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即是中本《华严》。我们晓得,《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所以读《华严经》,学习《华严经》,你对西方净土无论是性相、理事、因果,你就更清楚、更明白,于净宗法门断疑生信,你有坚定的信心,我们是为这个。而这篇文字太好了,贤首国师他老人家写的,把这么大的经、这样复杂的这些理论与现象,他能用这么短的文字,有条不紊的给我们一样一样列出来。前面三段是讲体相用,自性是体,依正是相,三遍是作用,后面三条是佛华严,四德是佛,五止是华,六观是严,你看多不可思议,完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就是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与极乐世界就完全相应,现在还没到极乐世界去,但是已经过相似极乐世界的生活,所以能够得到法喜充满,真正能够做到万缘放下,清净心现前。
大师告诉我们,「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海印是什么?海印是真如本觉。真如是大乘教里头很重要的一个名词,古大德教导我们不着名字相,这是名词,名字要懂,不要执着,不能说不着名字相就不求解,那是错误的,不求解你总是有疑问。断疑生信,你疑问没有断的话,它会产生障碍,所以什么叫真如,我们也要找一些相关的数据来学一学。在《三藏法数》里面比较简单的给我们说明真如,什么是真?真就不是假的,假的就不是真的,「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这里本具两个字重要,「速令显发,是名真如」。我们在这里得用比喻来说,古大德讲到这个地方,常常用金跟金器来做比喻,把金比喻作「真」,把器比喻作、讲作「如」。黄金制作的器皿很多。我有一年,那时候韩馆长还在,我们同修当中有做首饰的,他有个相当大规模的工厂生产首饰。他做的还不是真的,假首饰,但是也不能完全算是假的,做镀金的。我们到他展览室里面去参观,大概总有将近两万种的品种,琳琅满目,他那展览室大概有我们这个摄影棚两个大。我一进那个展览室,让我想到佛经里常常讲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看到真好看,它是镀金的,琳琅满目。金跟器不能分,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是真,器是如,金如其器,器如其金,无论多少品种,一、二万个品种,统统都是金,都是真金。所以,器不异金,金不异器,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名的意思,名的真实义。
佛菩萨教导我们,这个地方所讲的真是真性、是心性,是真的,也就是我们第一段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真的,在哲学里面讲这是宇宙的本体,从科学上讲,是一切万事万物发起的根源。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哪来的?根源就是自性。这个地方说,「常以妙观」,观是观察,观察怎么叫妙?我们的观察能不能算妙?不妙,为什么?全把事情看错了。为什么不妙?因为我们会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就不妙,有这些东西是凡夫的观察,不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观察心性、观察万法,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那就妙,为什么?他能看到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佛经上的术语叫诸法实相,诸位常念《金刚经》,有这个名词,诸法实相你见到了,你见到真相。所有一切现象无论是物质、是精神,或者是自然现象,你能看出它的性、体性,看出它的现相,看出它的作用,作用是事理、因果,在佛法大乘教里常用这六个字,这六方面你都看清楚了。李老师当年教学跟我们讲八个字,这也是一般大乘初学常讲的,你观察一个事物,你要看它的体相用、因缘果、理事,从八面看,你才能把事情看清楚,看八面。这是什么?看一桩事情的表面,我们平常一般人看,怎么能晓得看一桩事情看八面?要是深入,每一面里头都有八面,那就八八六十四面,看透了,深入;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其深无比,其广无边,所以才有八万四千细行。你就晓得,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诸佛如来多厉害,他对于一桩事情能看无量无尽的方面,我们粗心大意,连八面都看不到。在一般祖师大德跟我们讲的是六,六跟八里面意思完全相同,性相就是讲的体相用,理事,因果就是讲因缘果,所以六跟八的意思是完全相同。所以,什么叫妙观。
诸佛如来能看到这个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的生灭,那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生灭的缘起看到什么?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种生灭你就看到了。这么极短的波动里面,里头有成住坏空,有四相,再乘四倍,这就微细了。我们相信世尊讲的,八地菩萨见到了,大概八地菩萨见到的是什么?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这个现象生灭他看到了。如果在这个现象里面能看到成住坏空,八地菩萨恐怕还不能,可能到九地、十地才能看到这个现象,愈来愈细,到等觉、妙觉位才看到圆满。这个叫妙观,观心性本具真如之理。这就是能大师开悟第三句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真如之理,具足真如之事,就是真如的体、相、作用。真如在哪里?我们现在人不叫真如,叫真理,真如跟真理实在讲是一个意思,但是讲真理不如真如这个名词好。真理跟真如比,真如好像是很活泼的,如里头有变幻无穷,理里面有,但没有如那么样的明显让我们感觉到。也就是,从事上讲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从理上讲就是真如;理上面,我们现在人称它为哲学上的问题,事上面就是科学上的问题,科学、哲学都达到究竟圆满。
见到理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你见到之后,速是个形容词,是不是真的速?是真的,有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念头,如果有念头他就变成凡夫了,他没有起心动念。令是令谁?是令在十法界迷惑还没有觉悟的众生。十法界里面谁是当机的?这个要知道,当机的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是当机的。因为什么?他已经到大彻大悟的边缘,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上上根人,上上根人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我们就知道,惠能大师在没有开悟之前,没有大彻大悟之前,他的境界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所以五祖那么一点,他就豁然大悟,速令显发,他就契入,就大彻大悟。如果不是在这个境界,点不醒,譬如声闻、缘觉他就没有办法,权教菩萨,十法界里的菩萨也不行。菩萨虽然分别执着跟分别执着的习气都断了,他起心动念没断,他跟佛还差一个等级,起心动念快要断了,这才到佛的境界。我们从这里面细心去观察,这个事情慢慢的就很清楚,对于我们学佛很有帮助,至少我们对这个世界逐渐看清楚了,看清楚哪些东西该放下。特别是我们在生活里面所谓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我们知道怎么处理,这就非常难得,不再跟人结怨,能忍辱、能包容、能随缘,不计较。你真正入这个境界,你要是对这个事实真相一无所知,忍无可忍,它有限度,到时候要爆炸。这个事情统统搞清楚、搞明白就化解了,真的是一般世间人所说的,「忍人之不能忍,行人之不能行」,能做到!
又说,「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这在哲学里面讲,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可是佛讲得清楚,比哲学家讲得清楚。从理上讲,我们用科学、哲学来说,从哲学上来说,真如是真实无妄之理,从科学上来讲就是法性土之体,这是从事上说。可是这个境界高,太高了。法性土有没有土?你看「清净法身所依之土」,清净法身没有相,换句话说,清净法身不是物质。怎么会有个清净法身?我们晓得,用现在的话说,清净法身是一个能量,没有物质,是个能量,能现形相。现在科学家讲物质是无中生有,无中怎么会生有?无中是能量,如果没有这个能量的话,怎么会有现象?肯定有能量。现在科学家发现能与质的转变,质是有形相的,物质是有形相的。物质现象其实很小,现在科学家用仪器发现了,大概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很好的眼睛能看到分子,原子就看不见。我们将物质分析,分析得很小就是分子,分子再分析就是原子,原子再分析到电子、中子、核子、质子、光子,那几乎都是能量,已经在里面看不到物质了。可是物质从哪来的?现在科学家讲到基本粒子,而且也不是一种,科学家发现基本粒子有三十多种,如果连同振态,振动这个动态里面所产生的现象,那就有三百多种。所以我们也不能不佩服这些科学家。
科学家永远没有办法证得实相,原因是在哪里?他没有办法离开分别执着,他还是有分别、有执着,他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具足,换句话说,他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有两种方法能够看到物质现象,一个是用禅定,四禅八定,一个就是现在用科学仪器,科学仪器所发现的不如禅定的真切。虽然用禅定功夫发现了,譬如修四禅八定能见到,他依旧脱离不了六道轮回。禅定的功夫能伏,把分别执着能够控制住,它可以不起作用,但是起心动念他伏不住,所以他出不了三界。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见思、尘沙他能伏,可是无明烦恼他伏不住,所以他出不了六道。出六道,根本无明虽然没有断,枝末无明断了,这在十二因缘里面看到无明缘行,十二因缘里面讲的无明是现六道轮回的因,那个生因,那个他断了,就是枝末无明他断了,所以六道就没有了,但是四圣法界现前。这些现象确实在大乘经上讲得透彻。所以,法身没有相,法性土也没有相,都是讲的能量。身土不二,所以「身土虽分,体原不二」,这使我们想到弥勒菩萨讲的一念,「念念成形」,形,一个是身的形,一个是土的形;「形皆有识」,身有见闻觉知,土也有见闻觉知。为什么?它是法性,性本自具足,具足见闻觉知,它本自具足,它虽然现成物质现象,它里头还是有见闻觉知。所以,精神跟物质是分不开的。体有先后,但是先后的速度太快,那不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是讲现形,形里面这些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的生起那还要讲四相,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还要讲这四相,所以愈分就愈细。真如是本体,在哲学上讲是…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