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给我们讲一弹指,比秒短。一秒钟,我们这样弹一秒钟大概可以弹四次,那就乘四,乘四是几分之一秒?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它有多少生灭?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生灭,你怎么能够执着?你怎么想能够得到它?没办法,它太快了。所以我们想到看电影,现在的电影都用数码,要从前的老的电影,老的电影是用幻灯片,比较容易懂。我这里还有一卷,这是同学送给我的,这是电影的幻灯片,一格就是一张幻灯片。如果我们有银幕,用幻灯机打上去,就是一个幻灯片,是静的,一张一张的没动。可是它在电影放映机里面用快速度,快到什么程度?一秒钟二十四张,镜头打开一张进去,看到一张,立刻关上,再打开就看到第二张,一秒钟二十四次开关,放二十四张,我们就觉得它是动的,就被它欺骗,好像它是动的。现在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这个宇宙这些景观一秒钟多少张?一秒钟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张,所以你不知道它是假的,你以为它是真的。电影二十四张已经就被它欺骗,以为它是真的,现在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的状况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张,张张都是静的,没有动的。
你要是真正了解这个事相,你才知道佛法里常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生灭不二,要用我们这个经文是「即生即灭」,生灭不二,这是真相。了解真相之后,你会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那就恭喜你,你就还源了,妄尽还源。这一还源,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佛,还源就成佛,成佛就还源,就这么回事情。我们这一生不容易,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闻到《华严》这样殊胜的法,把宇宙的奥秘都给我们说破。问题是你相不相信,你如果用现在科学家的方法,怀疑、求证,那就完了,佛法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你这一生就没指望。如果你相信圣教,佛对我们决定没有妄语,绝不欺骗我们,我们相信佛的话是真的。晓得真,佛家讲「万法皆空」就说这个道理,它不存在,所有现象是幻相,如梦幻泡影。我们麻烦在哪里?我们把它当真,以为它真有,亏吃大了。以为它真有,就想控制它、想占有它,控制、占有显出自私自利,那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就像佛在《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阎浮提是我们这个地球,这些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是什么?业是你起心动念是善的,你造的是善业,你在三善道受报;无不是罪,你造的是恶业,你将来果报在三恶道。这两句话就说明六道轮回是你自作自受,这么来的。你自己既然造业,既然造罪业,那你在这里头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真苦!
如果真正明了万法皆空,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袁了凡先生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心不动念,他是什么本事?云谷禅师好奇,问他: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你为什么能做到?他说:我的命被别人算定,二十年来年年跟他所讲的都一样,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既然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我还想什么?不想了。我们如果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就能入大定,肯定超过阿罗汉,阿罗汉的定是第九定。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四禅是色界天,四空是无色界天,第九定超越六道,到四圣法界去。你要晓得万法皆空,后头还有一句「因果不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果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有宇宙、什么时候有万物,什么时候就有因果,因果跟宇宙、跟生命同时出现,这是事实真相,这不是假的。这些事情只有佛法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学了之后要相信,信了之后要放下,放下执着分别妄想。先学不执着,放下「我」太难了。所以我这么多年来教人,我教人头一个放下什么?放下对立,我不跟人对立,这就很自在。「我」没有放下。不跟人对立,任何人,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万物对立,我们的心性是和谐的、是圆融的,这样的心胸就很自在。要知道,有对立必定就有矛盾,有矛盾一定就会有冲突,有冲突一定就有斗争,愈来愈严重。化解冲突要从化解自己内心跟一切人事物的对立下手,不对立。跟一切人和谐,跟一切事和谐,跟天地万物和谐,和为贵,和谐多么快乐,和谐多么幸福。所以幸福是自己营造的,不是别人来的,要求别人,错了,要求自己,对了。业障也是自己营造的,何必去营造罪业?为什么不去营造幸福?不对立,幸福就来了,那是幸福的根,对立就变成业障,你看一念之间。这是讲如来这两个字的意思。
《金刚经》上有两句话也讲得很好,第一句话说,「如来者,如古佛之再来」,这就是说现在佛跟古佛没有两样。为什么?古佛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他成佛了,妄尽还源;今佛,他今天才成佛的,他也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他也妄尽还源。没有先后,没有古今,没有大小,真的如古佛之再来,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如来者,诸法如义」,这个意思讲得深,如来的意思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如是体,来是现相,说如来者,诸法如义,万事万物的体都是真如自性,没有一法是例外的,这个意思深。这个意思说明一桩什么事实?说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在这句话上觉悟、肯定了,那就是大乘教里面你证得法身,大乘教里佛常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后面会讲到。如来两个字的意思我就简单讲到此地。
底下说,「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如实道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一体、二用,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一动念就两种现象出现,第一个是依报出现,第二个是正报出现。我们说话,没有办法把依报、正报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同时出现的。我们说总说一个先后,依报出现、正报出现,或者说正报出现、依报出现,都可以,同时出现。这就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这就是成佛,我们一般讲成佛证果。「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我们只讲到这一句。这是什么人?释迦牟尼佛就现这个身,三千年前他在印度示现成佛。在这之前,他是净饭王的儿子,长子,十九岁离开宫廷出去求学到三十岁,在外面求学十二年。十二年,把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他都参访过,就去跟他们学习。这个人好学,记性好,悟性高,所以十二年以后就没有地方学了,再找不到老师。可是他的问题没解决,于是他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入更深的禅定,这一入定,他的疑惑解决了。这个疑惑我们现在一般人也都有,特别是科学家、哲学家,乃至于神学家都有,宇宙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中国禅宗古时候有个话头叫「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不是指这一世的父母。学佛人都知道我有过去世,还有过去过去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六道里面的现象。无始劫之前,父母没有生我的时候,我从哪里来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心现识变。我们听佛讲的,我们听得耳熟,我们也能说出,可是不是自己的境界,自己没有证得,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行证,行是什么?行是放下,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放下。从哪里放下?我们不能说得太高,太高做不到,从对立放下,从矛盾放下,从冲突放下,这很现实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诚心诚意奉行佛菩萨、圣人的教诲,认真努力要把它做到。从哪里做起?从孝顺父母做起,从尊敬老师做起。父母、老师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佛法里说得很多,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怎能不孝顺?我们的慧命(智慧)得自于老师,所以老师是我们法身父母,比什么都亲切。孝亲尊师,我们修孝道、修敬这个道,在父母、老师这里最容易成就。成就之后用在哪里?用在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万物,我们都知道尽孝、尽敬。孝跟敬是所有性德的大根大本,伦常、八德都是从孝敬里面生的,没有这个根,伦常、八德全没有,我们从这里学就行了。
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就做这种示现。像观世音三十二应里面所说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中国,唐朝时候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他给我们示现的,是应以比丘身得度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实际上他跟释迦牟尼佛是平等的,没有先后、没有大小,都是究竟圆满佛,因为他们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掉了,妄尽都还了源。还有现众生身的,像我在前面跟诸位举的例子,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在路上生病,遇到一个乞丐,那个乞丐就是现众生身。那乞丐是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早已经成佛,他现众生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世尊、惠能大师是应身,应化身,就是他也来投胎,住世也住了几十年,跟我们一般人没有两样,叫应身。虚云老和尚生病在半路上遇到这个乞丐是化身,他只来帮助你,把你病照顾好就不见了,就没有了,这属于化身。所以他也做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他每一句后面都有虚空身,用自然现象来帮助你觉悟,来成全你的佛果。
前面七种都讲得非常具体,后面三种则说得比较抽象,我们看看第八,第八叫「智身」,「智身者,谓智慧圆明,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为智慧身也」。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是智慧,智慧不是学来的,学不来的。诸位要知道,你能够从外面学来的,是知识,不是智能,智慧是学不来的。智慧是什么?你的烦恼、你的障碍完全除掉、放下了,你的清净心现前,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智慧是本有的。佛在《华严经》里面讲得很好,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说得多好!一切众生,我们都包括在内,没有一个在外,都有跟诸佛如来同样的智慧、同样的德能(德行、能力)、同样的相好,相好像极乐世界、像华藏世界,同样的。为什么?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就是具足智慧、德能、相好,没有一丝毫欠缺。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佛后面是一语道破,「但以…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