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三集)  2009/9/4  台湾  档名:12-47-9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九面倒数第二行,从第一句看起:

  【又经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为心已。分别即不生。】

  这是经上的四句偈,这四句偈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够掉以轻心。为什么?看到这个,好像我们也通达了,可是经上这么说的,『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分别、起执着,这是事实。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诸佛菩萨常常讲,一切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我们大乘教里面,这么多年来看到的遍数太多了,自自然然、时时刻刻都能记起来。可是怎么样?没有办法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办法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如果要会用,是菩萨,会用就是菩萨。菩萨也有很多等级,虽然还有分别执着,可是分别执着轻了,不像从前那么严重。我想很多同修听到我这个话都有同感,学佛在早期,我学佛五十八年了,可以说前面二十年分别执着相当严重。诸位同学要知道,我在五十八年前初学佛的时候,这一般讲运气不错。佛法方老师介绍的,我对他尊敬,古人讲一分尊敬得一分利益,十分尊敬得十分利益,我对老师真的十分尊敬,所以就十分听话。听话、尊敬从什么地方去看?老师教我们的东西,看我们是不是真的落实,真落实了就是尊敬,没落实不能说尊敬,老师是在面前。接触佛法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就认识章嘉大师,以后在佛法修学这方面,全是他老人家指导。我跟他三年,他老人家圆寂了,我跟他的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六十五岁,他六十八岁走的。章嘉大师的话我也是完全依教奉行,不过头一天见面讲的话实在是太深了,「看得破、放得下」,我就开始学。学看破、学放下,真的是点点滴滴的放下,不过有好处,放下就是一年比一年进步。

  这桩事情,听我讲经时间久的老同学能觉察得到,听我讲经年年不一样,遍遍不相同,好像有一点智慧开了,这怎么回事情?放下了。不放下不开智慧,放下一分智慧透一分,放下二分智慧透二分。我知道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他一下就能放下,我们很羡慕,也很敬仰,像惠能大师这些人、永嘉大师这些人。我心里常想,这些人不是凡夫,是佛菩萨再来给我们示现的,为什么?凡夫做不到。我就是个凡夫,我很想做做不到,所以一点一点放,这个可以。这是方老师给我讲,我们没有办法一步登天,走楼梯可以,像一百层的大楼,电梯一下就上去了;我们没有这个缘分,没这个缘分走楼梯,一层一层的上去。只要不退转,决定可以达到楼顶,到达楼顶,你跟那个坐电梯上来的没有两样,是平等的。所以,方东美先生劝我学佛要像爬楼梯一样,他不准我学惠能大师,他说你学不到。很奇怪,像这样的话,章嘉大师给我讲过,李老师也给我讲过,可见得他们对我的根性都看得很清楚,渐修渐悟,慢慢来。慢慢来当然要时间,在这方面我有感应,非常感谢佛菩萨保佑,寿命延长了。如果寿命没有延长,我本来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四十五岁那一年走,跟现在比差得太远了。为什么?四十五岁那个时候分别执着的毛病还相当严重。现在要跟那个时候比,那时候我分别执着有九十分,现在大概顶多只有二、三十分。有没有分别?有,很轻。

  这是「未达境唯心」,我们确实没有达到,没有真正通达境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我们「起种种分别」。我真的通达了呢?『达境为心已,分别即不生』,这个是证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确实没有分别执着,你通达了。你还有分别执着,你自己要肯定,没通,我还没达到这个境界,为什么?还往上提升。如果自己以为,这是一种错觉,以为我已经懂了,我已经通达了,你是一寸都不能提升,没有办法再向上提升。菩萨修行最可怕的就这桩事情,未悟以为开悟,未证以为证得,这个修行人就堕落了,我们世间人所谓是强不知以为知,其实他并不知道,勉强以为自己知道了。中国古圣先贤教人,无论是在道业、是在学业,所谓「满遭损,谦受益」,一定要谦虚。学道不但要谦虚,要谦卑,这是台中李老师常常提醒我,要谦卑!我学到了没有?没有学到。这么多年来,菩提道上受了许多的挫折、打击,回头想想,这些挫折打击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不能避免?不够谦卑。老师教了,我也听了、也学了,境界上没用上。而且老师还特别警告,我们现在想起来是老师的预言,我那时候求学、求道,对老师是恭恭敬敬,把老师看作圣人、看作佛菩萨,向老师求法,跪着求法。而老师告诉我,你们将来学成了,弘法利生,你们双手捧着佛法跪在地下想送给人,人家未必接受。他说不是像你们现在还懂得向老师顶礼三拜,恭恭敬敬求法,以后没有了,没有这种人了。你把法传给他,倒过头来替他顶礼三拜,他还未必肯接受。

  现在这个时代,你看五十年前人家就看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现前这个时代。在经里面我们也读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讲过。《无量寿经》大家念得很熟、很多,你们都知道,讲到末法、讲到现前这个时代,五痛、五烧达到极点。所以今天世界许多灾难,一般世间人所谓自然灾害,我们读了佛经就晓得不是自然,不善的共业所召感的,不是一个人造作的。为什么会有不善的共业?那就是圣贤之道没人讲了,现在这个时代你讲也没人相信。变成什么?古圣先贤留下这个宝贝,不识货。从前李老师曾经有一次带我们到故宫博物院去参观,回来之后在路上,我们同学很多,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看了故宫的收藏,你们喜欢什么?可能都非常喜欢明清的玉器,真好看。可是商周那些铜器你们一定不喜欢,一看破铜烂铁。那才是宝!三、四千年前的东西,明清不过是三、四百年。可是不识货,如果摆在面前问你,你要哪一个?肯定我要玉器,那就不识货。现在人普遍对老祖宗的东西都把它当破铜烂铁,不知道它的宝贵,没人教。如果故宫的解说员要不把这些铜器一样一样讲解介绍给我们,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宝,那些东西你收藏在家里,小偷来了绝对不会要。

  现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一般人不知道,传统的医学现在一般人也不知道。我那时候很年轻跟方老师,方老师讲到医学,告诉我,中国的医学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句话里面含着什么?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临床实验的效果,这还得了。他讲西医顶多不过三百年,没经过历史的考验。老师还告诉我,二次大战的时候,西方人发明抗生素,救了西医,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西医早就完了。所以中国的老人是我们前一代,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我这一代比前一代差远了。跟方老师学,跟章嘉大师、李老师,我们都比不上,老师传的这些学生,我们这些同学当中跟老师比差太远了。这是什么?水平在下降,这不是个好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提升,像上一代那样的水平?我们有心学,我们也很好学,没有环境,这就是缘分,没这个缘分,这个缘分就是护法。民国初年,还有些真正的大善知识,他们知道,也很慈悲,真的也有力量想做,大环境不许可,社会动乱。满清亡国之后,中国社会军阀割据,国民政府刚刚统一,又发生中日战争,八年。所以,都生活在战乱、水深火热之中。支那内学院很了不起,只办了两年就停办,应慈法师办华严大学,都是为了战乱停掉了。

  台湾非常不容易,六十年的安定。社会安定,人心不安定,没有真正得力的护法,护法要护持让你的生活衣食住行不操心,你的心能定下来好好学习,这能成功。在台湾就没有这样的大护法,所以这个六十年,我们现在想想也算是空过。我们还算是不错,可是比起上一代,我们就非常惭愧。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我们有心、有这个愿望想帮助真正有心人。有什么心?希圣希贤,希望自己成圣人,希望自己成贤人,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是舍己为人,为正法久住,为救度众生,可以舍自己的身命都能做得到。有这样的人,我们在环境上帮助他,这个我现在能做到。我年轻的时候遇不到这个环境,今天我可以帮助这些人,找个小地方,四事供养我照顾,饮食、衣服、居住学习的环境我供养。真正好学,在这个地方十年不下山,那就很有成就。前些年我到日本开会,我记得好像是第二次去。去参观日本的比叡山,日本人称它为佛教之母,日本佛教十三个宗派,创立宗派的祖师,第一代的祖师,都是从比叡山出去的。他们的方丈接待我,我向他请教,早年日本各宗派的一些祖师,开山的祖师,在山上修行、学习,最长的时间多久?他说三十多年,最少?十六年。真的,这么长的时间住在山上,他心定的,定能开智慧,智慧开了才能谈得上护持正法,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智慧没开做不到。一定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三无漏学,这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传的,世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同一个菩提道,都是走这个路走出来的。我们如果疏忽戒律,那怎么行?头一桩事情就是德行。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个是政事,第四个文学。德行摆在第一,佛法教学也是把德行摆在第一。我们到日本去看比叡山,现在也不像从前,比叡山接待观光客,变成旅游的道场。在从前决定不会接待观光旅游的人,到那里去干什么?到那里去都是学习的,参学的。所以,现在学习有这么一个困难。

  而这个世间大富长者,有,比从前还多,但是有智慧的就不多。财富是你的福报,这个钱怎么用法那是智慧,没有智慧,钱再多用得都不得当。用得最好是修福,算很不错了,修积功德的,一个都看不到。佛法是要求智慧,弘护一体佛法就兴旺,弘法跟护法互相尊敬,佛陀在世,这些榜样好,祇树给孤独园是最好的榜样。给孤独长者在家居士,祇陀太子,这…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