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0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0集)  2009/09/11  台湾  档名:12-47-10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一面第五行,从「四者」这里看起: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谓智体唯一。能鉴众缘。缘相本空。智体照寂。诸缘相尽。如如独存。】

  我们先看这一段文。『智身』,这是讲佛十种身,前面我们都曾经学过,这是自性般若智慧起用。佛帮助十法界的众生,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十法界的众生之所以不能见性,就是迷惑,这诸位一定要知道。六道里面的众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难?也是没有智慧,愚痴!三毒烦恼里面,最严重的就是愚痴。贪瞋虽然猛厉,容易断,古大德常告诉我们,放下贪欲、瞋恚比较容易,可是愚痴就难了,断愚痴依旧像藕断丝连,非常不容易。佛度众生,我们知道他总的原理原则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迷惑了他就妄动,妄动造业!如果他能够随顺圣贤的教诲,那还不错,他找到一个好的标准,依照这个标准来修行,把我们错误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修正过来,这样就能够离苦得乐。如果这一生当中遇不到善知识,遇不到圣贤的教诲,那问题就严重,他会造很重的罪业,罪业所感得的果报是三途苦果,人间受报叫花报,果报在三途,非常可怕。苦乐是果,迷悟是因,果上没有办法改,改从哪里改?改从因上改。我要离苦,那我一定就要断惑、要破迷;我要得乐,那一定要开智慧,智慧不开永远没有法子得乐。诸佛菩萨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佛菩萨把他们自己离苦得乐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明白了,参考他们的方法,遵循他们的道路,我们也能够收到离苦得乐的效果。

  佛菩萨在十法界,特别是六道,六道里面我们今天讲人道,我们单单就人道来说,释迦牟尼佛,我们举这个例子,三千年前出生在北印度,现在的尼泊尔,为我们做种种示现,无一不是智慧。八相成道是『智身影现』,十二年的参学,四十九年的讲经教学,智身影现;这四个字好极了,这四个字是事实真相。「影现」,告诉我们,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度众生,就像《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意思是什么?事有没有?有,理没有;相有没有?有,性没有。智是属于性德,自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德能,相好是身,身是物质现象。那个智不是物质,智是能量、是信息,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身是物质现象,也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智是影现,身也是影现,智身为什么影现?众生有缘,缘就是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所以这个名题里,就是智照利生,也就是我们佛门常说的普度众生。我们这是说佛菩萨的事业,说这个话是从我们凡夫心目当中所感受的。智身影现这是讲的诸佛菩萨,他们决定会现身,众生有感,特别是在苦难的时候有感。欢乐的时候也有感,他在天上示现,天人欢乐,为什么也要示现?欢乐容易迷,容易迷惑。我们人间跟三恶道都在受苦受难,他来示现,帮助我们觉悟。无论是苦乐都不能够迷,苦乐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为什么那么苦?因为你迷了,迷了就有受。

  佛经里面常讲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身有苦乐,心有忧喜,当我们身没有感觉到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个状况叫舍。舍是很好的境界,问题在哪里?你保持不长,你舍的时间很短,接着又起苦乐忧喜。如果你永远住在舍受,身永远没有苦乐,心永远没有忧喜,那叫什么?那你就得禅定。所以舍本来是个好事情。这是佛在大小乘经教里常常讲的五种受,这五种受都叫做烦恼。苦乐忧喜这大家很明显,舍受,舍受是行苦,苦乐忧喜是苦苦,这是行苦。行苦是什么?不能长久保持住,这种境界时间很短,保不住叫行苦。所以佛跟我们说三界统苦。三界是讲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三种苦都有,苦苦、坏苦、行苦。无色界有定功,换句话说,舍受他能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是他在入定的时候,在禅定里面,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在禅定里,这是世间禅定,四禅八定。天道,佛告诉我们有二十八层,二十八层里面有六层是欲界,色界有十八层,无色界四层。也就是禅定里面的境界有二十二层天,色界跟无色界,那里面全是舍受,时间到了烦恼还是起现行,苦乐忧喜还是起现行,所以它不是真的。

  虽然四空天最上面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这八万大劫时间够长了。一个大劫就是我们这个星系,像太阳系这个星系,成住坏空一次,叫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八万大劫,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诸位要晓得,世界会坏,世界有成住坏空,为什么?为什么世界有坏、有成、有住?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应该明了世界也不是真的。《还源观》就讲得很清楚,世界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己一念不觉而出现的这个世界,从这开始,我出现了,世界出现了。最初出现的时候还算不错,自性的本体,我们《还源观》前面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体什么样子?这个体就是我们净土宗讲的常寂光净土,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用现在的话来说,现在讲整个宇宙的形成是三样东西,物质、能量、信息,这现在科学家讲的,常寂光里面有能量,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今天人讲信息,没有。但是这一念不觉,这讲起心动念,这是极其微细的波动,科学家现在也有人发现,宇宙没有别的,就是波动。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一样?这个波动频率不一样,这个说法也能讲得通,确实是频率不相同。频率这个大小到底有多少?可以讲是无量无边无数,没有一样不是波动变现出来的。

  最初只有无明这个现象,这个现象变现出什么世界?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这里面一切大众享受不错,他们完全享受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如来的报土庄严美好。如果这里面的人,在妄念上又加了一个妄念,加了个什么?加了个分别。分别心才起,实报土不见了,实报土也不是真的,真的怎么会不见?这就不见了,变了。所谓不见了,它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四圣法界,十法界里上面的四层,有佛、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就变成这个,分别。这里头的居民,从分别再要起一个执着念头,执着什么?想控制、想占有,这个念头才生,四圣法界立刻就变成六道轮回。六道里面,如果他分别执着的是善法,就现三善道;他如果分别执着的是邪法、恶法,与性德相违背的,那就出现地狱、饿鬼、畜生。这个事情除了佛菩萨之外,没有人能把它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这一生真的是有幸,虽然我们没有证得,我们受经教熏习时间长,古人所讲的不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这么多年的熏习,看这个经文才看懂了,这是宇宙事实真相。

  现在谈到我们目前,目前灾难太多,层出不穷。八八水灾我们刚刚经历过,这个水灾很可怕,水灾的时候我在高雄,上次大水灾,八七水灾,五十年前,我在台中。是不是这个灾难之后就没有?很难讲,你要问我,我老实的回答你,可能是刚刚开始,后面恐怕还会有大灾难。我怎么知道的?我告诉你我不知道,我没有神通,我凭什么这样说法?我观察我们世道人心,因为我懂得这个道理,灾难是众生不善业所感的。我们遭遇这个灾难,看看我们大众想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就明白了。如果这次灾难真正让我们警觉到了,我们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没有见性,与性德相应的这就是善,相违背的是不善,这没见性。有人见性,释迦牟尼佛见性,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来是这样的。如果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个完全相违背,起什么念头?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挑拨是非)、绮语(花言巧语,欺骗众生)、恶口(说的话很难听)、贪、瞋、痴,这个问题严重了,这十恶要不知道节制,灾难就来了。

  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里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告诉我们,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看他们十善统统做到,不但统统做到,上善!所以那个世界没有灾难。我们这个世间居民,实在讲业障本来就重,最严重的是淫欲。佛在经上讲,「爱不重不生娑婆」,那个爱是淫欲的爱,我们讲情执,这个情执是你生到娑婆世界人道第一个因素。你要是把淫欲断了,你出三界就不难。这不是个好事情,我们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人这两句话很深很深的道理,我们几个人能体会?这两句话人人都会说,有几个人真正体会这两句话的味道?这两句话,给诸位说,包括了整个佛法。万恶淫为首,这就是六道轮回的根;百善孝为先,那是凡夫成佛的本。为什么?成佛头一个就是孝。我们净土宗修行证果,就是依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讲的「净业三福」,这是我们净宗最高指导原则,一共三条十一句。头一句,第一个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看看摆在头一句,这是百善孝为先,孝要是做到圆满就成佛。菩萨还没有做到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道不圆满,孝道圆满你就成佛了。你看这两句话还得了!不孝父母双亲的人能学佛吗?不能,没这个道理。

  佛没有传到中国来,我们知道佛教传到中国才两千年,是公元六十七年,汉明帝派的特使到西域去礼请。所以佛教到中国是中国帝王帕特使请来的。到了中国,两位法师摩腾、竺法兰,这两位法师到中国来,皇帝拜他为国师,你看多尊重。孝亲尊师,谁做代表?汉明帝。佛所教诲的,确实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同一个根,这个根…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