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他也是好人,他干的也是好事。他从反面来教我,善人从正面来教我,都是好老师,所以什么样的境界你都能成就。如果你自己迷了、胡涂了,看到善的,你不愿意跟他学,看到恶的你还讨厌,还骂他几句,或者你就跟他学坏了,那叫不善学、不会学。会学的时候,真的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点都不错,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谁能做到?《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做到了,你看他去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是什么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我们从早起来到晚上睡觉你所接触到的,那就叫五十三参。你这一天所看到的,好人,你都学他的好处,坏人,你都反省,忏悔自己的业障,你不就成就了吗?五十三参不是善财童子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前,就是你会不会。会,那你就是善财童子,你这一生圆满成佛;你要不会,当面错过,你还是在造业,遇到善人生欢喜心也造业,遇到恶人生厌恶心还是在造业,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今天在此地看到「供养一切诸如来」,你就晓得怎样修供养,依教修行是真供养。

  『放大光明无有边』,「光明」是智慧、是慈悲,是一切佛法的总纲领,普照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现千手千眼,千眼就是放大光明,照见,千手就是大慈悲,伸手去援助,去帮助他。『度脱众生亦无限』,这些都是说了一个原则,下面这两句就讲得很具体。『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这是《华严经》上讲的十波罗蜜,这就讲得非常具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波罗蜜,「等」用「神通」两个字代表,代表的是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华严经》上讲的菩萨十度。这是菩萨自行化他的十大纲领,《华严经》上跟我们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含容周遍。譬如布施,布施里面就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方便,其它的九个波罗蜜都在布施里面;说持戒,布施、忍辱、精进也都在里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它是圆满的,它是不能够分离的。以这种方法,为一切众生服务。服务是先修自己,感化别人,绝不是要求别人,自己不做,这是不能成就的,别人不会相信的。如果是好东西,你一定先做,你一定先成功,你自己没有做,介绍给别人,别人不相信,摇头,这个未必是好东西,好东西一定是你先自己成就。所以诸佛如来度化众生,是先自己成佛,然后叫你看到,接触到之后,你感受,你五体投地的、甘心情愿的跟他学习。所以他们的教学成功了,原因是什么?他做到,他然后再说到。我们后人教学,怎么热心去教都不成功,不是不热心,真热心,不成功,为什么?自己不是这个样子,他怀疑。你热心对他,他还在旁边起怀疑:他到底是什么用意?他是什么企图?是不是要害我?他愈想愈讹,愈想愈害怕,他怎么肯跟你学?所以,世尊、诸佛菩萨给我们做的示范,给我们做的榜样,用意非常的深,我们要细心体会。

  学习,决定要遵守古圣先贤的一个原则,那是真理,永恒不变,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佛法跟世法不一样,一门通了,一切都通,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只选你喜欢的,选你感觉得很容易成就的,那就对了,就契机,不一定要跟着别人学。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都能成无上道,都能成佛。我们对于所有法门都要尊敬、都要赞叹,自己学一样,善财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选择的法门就是念佛修净土,对于其它法门他也涉猎,广学多闻,虽涉猎他并不修,还是专修净土,没有被其它法门扰乱,这是了不起的功夫。为什么?死心塌地修一门是定,广学多闻是慧,你问我什么都知道,我没有不知道的,可是我自己还是坚持我自己的一门,告诉我们这么一个方法。特别是现代这个时代,由于交通便捷,信息发达,全世界已经变成真的是一个村,哪一家的事情,有事情我们全都晓得。现在讲多元文化,我们在这个世间接触的面愈来愈广大,我们对于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你不能不涉猎,你要跟这些人往来就得要涉猎,除非你不跟他往来。不跟他往来就不需要懂得,要跟他们往来的话,那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懂得,你如果没有定力,你就会学乱了,就会学杂了,那对你是非常不利。所以你必须要有定力,坚定的定力,你修你自己的本门,然后同时可以学习其它的这些学术,广学多闻,这样是便利自行化他。再说得踏实一点,你能够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这个是必要的。所以,都得要戒定慧才能成就。

  此地说了十度,这个十度还是简单扼要的提一提,我们总得要举一反三,每一条都得要介绍一下。我们先从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六波罗蜜,六波罗蜜首先讲布施,十度首先讲布施。第一个是「檀那」,这是印度话,「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我们中国把它翻译过来是布施。布施有两种,也有大乘教里说三种,三种是法布施里面开出来的,又开两种,两种里面,法布施也就包括在里头,法施、无畏施包括在一起。第一个「财施」,财布施。财布施里面我们看看,「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财物,人生活在世间,资助我们养身的必须具备的,都叫做资身之具,没有一样不能布施。这一条意思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财可以说古今中外,只要是人,哪一个不爱财?可是爱财,我们能不能得到财富?见性的人不需要,为什么?自性里头有圆满的财宝,他不需要,他称性了。像极乐世界、华藏世界,都不需要,太多、太丰富了。可是在六道里面的众生就不行,六道众生完全迷失了,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性那就要靠修德你才能得到。所以现在中国人、外国人都讲命运,这个不无道理,你命里有多少财是命里注定的,你不能不相信。

  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的有三本书,这三本书说实在的话都不是佛教的,也可以说它都是佛教,它不是佛经。第一本是《了凡四训》,你要能把《了凡四训》念通,你就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点都不假。了凡先生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非常高明,孔先生,给他算命算得很准确,他的妈妈就邀请孔先生给了凡算流年,终身的命运。他命里的寿命,寿是有一定的、有数的,他只有五十三岁;每一年他财物能收入多少?谈收入;他是个读书人,去考功名,他考到第几名,他能够做到什么样的一个职位,在流年上给他排得清清楚楚。每年,确实跟那个流年一对,完全相吻合,他的念头就死掉了,什么都不想,为什么?他想也没有用。他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跟他在禅堂里面,他们坐了三天三夜,禅师是有功夫、有定功,了凡先生也坐了三天三夜,也不起一个念头。云谷禅师佩服得不得了,问他:你修的是什么功夫?他说一个凡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是不可能的。了凡先生跟他讲老实话:我什么功夫都没有,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想也是妄想,也没用,不如不想。云谷禅师哈哈大笑,他说我以为你是圣贤,原来你还是个凡夫。所以,我称了凡先生叫标准凡夫,我们都不合标准,标准凡夫他什么都不想,命里算定了。你命里面是谁给你的?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譬如财富,财富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修的财布施,你修得多,你这一生财库就很充实,你过去生中财布施修得少,你命中财库就不多,就这么回事情。

  我二十六岁接触佛法,朱镜宙老居士第一本送给我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我接触之后,看了一遍很喜欢,我就连续看了三十遍,大概是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看了三十多遍,非常感动,痛哭流涕,遍遍都流眼泪。感到怎么样?了凡先生的毛病我全具足,他有的我统统都有;了凡先生还有很多长处,想想我自己比不上,我自己还没有,跟他一比差远了。这一下知道什么?知道命运可以改造的,他能改,我也能改。我要学他改造命运,因为我的命不如他,他的寿命五十三,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比他短。他还能做一个小县的县令,我命运里头没有官印,也就是再小的主管,一个村长、一个里长都没有分,没有官印,没有分,只能做人家的下手、幕僚。财库呢?财库空空,就是既贫又贱,说个不好听的话,是什么命?是个乞丐的命,要饭的命,我相信。过去生中没修!不能怪人。读了《了凡四训》,以后接触佛法,学佛了,很难得我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告诉我:要修!修布施,我没有钱,拿什么布施?老师告诉我,他说:你一毛钱有没有?我说一毛钱可以,有。一块钱?一块钱也还行,再多就没有法子。他说:你就从一毛、一块去布施起,你去做,真干。所以我们就看到寺庙,早年,这都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了,寺庙有人印经,拿个小本子来凑钱,大家来凑点钱去印经书,我就出个一毛两毛,他都收,多少他都收。放生,我知道我杀业很重,造的罪业很重,一闻佛法之后就吃长素,希望多做放生的事情去赎罪。所以就放生,我也尽心尽力的出个一块、出个几毛,确实诚心诚意去做。以后收入慢慢就多了,多了就多做,全心全力去做。再以后,李老师劝导我学讲经教,讲经教叫什么?叫法布施,他说这个转命运就转得很快。我们在台中,李老师看到学生面相很薄的,短命的相,没有福报的相,都劝他们来学讲经,说这个修福很快。为什么?学讲经是法布施,得要用我们的精神,用我们的体力,用精神、用体力这叫内财,内财布施,所以财布施、法布施就都有了。这是老师怜悯这些同学,我也是其中之一。以后出家,大概也讲了不少年,命运慢慢就转过来。

  四十五岁那年,好像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几年,我是三十三岁出来讲经的,讲了十二、三年,得了一场病。那年在基隆大觉寺讲《楞严经》,结夏安居,灵源老和尚叫我去讲《楞严》,讲了一个多月,生病了,我自己心里很明白,寿命到了。我没有求寿命,寿命到了怎么样?准备往生。所以我也不找医生,我也不吃药,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寿命…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