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叁集▪P2

  ..續本文上一頁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我們就經論的教誨,我們做了一個例子,這叁種不同顔色代表妄想、分別、執著,黃色的代表無始無明,《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妄想就是無始無明,藍色的代表分別,紅色的代表執著。《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全都有這是凡夫。我們把我們的眼睛比喻作法性,外面的境界是法相,法性是能現,法相是所現,法相也就是法身。凡夫因爲有妄想分別執著,完全迷了,迷了之後就扭曲,好像我們眼睛戴上眼鏡,遮住了,外面什麼都看不見,這是六道凡夫。同時你想想看,它有沒有障礙眼睛?沒有,這就是它與法性不相幹。它是不是障礙外面境界?也沒有,外面境界它也沒有障礙到。這個東西虛妄,不是真的,它爲什麼起作用?你以爲它是真的就起作用,就讓我們永遠不能夠回歸自性,所以一覺悟,它就沒有了。這是比喻,到底還有個形在,實際上妄想分別執著你也摸不著,你也看不見,你也聽不到,你也想不出來。妄想是什麼?想不出來,所以叫妄想!妄就不是真的,我們不得已用這個做比喻。你統統放下就成佛,就回歸自性,法性跟法相就融成一體,這叫常寂光淨土,身土是一不是二,佛經上佛常常把它比喻作性海,也是說這個意思。

  我們不能像佛、像大菩薩根性那麼利,一聽,他就放下,他立刻就成就,這個難。我們不是這種根性,佛教我們,你慢慢放,一點一點的放,先把執著放下,執著是最嚴重的煩惱,我們這紅色代表執著,執著放下。執著放下,看外面好像戴太陽眼鏡,就能看得清楚了,這是什麼境界?這是阿羅漢、辟支佛,他們在這個境界裏頭,他們有分別、有妄想。如果再把分別放下,分別是藍色的,把它放下,這個是只有無明,這是什麼?這是十法界裏面的佛、菩薩,這叫無始無明、叫起心動念。這個再放下,就沒有了,回歸自性,十法界就沒有了。不但六道是假的,有執著就有六道,就現六道的境界,執著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執著叫做見思煩惱,見是見解,就是你看錯了;思是思想,你想錯了,你的想法絕不是正確的,你的看法也是錯誤的,這是六道。

  六道是什麼?實報土裏面的一真法界扭曲了、變形了,像我們有了這個障礙,外面境界統統都變色、變形了,本善變成不善。你看看自性隨順,自性實在有沒有障礙?沒障礙到,我們這個比喻你能看得很清楚,它障礙不到,並沒有真的障礙到我們的眼,就是障礙自性,沒有,也沒有妨礙法相;換句話說,與法性、與法相不相幹,自以爲有這個東西。這是什麼東西?我們講得粗一點,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就這個東西。諸位要細心想想,你去追究追究,自私自利在哪裏?你到這個身體每個細胞裏找,找不到。你看不到它,你抓不到它,甚至你也想不出來它,想不到,這個東西害了我們。要怎麼樣才把這個事情解決?不想就沒事。佛確實有他的善巧方便,頭一個你不要想身體,身體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上講得很好,「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這個壽者是什麼?時間,告訴你時間跟空間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這個理跟事講得深,它是真的,都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抽象概念,你生活在這裏頭,真是所謂作繭自縛,你跳不出來。所以佛菩薩稱六道叫苦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你肯回頭,不再想。頭一個,不要執著身是我,可以說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這個執著裏生的。

  第二個嚴重錯誤是對立,佛經上講的邊見,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萬物對立,有我、有你、有他,就對立。有對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沖突,錯了、冤枉了,沒有對立。在《華嚴》,這是大乘、一乘法裏面,佛給我們講,整個宇宙跟我們是一體,好比我們的身體是整個宇宙,我是什麼?我是身體裏的一個細胞。我們身體細胞很多,細胞跟細胞是不是對立?那一對立麻煩大了,不對立。細胞你不容易體會,器官容易,外面眼耳鼻舌,裏面五髒六腑,不一樣,它對不對立?它要一對立,人就生病,嚴重那就得死亡。它是和諧的、和睦的,它是一體的。牙齒跟舌頭,一不小心牙齒咬到舌頭,舌頭咬破了,舌頭跟牙齒對不對立?要不要報仇?沒有,爲什麼?一體,知道是一體。一體和睦,身體健康長壽。如果身體眼睛都對立,眼睛好,耳朵聾,人殘廢了。每個器官都第一,這個人健康。我們地球上這麼多個國家,一百多個國家,各個對立,所以這個地球社會麻煩來了。如果放棄對立,大家和睦相處,這不是世界和平嗎?人人都享福,所以幸福的人生。佛在這裏提示我們恒順,順是性德,像自性一樣,無論我們起什麼念頭,起念頭它就變化,它變化,隨你怎麼變,它不變,它能隨你變。像道家講的「上善若水」,上善是大聖,明心見性的人,他像水一樣;你是方的,水流到你那裏現出方的,你是個圓的,他流到你那邊就現成圓的,他能隨順,他一點都不執著,他也不分別。

  所以我們要想到性德是那麼樣的圓滿,無論衆生怎樣分別執著,他不執著。見性,見性的人就不執著、就不分別,沒有見性的人就分別執著。所以見性的人能夠恒順衆生,你造作極重的罪業墮阿鼻地獄,他也隨順你,因爲阿鼻地獄也是自性現的,離開自性就沒有法相,相就沒有了。恒順衆生,隨喜功德,這是什麼人?這是佛,這是法身大士。《華嚴經》裏面什麼人做到?初住菩薩以上統統做到了。十法界裏面四聖法界說恒順,還有做不到的地方,能順,不圓滿、不究竟。到法身菩薩就究竟圓滿,什麼都能順,行善能順,造惡也能順,雖能順,形相上隨順,骨子裏頭沒有動搖過,這到後面講到四德的時候就會細說,叫隨緣妙用。妙用裏面,就是示現這個妙用覺悟衆生。妙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從來沒有間斷過,爲什麼我們沒有覺察出來?業障太重了。所以學佛,修行最重要的修什麼?消業障,沒有別的,業障消除就回歸自性。業障要怎樣消除?我們前面第四願學過「忏除業障」,也有文字裏面講「忏悔業障」。業是什麼?業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造完以後就叫業,這個業有善有惡。障是什麼?障礙你明心見性,障礙你回歸自性。我們這個經題上講「妄盡還源」,你那個妄沒盡,你的障就存在,你就還不了源,這個源就是自性,大乘教裏一般講明心見性,它障礙你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這是業障。如果我們真正明白、覺悟了,我有業障,這在佛法裏面叫解悟。悟有兩類,解悟一定在先,就是你覺悟了。覺悟之後要忏悔,忏除業障之後這叫證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證悟你才能得受用,什麼樣的受用?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你全都得到。

  你看我們居住在地球上的凡夫,生活的圈子很小。如果我們信息沒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沒有了,我們的生活範圍就很小,在這個小小的地區老死不相往來,古時候的社會。現在是得力于信息發達、交通便捷,我們生活的圈子擴大了,大到什麼程度?也不過就是一個地球,現在還不能到其它星球上去旅遊。是的,不少科學家都在動腦筋,想到其它星球上去訪問、去旅行,應不應該?應該,可不可以這樣想?這個想法是妄想。如果你能回歸自性,你的生活圈子擴大,大到什麼程度?盡虛空遍法界是你生活的空間。你想到十方世界去旅遊、去訪問,要不要交通工具?不需要。如果我們今天製造這些機器、機械,做這些工具,這就像我們在地球上一樣的,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它産生副作用。真的,自從科學技術發展,我們的工商業、農業,許許多多的生産都産生巨大的變化,把自然生態都破壞了。我們要很冷靜去思惟、觀察,去判斷,科技帶給我們到底是利還是害?我很冷靜來觀察,帶給我們的利十分,帶給我們的災害九十分,你們想想是不是這樣。如果沒有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這個地球決定沒有末日。世界末日從哪來的?就從科學技術發展出來的,把整個自然生態環境破壞了,把古聖先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統統疏忽、放棄了,相信科學,再不相信古聖先賢。

  可是中國有句諺語說得好,「不信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把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統統丟掉,你相信科學家,那世界末日現前,不就是吃虧在眼前了嗎?物質生活好像是富裕起來,比過去好,可是精神生活沒有了,人生活在這個世間感到恐懼,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現象。你到這個世間來是爲什麼的?過去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接受聖賢教育,來到這個世間提升自己的靈性,好像是來學習的,提升自己的德行,積功累德,相信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中國人常講,身有生滅,靈魂沒有生滅。你這一生造作有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你出不了輪回這個圈,你在這裏面要受報,你怎麼待人,人怎麼待你;你怎麼待畜生,畜生也會回報你。爲什麼有天災?爲什麼有人禍?爲什麼有瘟疫?這都是屬于果,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人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造作的都是不善,感應的就是天災人禍。我們起心動念,樹木花草知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山河大地知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桌椅板凳知不知道?統統知道,沒有不知道的。

  佛在經上跟我們講,我們聽不懂,這些東西,植物、礦物它沒有知覺,它怎麼會知道?這些年來,日本江本博士他做水實驗,對我們學佛的人貢獻很大。前幾個星期,在我們高雄做了一次講演,他特地來看我,我們也是認識多年的朋友,他東京的實驗室我去參觀過兩次,真的不是假的。他用水做實驗,發現水會看、會聽、會懂得人的意思。我告訴他,在佛經上講,我們底下這個單元就學到了,第叁個單元就學到,精神跟物質是一體,分不開的,有精神一定有物質,有物質一定有精神。水是物質,它的自性、它的本性跟我們的本性、自性是一個,不是兩個。自性有見聞覺知,性德有色聲香味。水,他測驗出來有見聞覺知,我告訴他,根據佛在經典上所說的,任何物質都有見聞覺知。…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