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沒有,真的不變不改,這是如。我們今天沒有看到這個,我們看電影只是在銀幕上看到的,看到什麼?看它的相似相續相。我們迷在這個現相,不知這個現相張張都是幻燈片,張張都沒有動,只是它開關快速動作,把我們眼睛搞花了。你看那膠卷,哪一張它動了?那叫如。所以菩薩很厲害,能夠在銀幕上看到張張不動的幻燈片,我們是被它快速的動作迷了。我用這個比喻來解釋好懂,要不然很難懂。
再一個比喻,現在大家使用照相機,這很普遍,半個世紀之前,五十年前,照相機是奢侈品,很名貴的,很少人用它,現在太普遍,大衆化,人人都有,連手機都可以照相。照相機的快門,我們看到噴射機飛過,五百分之一秒快門你一按下去,飛機動了沒有?你洗出來它沒動,這是什麼?這是你的速度跟它的速度相等,相等就不動。好像我們同樣開車,速度相同的,我們在公路上走,我們的車看你的車,你看我們的車,好像沒動一樣,其實很快速都在移動。速度不相同的就看出在移動,速度相同的看不出移動。我們對于動的這種感應,要能追得上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樣的速度,我們看物質生滅你就看它不動,你在同速度之下。現在我們不同,我們的動作太緩慢,它太快了,所以沒有覺得它的存在,其實它是存在的。雖存在,它時間又很短,所以說生它就滅了,說滅下面又生了。佛對于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不生不滅,如果真的沒有生滅,說不生不滅,這不叫廢話嗎?這講不通。真有生滅,生滅不可得。所以彌勒菩薩說得很好,決定不能執持,持是你要保有它,不可能的事情,你捉不到,它太快了,這才是諸法實相,才是真相。我們只好依著大乘經上所說的,八地菩薩能證得,就是他見到了,他心地清淨的程度能感受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頻率,他能感受到;粗心大意的人不行,感受不到,我們必須是很大頻率的振動,我們才感受到,微細的感受不到。所以常住不變不改,真有這個事情。
下面引《唯識論》,《唯識論》第二,講《唯識論》就是《成唯識論》,第二卷裏頭有這麼一段話,「真謂真實,顯非虛妄」,這個容易懂,「如謂如常,表無變易」。真的,生即不生,不生即生,生滅不二,無論是物質現象或者是精神現象。在起心動念的時候現相,這就是唯心所現,至于這個現相會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那是唯識,識是什麼?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只有起心動念,現的相是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不是十法界,所以實報莊嚴土我們一般也稱爲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分別執著變現的,有分別就有四聖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有執著就有六道。所以要曉得,六道、十法界都不是真的,從心想生,你心裏沒有這個想,就是沒有分別的想、沒有執著的想,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都是講十法界的真相。你知道真相,你就不要再執著它,不要再分別它。在這個事實現象裏面,我們要求的是什麼?要求突破,也就是要求脫離。如果有要求突破、脫離這個念頭,又錯了,能不能脫離?永遠不能脫離,爲什麼?你還有分別執著。所以這個話很難講,要求脫離,又不能有要求脫離的念頭,你有這個念頭你就脫離不了,這是佛法的難處,很難體會到。你不出,不出在裏面受苦,受苦受難,這個受苦受難很冤枉;應該要超越,又不能有超越的念頭,又不能有超越的分別執著。只有上上根人他能得利益,中下根人慢慢來是很不容易。所以,在無量法門裏面有這麼個淨土法門,太稀有、太難得了,許許多多的菩薩不知道這個法門,也有許許多多菩薩希望有這個法門,沒聽說,這是緣分不同。因爲我們有希求、有願望脫離,只有從淨土法門可以,這是個特別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行,你有分別執著都不行,唯獨這個。
有分別執著,生凡聖同居土;有分別,沒有執著,你生的是方便有余土;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你生實報莊嚴土,這是極樂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極樂世界跟其它的世界不一樣,其它世界,四土有不同維次空間的障礙,西方極樂世界雖有,沒有障礙,沒有時空的維次,四土在一起。在一起,古大德說一生一切生,生到凡聖同居土也等于生到實報莊嚴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他們住實報莊嚴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天天跟他們在一起,這是空間維次沒有了。這個緣太殊勝了。你跟他們在一起,你就永遠不會墮落,你出了問題,他會拉你一把。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有進無退,沒有聽說退轉的,進步有遲速不同,決定沒有退轉。進步最慢的也有時節因緣,在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們在《觀經》裏面看到的,能夠提升到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要多少時間?十二劫。十二劫在我們這裏算是很長,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壽命是無量壽,所以就不難。這是什麼?這是最低的限度,十二劫決定提升到實報土。如果你的緣殊勝,你天天跟這些大菩薩在一起,天天去拜十方佛,聞法、供養,修慧修福,你可能十二劫,二劫就成功了,這太可能了。就看你自己修行的勤惰,如果勤奮就很快,如果懈怠懶惰一點,也不過十二劫而已。我們明了這個事實真相,那就是極樂世界非去不可,你不走這條路,真的是很困難,走這條路是快速道路,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的。
接著底下講,「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我想這一句我不說大家也能體會。這裏頭重要的一句就是「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應該可以體會,這是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真如在哪裏?真如就在一切法裏頭,這一切法我們現在講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從前宗門裏面開悟、見性了,老師考考學生,你見性了,性在哪裏?隨拈一物。老師點點頭,肯定,給他印證。無不是!伸出一個指頭叫一指禅,伸出指頭,是啊,也是,怎麼不是!所以很奇妙,你真的是能體會到。這個體會到,就是真正見性的人是什麼樣子?後面叁段他全落實,你都看到了,就是四德、五止、六觀,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到,那是真的。如果四德、五止、六觀還沒有現前的話,那他沒有證得,那個悟就像我們現在講的解悟,他不是證悟。證悟,就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看他處事待人接物、看他生活,就是四德、五止、六觀自然現前,沒有一絲毫造作,那是真的。所以悟有兩種,有解悟、有證悟,證悟就管用。解悟就是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的看破,幫助你放下,你要不了解事實,你放不下,我爲什麼要放下?明白之後,應該放下,不應該執著,不應該分別,于世出世間一切法你有平等的看法。
底下一條說,「或雲」,就是或者說,「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一點都不錯。所以你一個明白,這些你全明白了,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爲什麼說這麼多名相?這是佛陀智慧的教學、慈悲的教學,說出很多名相叫你不要執著,怎麼說都可以。你真懂得,怎麼說都可以;如果你執著的話,說一個你還是不懂。這是佛的善巧方便,也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面告訴我們的,不執著名字相,就是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離心緣相,這一招是真的,爲什麼?心緣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把這個都放下,你一聽、一見、一接觸就明了,這個明了就是見性,見性就是證法身。這些名相,名字不相同,都說的是一樁事,同體異名。
底下《唯識述記》是慈恩大師他的著作,第二卷裏面有這麼一段話,「真以簡妄」,簡就是揀別,那就真,不是妄的,「如以別倒」,倒是顛倒,就是我們看錯、想錯了,如就是不顛倒,「初簡所執,後簡依他」,真就是揀別所執著的,所執的是妄不是真,後面是講如,如是揀別依他。前面一個是講真性,後面一個是講法相,如是從相上講的,這樣講大家更清楚了。真是從性上講的,性是真的,不是妄的;相是妄的,不是真的,所以相講如。好比器,前面一個「真」是講金,是講體,後面這個「如」是講相,是講器,器如其金,這樣講你就好懂了。
「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簡無漏,非有爲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唯識法相宗的解釋,真是實義,如是常義,這就是真如。真是永恒不變的,常是有變化的。雖然千變萬化,不離真實,這就是說法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法相,有沒有離開真實?沒有離開。真如有沒有動?沒有動;真如有沒有現相?沒有現相。我們今天用電視屏幕來說就容易懂得,真是講屏幕,相是講屏幕裏面的現相,頻道,各種不同頻道現相。常是什麼?常是永遠它沒有離,頻道無論怎麼變化,沒有離開真如,就是沒有離開屏幕;離了屏幕,沒有現相,它現不出相來。所以現相跟屏幕是一不是二,從相上講是常義,從屏幕上講是實義。我們用這個比喻你就更好懂。所以真妄不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你從這裏慢慢體會。體會到有什麼好處?你分別執著就放下了,你知道這裏頭不能分別,也不能執著,分別執著是真錯了。真如後面還有意思,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十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