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九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九集)  2009/5/24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经本第六页第七行,从二者这里看起: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亦复万差。】

  在这一大段里面,显示一切法有三种周遍,这个周遍是没有限量的,从空间上来说它没有边际,从时间上来讲它没有始终,任何一法无不具足,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都是举『一尘』,举这一个例子,前面第一条「一尘周遍法界」,这个地方第二种是『一尘出生无尽』,生就是生起,这一尘里面出生无尽。这个话的意思我们要会听,你看我们现在这个宇宙,宇宙怎么形成的?微尘集聚的,《金刚经》上说得好。现在科学家也用这个方法,把物质分析,分析到最后就变成粒子、夸克。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从物理上来讲就是这些物质组合的,我们说组合的方程式不一样,所以就千差万别。千差万别,说到它的根本就是一微尘,这个道理我们要冷静的去观察。科学家只看到这个地方,而佛眼那不一样,《般若经》上说佛有五眼圆明,那看东西就不相同,他看得透彻,他才能真正看到真相。菩萨虽然能看到,没有佛看得那么清楚。等觉菩萨的法眼跟如来的佛眼比还差一等,经上是用比喻说,等觉菩萨好比看月亮,隔罗见月,罗是很细的纱,绫罗绸缎,很细,几乎好像是透明的,还是隔一层,到究竟果地才没有障碍。现在我们晓得,他那种障碍是无始无明的习气,并不是真的有障碍。但是只要有习气存在,当然也会起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我们凡夫是决定见不到,它太微细了。

  这一粒尘里头有世界,一一尘里面都有世界、都有宇宙,这是真正出生无尽的意思。可是这个世界不是真的,世界怎么变出来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前面所说的,宇宙从哪里来的?宇宙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从哪里来的?自性没有来处,自性没有因果,它就是这样的,不生不灭,所以它是真的,真的只有这一个,叫一真,所有的现象都是从它变现。所以贤首大师这篇文章,在佛法里面它算是论,宗经论,根据《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讲的道理,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起源。后面还有两段教我们要怎样回归自性,这是不能少的。如果你讲出来,我们没有方法证得,那还是枉然,所以后面有五止六观,那是帮助我们还源,这才叫圆满。

  源起,我们晓得是一个自性,宇宙是一个自性,没有第二个自性。自性是清净的,没有染污,自性是不生不灭,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法,一切法真的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什么道理?因为这一切法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我们不说多,就说这个地球,现在地球,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统计一个数据,现前大约有六十七亿人,有六十七亿人口。每个人从早到晚有多少个念头?这么多人,念头都不一样。佛给我们讲的念头讲得很微细,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他念不同,相就不一样,作用就不一样。我们经文读到这些地方,想不通,总有个道理,佛讲的这些事,事总有个理,这事才能够讲得通。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它总有个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没错,前面是说过了,自性本自具足,一样都不缺,我们还是不容易体会。所以我就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玩的万花筒跟佛经讲的这一句很像。我桌上同修给我放了个万花筒,这万花筒转动,你看里面三片玻璃,一些不同颜色的碎片放在里面,你去转,你从这个孔里面去看它的图案,你转上一天,你找不到两个图案完全相同。「一尘出生无尽遍」就是这么个道理,万花筒里面无量无边的这些图案它本自具足,就这么个道理。

  我们要怎么变?变的人不一样,诸佛菩萨只有起心动念,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现的是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报土,我们叫净土,真清净。你看心没有染污,三宝,三宝现前,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是那样的世界,觉正净的世界。这是什么?只有起心动念,其它的统统没有。起心动念,我们在前面一段看出来了,就是起二用,第一个作用宇宙出现了,第二个作用是我出现了,就是我从哪里来的,我出现了。我跟宇宙是同时生起来的,因果也是同时生起来的,你看起心动念是因,世界跟我出现这是果,因果。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这没有因,起心动念没有因。佛只讲了一个,或者是讲它是迷,或者是讲不觉,一念不觉、一念迷没有原因,所以叫妄念。如果有原因的话,那就是真的,那就不是假的。所以佛法里头用这个字用得好,妄想,妄念。妄念本身没有前因,但是它能做后面果报的前因。如果这一念不觉没有了,连习气都没有了,那你就回归自性。

  自性是什么样子?自性是常寂光,一片光明,这是本有的,从来没有染污,所现的一些幻境是有,但是它不会染污自性。就好像我们看电视,电视的屏幕就好比是自性,里面的形相,频道里面出现的形相,就是此地出生无尽遍,就像这个样子。频道很多,都在这一个屏幕上出现。频道的现象就千差万别,有佛、有菩萨、有十法界、有六道、有三途。怎么变的?佛跟我们讲,把因果说出来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我们讲粗的起心动念,我们不是讲《华严经》上讲的起心动念,那个太微细,那是根本无明。我们平常讲起心动念是枝末无明,就是十二因缘上讲的无明,这个讲得很粗。十二因缘是讲六道轮回,六道里面的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是大小乘教里头都讲。我们的念善,也就是有分别、有执着,现的是六道,六道里面有善恶不同,善是随顺性德,恶是违背性德,违背性德变现出来的现象就不善,什么现象?饿鬼、畜生、地狱,就变成这种现象。

  世尊为我们说十法界因缘无量,不是那么单纯。无量因缘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是什么?佛帮助我们拈出来了,教导我们,这要记住。你能够记得住,能够认真修行,你在十法界里面就有智慧去选择。佛法界,头一个讲佛,佛是平等心,第一个因,与法性性德圆满相应。为什么?法性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叫做真平等。从这个地方说,佛在大乘经里面才讲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你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是佛,你就回归自性。这是一切人本有的,平等心是你本有的,所有一切妄心都是从这里生出来的。怎么生?那就是一念不觉。本来是平等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道理很深,但它是事实真相。我们怎么样证得?要修定。

  再跟诸位说,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定。佛在《大集经》上讲得好,这一句六字洪名是「无上深妙禅」,念佛就是参禅。为什么?这个名号就是自性的德号。你看看这个名号,世尊为我们说出来它的意思,无量光、无量寿。阿弥陀,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单讲无量,就是光无量、寿无量。光是光明遍照,是智慧的光明,我们今天讲,用现在科学的话来说,它代表空间,寿代表时间,这个名号是无尽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我们用现代话来说,大家好懂。佛为什么不讲空间、不讲时间,那我们不就更好懂了吗?时间跟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在《百法明门论》里面,它排在不相应行法。但是光跟寿的意思就不一样,相似,不是完全相同的。光是什么?智慧无量;寿是什么?相好无量。世尊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寿就是讲德相,光就是讲智慧,它是性德的名号。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的德号,只有这种念头,只有这个音声,佛号跟性德相应,相应当然就感通。

  这一句佛号也是波动,现在我们读这段经文就晓得,我们无论起个什么念头,这是心起的波动,这个波动不能讲时间,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不可以讲速度。我们一般人在速度上来讲,光的速度快,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从太阳到地球八分多钟,光的速度,电磁波的速度跟光差不多,这个速度太慢太慢了。我们心是自性,自性没有速度,念头一动就周遍法界。前面讲一尘普周法界,现在讲出生,无论出生什么样的形相,形相是物质,无论出生什么样的精神现象,统统周遍法界。那我们要问,我们晚上睡觉作梦,梦中起这个念头是不是也周遍法界?是的,也出生无尽。第三段讲含容空有,梦中的现象也是这样的。梦中之梦,你们有没有同学有这个经验,晚上睡觉作梦,在梦里又作梦,梦中有梦?确实有人有这个经验,我作梦,梦里头睡觉,里头又作梦。这个经验里面你就能体会到佛在经上所说的意思,重重无尽!这科学没法子解释。我相信科学家也会作梦,他没在这上面去研究。这就是,无论是见分、是相分,这是唯识学里面所说的阿赖耶的三细相,见分是见闻觉知、精神现象,阿弥陀这个名词,是光的现象,寿是讲物质现象,所讲的相分,统统都是周遍,无量无边无数无尽。

  可是你要晓得它的真相,剎那就灭了,因为你的念头很快,有念它就生起,念没有了它就灭掉。你那个念头能支持多久?这个要记住,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一弹指已经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百千,我们中国人讲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你能够见到吗?见不到,太快了!我们这一眨眼比一念还要慢。这一弹指,这一眨眼,就算这一眨眼等于一弹指的速度,这一眨眼里面也有三百二十兆这么多的念头,这么多的形相,形相就是物质。所以世尊跟弥勒菩萨问答很妙,佛问的是心有所念,这一念头里有几个念、有几个相、有几个识,佛是这么问法。弥勒菩萨回答,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佛问的是相,他没有说相,形,这就是相就是形相,物质,形皆有识。你看他们问对的话。我们把形相合起来看大家就更容易懂了,形相是物质。现在科学家也…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