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九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九集)  2009/9/10  台湾  档名:12-47-9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页倒数第二行,从当中看起:

  【或身现剎土。如经云。一毛孔中无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须弥铁围亦复然。悉现其中无迫隘。或剎现佛身。如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佛皆入。普为众生起神变。毘卢遮那法如是。】

  我们就看到此地。这两首偈都是《华严经》上说的,第一首偈是正报现依报,后面一首是依报里面现正报,依正互融,自在无碍。这是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不思议的境界,它给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从《华严经》以及大乘经里面,佛常常讲依报、正报是一体的,这就是一念不觉而起无明。这无明就是阿赖耶,阿赖耶里面有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一念不觉,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但是要知道,这是极其微细的起心动念,是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到的,根本就体会不到;不但是我们体会不到,天人也不行,甚至于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体会不到。什么人才能体会到?明心见性,他们体会到,他们看到了,这是事实真相。这一念不觉,立刻就产生转相、境界相,阿赖耶三细相里面的见分跟相分,三细相就是转相跟境界相。转相是见分,就是精神这部分,相分就是物质这部分。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我们今天讲的动物、植物、矿物,包括自然现象,它是见相两分组成的,相分里面有见分,见分里面有相分,永远不会分的。现代科学,这是近代才发现的,他们现在讲一个动物,还没有讲到植物跟矿物,没讲到。动物的形成他说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物质,像人身体是物质,除了物质之外,还有两样东西决定不能缺少的,一个是能量,科学的名词叫能量,再一个是信息,有能量、有信息。在佛法里面把能量跟信息统统说之为心法,色法跟心法,色法就是物质,心法就是精神,精神也就是科学家讲的能量跟信息。

  我们从《华严经》这两首偈子来看,『或身现剎土』,身是正报,剎土是依报,剎土就是宇宙、就是世界,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里面,应当要知道,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环境,佛法用一个名词「剎土」。正报只说自己不说别人,我们一般人讲「我」,正报是指我,我之外都是我们的依报,都是我生活的环境,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亲戚朋友,全是我们生活的依报。佛法里面讲依、讲正,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我」,什么时候出现?依报跟正报同时出现,换句话说,我跟宇宙、跟万有一切万法同时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就是那一念不觉的时候出现。从什么地方出现的?从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里面出现,没有先后。在这个现象里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所以佛给我们说时间、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在《百法》里面它列入不相应行法,就说明它不属于色法,它也不属于心法、也不属于心所法,单独给它列一个叫不相应行法。不相应是什么意思?它跟心法不相应,它跟心所法也不相应,它跟色法也不相应,虽不相应,它跟它们三个统统有关系。不相应行法这个名词要用现代话来说,叫抽象概念,不是事实,是抽象概念。虽然它不是事实,如果你要是执着它,它就起作用,它就产生障碍;不执着没事,决定不起障碍。所以,障碍从哪里生的?烦恼从哪里生的?习气从哪里生的?从分别、执着生的。那想想我们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着?有。有,那你就避免不了,无法回避。

  事实真相,诸位想想,要不是佛与这些大菩萨们他们证得,他们真的见到,不是想象、不是猜测,真正见到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知道跟不知道有什么差别?差别太大了,不知道的人永远在轮回、在六道,真的没有出期;但是知道的人,听说了,虽不是我亲证,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就有超越轮回的希望。你听说了,一定希望能多听,听得更清楚、更明白,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证得,这就对了。如果幸运的话,幸运实在讲,善根深厚,深厚的善根也不是一生获得的,没有这个道理。深厚的善根是怎么样获得?生生世世不断的重复,长时熏修,熏修成的。所以我们学东西,要记住老祖宗的话,老祖宗不会骗人。老祖宗怎么教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学一样东西,老祖宗劝我们学一千遍。我们今天学一样东西,学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已经感觉不得了,跟老祖宗的标准差得很远,所以我们不能成就的原因在此地。这就是什么?我们心浮气躁,没有耐心。从前学校,这是古时候的私塾,老师教学生读书,最低限度要读一百遍,天分好的人,聪明伶俐的小朋友,读一百遍,根性稍微差一点,记忆力差一点,要读两百遍,这就是所谓「人一能知,己十知;人十能知,己百知」。我比不上别人,别人一遍就会了,我要学十遍,我才能赶上他;他十遍会,我要学一百遍,就是这个道理。看一遍,那怎么行!

  现在的电影、这些节目都是一次性的,只播放一次就完了,以后再不播放,没有了,我觉得很好。好在哪里?因为这些片子内容都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一遍的染污就够了,十遍染污可不得了!可是伦理、道德、圣贤的教育,一遍怎么行!所以我看到好的老师的讲演、教学,像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他讲得很细、讲得很好,四十个小时。最近我也看到山东青岛他们企业家的论坛,第一届、第二届,唐山企业家论坛的分享,这些光盘你问我看多少遍,我告诉你至少十遍。而我劝别人,我劝他至少要看三十遍。有没有必要?在现前的社会非常有必要。这些讲演是正法,这种论坛就是佛门讲的护国息灾的法会,用佛法来说,他们真正在做的是仁王护国法会。你要不相信,你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展开来看看,你就明白了。国家有灾难的时候,国王发起护国息灾的运动,怎么做法?仁王聪明,仁慈的国王他有智慧。灾难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来的,灾难是业力感召来的。怎么样来化解灾难、来挽救灾难?要好好的教导人民,要教他开智慧,教他忏悔、教他断恶、教他修善。我们念头一改,恶的念头没有了,善的念头兴起来,山河大地、天地鬼神统统被我们善心所感,恶念都没有了,恶的行为都没有了,于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所讲的「仁王护国法会」是上课、是讲学。

  很多人把经典的意思统统都会错了,《仁王经》上讲国家有大灾难的时候,国王召集佛门的长老,礼请一百个高僧大德来诵《仁王经》、来做法事,那些话里的含义很深,你完全看字面就全看错了意思。佛是这个意思吗?不是这个意思!一百个法师,那个百不是数字,那个百是大圆满,那是什么?全国,是表这个意思。全国这些法师,就是从事于教学工作这些人,要号召他们认真教学。现在这个世间不好,不好一定是人民他看法、想法、行为出了问题,你们要好好教导他,让他明理,让他改邪归正、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灾难就消掉了。这才是仁王护国真正的意思。绝对不是我们拿着经念几遍就能管事,没用处,那叫迷信。佛的经典不是念的,念是学习手段之一,首先你把它念熟,你把它记住,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当中,起心动念马上想到经上教给我的有没有违背?有没有做到?这才叫做依教奉行。大乘教里面,佛常常嘱咐菩萨,「受持经教,为人演说」,受是接受,接受佛陀的教诲。为人演说,演是什么?演是表演给人看,我做到了,佛教给我们做的全做到了,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榜样、做个好样子,依照佛的教诲,不敢违背,认真奉行,这才是佛弟子。经是佛讲的,你念给他听,他要听吗?哪有这个道理!我讲的这些经,每次录像做成光盘,我是绝对不看,我一遍都不看,我看别人的,别人东西我觉得很好的,我至少会看十遍。这是什么意思,大家晓得,我都说出来了,我们要给初学的人带头做个好样子。我不看十遍,我能教别人看十遍吗?我教你看十遍,我看了十遍,我得利益,我才会介绍给你,真的好东西。那个时候我还没学佛,刚刚接触,朱镜宙老居士送一本《了凡四训》给我,我一遍看了之后非常感动,我就连续看了三十遍,用了二、三个星期的时间看三十遍。我们才有深刻的印象,才真正把里面的道理、断恶修善的方法记住了。起心动念跟经本对照一下、核对一下,相应的,自己知道没做错,相违背的立刻停止,就不要再干,我们这样修学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佛菩萨大慈大悲,大公中正,没有偏私,谁能学?谁能成菩萨?谁能成佛?个个人都有资格,问题是你肯不肯干?禅宗的祖师大德常常问「你会么?」你要是会,你这一生当中就能证果,不只是开悟,能证果。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轻看自己,不要以为一生造的罪业。唐山论坛里面有一位李承臻先生,你看看他忏悔的报告,你会很感动,他自己承认他造的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能回头。我们想想我们造的罪业没他重,他能回得了头来,我们怎么不能回头?我也看了十遍。我每次介绍给别人看,我都陪他再看一遍,帮助他增长信心。这些是菩萨示现,他是不是真菩萨我们不要去想这些,对我们深受感动的人来说,那就是菩萨。我们看了之后信心增长,自卑感消失了,相信自己有成就,他能成就,我应当可以成就。这些光盘,我离开讲堂,在不讲经的时候,我想这些光盘都应当放给同学们在一起看看,就像我们上课一样。听听这些菩萨、这些大德们的报告,我相信对于每个初学佛的同修都有很大的利益。对于老同修,看了之后也可以认真反省,我们修学这么多年,为什么功夫不得力?肯定有问题。什么问题?在这些光盘里面都可以能找到。李总的忏悔、胡总胡小林居士的落实《弟子规》,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彭大夫,年轻的医生,告诉我们一个人身体为什么会出毛病,讲得很透彻。说明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