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六集▪P4

  ..续本文上一页的法门我想想太难了,那要断惑证真,我没把握,做不到。念佛这个法门带业往生,它不要断惑,你能够把烦恼伏住就行。用什么伏?用这一句佛号,念兹在兹。这一句佛号就是清净平等觉,心里常常有佛,外面的事情什么都好,好的很好,不好的也好,你的心就自在。不胡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修们当中有真想修的,真正知道这个世间苦,有强烈的出离心,我们就跟他讲真话。真话是什么?这二十个字是真话,你认真去干。如果是心里面真的常常存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能够「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决定得生净土,这跟你讲真话。你不认真念佛,还舍不得这个世间,我跟你讲什么?我也给你讲这二十个字,真的是这二十个字,假的也是这二十个字,就看你会不会听,你会不会体会,会不会活学活用。不欺骗人,对待一切人没有高下,样样都平等。那个高下是你体会的高下不一样,你看诸佛菩萨给我们讲经说法,哪有高下的?《金刚经》上讲得最清楚,「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句话很重要,帮助我们恢复平等心,如果有高下,平等就不见了,找不到平等了。佛对我们要求的,是希望我们恢复平等心,佛怎么能用高下法来对待我们?众生根性不相同,领悟力不一样,佛说法是决定平等的。这是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教化众生永远不变的一个原则,我们要懂得,用清净平等心去接受,法法皆如,没有障碍。

  「菩萨由内心证于法界之理」,这句话要换成禅宗的话来说,是明心见性,内证,不是往外修。怎么证法?我刚才说过,「真诚清净平等觉」你就证得。法界之理就是性,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国师在这篇论文上所说的。如果我们学佛,天天打妄想,求世间名闻利养,求富贵长寿,错了。能不能求到?能求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这个太不值得。为什么?你得到再大的福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就不值得。六道里面众生,可以说生生世世,你只要出不去,你永远在这里面搞轮回。佛讲得清楚,出不了六道,在六道里面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所以六道里面,居住时间长的,这是你的家,家是什么?饿鬼、畜生、地狱是家,到人天来是出去旅游观光度假,你们念念《地藏经》不就晓得了吗?《地藏经》说得多清楚。地藏菩萨很辛苦,把恶道众生劝导他,业障在恶道里消了,得人天身,到人天来又造业,死了以后又入三途。三途,你出去没多久,你怎么又回来了?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你说有什么意思。到人间来,纵然你得到人间的大富大贵,实际上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真正明白人不再干这个傻事,我在这一生当中,最低限度要像蕅益大师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值得。不再搞六道轮回,不再搞十法界,这就对了。这是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教化众生的目的。我们不要误会,要懂得佛菩萨的意思,知道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知恩报恩。用什么报恩?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报恩,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全是假的。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间要放下,释迦牟尼佛一生做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世间人争名逐利,释迦牟尼佛身为王太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父亲的王位,这不要了。王位能够舍弃,宫廷里面富贵的生活能够舍弃,一生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过这样的生活,他为什么?示现给我们看的,我们要学佛就得学他这个样子。富裕的生活可不可以过?可以过,但是不能给人做最好的榜样。并不是说过富贵的生活就不能够往生、不能成佛,不是的,一样可以往生,一样可以成佛。佛这种示现,是怜悯一切众生,教导一切众生要放下,像我一样放下,是这个意思。没有丝毫留恋,你的心很快就恢复到清净平等觉,你很快就能证得;你要不能放下,那相当不容易。自己要成就,也要给别人做好样子,那你叫自利利他。所以一定懂得这是内证。

  底下说,「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种种神通,无量无边的神通,也就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没有一样不通达的,他没有一样不明了的。所以十方世界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经文里面他不用佛,他用菩萨,菩萨就是佛,他不起作用的时候是佛,起作用的时候是菩萨。在大乘教里面,用佛常常是指自性,用菩萨是从体起用。譬如我们供的佛像,我们净宗同修都知道,我们常常供养的叫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佛二菩萨。佛是代表自性、本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起作用的时候有两种作用,一种是解,一种是行。观音、势至,势至菩萨代表解、代表智,观世音菩萨代表行、代表慈悲。三位是一体的,这一定要懂得,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阿弥陀佛起作用,就是观音、势至,慈悲里面有智慧,智慧里头有慈悲。如果要是偏重在一边就出麻烦,就起副作用,所谓「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都佛门说的。佛门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起作用的时候。所以慈悲不离开智慧,智慧不离开慈悲,它是表法的。修西方净土,学阿弥陀佛,怎么学法?学智慧、学慈悲。那我们想想,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智慧?工作里头有没有智慧?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智慧?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慈悲,都离不开智慧,这个人叫学净土。

  净土是什么?清净平等觉。我们也要学,修成自己,然后也跟菩萨一样,「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度化,皆无障碍」。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千差万别,你统统都能够帮助他,都能够利益他。他的烦恼习气很重,这一生大心发不起来,没有关系,帮他种善根。有善根的,帮助他增长,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帮助他成就,这个事情急不得,慢慢来。有灾难的时候要告诉他,念佛为什么能化解灾难,把道理讲清楚。念佛是什么?念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念自己的清净平等心,心地清净平等,外面境界就转变,境随心转。头一个,你真正能够依教修行,处事待人接物充满慈悲、充满智慧,哪一个不尊敬你?你得到人的尊敬。哪一个人不爱戴你?由尊敬、爱戴,慢慢再发现跟你学习。你一个人好了,影响到你一家都好了,你一家好了,就影响到你的亲戚朋友、邻居乡党,慢慢你居住的环境,这个环境统统都好。这是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这个叫做「神通作用无碍」。我们能不能做到?能,我们不能像菩萨功德那么大,我们可以小做,至少我自己一身、我的一家。如果学佛的人家里都不和,那个学佛出了偏差,肯定出了问题。问题不在外,问题一定在自己,反求诸己,你能够把原因找出来,把原因修正,你就成就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六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