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智」。有情,我们现在的名词叫动物,无情是植物跟矿物,包括自然现象。在佛法里面,你看就用两个字就概括了,诸佛,所以诸佛范围多大。我们的礼敬也是遍法界虚空界,这些年我们常说「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我们从礼敬着手。礼敬非常重要,不能小看它,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形式,没有必要,那错了;这个形式是必要的,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不这么做。今天大家疏忽掉了,所以才有这么多灾难,你要细心想想,为什么会有自然灾害?会有风灾、会有地震、会有海啸,为什么?我们对他们不尊敬。他们没有成佛,既没有成佛,他也有贪瞋痴慢,我们敬他他欢喜,我们不敬他他怨恨,怨恨他就报复。我们今天科技发达,用机械化的耕种,用化肥、农药,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他报复你,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如果礼敬不是这么重要,诸佛如来为什么把它摆在第一条?在中国,佛教没到中国来,古圣先贤也把这个摆在第一条。你看《礼记》的头一句,「曲礼曰,毋不敬」,礼是什么?礼的意思就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这叫礼。在佛法里面他了解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所以礼敬要遍法界,诸佛的意思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不能够失礼,都不能够失敬,礼敬两个字太重要了,这大根大本。我们要想修行成佛,这两个字做不到,那就决定成不了佛,我们不可以不这么做法。我们对人行礼,深深九十度鞠躬礼,人家问你,你为什么这样?我想作佛,你就直接了当告诉他,我想作佛,所以我就这样做,你不想作佛,所以你不会做。
第二个「称赞如来」,你看这里换了字,称赞用如来,礼敬用诸佛,这个意思不一样。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是的,但是意思不相同。说诸佛是从相上讲的,说如来是从性上讲的,这就不一样。在相上讲,我们要一切恭敬,决定是平等心,决定没有分别;但是称赞如来,这里头就有分别。如来是什么?如来是自性,与性德相应的称赞,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要称赞,不像诸佛一样,诸佛是平等的。性德是什么?我们讲最浅的,在《华严经》上讲,它这里举四种性德,第一个随缘妙用,威仪有则,它讲这个,柔和质直、代众生苦,它讲这个,这是最大的纲领。我们现在学习,要契合现前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程度。我们中国人,古圣先贤教给我们,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就这么几个字。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与这些字相应,称赞,跟这些事情相违,不称赞。譬如他不孝顺父母,不忠于他的工作,言语不守信用,我们不称赞,对他要不要有礼貌?要有礼貌。礼是不能少的,不称赞他。在佛法里面,基本的,与性德相应的,三皈、五戒、十善,这个能够奉行、遵守,表现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这是应当要赞叹的。所以与性德相应的赞叹,与性德相违背的不赞叹,不赞叹也不要把别人的不好放在心上,那你就错了。
我们常常提醒同学,我们要修清净心。学净土宗,《无量寿经》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依靠,《无量寿经》的经题上,就把修行的纲领给我们提出来,「清净、平等、觉」,这是修行的纲领,果报是「大乘、无量寿、庄严」,就是佛在华严上讲的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相,现在如来德相变质、不见了,要怎样恢复?你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觉而不迷,就恢复了。所以这都是性德,清净平等觉。我们就要记住,要修清净心,决定不能被染污,什么东西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你不清净了。还有个最严重的染污,看别人的不是,把别人的过失完全放在自己的清净心里头,心不清净,心坏掉了。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应该怎么样?应该常常看别人的好处,不要看别人的坏处。别人的坏处我们不说,更不能放在心上,要修自己纯净纯善的心,这就好,这就跟如来相应,才能长我们的德行,长智慧。
平等心很重要,平等心是决定不能有贡高我慢的念头。你觉得别人都不如我,你的平等心没有了,要知道平等心是佛心。佛在经教里面常常跟我们讲十法界,十法界是怎么形成的?是心变现的。当然业因很复杂,不是那么单纯,在复杂的业因里面,哪个业因是最重要的?第一个,佛给我们说出来。佛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十二因缘心,阿罗汉是四谛心,诸天是上品十善四无量心,四无量是慈悲喜舍,人道是五戒心,饿鬼是贪心,地狱是瞋恚心,畜生是愚痴心。我们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什么心,将来你自己就到哪一道去。如果我们念念都不离开六度,你走的是菩萨道;念念是平等心,你走的是佛道,这个重要。念念是贪心,麻烦大了,贪心是鬼道,你走的是鬼道;念念是瞋恨、是嫉妒,那是地狱道,麻烦可大了。所以,道是自己造的,果报不能怨恨任何一个人,自作自受,没有人替你安排,都是自作自受,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在善财五十三参看到善财童子跟五十三位善知识,他是表演给我们看的,怎样行菩萨道,怎样行佛道。诸位一定要知道,佛法是修行成就的,不是念经成就的,也不是念佛成就的,讲经也不能成就,行出来的,你要去做到才行,这个很重要。古圣先贤、诸佛菩萨,他教人是把行都摆在第一。我们中国老祖宗,教我们笃行,你看讲学习五个科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最后是笃行,如果没有行,前面学的都没用处。我们现在的名词叫学,学佛的叫佛学,儒学、道学,这个不管用,没有办法帮助你向上提升。要怎样?学佛、学儒、学道,肯定帮助你提升,这个学就是笃行。真正有笃行的人,一定是往上提升,提升的快慢,与你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关系;与学不学也有关系,不大。像六祖惠能大师,他没有学过,他是个樵夫,不认识字,他一开悟,世出世间法全通了,你去问他,他都能解答,他都能讲得很圆满,智慧开了,清净心现前。清净心起作用是照见,你们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你心不清净,不起照的作用,心清净,它就起照的作用。心不清净要学,心清净了不需要,这个道理一定要明了,清净平等觉是太重要了。称赞人好,专门看别人的好处。人在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人他也有缺点,坏人他也有好处,称赞别人的好处,把别人不好处忘得干干净净,不放在心上,这不但提升自己,而且广结人缘,你的人际关系一定非常好。所以这个要懂。
第三个「广修供养」,重要!广修供养这是普遍的,别人有需要的我们一定帮助他。学着尊重别人,这也都属于供养,学着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早年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他老人家圆寂了,过世了,我跟他的时候他六十五岁,好像他是六十八岁过世的。我学佛的基础都是他老人家教的。他告诉我,人都贪财,能贪得到吗?贪不到。怎样才能得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说你要如理如法的求,没有得不到。你看人求成佛都能得到,求发个财不是鸡毛蒜皮小事吗?哪有得不到的,所以你要懂方法。人命中有财,财从哪来的?财布施来的。过去生中布施得很多,他命里财库满满的,无论干什么事情他都赚钱,他财源源源不断进来。他布施的时候很痛快、很欢喜,这一生当中赚钱一点都不操心,钱自己就进来了。布施的时候有后悔,布施得很勉强,财还是得来,得来要很辛苦才赚到。为什么?你布施出去的时候辛苦,所以你赚钱也很辛苦。老师告诉我这个道理,真的。前世我们没有广修财供养,财布施,这一生生活条件里面关于财这一门就比较稍微缺乏。能不能叫它提升?能,你在现有的基础上广修供养,愈施愈多。我们去照做,果然不错,真有效果,真的是愈施愈多。多了怎样?多了一定要把它施出去,不要把它积在这个地方,积在这个地方会生病。财,中国人讲通货,它要流通,像水一样,流通是活水,源源不断。你把它截住、堵住,它就变成死水,死水就变成臭水沟,那个麻烦就大了,不是长病就有灾祸。所以财不可以积,积的时候麻烦很大,一定要赶快把它施掉,不要怕没有,愈施愈多。这是发财的秘诀,佛门里头有,学佛的人他不会用。我是章嘉大师教给我之后,我就学,因为命里头没有财,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也没有修无畏布施,所以自己寿命很短。大概只修了一点法布施,还有一点小聪明智慧,这对学佛有帮助,对老师知道恭敬,知道尊师重道,所以老师特别照顾,告诉我要认真修三种布施,我就真干。
法布施,讲经说法是法布施,印经、流通法物这属于法布施。在早年的时候是相当困难,寺庙里面有提倡印经书、印善书的,大家来募捐来凑钱,我们有多少凑多少,认真去做,以后真的愈施愈多。我们没法子想到,现在居然我们送《大藏经》,这是佛门最大的一套书,居然差不多可以送到一万套,这哪里能想到?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我那个时候怎么做?每个月都要送一点钱到医院里面去做医药费,帮助穷苦的人,布施一点医药费。这个工作我是长年都在做,没有中断。我现在移民在澳洲,我在澳洲住的那个城市叫图文巴,图文巴有个公立的医院,我每年送十二万,就是一个月一万,我是一年送一次十二万,医药费,帮助贫苦的人。另外还有一个基督教办的临终关怀中心,做得很好,虽然是基督教,他们很开明,临终的时候你愿意用什么宗教仪式都可以,这个太难得了。所以我也帮助他们的经费,也是一年十二万,年年都给他,这属于无畏布施。在泰国,泰国政府建个僧伽医院,我也帮助他们。还有些天主教,他们有些修女常常到非洲去看这些病患,他们有个医疗的队伍,我也送医药费。这是属于无畏布施,帮助自己健康长寿。我的寿命以前人家讲四十五岁,我现在都八十三岁了,我也没有求长寿,不求,什么都不求。我也不求财,我也不求名、也不求利、也不求长寿,随其自然,这样你的心才会清净。活一天读一天经、念一天佛、讲一天经,讲经跟大家在一起分享自己修学的心得。所以,广修供养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有求必应。佛菩萨不会说假话,句句是真实,你只要依教奉行,准得好处,这个好处是你意想不到的。
这三条修了,都不错,第四条就非常重要,「忏除业障」。业障是我们修行很大的障碍,这个障碍不能轻视,不但障碍你证果,也障碍你开悟,你说麻不麻烦!业障是什么?太多了,佛把它分成三大类,叫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业是造作,你跟烦恼相应那就障道,不但障道,用中国人的话来说,障碍你的运气,障碍你一切好的果报,你说这多麻烦,所以必须忏除。最近这一年多,我听说大陆有位刘善人,他在讲病,人生病不需要医药,他给你讲,病就能讲好。这桩事情我早年听说,但是没有留意,应该在二十多年前。我是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国,是台湾万国道德会,他们在洛杉矶开第三次世界代表大会,我是以顾问的身分随着团到美国去的。所以跟万国道德会就有这么一个关系。万国道德会王凤仪先生发明这种治疗的方法,非常有效,现在这个刘先生是他的传人,应该是好几代的传人。王凤仪先生是清朝末年的人,清末民初,非常有效果。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忏除业障,业障除了,什么病都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病,医药都没有效,苦不堪言,听他一说,你明白了,真正忏悔,病马上就好。这个例子很多,我看我们下一堂,我把这个给大家来介绍。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