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四集)  2009/3/26  台湾华藏电视台  文件名:12-47-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四面第五行,从第二这里看起:

  【二。自下依体起二用者。谓依前净体起于二用。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

  到这里是一段。前面我们学过第一段「显一体」,这个一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自性的性体它是真的,除这个之外都不是真的。佛法里面讲真讲假,它的标准定义很明白、很清楚,永恒不变,不生不灭,这是真的;有生有灭,变幻无常,那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体里面,我们前面学过了,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可是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都是从它变现出来的。现在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一点,近代的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现象,物质不是真的,物质从哪里来的?无中生有。这个发现跟佛经上讲的非常接近。它怎么生的?什么原因生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依体』,体是空的;『起二用』,二用就是依报跟正报。依报是我们依靠生存的环境,从小的地方来说,我们穿在身上这一件衣服,这是我们的依报,扩大到外面,我们有人事的依报。诸位这个地方一定要搞清楚,所说正报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都是我们的依报;也就是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除自身之外,统统是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最贴切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是我们依报里面的人事环境。再扩大,扩大到整个人类,乃至扩大到所有一切动物,都是我们人事环境。除这个之外,我们依报生活环境里面有植物,花草树木;有矿物,山河大地,再扩大讲星星、星系,在宇宙里无量无边,包括时间跟空间,全是我们依报的环境。依报从哪里来的?这段文里面要告诉我们依报的来源,也就是宇宙的来源。我们要记住,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个依报、正报,依报主要讲物质环境,正报讲精神环境,从哪里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就从一念不觉变现出来的。念就是起心动念。所以大乘教里面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就是依报跟正报,里面没有数量,佛法里面用形容来说,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这个意思到底下第三段有详细的说明。

  这一念不觉就很不好懂,前面我们曾经学到过,自性清净圆明体它是不生不灭的,在整个大乘教里面,整个宇宙里面,它是本体,它没有生灭,所以它没有生因,非生因之所生。如果我们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我们可以明了它,这就叫证得,你能够证得自性的境界。自性境界里头没有名词,也没有形相,智慧能够证得它确实存在,唯独它不生不灭。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我们今天讲「起二用」,就是惠能大师末后这一句「能生万法」。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万法不生,万法没有。万法没有,不能说它无。所以佛家讲隐显,前面说了,「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这个隐显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这个意思很深。在没有起用的时候,就是惠能大师他所说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依正庄严,但是它不显。显,为什么原因显?就是起了一念。这一念,说实在话我们也不懂,我们听了这句话,或者看到这两个字,一念,总是想到我们起了个念头。是不是这样解释?不是这个解释。我们起了个念头,这个念头的现相太粗了,而佛说这一念,一念不觉这一念是非常的微细。现在科学家讲这个现象怎么来的?新的说法是波动现象。这个跟佛经讲得很相应,这个波动是非常微细的波动。我们能不能觉察?不能,我们的心太粗,这种微细不能觉察,要有很深的定功。

  六道里面的众生,有修定的,修定的人不少,最明显的我们看天道,天道有欲界天,欲界天第三层以上就修定。如果没有定功,只凭善德(修善积德),他的果报最高只能到忉利天,我们中国人俗称为玉皇大帝,欲界第二层天。欲界有六层,第三层以上就有修定。这个定,定功不够,我们一般叫未到定,也就像现在念书,这个课程是学了,但是不及格,如果算是六十分及格的话,恐怕他只有二十分,差得很远。但是有这么一点定功,他就在忉利天之上,他到第三层去了,夜摩天。定功更深一点,到兜率天去了。我们晓得弥勒菩萨住兜率天,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所以它有内院跟外院。外院是凡夫,就是修定没成就的,但是他的定功比夜摩天定功高;弥勒菩萨在内院,内院是菩萨道场,就是兜率天里面的众生也见不到弥勒菩萨。像我们这个人间一样,我们人间是凡圣同居土,有没有菩萨、阿罗汉住在我们这里?有,我们一般人看不到,除非有特殊因缘的人,他们偶然遇到了。定功再加深,就生第五层天化乐天,再往上面去,他化自在天,定功都不及格,化乐天还更差一点。如果定修成了,他就不在欲界,到哪里去?到色界去了。色界天有身体,没有欲。欲是说什么?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欲界天里面有,愈往上面去愈淡薄。到初禅以上就没有了,他的定功很深,能够控制五欲七情这些习气不起现行,它并没有断,但是被控制住,不起作用。

  世间有不少人,我们称他为学者、专家,向往着平等、自由、民主,在我们这个世间是不是真正能做得到?给诸位说,做不到。为什么?只要你有欲望,只要你执着身是我,你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你就做不到。为什么?不平等、不自由,你在六道里头被业力所转。真正讲到有一点平等自由的那个形象,最低限度是色界天,他没有欲望了,真正是古大德常常所说的两句话,「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大同世界,最低限度是色界天,人人没有欲望。色界天有四禅十八层天,初禅三层,二禅三层,三禅三层,四禅有九层天。很特殊,四禅也是凡圣同居土。讲真正的自由平等,还在四禅之上,到哪里去?无色界天,那真的平等了。四禅天里面没有欲望,他有色身,福报还有大小不一样,显示在什么地方?显示在他居住的宫殿、色身的相好不相同。还是不平等,比欲界来讲,它平等了。到什么时候才真平等?无色界。无色界是什么?我们一般讲只有灵存在,中国人讲灵魂,外国人也这么说法,只有灵魂存在,没有物质的身体。所以他没有身体,他也不需要宫殿,这才到真正的平等。他的定功程度也不一样,但是他没有色身,显示在哪里?显示在寿命长短不一样,所以它有四层。这些事实现象我们不能不明了。真正明了之后才晓得,欲界里头绝对不会平等,为什么?造业不一样!那怎么能平等得了?人间富贵不平等,你不能勉强他平等,他过去生中修的福修得多,他这一生得的福报大;那个人修的福很少,他得的福报就很小,他两个怎么能平等?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相貌不一样,体质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同样得人身,引业相同,满业不相同。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做人就不会有妄念,不会怨天尤人。看到富贵人,我们不如他,知道他过去生中修得不错,修得好,我没修,我比不上他,心平气和。我要怎样才能得到福报?应当断恶修善。

  世间人所希求的不外三桩事情,第一个财富,第二个聪明智慧,第三个健康长寿。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有因,有生因,因是什么?因是断恶修善,因是布施。什么是恶?贪婪是恶,吝啬是恶,造作种种不善是恶。这个恶有标准的,佛家讲得很简单,讲了十条,杀生是恶,偷盗是恶,邪淫是恶,妄语是恶,两舌是恶,绮语是恶,恶口是恶,贪瞋痴是恶。能把这个恶断掉,努力修十善业,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具体的教导我们修财布施,财是财富,我们有,别人有缺乏,要供给那些缺乏的人。财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愿意帮助需要的人;内财是身体、是智慧,我们常常讲的,为别人做义务工作,我帮助别人不需要代价,这是什么?这是用内财布施。内财布施所得的果报超过外财,因为外财容易,身外之物,自己用自己的时间,用自己的体力、劳动去服务别人,这个比外财要难,所以他的果报就很殊胜。这都属于财布施。财布施得财富的果报。这一生当中你看到许多人发大财,从哪来的?父母是富翁,经营得不错,过世之后他拿了遗产?不是的。你仔细去观察,得前人遗产的人很多,有人三年五载就消耗尽,一生过着贫穷的生活,命里没有!父母给他他守不住,他父母经营生意会赚钱,他经营生意都蚀本,会遭遇种种灾难,财都耗掉了。所以父母虽然留给他,他自己还是命里有;没有的话,一点用都没有。这些道理古圣先贤讲得很清楚。

  聪明智慧从哪里来的?法布施来的。法是什么?你有能力,你有智慧、有才艺,肯教别人,喜欢教别人,这属于法布施。法布施的人他的果报得聪明智慧。我们世间有很多聪明智慧的人,为什么他有聪明智慧,我不如他?我们要晓得,他过去生中修聪明智慧,修法布施多,我修得少,我没有他那么多,那怎么会一样?再说健康长寿,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别人遇到困难,感觉到恐怖,身心不安,你能够帮助他,让他离开一切恐怖,你去保护他,这一类属于无畏布施。在佛门里面,诸位都知道,中国学佛的人素食的多,要知道素食就是无畏布施,不吃众生肉,这些小动物看到你不害怕。这也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你心地慈悲,你的磁场就慈悲,小动物进入你的磁场牠不害怕,牠没有恐怖,牠愿意亲近你。如果是个打猎的人,天天杀生,这小动物一看到你赶快就跑、就逃命。你虽然无意杀牠,你身上有杀气,牠感觉得不安,身心不安稳,牠逃跑了。你看素食是无畏布施。人家有生病、遇到困难,我们帮助他,让他身心安稳,这都属于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如果我们存心不善,常常想找别人麻烦,让别人感到恐怖,这种果报就是短命的果报…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