》三个人,学《金刚经》,三个人专攻《金刚经》。我那时候估计,我说十年之后佛光山至少可以出二十个最优秀的讲经人才。十年的时间专攻一部,他心是定的,定能生智慧。

  我离开佛光山四十多年,佛光山好像开山四十三年,大概差不多四十年的样子。佛法的修学,成就无论在家出家,只要你肯干,你能如法,这个法就是戒律,你要坚持着方法,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解行相应,这是秘诀。这个秘不是秘密,这个秘是深密,说起来容易,道理太深了,你能够坚持,没有一个不成就。我学佛的时候二十六岁,出家的时候三十三岁,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就开始教学,五十年没中断。所以现在我们学这个《妄尽还源观》学得非常有味道,能够体会、能够理解。这个《还源观》一般讲,学佛二十年、三十年很难体会,很不容易。如果是一部经深入,无论学哪部经,真正是十年,有十年的功夫,他有定有慧,学《还源观》可以;如果不是一门深入,十年的熏修,很难,这境界太高了。真得受用!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八相成道的示现,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那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我们应当要向他学习,一生可以达到佛的境界,我们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真能达到。念佛可以达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教下,教下讲大开圆解,也就是说这一部经你通了,见性就通了,到见性的时候,十方一切诸佛所说的话你全通了,不离自性,全是自性流露的。所以,我们常常要怀念世尊,仰慕世尊,向世尊学习。

  末后一条,「悲念无尽恩」,同体大悲,「谓如来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教以救济之」。你看看要留余福,我们没有福不行,没有福你生活有问题。天下出家人依照佛法修行,我们不从事于生产事业,你最低限度的这些衣食住行从哪来?有供养,这个供养都是非常信仰佛陀的人,佛陀赐福给他们,他们以余福来供养三宝。所以,出家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不会缺乏。佛不在世了,经典最重要,佛灭度之前教导我们,佛在世的时候依佛为师,佛不在世,依法不依人。修行人必须记住要持戒,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要持戒,不怕苦。给我们留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你翻译就没有问题了,只要意思对了,言语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不重要,意思正确。「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契合自己根性的是了义,我学了真得用处;我学了没有用,我用不上,那叫不了义。肯定在自己生活用得上,工作用得上,处事待人接物都能用得上,这了义。最后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什么?理智,识是感情。跟世尊学佛要用智慧,不能动感情,动感情就错了,你什么都学不到。你看讲得多清楚。又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太重要了,我们就依这四句教诲,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诸佛随类化身,演种种法,无非是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样把所有宗教、所有圣贤教诲统统包括在其中,心量拓开了,门户之见破了,这才真正叫大乘。

  这几句我们念一念,他后面说的是,「留二十年余福」,这是释迦牟尼佛「示同人寿」,因为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都是一百岁,佛八十岁走了,他应当要再多活二十年,他八十岁走了。这二十年,这二十年的余福,「以荫末法弟子」,这就是特别给末法的学佛的佛弟子。「复留三藏教法,广令众生依之修行,皆成胜果。」我们如果把这个教法,教法就是经典,经典里面有教理、有教行、有教法、有教果,我们不依经典去修行,你就错了,你不是在学佛。所以,寺庙里不讲经怎么可以?自古以来哪一个寺院庵堂不是天天在讲经教学?有些寺院庵堂是专科学校,讲一门的,譬如讲《法华经》,《法华经》一遍讲下来要二、三年,二、三年讲完之后重新再讲。这是什么?佛法重在熏修,一遍一遍讲,一遍一遍的学,你的心专一,专一就得三昧,学《法华经》得法华三昧,学《金刚经》得金刚三昧,学《无量寿经》得念佛三昧。三昧是清净心,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学佛不能不重视经教,《华严经》太大,讲的人很少。《华严经》讲一遍,我这讲不少年了,一半还不到,我看看大概是五分之一,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照这样讲下去,后面至少还要两万个小时,这《华严经》。我哪有那么长的寿命?只好讲到哪里算到哪里,不能盼望着圆满。你说一天两个小时,天天不间断,一年才一千二百个小时,十年才一万二千个小时,那不得要将近二十年?我再过二十年都一百多岁,今年八十,真的要到一百多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懂,要真正依教修学,决定求生净土,这就对了。我们再看大师给我们做的总结。

  【然此观门名目无定。】

  名是名词,目是题目,没有一定,他给我们选的名词是「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若据一体为名。】

  他里头一共六门,第一门就是讲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如果据一体来定这个名称。

  【即是海印炳现三昧门。】

  这在前面说过。海是比喻,比喻性海,真如本性,大而无外,像大海一样。印是什么?印是印像。就像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