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心的修法——2007年于杭州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的所有衆生,全部都離開痛苦。我剛才也講了,一切衆生都當過父母,知道這一點叫“知母”;其次要憶念恩德,他們當父母時,賜予我身體和生命,給予我財産及學習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機會,所以父母的恩德非常大,我一定要“念恩”;了知上述道理後,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呢?就是要“報恩”。

  報答恩德,對我們佛教徒來講非常重要。有些人認爲出家就是不孝,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從佛傳中也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對父母非常感恩,與世人不同的是,佛的報恩方式更勝一籌。佛陀當年證道之後,曾回迦毗邏衛國爲父親宣說佛法,並上叁十叁天爲母說法。淨飯王圓寂時,阿難以佛的堂弟身份,請求爲伯父扶棺;羅侯羅以淨飯王的長孫身份,要求爲祖父扶棺。佛陀對兩人的請求予以婉拒,說:“你們的孝行非常可嘉,然而爲給末法時代的衆生示範,今日必須由我親爲父王扶棺,以免一般人以爲出家不問父母之事。”結果佛陀親扶靈柩,步行直到火葬之處。

  在漢傳佛教中,順治皇帝的國師玉琳國師,就曾接母親到寺中侍養。他將別人供養自己的錢分作五份:一份供佛,一份印法本,一份奉養母親,一份自己受用,一份與衆結緣。黃檗禅師說過:“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諸佛妄言。”這樣的行孝,一般人以爲不孝,殊不知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修悲無量心時,不用觀旁邊的怨敵和父母,只需以母親爲所緣境,唯一對她觀修,然後慢慢推至沒有關系的衆生、自己的怨敵,範圍擴大到一個國家、兩個國家……最後對一切衆生普遍觀修。這樣,悲心自然可以生得起來。

  悲心和慈心的修法,也可通過呼吸修持自他交換。即觀想衆生的痛苦、惡業、不愉快,以氣體的形狀吸入自己身體,自己代受叁界衆生的一切痛苦,這是悲無量心;觀想自己的快樂、善業、福報等,以氣體的形狀呼出,融入一切衆生,讓他們獲得快樂,這是慈無量心。

  其實這個很簡單,如果短暫的時間中一直這樣修,功德是非常大的。有了慈心,邪魔外道也不能摧毀,堪爲世間的應供處;有了悲心,一切佛法的根本就具足了。因此,你們修菩提心實在困難的話,可通過這種方式來先修慈悲心。

  2、菩提心的正行

  四無量心若修得好,修菩提心就不會太難。前面的修法若沒有成功,即使你遇到一個衆生或者緣所有衆生的總相,暫時生起一點菩提心,但遇到關系不好的人或其它旁生時,以菩提心來對待是很困難的。

  有些人雖然發了菩提心,可是實際行動中,自己的母親生病了,馬上把她送到醫院,錢全部拿出來付醫藥費;而素不相識的人生病了,一分錢都舍不得花;怨恨的敵人生病了,那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是因爲舍無量心沒有修好,如果修好了,縱然你沒有得到一地菩薩的果位,徹頭徹尾是個凡夫人,但在你的修行境界中,父母跟其他衆生也不會有任何差別。

  所以,大家不要認爲自己境界很高。有些人稍微學一點佛,就整天講神通、開天眼,“我看到這個,我看到那個”,經常都是說這些,沒有必要!我們的境界真的很低,看見一個可憐的衆生時,只是會想“他多可憐啊”,根本不會像對待母親那樣去幫助,因此我們離大乘還差得非常遠。當然,也不要把佛教看成是神話,覺得“像我這樣的人永遠也修不成,永遠也沒有機會”,不要這樣歧視自己,只要肯下工夫,每個人都有殊勝的因緣。

  修菩提心之前,打好四無量心的基礎很重要,修的時候還要具備兩個條件:願衆生離開痛苦、願衆生獲得佛果。光是看衆生很可憐,想要幫助他,是不是菩提心也不好說,因爲菩提心必須要“緣佛果”。什麼叫緣佛果呢?就是願衆生獲得佛的果位,遠離叁界的所有痛苦,爲了達到這一目的,自己心甘情願做任何事情。

  佛陀在《教王經》中,將菩提心的學處講得非常清楚,經雲:“對自他一切善根進行隨喜,之後回向發願,是願菩提心的學處;盡心盡力地行持六度萬行,是行菩提心的學處。”因此,大家不要認爲自己境界很高,我們不要說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也修得不好。但即便如此,還是要修,哪怕修十分鍾,功德也是不可思議。有些人每天早上起來時,什麼都不觀想,光閉著眼是沒有用的。現在初學者最需要的是修自他交換和知母念恩等教言,若能反反複複修持,菩提心肯定會生起來的!

  希望你們以後每天至少要修一修菩提心。其實這沒什麼不會修的,通過呼吸來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七八十歲的老菩薩都能做到,而這種功德,是任何一種功德都比不上的。現在的佛教界中,有些人對神通很感興趣,一提到菩提心就不太重視。這種做法不太好。以前的大天比丘有八大共同成就,天眼等統統具足,正因爲具足這些,最後他造的業也非常可怕。所以,大家不要希求外相上的東西,應該在心地上下一番工夫。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業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沒有菩提心,怎麼樣忏悔也收效甚微。喬美仁波切有個比喻說,鐵丸子雖然很小很小,但放在水裏會沈下去,同樣,若沒有菩提心攝持,罪業盡管微不足道,卻可以讓你墮落惡趣。空心的鐵管雖然很大很大,但放在水裏會浮起來,同樣,盡管你造的業非常可怕,可是若有菩提心,那麼不會墮下去。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比喻。

  你們大城市裏的人,不管是吃肉也好、殺生也好,從小到現在可能造了很多惡業,現在沒有忏悔的話,未來的命運如何非常難說。因果並不是我們想象得那樣簡單,無論你信不信,只要播下了種子,果肯定會出現的,只不過自己不發現而已。如果你因不發現就隨便造業,這是非常愚癡的行爲。大家得到了這麼好的人身,遇到了這麼殊勝的佛法,應以菩提心來攝持修行,倘若錯失良機,的的確確非常可惜!

  我經常發自內心地想:“今生幸好遇到了法王如意寶這樣真正指示解脫道路的上師,同時又遇到了這麼好的正法,否則在茫茫人海中,假如遇到一些邪知識和邪法,自心很可能隨外境而轉,結果陷得越來越深,最後不可救藥。”

  你們遇到佛法也很不容易,千萬不要浪費人身,一定要學習佛法、行持善法。尤其在行持善法時,切忌追求表面形象,理應切實地觀想佛陀、修菩提心。哪怕只修五分鍾的菩提心,形象上的功德也不及其萬分之一。菩提心的功德誰都了知,但如果沒有觀想、沒有行持,對自己也不會有絲毫利益。

  菩提心的具體修法,《大圓滿前行》、《心性休息叁處叁善引導文》當中也有。沒有什麼不會的,一定能修得起來。做任何事情剛開始都會有困難,比如修一間房子,挖地基、搞設計,很多方面非常麻煩,但是打好基礎之後,進展就會比較順利。同樣,任何修行在起步時,心態還沒有調整過來,要進入另一個世界,很多人覺得困難重重,但只要真正去修,就不會有那麼大困難。

  我們學哪個教派都一樣,凡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教,都要先發菩提心,中間積累資糧,最後成就佛果。宗派方面是不分的,不要認爲“我是這個上師的弟子,我是學那個教派的,可能不需要修菩提心”。自己欺騙自己是沒有用的,別人欺騙你也沒辦法,但若自己欺騙自己,這個世界上誰會救你呢?

  你們現在有殊勝的緣分,還是要多學一點,認認真真去修菩提心,不然會像遇到如意寶卻沒有使用一樣,非常遺憾。但願大家能生起真實無僞的世俗菩提心,繼續努力之後,一旦生起了遠離一切戲論的勝義菩提心,那個時候,度化衆生的事業自然而然會興盛的。

  附:

  問:通過呼吸修自他交換,我有一個顧慮:很多大德因發菩提心代衆生受苦,身體變得比較差,我們會不會也變成這樣?

  師言:肯定不會的。很多大德身體不好,也不一定是菩提心觀得太多了。菩提心的力量和功德非常大,而且這種呼吸法,是一種竅訣性的修法。

  退一步說,即使你身體不好,作爲發了菩提心的人,只要能減輕衆生的痛苦和惡業,我們應該心甘情願代受,身體不好也可以。

  但實際上,因爲你觀得太多,以致身體爬不起來了,不會有這種狀況!

  問:如果身體不好,請上師加持,上師會不會痛呢?

  師言:上師肯定不會痛的,因爲上師沒有造惡業。

  每個人所得的病,一種是前世殺害衆生的果報,還有一種是今生中偶爾四大不調。上師一加持,病就跑到上師身上,這種現象應該沒有。不然的話,我們去醫院讓醫生治療,病全部跑到醫生身上,那所有的醫生都不敢看病了。

  作爲上師,他是祈求叁寶的加持,讓你遠離相續中的邪魔幹擾或四大不調。有些通過加持可以去掉,而有些因前世殺害衆生,今生必須通過身體的痛苦來償還,上師作了加持也不一定馬上見效。但不管怎麼樣,給上師不會添麻煩的,盡量讓他加持吧!

  問:既然如此,爲什麼《大圓滿前行》中說,有位上師能代狗受挨打之苦?

  師言:是啊,這個有點嚴重啊!(衆笑)

  在我們藏傳佛教中,修菩提心的時候,確實有將衆生痛苦自己代受的竅訣。《前行》中也講過,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仁慈瑜伽,可以把狗的痛苦自己代受。有這方面能力的話,他自己會不會特別痛呢?在顯現上,他可能會說“啊喲喲,很痛啊”,實際上有了這樣的能力,就不會痛。這一點,看過《釋迦牟尼佛廣傳》便會清楚。

  接受別人的痛苦,對有能力的上師而言,是非常輕易的事情,只不過是將衆生的痛苦歸爲己有,這也是諸佛菩薩在修道中的一種現象。因此,上師顯現上可能會痛,但不會有麻煩的。

  問:四無量心本是獲得梵天果位的因,但現在看來,它是菩提心的前行,是成佛的因。這個界限是怎麼分的?

  師言:四無量心也叫“四梵住”,這在《俱舍論》中講得比較廣。梵天認爲叁界輪回的衆生都是他的子女,而我們發大乘菩提心時,也是觀所有衆生爲自己的父母,這個地方有相似之處。但是按照小乘的觀點,梵天並沒有讓衆生獲得佛果的心態。因此,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梵天所緣的衆生是無量無邊的,因爲他當時認爲叁界衆生是自己的子女,故希望他們都獲得快樂,這樣的發心還是有一定功德。但真正的菩提心已經超出了四梵住,盡管她也有四無量心,但與四梵住不同的就是——願一切衆生獲得佛果。

  

  

《菩提心的修法——2007年于杭州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