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四集)  2009/8/26  台湾  档名:12-47-8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七面第三行: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谓幻相之事。无性之理。互隐互显。故曰玄通。】

  我们就念到此地,这是一小段。五止最后的一种,这是叫我们放下妄想,也就是起心动念。第五止名词叫『理事玄通非相』,「理」是能生、能现、能变,「事」是所生、所现、所变。为什么叫「玄通」?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好,在中文里面凡是微妙深奥这些道理,都叫做玄,通是通达,于理于事,理微妙深奥,事亦复如是,事也是微妙玄奥,都能够通达。怎样才能通达?你懂得「非相」就通达。这个非相,就是知道这些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确确实实似有,好像是有,实实在在讲它没有。佛在经上常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那就通,就玄通。在这个境界里一念不生,没事,确确实实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起心动念,出在分别执着。诸佛如来、诸大菩萨看到凡夫这个样子,都摇头叹息,可怜悯者。本来没有事情,怎么会生出这么多事情来?生事的因,迷失了事实真相,不知道理事都不可得。

  贤首国师这个地方讲,『幻相之事』,「幻」不是真的,所有的相都是幻相。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用「梦、幻、泡、影」,来比喻、来形容森罗万象,没有一个现象是真的,这个一定要知道。理,理是性,性有没有?有。你能不能看到?看不到。为什么?它没有形相,它有但是没有形相。虚空是不是?虚空不是,虚空是相,是幻相,理不是虚空,虚空也是『无性之理』现出来。所以自性理体,六根统统缘不到,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嗅不到,舌尝不到,手也摸不到,也想不到,意根都没办法,想不到,你说研究,我得想想,怎么想也想不到。你所想的,能够想到的,统统叫妄想,事实的真相想不到,能现万事万法的心性想不到。可是能现所现『互隐互显』,这叫『玄通』。怎么叫互隐?没有缘的时候,缘是什么?缘是一念不觉。这个一念不觉,我们一般用粗的话来讲是起心动念,在佛教里面讲一念不觉,它就显。一念不觉就能现,惠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宇宙出现,万法出现,我出现了。要晓得宇宙,我们今天讲时间跟空间,时空、万物跟我同时出现,一念它就显,自性就现相。从相里面,自性也现,自性什么样子?相是什么样子,自性就什么样子。性体可不是现相,但是性相永远离不开,这个很难懂,为什么?相千差万别,性永恒不变。

  这个性是什么?真心、本性。在哪里?就在万相之中。古大德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叫「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来做成各种器皿,可以用黄金做成一个杯子、做成一个碗、做成首饰、做成璎珞,佩戴在胸前的璎珞,做成戒指、手镯,什么都能做。我参观我们一个同学,他做首饰的,他有个展览室,我去看将近两万种不同的,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因为它是样品,全是黄金做的。你一走进展览室珠光宝气,你看相将近两万种,没有一个相同。你看体一个,全是黄金,除了黄金之外,它没有别的东西,所以能现所现都显。如果这个心不动,没有念头,相没有了,相没有,性你也体会不到,金跟器好像都没有了。其实在不在?在,并没有消失掉,隐,不显。这桩事情惠能大师见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就是隐,它具足,它一样都不缺,动个念头全现出来,没有一样缺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不是一个佛,无量无边诸佛,无量无边的剎土,无量无边的十法界,没有边际,为什么?我们前面念过,这一现叫出生无尽。无尽的出生都在一念,不可思议,离开一念什么都没有。

  真正聪明人,真正上上根人,他只要把握着一念,什么问题都解决,是不是真的?真的。天台家所讲的十妙就是这个意思,十种不二,每一种后面都有一句话说,都归到一心,这一心就是一念。古大德也说「识得一,万事毕」,你什么人什么时候真正认识到一,一切问题解决。这个一是什么?一就是一心、一念。一心一念里头有没有十法界?有,但是你超越了,你十法界隐,一真法界显。为什么?一心一念现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你在这里面现受用身、受用土,受用身是法性身,受用土是法性土。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帮助我们,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证得这个境界,用什么方法?总不外乎止观。止观就是章嘉大师早年教我的「看破放下」,看破是观,放下是止。话说得容易,传法不难,惠能大师接受五祖忍和尚的传法,我们估计也不过二、三个小时。二、三个小时谈话真正悟处,实在讲剎那之间把悟门打开,明心见性,见性就圆满,就成佛。下面又说:

  【又理由修显故。事彻于理。行从理起。理彻于事。互存互夺。故曰玄通。】

  心性之理有修才显示出来,你要不修,永远体会不到,不是它没有,它就在当下,就在现前,你体会不到。真体会到的人,就是开悟的人,他跟我们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们听得耳熟,听多了,可是实际上境界我们没见到,他见到,他说什么?「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两句话我们听久了,我们也会说,这个道、这个源都是讲的理,都是讲的性,理在哪里?性在哪里?随捏一法无非是理性。就好像我们走进金饰的展览室,黄金做的这些装饰,这个展览室里面有将近两万种不同的金器,黄金做的两万种都不同。黄金在哪里?这就好像在问,理在哪里?性在哪里?随便捏一个就是,就是黄金!如果迷的人他到里面去,黄金在哪里他完全没看到,他所看到的什么?这是炼条、这是手镯、这是戒指,黄金不晓得在哪里,这是迷。真正觉悟的人,悟了之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事是什么?十法界依报的庄严,物是什么?十法界里面的正报,佛也好,菩萨也好,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众生全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无论依报、正报随捏一个就是自性。就跟金器展览馆里面,随便捏一个东西就是黄金!哪里有错?没错,真契入。

  我们今天在大乘经上读到,在祖师大德语录上看了很多,我们很熟悉,我们也会讲,我们随便捏一物是不是?不是。为什么?这是学别人的样子,人家真得受用,我不得受用。得受用的是什么?戒定慧圆满具足,三明六通它现前!我们是一样都不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烦恼习气当家,天天还在造业,那怎么行?那个头头是道、左右逢源的人他不造业,他心地确确实实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圆满了。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承受业报,我们这个身是业报身,业是谁造的?自己造。过去生中造的善业,这一生享受的是善果;过去生中造的是恶业,这一生受的是恶报,这是业报身。可是诸佛菩萨不是,他不是业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不是业报身。我们看到的好像释迦佛苦行,一生苦行,一天福也没享过,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全部财产三衣一钵,游化在世间居无定所,一生也没个家,畜生还有个窝,释迦牟尼佛连个窝也没有。他老人家提倡的树下一宿,今天晚上打个盹,在树下打坐就一次,明天不在这个树下,换别的树下,树下就一宿。为什么?为我们示现不要生贪心,这个树大,树荫的范围广,坐在这里很舒服,起贪心!一宿是随缘,树下住两晚就攀缘,就不一样。这用意很深,统统都是给我们做示范的,叫我们对这个世间一丝毫的留恋都没有。我们看了很苦,佛乐得不得了,法喜充满,他那种乐我们无法想象,这是他的境界,我们达不到。他跟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与一切众生和谐,与山河大地和谐,这里头多乐。

  我们看到佛菩萨孤孤单单一个人在那里,不知道许许多多佛菩萨围绕,我们肉眼看不见。这是『理由修显』,修什么?所有不善统统把它修正这叫修。善恶的标准是性德,所有一切与性德不相应的,自性里头没有的,全部都要修正。世出世间聪明人,有贤德的人,我们看到美国心理医生很多,像魏斯这样的人,他们在深度催眠报告里面给我们透了很多信息,人,人在世间是干什么的?就是来修行的。他说你的功课统统做圆满,你就不会再来;这个地球像是一个学校,你功课要是没有做完,你还要来。这个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业,你的业要没有了(音「瞭」),你还得要来。你的业在此地了了,你就不要来,你就升级!升到哪里?你超越六道轮回,你生到声闻法界、缘觉法界,不要再来了。如果你见思烦恼没有了(音「瞭」)、没有断,你还得来,来干什么?原来在六道里头就是要断见思烦恼的。见思烦恼可不是性德,它是障碍性德,最不好的、最根本的就是我执,总执着有个我,这是六道里的根。你什么时候真的觉悟没有我,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他们外国这些医生认为灵魂是我,出不了六道。比我们一般凡夫高一点,也就是他知道断恶修善,他知道要往上提升不要堕落,这点他知道,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他认为灵魂是我。灵魂是不是我?不能说是我也不能说不是我。

  灵魂是怎么回事情?在佛法里面称为阿赖耶,迷了就叫灵魂,觉悟了叫神识,佛法叫神识。真正觉悟、圆满的觉悟叫灵性,就是自性,那就好了,十法界没有了。所以神识离不开十法界,灵魂就离不开六道;换句话说,这些都是自我的提升,六道里面叫灵魂。我们中国古时候老祖宗不称为灵魂,叫游魂,「游魂为变,精气为物」,讲得好,跟佛法讲的很相应。这不能不搞清楚,不搞清楚你们产生误会,这误会障碍可大了,不是小事。我们要是不接触到佛法,大概我们知见就到灵魂为止,不知道灵魂还是错误,灵魂有执着、有分别,所以它脱离不了六道。人道修好了生天道,天有二十八层,佛讲得清楚,你是到哪一层天?跟佛菩萨的距离远之远矣,太远了。佛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