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心的修法——2007年于杭州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的所有众生,全部都离开痛苦。我刚才也讲了,一切众生都当过父母,知道这一点叫“知母”;其次要忆念恩德,他们当父母时,赐予我身体和生命,给予我财产及学习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机会,所以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我一定要“念恩”;了知上述道理后,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要“报恩”。

  报答恩德,对我们佛教徒来讲非常重要。有些人认为出家就是不孝,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从佛传中也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对父母非常感恩,与世人不同的是,佛的报恩方式更胜一筹。佛陀当年证道之后,曾回迦毗逻卫国为父亲宣说佛法,并上三十三天为母说法。净饭王圆寂时,阿难以佛的堂弟身份,请求为伯父扶棺;罗侯罗以净饭王的长孙身份,要求为祖父扶棺。佛陀对两人的请求予以婉拒,说:“你们的孝行非常可嘉,然而为给末法时代的众生示范,今日必须由我亲为父王扶棺,以免一般人以为出家不问父母之事。”结果佛陀亲扶灵柩,步行直到火葬之处。

  在汉传佛教中,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就曾接母亲到寺中侍养。他将别人供养自己的钱分作五份:一份供佛,一份印法本,一份奉养母亲,一份自己受用,一份与众结缘。黄檗禅师说过:“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这样的行孝,一般人以为不孝,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修悲无量心时,不用观旁边的怨敌和父母,只需以母亲为所缘境,唯一对她观修,然后慢慢推至没有关系的众生、自己的怨敌,范围扩大到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最后对一切众生普遍观修。这样,悲心自然可以生得起来。

  悲心和慈心的修法,也可通过呼吸修持自他交换。即观想众生的痛苦、恶业、不愉快,以气体的形状吸入自己身体,自己代受三界众生的一切痛苦,这是悲无量心;观想自己的快乐、善业、福报等,以气体的形状呼出,融入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快乐,这是慈无量心。

  其实这个很简单,如果短暂的时间中一直这样修,功德是非常大的。有了慈心,邪魔外道也不能摧毁,堪为世间的应供处;有了悲心,一切佛法的根本就具足了。因此,你们修菩提心实在困难的话,可通过这种方式来先修慈悲心。

  2、菩提心的正行

  四无量心若修得好,修菩提心就不会太难。前面的修法若没有成功,即使你遇到一个众生或者缘所有众生的总相,暂时生起一点菩提心,但遇到关系不好的人或其它旁生时,以菩提心来对待是很困难的。

  有些人虽然发了菩提心,可是实际行动中,自己的母亲生病了,马上把她送到医院,钱全部拿出来付医药费;而素不相识的人生病了,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怨恨的敌人生病了,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因为舍无量心没有修好,如果修好了,纵然你没有得到一地菩萨的果位,彻头彻尾是个凡夫人,但在你的修行境界中,父母跟其他众生也不会有任何差别。

  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境界很高。有些人稍微学一点佛,就整天讲神通、开天眼,“我看到这个,我看到那个”,经常都是说这些,没有必要!我们的境界真的很低,看见一个可怜的众生时,只是会想“他多可怜啊”,根本不会像对待母亲那样去帮助,因此我们离大乘还差得非常远。当然,也不要把佛教看成是神话,觉得“像我这样的人永远也修不成,永远也没有机会”,不要这样歧视自己,只要肯下工夫,每个人都有殊胜的因缘。

  修菩提心之前,打好四无量心的基础很重要,修的时候还要具备两个条件:愿众生离开痛苦、愿众生获得佛果。光是看众生很可怜,想要帮助他,是不是菩提心也不好说,因为菩提心必须要“缘佛果”。什么叫缘佛果呢?就是愿众生获得佛的果位,远离三界的所有痛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自己心甘情愿做任何事情。

  佛陀在《教王经》中,将菩提心的学处讲得非常清楚,经云:“对自他一切善根进行随喜,之后回向发愿,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尽心尽力地行持六度万行,是行菩提心的学处。”因此,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境界很高,我们不要说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也修得不好。但即便如此,还是要修,哪怕修十分钟,功德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每天早上起来时,什么都不观想,光闭着眼是没有用的。现在初学者最需要的是修自他交换和知母念恩等教言,若能反反复复修持,菩提心肯定会生起来的!

  希望你们以后每天至少要修一修菩提心。其实这没什么不会修的,通过呼吸来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七八十岁的老菩萨都能做到,而这种功德,是任何一种功德都比不上的。现在的佛教界中,有些人对神通很感兴趣,一提到菩提心就不太重视。这种做法不太好。以前的大天比丘有八大共同成就,天眼等统统具足,正因为具足这些,最后他造的业也非常可怕。所以,大家不要希求外相上的东西,应该在心地上下一番工夫。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乔美仁波切有个比喻说,铁丸子虽然很小很小,但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同样,若没有菩提心摄持,罪业尽管微不足道,却可以让你堕落恶趣。空心的铁管虽然很大很大,但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同样,尽管你造的业非常可怕,可是若有菩提心,那么不会堕下去。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比喻。

  你们大城市里的人,不管是吃肉也好、杀生也好,从小到现在可能造了很多恶业,现在没有忏悔的话,未来的命运如何非常难说。因果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无论你信不信,只要播下了种子,果肯定会出现的,只不过自己不发现而已。如果你因不发现就随便造业,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大家得到了这么好的人身,遇到了这么殊胜的佛法,应以菩提心来摄持修行,倘若错失良机,的的确确非常可惜!

  我经常发自内心地想:“今生幸好遇到了法王如意宝这样真正指示解脱道路的上师,同时又遇到了这么好的正法,否则在茫茫人海中,假如遇到一些邪知识和邪法,自心很可能随外境而转,结果陷得越来越深,最后不可救药。”

  你们遇到佛法也很不容易,千万不要浪费人身,一定要学习佛法、行持善法。尤其在行持善法时,切忌追求表面形象,理应切实地观想佛陀、修菩提心。哪怕只修五分钟的菩提心,形象上的功德也不及其万分之一。菩提心的功德谁都了知,但如果没有观想、没有行持,对自己也不会有丝毫利益。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三处三善引导文》当中也有。没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能修得起来。做任何事情刚开始都会有困难,比如修一间房子,挖地基、搞设计,很多方面非常麻烦,但是打好基础之后,进展就会比较顺利。同样,任何修行在起步时,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很多人觉得困难重重,但只要真正去修,就不会有那么大困难。

  我们学哪个教派都一样,凡是释迦牟尼佛的法教,都要先发菩提心,中间积累资粮,最后成就佛果。宗派方面是不分的,不要认为“我是这个上师的弟子,我是学那个教派的,可能不需要修菩提心”。自己欺骗自己是没有用的,别人欺骗你也没办法,但若自己欺骗自己,这个世界上谁会救你呢?

  你们现在有殊胜的缘分,还是要多学一点,认认真真去修菩提心,不然会像遇到如意宝却没有使用一样,非常遗憾。但愿大家能生起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继续努力之后,一旦生起了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菩提心,那个时候,度化众生的事业自然而然会兴盛的。

  附:

  问:通过呼吸修自他交换,我有一个顾虑:很多大德因发菩提心代众生受苦,身体变得比较差,我们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师言:肯定不会的。很多大德身体不好,也不一定是菩提心观得太多了。菩提心的力量和功德非常大,而且这种呼吸法,是一种窍诀性的修法。

  退一步说,即使你身体不好,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只要能减轻众生的痛苦和恶业,我们应该心甘情愿代受,身体不好也可以。

  但实际上,因为你观得太多,以致身体爬不起来了,不会有这种状况!

  问:如果身体不好,请上师加持,上师会不会痛呢?

  师言:上师肯定不会痛的,因为上师没有造恶业。

  每个人所得的病,一种是前世杀害众生的果报,还有一种是今生中偶尔四大不调。上师一加持,病就跑到上师身上,这种现象应该没有。不然的话,我们去医院让医生治疗,病全部跑到医生身上,那所有的医生都不敢看病了。

  作为上师,他是祈求三宝的加持,让你远离相续中的邪魔干扰或四大不调。有些通过加持可以去掉,而有些因前世杀害众生,今生必须通过身体的痛苦来偿还,上师作了加持也不一定马上见效。但不管怎么样,给上师不会添麻烦的,尽量让他加持吧!

  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圆满前行》中说,有位上师能代狗受挨打之苦?

  师言:是啊,这个有点严重啊!(众笑)

  在我们藏传佛教中,修菩提心的时候,确实有将众生痛苦自己代受的窍诀。《前行》中也讲过,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仁慈瑜伽,可以把狗的痛苦自己代受。有这方面能力的话,他自己会不会特别痛呢?在显现上,他可能会说“啊哟哟,很痛啊”,实际上有了这样的能力,就不会痛。这一点,看过《释迦牟尼佛广传》便会清楚。

  接受别人的痛苦,对有能力的上师而言,是非常轻易的事情,只不过是将众生的痛苦归为己有,这也是诸佛菩萨在修道中的一种现象。因此,上师显现上可能会痛,但不会有麻烦的。

  问:四无量心本是获得梵天果位的因,但现在看来,它是菩提心的前行,是成佛的因。这个界限是怎么分的?

  师言:四无量心也叫“四梵住”,这在《俱舍论》中讲得比较广。梵天认为三界轮回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女,而我们发大乘菩提心时,也是观所有众生为自己的父母,这个地方有相似之处。但是按照小乘的观点,梵天并没有让众生获得佛果的心态。因此,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梵天所缘的众生是无量无边的,因为他当时认为三界众生是自己的子女,故希望他们都获得快乐,这样的发心还是有一定功德。但真正的菩提心已经超出了四梵住,尽管她也有四无量心,但与四梵住不同的就是——愿一切众生获得佛果。

  

  

《菩提心的修法——2007年于杭州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