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生生世世。为什么?恶因在,遇到恶缘它就又起现行,这个事情麻烦可大了。你的恶因在哪里?恶因在阿赖耶里,阿赖耶是个仓库,你所造的一切善恶染净全在里面藏着,它会起作用。到成佛,成了佛还有余罪,「余残未尽」,是什么?习气,佛门叫习气。罪是不造了,完全觉悟不再造了,断掉了,可是还有习气,习气还会惹来果报。我们要问:佛有没有习气?佛没有习气了。没有习气为什么还要现这个?那是他示现,我们在这里要懂这个意思。法身菩萨哪还有这种果报?不可能。说实在话,阿罗汉到人间有这个果报可能,为什么?他习气没断。什么习气?执着的习气,分别执着习气断掉,就没有了。法身菩萨是无始无明习气,那个没有关系,那个绝对不会有这些事相,这个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这样的示现,我们就感恩,他是来教我们的,他是来表演的,不是真的。像演戏,演给我们看,我们要懂这个意思。这是成道了,示现成道,八相成道,还遇到宿世的这些冤家,我们今天讲的冤亲债主,他来找麻烦。佛告诉舍利弗,舍利弗请法,就以他为代表。他说「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我们常讲的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他已经做到真的百分之百的圆满,「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佛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这是示现,告诉你恶业不能造,造了恶业决定逃不掉,《太上感应篇》里讲得好,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例子讲「孙陀利谤佛」。因,那都是很早很早种下来的,往昔所种的因。佛举的例子,多半都是在当地,这是自古以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举例子、举比喻,就近取譬喻。为什么?大家清楚,大家都知道。而现在外国人在深度催眠当中也发现,灵魂投胎生生世世纠缠不清。在中国也有,我是这两天有个同学给我一个信息,今年发生的事情,二00九年发生的。一个少年杀蛇,中年的时候他断舌,果报;放纵情欲,祸延后世。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附体,冤亲债主附体,附体说出来的。什么时候结的怨?在元朝时候,距离现在七、八百年,那时候是蒙古人,蒙古的王爷,那个时候害死人,王爷害死宫廷里面的艺人,她们在宫廷服务,害死不少这些人。一直到现在怨恨没消,要来夺他的命,要来报仇。他们周边都是学佛的同修,给他来化解,最后他也同意到海岛金山寺参加法会,得到超度,离开了。所以这个事情麻烦透了。佛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跟这一类的,现在你能看到,你就晓得他不是假的。所以佛有这些示现来给我们看。

  孙陀利谤佛,也就是很久远之前,他说有个「博戏人」,这是我们说街头卖艺的,杂耍,这个人叫净眼。净眼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也做过杂耍。那时候有个淫女名字叫鹿相,净眼就诱引鹿相,坐一个车子出城在一块娱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奸杀,强奸之后就把她杀了,这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杀了之后,就把她尸体埋在园林里,那个园林里有一尊辟支佛在修行。这个案子发生了,就连累辟支佛,人家以为是辟支佛把她杀掉的。可是净眼还算不错,他看到辟支佛受这个冤枉、冤屈,他良心发现,他生起悲心,我们现在讲他就自首。自首之后,这个罪很重,还是被国王杀掉了。这是过去世的一段业因。然后佛就说,净眼就是他,就是释迦牟尼佛,鹿相就是现在的孙陀利,这冤亲债主。那时候他奸杀鹿相,所以生生世世是无数千岁受苦无量。只要你的冤亲债主没有真正放过你,说不跟你再计较了,就很麻烦。纵然这一次说放过你,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又恨你,这个麻烦大,所以他就生生世世纠缠不清。什么时候他真放过你?给诸位说,他要超度往生极乐世界,真放过你了,以后不再纠缠你。如果还在六道轮回,我想这个帐就清不了,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我们想想,这种因果报应太可怕了,释迦牟尼佛前世有,我们现在也有,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很多。要想逃出这个关口,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冤亲债主他往生极乐世界,另外一种是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没事。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佛,将来到这个六道来度众生,那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又会碰头。碰到时候怎么样?碰到时候这就叫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过去造的业因清清楚楚、明明了瞭,可以表演一下,然后度他。这是肯定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能帮助他成就佛道。

  第二段讲「奢弥跋」,也是谤佛。这次的谤佛,佛讲的故事是这样的,佛说「过去远劫」,很久远了,「有婆罗门,名为延如达,常教五百童子」,延如达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五百童子就是现在的五百罗汉,你看生生世世的缘分。他说还有一个梵天婆罗门的妇女,名字叫净音,这是梵天婆罗门,我们现在讲他的夫人,「为延如达作檀越」,这用现在话是做斋主,现在我们台湾习惯叫护法,她来护持延如达,「饮食衣服悉皆供养」。释迦牟尼佛也做过婆罗门。后来有一尊辟支佛入城乞食,这个净音,就是梵天婆罗门夫人看到辟支佛,就请辟支佛,供养他,供养辟支佛,「自是以后,乃日具美食而供养之」,供养辟支佛很丰厚。延如达就感觉得这个护法「薄己厚彼」,供养辟支佛供养得丰厚,对自己就微薄,就起了嫉妒心。「复令童子谤此道士」,这个道士就是辟支佛,说他「无有净行,与净音通」,私通。你看造这样的罪过。辟支佛遭遇这个毁谤,「后辟支佛现神变入灭」,入灭就是圆寂,他现神通之后圆寂了。大众才知道延如达嫉妒,妄语伤害别人。佛就讲,那时候的延如达「则我身是」,那时候的净音就是现在的奢弥跋,五百童子就是现在的五百罗汉。他说是我当时起了嫉妒心,「受诸苦报」,苦报是果,嫉妒心是因。「今虽得佛」,现在成佛了,「由此余殃,故受奢弥跋之谤」,毁谤。

  释迦佛这是慈悲到了极处,这十桩事情都是说自己在过去因地修行犯的过失。这个前面两桩,前面是奸杀,这个地方是嫉妒、毁谤,造的业很深很重。而且这种现象从前有,现在更多。辟支佛是圣人,比阿罗汉还高,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辟支佛连见思烦恼习气都断了,这是圣人。他住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你毁谤他,你陷害他,他那个地方结不结罪?给诸位说,不结罪,他会原谅你,不但原谅你,他还会诵经念佛回向给你。为什么?他有慈悲心,知道你造的这个罪业将来要堕地狱,知道你地狱苦,所以常常以功德回向给你,减轻你的苦难。人家用这个心对待你,你不知道。你的罪从哪里结的?这些圣人在世间,他是度化众生的,你把他害了,你看他死了,现神变之后他就入灭,许多众生的法缘被你断掉,这个罪重。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你能不能害他?不能,你害他是害自己,你把很多有缘的人的法缘断掉了。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断人身命罪小,你把人杀了,这个罪不重,断人慧命的罪非常重。你看得人身的人多少?得人身,能闻佛法、能长养慧命的人有多少?不成比例。所以闻法的机缘是无比的殊胜,你怎么忍心把一切众生跟辟支佛闻法的缘分断掉,这个罪就是阿鼻地狱。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弘法利生的功德不可思议。世出世法里头,第一功德是什么?就是弘法利生。这个地方,有阿罗汉、有辟支佛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不遭难。为什么?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这个地方有正法。你毁谤陷害,你伤害不了人,这个修行人你伤害不了,你伤害的是把正法灭掉,把一切众生的善缘断掉,结罪在这个地方,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佛讲第三桩事情是「佛患头痛」。这事情是怎么回事情?释迦牟尼佛头痛。佛说了,「过去远世」,时间久远,「罗阅祇城」,都是讲的印度地方,荒年,「谷贵人饥」,我们就晓得现在人讲叫粮食危机,没得吃。「掘百草根以续微命」,你就晓得人遭这个劫难。它附近,就是这个城的东面,「有吱越村」,也住了不少人,村东面有很多鱼池,这些村人带着家属都住在池塘附近,捕鱼为食。捕鱼的人取鱼,鱼在岸上跳动,「我为小儿」,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是个小孩。「以杖打彼鱼头」,小孩打着玩的,看到鱼跳来跳去。他说鱼池里面那时候有两种鱼,一个叫麸鱼,一个叫多舌。鱼跟鱼也讲话,我们不知道,牠们在埋怨。牠说「我等不犯人」,我没有得罪这些人,可是现在这些人要害我们。你看看这些鱼发愿,「我等后世当报」,这就是什么?我一定要报这个仇。那时候村庄里面的人,就是现在的释迦族,那时候敲鱼头的小孩就是释迦牟尼佛,那个麸鱼,大概是鱼里头的领导人,牠也有领导,就是「流离王」,多舌鱼就是「婆罗门恶舌」。「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彼鱼头,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流离王伐释种时」,释迦牟尼佛这一族被流离王灭掉了,你看释迦牟尼佛没法子救,看到自己这个小国家被流离王灭掉。我们从人情上来说,佛知道前因后果,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说是以人情来讲,释迦牟尼佛能不能救这个国家?他虽然没有能力,当时印度,这经典上记载的,十六大国王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皈依弟子,他影响力这么大。如果要是请求十六大国王组织一支联军去救他的国家,能不能做到?能做得到,他为什么不做?救不了,你救了,来世报的时候更可怕,懂得因果报应。当时流离王这一族,就是鱼池里那些鱼,你把池水放干净,把一个池塘的鱼一网打尽,你灭了牠的族。这些鱼今天投胎到人身,他来报仇,当时他那个怨恨心,发的誓愿要报复,这一生应验。流离王灭释迦族,这个事情告诉他的学生,学生怀疑,说是冤冤相报。目犍连尊者有神通,他用他的钵救了五百释迦族,救了五百人,送到天上,避免这个灾难。世尊告诉目犍连,他说你去看看钵。结果目犍连尊者去看看钵里头,钵里面全是血水,融化成血水。世尊讲,定业,没有法子。如果能救,目犍连神通能救,释迦牟尼佛神通还不如目…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