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二集▪P3

  ..续本文上一页结冰,拿出来之后在显微镜里面去看,它就现出结晶,结晶非常美,这有很多照片。如果写一个讨厌、不喜欢,写出这样的字样,它的结晶就很丑陋、很难看,这就是感应。它确实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自自然然有感应,为什么?因为弥勒菩萨讲的「形皆有识」,只要是有物质,它里面决定有精神现象。

  我们从这个道理能体会到,菩萨成佛,连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掉,他回到常寂光,回到常寂光里头没有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没有。那我们要问,回归到常寂光,我们称他作究竟圆满佛,他还度不度众生?还会不会应化在这个世间?我们起心动念求佛菩萨保佑,他来不来?肯定来。为什么?就像水实验,它感应,这个问题才真正找到了答案。以前很多老和尚教我们,在这上都起了误会,说什么?说等觉菩萨确实有能力断最后一品无明,但是他不断,为什么不断?断了就不能度众生,就不能再应化到十法界,有这么个说法,「留惑润生」,他还把生相无明留着,不要断它,要来帮助十法界苦难众生,有这么个说法。现在我们知道这个说法不能成立,虽然他证得究竟圆满佛,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断尽了,回归到常寂光,常寂光依旧有感应。惠能大师给我们做的那个报告,实际上他对五祖讲的是对我们大家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常寂光净土里头。本自具足什么?具足十法界、具足恒沙诸佛国土,本自具足,所以众生有感,他怎么会不起应的道理!当然起感应道交。

  我们在佛门很多公案里面看到古佛应化在世间。永明延寿大师在世的时候,国王有天发心供斋,打千僧斋,供养一千个出家人吃饭,燃灯古佛来应供,化身来的。这都是证得究竟佛果的,他不是等觉菩萨,可见得常寂光净土里面法性它起作用,它不是不起作用。这是给我们一个信心,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只要众生有感,诸佛菩萨他就应。所以说菩萨知诸众生心。他为什么知?众生心起心动念那个波动他统统接收到。就像水,我们起心动念跟它起感应道交作用,它知众生心。我们起心动念不要以为人不知道,诸佛菩萨全知道,没有丝毫秘密。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不好意思起恶念,起恶念你说多难为情,我们以为没有人知道,原来诸佛菩萨统统知道,这真的不是假的。随其所乐,这乐是爱好,随着众生的爱好,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这个十身都是应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个地方是把无量无边的那个身归纳为十种。在《普门品》里面就不止,《普门品》里面讲三十二种,三十二应。这个地方的十是表法的意思,不是个定数,是代表无量无边、代表圆满。

  「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三世间十身也」。十身是应化的,十身之外它还有个本身,我们称为本尊,这是自身,真的起作用,本尊跟他的应化身都起作用。融通,圆融通常没有障碍。什么叫递互相作,底下有个解释,融通无碍,「递互相作者,谓菩萨如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之类,此之十身,与菩萨自身,一一递互相作融通无碍」,说这个意思。菩萨可以现有情身,菩萨也可以现无情身,这个意思就广了,菩萨可以现树木花草身,菩萨可以现风雨身。你看有人听到这个声音开悟,看到树木花草开悟,他为什么以前看没有开悟,今天看突然开悟?菩萨知道这个众生的缘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他豁然大悟,这叫佛法。佛法是活的,佛没有定法。这种例子在中国历代很多,都是在什么时候?将悟未悟的时候,这个时候诸佛菩萨知道了,决定来帮助他。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但是帮助一个人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些东西在中国像《五灯会元》这类的书记载的就很多。

  下面介绍十种身,十种身第一个「众生身」,「众生身者,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蕴是蕴藏的意思、蕴积的意思。色受想行识,这里面色法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一个相续的现象,识是种子、阿赖耶识。从唯识上来说,色是境界、物质,下面四种是属于心理的现象、精神现象,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识,行是末那识,识是阿赖耶。这是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的动物,以这样的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他能够现这个身。这一种里面比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包括得还要广、还要多。而且他能现「国土身」,刚才我讲的,他能够示现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乃至虚空身」,虚空身就是自然现象,让这个将悟未悟的修行人,接触到之后他就开悟。众生,众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身。所以动物是众缘和合的,植物也是、矿物也是,自然现象还是众缘和合的,这个众生身的范围就非常之广。

  第二类「国土身」。「国土身者,谓山河大地,诸器世间,剎土身也」。这示现的是依报不是正报,无论是依报或正报,有顺有逆。这个诸位要知道,有人在顺境里面觉悟,有人在逆境里头觉悟,所以逆增上缘。很多是佛菩萨示现,一般人不知道,但是真正在境界里面体悟,他知道感恩,他有这种感应道交,有这个体会。所以他能够现山河大地身,就是诸器世间,剎土身也,示现这些物质现象。下面为我们说出来,菩萨为什么要示诸众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众生欢喜游山玩水,现在人喜欢观光旅游,游历名山大川,这里头有灵气,特别是修道的人,在自然环境里面悟入的人不少,这里头确实有佛菩萨加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加持,这个加持就是感应。什么时候会有这种现象?人求觉悟。当你有求觉悟心,那就没有感应,为什么?清净心才有感应。我们有求觉悟的心,就是你心里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要是放下,感应就现前;你不放下,那是障碍。

  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成佛,你都能成得了佛,何况其它!可是你有求的时候,求没有感应,这是不是佛菩萨不灵?不是的,佛菩萨决定灵验。为什么没有感应?你有业障,你的业障把佛菩萨的感应障碍住,怎么办?忏除业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那是帮助法身菩萨的,我们真正要求觉悟,你就不能不修普贤十愿,这是世尊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够圆成佛道。圆成佛道,这个佛道是初住以上。换句话说,你想脱离十法界,生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成为法身大士,那你一定要修普贤行。净宗了不起,你看《无量寿经》在序品里面就教人修普贤大士之德,这就是十大愿王。所以净宗的殊胜那不是随便赞叹的,它有根据的。

  普贤十愿里面我们要真的学,能学多少就做多少,第一个学礼敬。礼敬是什么?自己谦卑,对待一切人要恭敬,为什么?佛说得很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有佛性,真的本来是佛。《华严经》上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个众生,你只要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这三样东西放下,你就是佛。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成佛,放下了,在菩提树下彻底放下;惠能大师在中国为我们做出示现成佛,也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圆满成就,那是《华严经》上初住以上的境界,永远脱离十法界。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放下执着,你就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放下分别、放下妄想,你就离开十法界,这个时候叫证得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土现前了,你喜欢哪个报土,你就可以到那边去往生。这怎么讲?有缘,你跟哪个地方有缘,你跟哪一尊佛有缘,他自自然然感应道交,他就现前。我们记住《金刚经》上一句话,「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果报现前的时候,你自然就去了。生一佛土就是生一切佛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它确实是融通的、是融会的。无论哪个法门,但是你要记住,八万四千法门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它的原理原则是一个,那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净土宗用什么方法放下?放不下,得有方法,净宗的方法是最简单,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只紧紧的把这句佛号抓住,其它统统放下,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处,它简单、容易;或者四个字就行,「阿弥陀佛」,只把这四个字抓到,你就成功了。你心里不能再有别的东西,有别的东西就把你功夫破坏了,什么都不能放,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那你就到极乐世界。你看,到极乐世界圆不圆融?

  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这《弥陀经》上说的,生到极乐世界,每天你亲近阿弥陀佛,同时亲近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怎么去亲近?化身去的,你能化千百亿化身,让十方诸佛剎土每尊佛的面前都有你,你都在那里供佛,你都在那里闻法。我们不要说别的,单单说这一条就决定要求生净土,为什么?你想想这还得了!供佛是修福报,你每天供养无量无边诸佛,那个福报多大!闻法是开智慧,每天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一个佛给你说一句法就不得了,你怎么会不开悟?哪有这个道理!所以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还愿意在娑婆世界多住一天吗?不想了,多住一天就晚一天成就,多住两天,晚两天成就。所以念佛功夫成就的人,纵然有寿命,不要了。我们在《往生传》、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许许多多念佛人多数三年就往生,预知时至,走得潇洒。

  早年我在台北讲经,有位法师就问这个事情,这个法师可能也不在了,他问我《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讲的这些事情,是不是这些念佛的人他的寿命三年就到了?我的答复是否定的,我说不可能,哪有那么巧的事情!你说有二、三个可能,可能是这样,在这里面有几十个、几百个,那就不可能。那是什么原因?他功夫成片,他就有资格往生,还有寿命呢?不要了。就像宋朝莹珂法师一样,他念佛,真的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他还有十年阳寿,佛跟他讲:「你好好的修,十年之后你寿命终了,我来接引你。」莹珂禅师向阿弥陀佛要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要跟你去。阿弥陀佛答应了,「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三天他往生,不愿意在这个世间再浪费时间。这才真正能讲得通。

  所以我们念佛人,你现在功夫不够,去不了,那你没法子。什么样的功夫能够自在往生、想去就去?功夫成片。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是「一心不乱」,那个功夫高。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是「一向专念」,不是一心不乱,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就是不杂,不间断、不夹杂,那才叫专念。鸠摩罗什大师翻的是一心不乱,罗什大师是意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一向专念跟一心不乱那个功夫差别很大。只要你念到一向专念,临终时候佛来接引,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就把你一向专念提升到一心不乱,你的功夫升了一级,所以罗什大师翻得没错。我们要真的求一心不乱难,但是一向专念我们可以做到,万缘放下,佛法也得放下,《金刚经》上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佛法我统统放下。古大德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那喜欢去悟的让给他悟;「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我统统放下不要了,我就要一句「阿弥陀佛」,这叫一向专念,这个人必生净土,我们真的是一点怀疑都没有,他决定得生。

  诸佛如来用什么方式来应化,完全看众生的爱好,随众生心之所乐,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示现什么。所以真正主导不是佛菩萨,是自己,这一点要知道。佛菩萨主导的你未必会接受,如果你真能接受,这是古大德所说的,好像是善导大师讲的,「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那这是佛的意思,主导的。佛的意思是专修净土,这是佛主导的,但是很多人不愿意,所以佛才以无量无边的法门摄受众生,接引众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佛的大慈大悲。但是我们现在渐渐体会到,无量无边的这些法门全都是方便门,到最后,就像《华严经》上的,到末后文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我们就能想到,无量无边法门都是绕圈子,在兜圈子,到最后遇到文殊、普贤的时候,还是念佛归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我们就遇到了,我们就深信不疑,这种人是什么人?上上根人,使那些在华藏世界兜圈子那些菩萨们佩服你、赞叹你,你太幸运了,你怎么一圈就到中心点。他们在旁边兜圈子,兜无量劫都没有碰到中心点,你怎么一下就碰到?我们与净土有缘,缘的浅深不一样,缘深的那就一向专念,他这一生很快就成就;缘浅的、业障重的,他还要兜圈子,他还要在经教里面去打转,在无量法门里面去选择,这个高,那个低,在互相比较,不知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总觉得我这个法门殊胜,别的法门不如我,净土法门太容易了,老太婆教,不屑一顾,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

  所以佛随心应量,应以山河大地身他能觉悟的就现,应以花草树木身得度的就现花草树木,我们一般讲灵气,山川灵气、树木的灵气,那种灵气是佛菩萨加持的,让这个有缘人接触到的时候豁然大悟。所以众生根性不一定,佛菩萨的示现也没有一定,乃至于虚空,虚空里头日月星辰,包括云彩、霓虹,我们讲自然的天象,空中的这些现象,无不是诸佛菩萨在做种种示现,帮助我们起信、帮助我们悟入,这是无情的国土身。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二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