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我们就经论的教诲,我们做了一个例子,这三种不同颜色代表妄想、分别、执着,黄色的代表无始无明,《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妄想就是无始无明,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的代表执着。《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有这是凡夫。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法性,外面的境界是法相,法性是能现,法相是所现,法相也就是法身。凡夫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完全迷了,迷了之后就扭曲,好像我们眼睛戴上眼镜,遮住了,外面什么都看不见,这是六道凡夫。同时你想想看,它有没有障碍眼睛?没有,这就是它与法性不相干。它是不是障碍外面境界?也没有,外面境界它也没有障碍到。这个东西虚妄,不是真的,它为什么起作用?你以为它是真的就起作用,就让我们永远不能够回归自性,所以一觉悟,它就没有了。这是比喻,到底还有个形在,实际上妄想分别执着你也摸不着,你也看不见,你也听不到,你也想不出来。妄想是什么?想不出来,所以叫妄想!妄就不是真的,我们不得已用这个做比喻。你统统放下就成佛,就回归自性,法性跟法相就融成一体,这叫常寂光净土,身土是一不是二,佛经上佛常常把它比喻作性海,也是说这个意思。

  我们不能像佛、像大菩萨根性那么利,一听,他就放下,他立刻就成就,这个难。我们不是这种根性,佛教我们,你慢慢放,一点一点的放,先把执着放下,执着是最严重的烦恼,我们这红色代表执着,执着放下。执着放下,看外面好像戴太阳眼镜,就能看得清楚了,这是什么境界?这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在这个境界里头,他们有分别、有妄想。如果再把分别放下,分别是蓝色的,把它放下,这个是只有无明,这是什么?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这叫无始无明、叫起心动念。这个再放下,就没有了,回归自性,十法界就没有了。不但六道是假的,有执着就有六道,就现六道的境界,执着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执着叫做见思烦恼,见是见解,就是你看错了;思是思想,你想错了,你的想法绝不是正确的,你的看法也是错误的,这是六道。

  六道是什么?实报土里面的一真法界扭曲了、变形了,像我们有了这个障碍,外面境界统统都变色、变形了,本善变成不善。你看看自性随顺,自性实在有没有障碍?没障碍到,我们这个比喻你能看得很清楚,它障碍不到,并没有真的障碍到我们的眼,就是障碍自性,没有,也没有妨碍法相;换句话说,与法性、与法相不相干,自以为有这个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我们讲得粗一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就这个东西。诸位要细心想想,你去追究追究,自私自利在哪里?你到这个身体每个细胞里找,找不到。你看不到它,你抓不到它,甚至你也想不出来它,想不到,这个东西害了我们。要怎么样才把这个事情解决?不想就没事。佛确实有他的善巧方便,头一个你不要想身体,身体不是真的。所以《金刚经》上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寿者是什么?时间,告诉你时间跟空间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这个理跟事讲得深,它是真的,都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你生活在这里头,真是所谓作茧自缚,你跳不出来。所以佛菩萨称六道叫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肯回头,不再想。头一个,不要执着身是我,可以说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个执着里生的。

  第二个严重错误是对立,佛经上讲的边见,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万物对立,有我、有你、有他,就对立。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错了、冤枉了,没有对立。在《华严》,这是大乘、一乘法里面,佛给我们讲,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好比我们的身体是整个宇宙,我是什么?我是身体里的一个细胞。我们身体细胞很多,细胞跟细胞是不是对立?那一对立麻烦大了,不对立。细胞你不容易体会,器官容易,外面眼耳鼻舌,里面五脏六腑,不一样,它对不对立?它要一对立,人就生病,严重那就得死亡。它是和谐的、和睦的,它是一体的。牙齿跟舌头,一不小心牙齿咬到舌头,舌头咬破了,舌头跟牙齿对不对立?要不要报仇?没有,为什么?一体,知道是一体。一体和睦,身体健康长寿。如果身体眼睛都对立,眼睛好,耳朵聋,人残废了。每个器官都第一,这个人健康。我们地球上这么多个国家,一百多个国家,各个对立,所以这个地球社会麻烦来了。如果放弃对立,大家和睦相处,这不是世界和平吗?人人都享福,所以幸福的人生。佛在这里提示我们恒顺,顺是性德,像自性一样,无论我们起什么念头,起念头它就变化,它变化,随你怎么变,它不变,它能随你变。像道家讲的「上善若水」,上善是大圣,明心见性的人,他像水一样;你是方的,水流到你那里现出方的,你是个圆的,他流到你那边就现成圆的,他能随顺,他一点都不执着,他也不分别。

  所以我们要想到性德是那么样的圆满,无论众生怎样分别执着,他不执着。见性,见性的人就不执着、就不分别,没有见性的人就分别执着。所以见性的人能够恒顺众生,你造作极重的罪业堕阿鼻地狱,他也随顺你,因为阿鼻地狱也是自性现的,离开自性就没有法相,相就没有了。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什么人?这是佛,这是法身大士。《华严经》里面什么人做到?初住菩萨以上统统做到了。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说恒顺,还有做不到的地方,能顺,不圆满、不究竟。到法身菩萨就究竟圆满,什么都能顺,行善能顺,造恶也能顺,虽能顺,形相上随顺,骨子里头没有动摇过,这到后面讲到四德的时候就会细说,叫随缘妙用。妙用里面,就是示现这个妙用觉悟众生。妙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什么我们没有觉察出来?业障太重了。所以学佛,修行最重要的修什么?消业障,没有别的,业障消除就回归自性。业障要怎样消除?我们前面第四愿学过「忏除业障」,也有文字里面讲「忏悔业障」。业是什么?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造完以后就叫业,这个业有善有恶。障是什么?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回归自性。我们这个经题上讲「妄尽还源」,你那个妄没尽,你的障就存在,你就还不了源,这个源就是自性,大乘教里一般讲明心见性,它障碍你明心见性,见性就叫成佛,这是业障。如果我们真正明白、觉悟了,我有业障,这在佛法里面叫解悟。悟有两类,解悟一定在先,就是你觉悟了。觉悟之后要忏悔,忏除业障之后这叫证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证悟你才能得受用,什么样的受用?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你全都得到。

  你看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的凡夫,生活的圈子很小。如果我们信息没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没有了,我们的生活范围就很小,在这个小小的地区老死不相往来,古时候的社会。现在是得力于信息发达、交通便捷,我们生活的圈子扩大了,大到什么程度?也不过就是一个地球,现在还不能到其它星球上去旅游。是的,不少科学家都在动脑筋,想到其它星球上去访问、去旅行,应不应该?应该,可不可以这样想?这个想法是妄想。如果你能回归自性,你的生活圈子扩大,大到什么程度?尽虚空遍法界是你生活的空间。你想到十方世界去旅游、去访问,要不要交通工具?不需要。如果我们今天制造这些机器、机械,做这些工具,这就像我们在地球上一样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它产生副作用。真的,自从科学技术发展,我们的工商业、农业,许许多多的生产都产生巨大的变化,把自然生态都破坏了。我们要很冷静去思惟、观察,去判断,科技带给我们到底是利还是害?我很冷静来观察,带给我们的利十分,带给我们的灾害九十分,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这个地球决定没有末日。世界末日从哪来的?就从科学技术发展出来的,把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把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统统疏忽、放弃了,相信科学,再不相信古圣先贤。

  可是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把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统统丢掉,你相信科学家,那世界末日现前,不就是吃亏在眼前了吗?物质生活好像是富裕起来,比过去好,可是精神生活没有了,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感到恐惧,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现象。你到这个世间来是为什么的?过去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接受圣贤教育,来到这个世间提升自己的灵性,好像是来学习的,提升自己的德行,积功累德,相信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中国人常讲,身有生灭,灵魂没有生灭。你这一生造作有报应!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你出不了轮回这个圈,你在这里面要受报,你怎么待人,人怎么待你;你怎么待畜生,畜生也会回报你。为什么有天灾?为什么有人祸?为什么有瘟疫?这都是属于果,果必有因。因是什么?因是人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造作的都是不善,感应的就是天灾人祸。我们起心动念,树木花草知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山河大地知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桌椅板凳知不知道?统统知道,没有不知道的。

  佛在经上跟我们讲,我们听不懂,这些东西,植物、矿物它没有知觉,它怎么会知道?这些年来,日本江本博士他做水实验,对我们学佛的人贡献很大。前几个星期,在我们高雄做了一次讲演,他特地来看我,我们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他东京的实验室我去参观过两次,真的不是假的。他用水做实验,发现水会看、会听、会懂得人的意思。我告诉他,在佛经上讲,我们底下这个单元就学到了,第三个单元就学到,精神跟物质是一体,分不开的,有精神一定有物质,有物质一定有精神。水是物质,它的自性、它的本性跟我们的本性、自性是一个,不是两个。自性有见闻觉知,性德有色声香味。水,他测验出来有见闻觉知,我告诉他,根据佛在经典上所说的,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