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有,真的不变不改,这是如。我们今天没有看到这个,我们看电影只是在银幕上看到的,看到什么?看它的相似相续相。我们迷在这个现相,不知这个现相张张都是幻灯片,张张都没有动,只是它开关快速动作,把我们眼睛搞花了。你看那胶卷,哪一张它动了?那叫如。所以菩萨很厉害,能够在银幕上看到张张不动的幻灯片,我们是被它快速的动作迷了。我用这个比喻来解释好懂,要不然很难懂。
再一个比喻,现在大家使用照相机,这很普遍,半个世纪之前,五十年前,照相机是奢侈品,很名贵的,很少人用它,现在太普遍,大众化,人人都有,连手机都可以照相。照相机的快门,我们看到喷射机飞过,五百分之一秒快门你一按下去,飞机动了没有?你洗出来它没动,这是什么?这是你的速度跟它的速度相等,相等就不动。好像我们同样开车,速度相同的,我们在公路上走,我们的车看你的车,你看我们的车,好像没动一样,其实很快速都在移动。速度不相同的就看出在移动,速度相同的看不出移动。我们对于动的这种感应,要能追得上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这样的速度,我们看物质生灭你就看它不动,你在同速度之下。现在我们不同,我们的动作太缓慢,它太快了,所以没有觉得它的存在,其实它是存在的。虽存在,它时间又很短,所以说生它就灭了,说灭下面又生了。佛对于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不生不灭,如果真的没有生灭,说不生不灭,这不叫废话吗?这讲不通。真有生灭,生灭不可得。所以弥勒菩萨说得很好,决定不能执持,持是你要保有它,不可能的事情,你捉不到,它太快了,这才是诸法实相,才是真相。我们只好依着大乘经上所说的,八地菩萨能证得,就是他见到了,他心地清净的程度能感受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频率,他能感受到;粗心大意的人不行,感受不到,我们必须是很大频率的振动,我们才感受到,微细的感受不到。所以常住不变不改,真有这个事情。
下面引《唯识论》,《唯识论》第二,讲《唯识论》就是《成唯识论》,第二卷里头有这么一段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这个容易懂,「如谓如常,表无变易」。真的,生即不生,不生即生,生灭不二,无论是物质现象或者是精神现象。在起心动念的时候现相,这就是唯心所现,至于这个现相会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那是唯识,识是什么?分别执着。没有分别执着,只有起心动念,现的相是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不是十法界,所以实报庄严土我们一般也称为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从分别执着变现的,有分别就有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有执着就有六道。所以要晓得,六道、十法界都不是真的,从心想生,你心里没有这个想,就是没有分别的想、没有执着的想,十法界就没有了。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是讲十法界的真相。你知道真相,你就不要再执着它,不要再分别它。在这个事实现象里面,我们要求的是什么?要求突破,也就是要求脱离。如果有要求突破、脱离这个念头,又错了,能不能脱离?永远不能脱离,为什么?你还有分别执着。所以这个话很难讲,要求脱离,又不能有要求脱离的念头,你有这个念头你就脱离不了,这是佛法的难处,很难体会到。你不出,不出在里面受苦,受苦受难,这个受苦受难很冤枉;应该要超越,又不能有超越的念头,又不能有超越的分别执着。只有上上根人他能得利益,中下根人慢慢来是很不容易。所以,在无量法门里面有这么个净土法门,太稀有、太难得了,许许多多的菩萨不知道这个法门,也有许许多多菩萨希望有这个法门,没听说,这是缘分不同。因为我们有希求、有愿望脱离,只有从净土法门可以,这是个特别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行,你有分别执着都不行,唯独这个。
有分别执着,生凡圣同居土;有分别,没有执着,你生的是方便有余土;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你生实报庄严土,这是极乐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极乐世界跟其它的世界不一样,其它世界,四土有不同维次空间的障碍,西方极乐世界虽有,没有障碍,没有时空的维次,四土在一起。在一起,古大德说一生一切生,生到凡圣同居土也等于生到实报庄严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都是等觉菩萨,他们住实报庄严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天天跟他们在一起,这是空间维次没有了。这个缘太殊胜了。你跟他们在一起,你就永远不会堕落,你出了问题,他会拉你一把。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有进无退,没有听说退转的,进步有迟速不同,决定没有退转。进步最慢的也有时节因缘,在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们在《观经》里面看到的,能够提升到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要多少时间?十二劫。十二劫在我们这里算是很长,但是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是无量寿,所以就不难。这是什么?这是最低的限度,十二劫决定提升到实报土。如果你的缘殊胜,你天天跟这些大菩萨在一起,天天去拜十方佛,闻法、供养,修慧修福,你可能十二劫,二劫就成功了,这太可能了。就看你自己修行的勤惰,如果勤奋就很快,如果懈怠懒惰一点,也不过十二劫而已。我们明了这个事实真相,那就是极乐世界非去不可,你不走这条路,真的是很困难,走这条路是快速道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的。
接着底下讲,「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我想这一句我不说大家也能体会。这里头重要的一句就是「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应该可以体会,这是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真如在哪里?真如就在一切法里头,这一切法我们现在讲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从前宗门里面开悟、见性了,老师考考学生,你见性了,性在哪里?随拈一物。老师点点头,肯定,给他印证。无不是!伸出一个指头叫一指禅,伸出指头,是啊,也是,怎么不是!所以很奇妙,你真的是能体会到。这个体会到,就是真正见性的人是什么样子?后面三段他全落实,你都看到了,就是四德、五止、六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那是真的。如果四德、五止、六观还没有现前的话,那他没有证得,那个悟就像我们现在讲的解悟,他不是证悟。证悟,就是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看他处事待人接物、看他生活,就是四德、五止、六观自然现前,没有一丝毫造作,那是真的。所以悟有两种,有解悟、有证悟,证悟就管用。解悟就是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看破,帮助你放下,你要不了解事实,你放不下,我为什么要放下?明白之后,应该放下,不应该执着,不应该分别,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有平等的看法。
底下一条说,「或云」,就是或者说,「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一点都不错。所以你一个明白,这些你全明白了,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佛为什么说这么多名相?这是佛陀智慧的教学、慈悲的教学,说出很多名相叫你不要执着,怎么说都可以。你真懂得,怎么说都可以;如果你执着的话,说一个你还是不懂。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也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的,不执着名字相,就是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离心缘相,这一招是真的,为什么?心缘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把这个都放下,你一听、一见、一接触就明了,这个明了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证法身。这些名相,名字不相同,都说的是一桩事,同体异名。
底下《唯识述记》是慈恩大师他的著作,第二卷里面有这么一段话,「真以简妄」,简就是拣别,那就真,不是妄的,「如以别倒」,倒是颠倒,就是我们看错、想错了,如就是不颠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真就是拣别所执着的,所执的是妄不是真,后面是讲如,如是拣别依他。前面一个是讲真性,后面一个是讲法相,如是从相上讲的,这样讲大家更清楚了。真是从性上讲的,性是真的,不是妄的;相是妄的,不是真的,所以相讲如。好比器,前面一个「真」是讲金,是讲体,后面这个「如」是讲相,是讲器,器如其金,这样讲你就好懂了。
「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唯识法相宗的解释,真是实义,如是常义,这就是真如。真是永恒不变的,常是有变化的。虽然千变万化,不离真实,这就是说法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法相,有没有离开真实?没有离开。真如有没有动?没有动;真如有没有现相?没有现相。我们今天用电视屏幕来说就容易懂得,真是讲屏幕,相是讲屏幕里面的现相,频道,各种不同频道现相。常是什么?常是永远它没有离,频道无论怎么变化,没有离开真如,就是没有离开屏幕;离了屏幕,没有现相,它现不出相来。所以现相跟屏幕是一不是二,从相上讲是常义,从屏幕上讲是实义。我们用这个比喻你就更好懂。所以真妄不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你从这里慢慢体会。体会到有什么好处?你分别执着就放下了,你知道这里头不能分别,也不能执着,分别执着是真错了。真如后面还有意思,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就学习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