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方分就是空间,时分就是时间,时间跟空间是一法。诸佛如来在这里头起作用,你会不会?所以会的人,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过,不会的人,完全不知道,一天到晚还是烦恼当家,你说麻不麻烦?
下面举《华严经》上的四句偈来说,「故经云: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这是《华严经》上的一首偈。一尘如是,一切尘皆如是。我们从我们身上来讲,我讲经这么多年,早年我都常讲,外面是大宇宙,身体是小宇宙,我们身的小宇宙复杂跟外面大宇宙没两样,可以说外面大宇宙不增,我们这个身的小宇宙不减,一样的,我只能说到此地,体会到此地。读了《华严经》,学了这么多年,明白了,每个毛孔端都是究竟圆满的诸佛剎土。我们想想,毛端如是,每个细胞,我们知道人体的结构,从物质现象来说,分子组成的细胞,细胞再把它分析,变成分子,分子再分析,变成原子、变成电子、变成粒子,最后现在分的变成夸克,每个夸克就跟此地讲的一粒微尘一样,你想我们身上多少,你能数得清吗?能数得尽吗?一一微尘中,一一毛端中,一一毛孔中,一一细胞中,能证一切法,这真的不是假的。诸位要是问我,怎么样能见性?任何一法,佛法讲的是活的,《金刚经》上说的,「法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不是专指佛法,一切法,一切法法法平等,所以我们一切恭敬。这么多年来我跟许多宗教接触,我对他们宗教的神我恭恭敬敬去顶礼三拜,为什么?那是佛示现的,我眼目当中他是佛,他是毘卢遮那,他是卢舍那。像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没有偶像,它是一个墙壁,完全是白色的。我们看到那面墙壁,那不就是常寂光吗?那就是毘卢遮那,法身如来,他用那个来表法。我们这里恭敬顶礼,他们也顶礼,他不知道这个意思,我们知道它很深。我有一年到日本开会,去拜访中村康隆老和尚,老和尚去年过世,一百零三岁,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九十九岁。我跟他谈我在新加坡做团结宗教的工作,他告诉我一句话,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基督身得度就现基督身,应以阿訇身得度就现阿訇身,什么身都现,这是我们团结宗教、宗教是一家的理论基础。没有分别,佛是应机化导,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他就现什么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到《华严经》才完全透彻,搞清楚、搞明白了。
底下还有一首偈,「又云: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满」。确实物质现象里头有色声香味,江本胜博士用水,水是物质,来做实验,做了十几年,发现水会看、会听,它会听音乐,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念对它,它反应出来,他看到色相,这个结晶的雪花非常之美。我在东京开会,去访问他的实验室,听他报告。我告诉他,我说:你的实验,《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你才实验出色相,它还有妙音,你没有发现,它还有妙味、有妙香,色声香味统统有,你只看到色相,那三个还没有发现,你还要努力,继续努力,肯定有。可是佛法证实这桩事情,他不用仪器,他用什么?用清净心,用定功。人只要把杂念、染污除掉,清净心现前,这个微尘里面有妙音、有妙色、有妙香、有妙味,色声香味,你能够感受到,那里面有妙法,色声香味都有妙法。那个东西,你看到会开悟,你听到会开悟,你闻到会开悟,你舌尝到会开悟。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香积国那个地方的众生根性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六根哪个根最利?耳根,我们看不清楚,能听得清楚。所以《楞严经》上,释迦牟尼佛要文殊菩萨给我们选择根性,他选择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跟我们特别有缘,为什么?根性相同,都是耳根最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教学用音声,孔子在中国也是用音声,没有用文字。孔子的东西是学生记录下来传于后世,释迦牟尼佛经典也是如此,当年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记录,佛灭度之后,阿难复讲,弟子们记录,传给后世,妙音!我们今天接触不到,要记住,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给害惨了,我们还自以为是,还自以为不得了,怎么对得起佛陀?
所以学佛,克实而论,是相当不容易。我们今天在佛学是什么班?幼儿园的小小班。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大概是一年级了。一年级可不得了,一年级是圣人,小乘一年级是须陀洹,初果须陀洹,大乘一年级是《华严经》上十信位里面初信位菩萨,那是一年级,那是佛正式的学生,我们还没有到。我常常勉励同学,因为一年级真不容易,勉励同学怎么学法?至少我们先要把最严重的障碍,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这个统统放下了,是什么境界?在一年级的门口,没进去,可以说是幼儿园的高班,再进一步你就进一年级了。这四样东西难!四样东西放下是幼儿园,幼儿园的大班生。我们今天这四样还都在当家、都在做主,所以我们是幼儿园的小小班。自己总要清楚、总要明了。就是念佛往生,也要把障碍去掉。如果能把这十六个字做到,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是决定成就的,一点怀疑都没有。这四样没有放下,真的,一天念十万声,临终时候还靠不住,你没有把握。这四样东西放下,这叫持戒,佛在经教里,祖师大德教给我们,持戒念佛。我跟诸位没有讲这个戒条,不杀生、不偷盗,我没讲这个,我讲这十六个字,这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重实质不重形式。我要是跟你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那是形式,形式里当然有实质,实质里面也有形式。你真正这四样放下,你的五戒十善肯定具足。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了,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有了,对于五欲六尘享受的念头没有了,可以随缘了,贪瞋痴慢没有了,你想想这个境界里头,五戒十善,甚至于沙弥戒,具不具足?统统具足。这叫真干,这叫真修,这里头其乐无穷,法喜充满。这里举一样,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满,这就很有味道,「如是等用,无量无边,法界微尘,无不周遍」,这是用周无碍。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是「相遍无碍:谓佛于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佛剎,种种神变,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我们把这个文念完,「随现一相,众相皆具,万德斯圆,是为相遍无碍」,这就是《楞严》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教化众生。这个相是什么相?就是这个文里头,种种神变,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八相成道。我们看到佛降生,你有没有看到?你粗心大意,如果你要细心观察,你看到小孩出生,这就是八相里第一个相,出生的相,你看到母亲怀孕,受胎的相,怎么会没看见?就在周边,常常看见。看到人老了,死亡了,那就是入灭。生老病死,善有善果,恶有恶报,统统在面前,怎么没有看见?释迦牟尼佛示现开悟,示现什么?出城游玩,一次看到小孩降生,看到生,一次看到病苦,看到生病的那种苦样子,又一次看到老人,又一次看到人死了。我们也常常看到,没感觉,麻木不仁,他看到开悟了。我们要学会释迦牟尼佛那种智慧、细密,心地清净,照见。这种示现是什么?我们是凡夫,对我们示现,我们明白,我们觉悟了,我们觉悟要把觉悟的相也要示现给别人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要做出好样子。当然这里头佛菩萨弘愿不可思议,众生福报有关系。
我们看到佛法兴旺的朝代,古时候中国佛法最兴旺的是隋唐,那时候圣贤出现于世间,国王大臣都是圣贤,人民有福。为什么人民有福?人民都接受老祖宗的教诲。这个要懂中国历史才知道,古时候社会跟现代完全不一样,古时候的家是大家,不是小家庭,没有小家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家族,五代同堂。你看看家谱,家谱一展开都是五代,一行都是五代,五代同堂。五代有多少人?家里人丁不旺的差不多也有二百人左右,大概是一百五十到二百人,不兴旺的;一般家庭大概总是三百人左右,这么大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的六、七百人,儿孙多的,那么大的家庭,那个家庭要是管理不好不行。所以中国每一家你去看看,到祠堂找家谱,有家规、有家道,家道、家规、家学、家业,家业是事业,你们家从事哪个行业的,代代都有传人,传家道的,传家规的,传家学的,传家业的,这是一个团体。所以中国人真有福,小时候会受到很好的教育,不是你父母教,家族教,家族办的私塾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子弟学校,家族教。家长会请很好的老师,有德行、有学问的来教子弟,真负责任。家学里面的学生,子弟长大成年,参加国家的考试,考秀才,县考秀才,省考举人,殿试考进士,皇帝做主考,参加考试,国家这样取人才。中国几千年来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能把家管好就能够做官,就能够做一个政府的主管官,他会把这一个县、一个郡治好。所以家对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那个贡献之大不可思议,现在没有了。
我这个年龄,小时候,十岁以前我还见过大家庭。我们家贫穷,家已经没有了,可是我的亲戚,我住在我姑妈的家里,那是个大家族,一个大村庄,也是将近有一、二百人,就是一家。小时候,我在那个大家庭住了七年,印象很深,三岁到十岁,大家庭给我的印象。现在想想,从前他心安,小时候家教,年老不怕没有人养老,家族养老,真有天伦之乐,晚辈太多,所以他老不在乎,不怕老,养老育幼都是这个家的事业。现在家没有了,老人可怜,年老之后想怎么办?现前的社会,中国人也学西方人这种价值观,不养老人了,老人由国家去养,到养老院去养,这很可怜,养老院不是自己的亲人。在从前家庭养老,这个好!这都是骨肉,都是一家人,所以老的爱护小的,小的都尊敬老的。像这个统统都是相无碍遍,社会现象,你要会看全都看到了,不会看当面错过。所以我常常想中国的家要恢复,这对于整个…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