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一集▪P4

  ..续本文上一页遇不到,我这一生的命运很凄惨!佛法改变了我,学了这么多年愈学愈欢喜,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愈来愈明白、愈来愈透彻,所以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我们一看「智身影现众缘」,看这个题目就明了、就明白。「能鉴众缘」,这里头最重要的,特别是六道里面众生,佛家里面常讲的冤亲债主,哪个人没有?每个人后面不知道有多少?重大过节的、仇恨很深的、念念不忘的,这是麻烦,他要找你报复。小的过失、小的怨恨,有人明白了,就算了,可是怎么样?在因果里面讲,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这都是缘。我们才真正明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一个人是吃亏的,没有;也没有一个人能占别人便宜,为什么?因果通三世。我这一生占别人便宜来生要还他,我这一生吃别人的亏来生他还我,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住世八十年,实际上我们中国人讲八十年,外国人讲实足年龄七十九岁,释迦佛是七十九岁走的。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几十人、几百人也教,乐此不疲,这要认清楚。

  所以我当年学佛,跟章嘉大师,他第一本叫我看的书是《释迦谱》、《释迦方志》。那个时候市面上买不到,我在台北善导寺太虚大师图书馆,那里头藏的有《藏经》,日本的《大正藏》,我们借出来抄,好在分量不算太多。所以老师告诉我,章嘉大师「你要学佛,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这个人,你对他都不认识,你怎么跟他学?」这是对的。这两本书唐朝人写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是从经典里面节录出来的。我们看了之后才深受感动!王子荣华富贵,人家能舍弃,一辈子过苦行僧的生活,你看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过这个生活一生没有改变。没有建一个道场,游化在人间,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普度众生。开口所说的,你把它记录下来就是经典;不开口,你看他的言行举止,那是身教。我们今天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释迦牟尼佛是百分之百做到,这人多么值得人尊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生为别人,没有为自己。这不能不知道,念念为众生就对了,念念为自己错了,错在哪里?增长我执,增长我执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所以我讲经的时候曾经讲过,不止一次,看别人,别人做坏事也是好事,我做好事也是坏事,什么原因?「我」做了好事,你看看我执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只要有我,须陀洹就得不到,《华严经》里面初信位就没你分,你在门外。「我」没有了,《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你才入门。你有个我怎么行?这个道理要懂,做再多的好事没有我。我们出家没有从事于营生的事业,哪有钱?钱是十方供养,供养是什么意思?得种福田,你得给他种福。你要是把这些钱拿来自己享受、受用,那可麻烦!那就是古大德所讲的(佛门大德),「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现在供养很多,你用得很舒服,这个寿命一完之后你的果报现前,你什么时候能还清?这是个麻烦事情,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能干吗?我不敢,我一生,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庙,我也没有庙,建寺庙不是不能建,我怕!现在真正发心学道的人不多。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看人家建道场,建道场的时候各个都是菩萨,在家、出家的这个小团体的信徒到处去化缘,为了建道场真卖力,都是菩萨。可是那个道场建好之后,全都变成罗剎,为什么?争名夺利。我化的缘比你多,我要做当家师;那个说我化的不比你少,我要做知客师。都去争去了,争名夺利,道行全没有了。

  我们看到寺庙的一些状况,想想自己也没有这个福报,不敢动这个念头。十方供养干什么?我学印光法师,印祖一生十方供养就做一桩事情,印经。所以他自己有个印刷厂,在苏州报国寺,它叫弘化社,他自己有印刷厂印。弘化社印的本子,确实在现在来讲是善本书,它校对得好,负责任,错字很少,版面好,字也很大,很大方,你看了很舒服。社会上偶然有灾难的时候,印祖也拿钱去赈灾,这个钱从哪里来?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部分,都是临时的。所以他一生印经为主,好,真的是替人修福,这做法布施,三种布施都在里头。印经要钱是财布施;印出来的经典,是法布施;人家读到经典,真是破迷开悟、消灾免难,无畏布施。一举三得,真有智慧!所以我在台北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我的钱都送到那个地方印书。我跟简丰文居士讲,收入多多做,收入少就少做,没有收入就不做,绝不向人化缘。向人化缘,错了。最好是没有人送钱,最好,没有事做多好!人家送来了,你不能不替他服务。所以,没想到这么多年愈施愈多。我收入的钱很可观,去年我向商务印书馆订一百套《四库全书》,合美金大概是五百万的样子。这个书快要搞好了,大概今年年底可以出来,我是想送给中国、海外这些大学图书馆。《大藏经》,早年我们印过《大正藏》,印过两次,以后《大正藏》有版权,我们不能再印。我们就改印《龙藏》,先后合起来我们的愿望是送一万套,现在大概已经送出去的将近七千套,后面最后这两千套有句读,现在都在排版当中,所以这是好事情。我印的这些经书,你们拿去卖也好,买的人他会看,他不看他不买。真的,印祖这个方法有百利而无一弊,非常好,跟释迦牟尼佛完全相应,释迦牟尼佛一生就讲经说法,今天佛不在,佛的话已经写成经典,我们认真努力来流通经典。现在的科学技术发达,除这个之外我们可以做光盘、做有声书,这非常好,经论善书广为流通,劝导世人破迷开悟。一定要学着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是你带得去的。世间所有一切之物,没有一样你能带得去,凡是带不去的,我们要放下,要舍,舍得干净;带得去的,你认真去修学。

  佛给我们所示现重大的缘,佛在《兴起行经》里面他举了十个例子,宿世的因缘,佛说他在过去生中,也是跟我们一样的身分,他从人修成的。「往劫」,这时间就长了,经文上讲「无数千岁」,这数字是用千岁为单位,一千年。外国也有这个说法,一千年是一个大世纪,一千年。佛用一千年做单位,多少个一千年?没数。「受无量苦报」,为什么?造业。没有觉悟之前,哪有不造业的道理?一直到成佛还有「余残未尽」,于成道之后还要偿宿债。他给我们举的例子,像「孙陀利谤佛缘」,为什么谤佛?佛过去曾经得罪她,杀害她,这一次成佛的时候遭到她毁谤。「奢弥跋谤佛缘」,这第二桩事情。第三桩事情,佛头痛都有因缘的,成了佛之后还要受果报,佛患关节痛、背痛,被木枪刺脚。被提婆达多在悬崖上面推石头下来,想把佛害死、砸死,他有护法神保护,护法神就拦截这块大石头,这石头破裂,碎片把佛的脚砸伤。佛很详细的举出十种。曾经受马麦之报,在饥荒的时候托钵,没东西吃,喂马的粮食佛吃了三个月,整个僧团。没有一样不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成了佛还不能够免,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这种示现是给我们提出严重的警告,所以只有真实智慧,你能把这些缘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再看底下这个文:

  【谓有为之法无不俱含真性。】

  『有为』,学过百法的同学就很清楚,百法前面九十四都叫做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心法,头一个是阿赖耶,阿赖耶是有为法,有生有灭,一念不觉它生了;妄尽还源,它没有了,它就灭了。我们这个时间、空间也是有为法,在不相应行法里。『无不俱含』,这是讲自性,也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给我们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有为之法无不俱含」。

  【犹如日轮照现。迥处虚空。】

  『真性』像太阳一样,这比喻什么?比智身,这句比智身。『迥』是远,深远无尽统统照见,我们念《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

  【有目之流无不睹见。】

  凡是有眼睛都看见,这句话所含的意思,凡是妄尽的人都还源、都清楚。我们凡夫没有办法,天人也没办法,甚至四圣法界也没办法,他在十法界里面,十法界他不能突破。突破十法界就是『有目之流』,在《华严经》上讲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统统都见到,见性了。

  【生盲之辈亦蒙润益。】

  虽然他没有见到,可是性德的利益他享受到,不但人,六道众生能享受到,花草树木也享受到。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段我们明天再来学习。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一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