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七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七集)  2009/9/8  台湾  档名:12-47-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页,我们还是从倒数第四行看起:

  【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

  我们就念到此地。昨天我们以《华严经疏》介绍两种无碍,「智慧于境无碍,神通作用无碍」。《大宝积经》里面,佛讲三种无碍,《法界次第》里面讲四种无碍,都与无碍心境有关系,我们在此地也可以参考、学习。实在讲,无碍就是放下,放不下就有障碍,这是总说。为什么放不下?我们细心去寻觅根源,根源找到,我们把这个根消除,我们就可以做到。实在讲,一切放不下都是不了解事实真相,《般若经》里面所说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真相如果明白了,我相信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需要人劝,自然他就放下。从我们初学这个阶段,实在说最重要的是因果。虽然说我们相信因果,我们相信的程度不深、不彻底,真正相信因果就能放下。对初学来讲,因果这桩事比什么都重要。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一生就是强调因果教育,因果的事,因果的理。他用什么教给我们?他用《安士全书》、用《太上感应篇》、用《了凡四训》,让我们知道三界六道里面一切事的真相。这个真相如果通达,劝你放下妄想、杂念、恶业、习气,这是我们修行当前最严重的障碍,自然就放下。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为什么来的,来干什么?谚语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人生酬业」,这句话就说得很清楚,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是来受果报的。果报就是过去生中造的业。

  我们过去不止一生,外国人也有说,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活过不止一千次,将来还会有一千次,这是他们的说法。实际上如果不能出离六道轮回,那就是无数次,佛法里面常讲无量劫来搞生死轮回,你出不去,那你就得要搞。六道里面人道寿命不长,纵然活到一百岁,实际上真是一弹指之间。我二十三岁到台湾来,今年八十三岁,六十年,想想六十年前刚到台湾的时候,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时间实在太快了。中年以上,感触就很深;到老年,感触尤其是深。佛说的酬业,这是业报,所谓是命里有的决定有,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古人说「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要安分守己,那叫幸福,尤其是逆来顺受,最重要的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们这一生所受的是过去生中造的业,一生有顺境、有逆境,世间谚语说得好,人生在世,五年一转运,一生你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辛苦的五年,完全看过去生中修积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那我们想一想,六道我们还愿意在里面住吗?太辛苦了,为什么会辛苦?自己冷静想想就全明白了。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人事环境当中,一生里头积了多少恩恩怨怨,这个因结下来,来生遇到缘,果报就现前。最可怕的,我们跟一切众生结的这些恩怨,你自己知不知道?你这一生吃了多少众生肉?伤害了多少众生?杀害了多少众生,蚊虫蚂蚁?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所谓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生世世互相吞啖,真的你吃牠半斤,你要还牠八两。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世间太残酷、太可悲。

  多少人想出离,出不去,不知道真正出离的方法,佛教导我们,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淡化,把执着断掉,于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就能够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主要的原因就是执着,执着头一个执着我,跟我对立的是人;我人之外是众生,众生就是一切万事万物;再执着寿命,寿命是时间。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执着这四样东西,第一个是我,执着身是我,有我就有人,跟我对立的是人,再一个就是天地万物,再一个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是寿者相。殊不知这些东西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我们在大乘教里,在《华严经》里,算是搞清楚、搞明白,晓得这些现象是剎那生灭的相似相续相,极短的时间,短到我们无法想象。佛在经教里面有一段跟弥勒菩萨的谈话,这个谈话都是给我们听的,我们会不会听?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凡夫我们起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这就是问到我们《还源观》上来。《还源观》第一大段是讲自性,佛家讲的自性,现代哲学所讲的本体,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那个根源叫本体。佛告诉我们,宇宙跟生命都是自性变现出来。自性为什么会变现?自性动了。自性是不是真的动了?没有。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从来没动过。这个东西它怎么会动?不动就不出现相,动了就出现相,这个动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波动。

  自性不会产生波动。究竟是什么原因?佛在经教里面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念不觉就是无明,这一念不觉就是动。什么原因动?没有原因,如果有原因,那这个事情是真的,就不是假的,没有原因。真的动了,动得非常微细,这一动,把自性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有真妄两分,真妄和合,一半是真,一半是妄;或者我们说两面,一面是真,一面是妄;真的没动,妄的起作用,妄虽然起作用,它不是真的,叫幻相。佛法里有比喻,比喻得很好,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是六道十法界,连诸佛实报庄严土也不例外。这些妄相有没有?佛说没有,我们明明感觉得有。我们感觉得有,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错觉,你看错了,所以你的心在动,这个心不是真心,妄心。诸位要记住,真心是永远不动。我们现前整个宇宙在动,我们真心没动。不动是真的,动是假的。什么样的心是与真心相应?定,你修定就相应,定就不动,决定没有妄念。虽没有妄念,对于外面境界一无所知,这是不是见性?不是,这叫无想定,也不容易。修成之后,果报在第四禅的无想天,出不了三界。为什么?定虽然修成,它在无明里头,没有破无明。这话怎么说?无明要破了,定,一念不生,可是外面样样清楚,没有一样不清楚,像镜子一样,照见外面的境界,那是自性。如果有定,不能起觉照的作用,这个定是世间禅定,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定也不是好修的,不容易。

  古来大德告诉我们,学佛人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法门,净宗!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慈悲。我们临终往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换个环境去修行。阿弥陀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梵语,意思是不退转。不退转,也就是说,保证你一生证得佛果;也就是说,保证你一生妄尽还源,在极乐世界。我们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能不能办得到?答案是肯定的,人人都能办到,就像善导大师他老人家说的,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也许有人要问,修净土的人很多,为什么往生的人很少,原因在哪里?原因是他所修学的不如法。修行要如理、要如法,如理、如法,没有一个不往生。所以不是法门有问题,是他自己条件不具足。最大的障碍是对这个世间有贪恋、有情执,放不下。所以念佛堂的堂主向来有一句口头禅,真的很重要,时时刻刻提醒你,「放下身心世界,一向专念」,这一向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是西方,一个目标是极乐世界,我们要亲近阿弥陀佛,这问题就解决,什么障碍都没有。所以学佛的人,净土经论也特别重视深信因果,你看在《观无量寿佛经》,「净业三福」这是总的指导原则,经文只有十一句,里面就有一句「深信因果」。一个人深信因果,他心就定,念佛很容易功夫成片。念到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你真有把握。功夫成片是真放下,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叫一片。每天的功课,身拜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心里想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相应,这叫功夫成片。烦恼习气没断,但是这个功夫养成习惯,它产生力量,它能把你的妄想、杂念伏住,这不是断,控制住,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都是阿弥陀佛,这个功夫叫成片。虽然不是很高的功夫,取净土够了,凡圣同居土决定有分,这是信因果的好处。

  如果再常常有这个缘分,能听到大乘经,大乘经是讲诸法实相,这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宇宙万有的真相,实就是真实,真相是什么?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所以这一切相,《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能说它有,因为它当体即空。《楞严经》上讲得很好,这一切法「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灭的速度太快,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心太粗。修定的人心细,定有浅深不同,换句话说,也有粗细不一样。佛说到八地以上,他心是细,很细,他能够体会到这个现象的生灭。我们常常引用弥勒菩萨所讲的,那个速度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换句话说,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一千二百八十兆次,弥勒菩萨讲,「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你没有办法执着,你没有办法控制,太快了。经教里佛也常常讲这个事情,叫不生不灭。我们想想,如果真的不生不灭,那这句话不是空话毫无意义吗?它的确是生灭,生灭时间太快,快到什么程度?快到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它生灭。我们到台北,现在很多人都乘高铁,高铁速度一小时二百八十五公里以上,这样的速度,我坐过几次,速度最高的到三百,三百公里一小时。我们看到铁路两旁边都有电线杆,电线杆距离很远,大概五、六十米一个电线杆。在这样高的速度,我们坐在车里头看不到电线杆,只看到外面一晃一晃移动,看不到电线杆。你想想看,这个速度要是比起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它已经算太长太长,我们都见不到。如果在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话,你不知道有电线杆,连晃动都没有,这叫什么?这叫不生不灭。我们从这…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