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学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尽量的不起念头,心愈清净愈好,最重要的,我们现在下手就是不执着,我们随缘,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你的心就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色、耳闻声,生智慧,不生烦恼,烦恼是什么?烦恼就是分别执着,起分别执着就生烦恼。
所以能大师这五句就是《华严经》的总纲领,《华严》说什么?就说这五句,这五句展开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细说,所以是同样境界,一点差别都没有。这两尊佛陀,我们要肯定能大师是佛陀,一点都不假,你看,在东西方不同的环境之下为我们示现,来教导我们,我们接触到,慢慢就能够体会到、就能够感悟。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华严》的奥旨,奥妙之处,帮助我们在佛道上修行,然后也能契入这个境界,也就是我们需要妄尽还源,入华严境界,也就是入世尊的境界。这是大乘法里,就是佛经哲学里,确实是讲得清楚、讲得究竟、讲得圆满、讲得高明。佛在《华严经》上说了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讲这一句。在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贤首国师说的,也清清楚楚显示自性就是如来。
《金刚经》上讲如来这个名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简单的解释,什么叫如来?从理上讲,「如来者,诸法如义」,讲得太好了。如就是自性,一切法的现象,能生万法,一切法,一切法就是自性,自性变现成一切法,所以一切法如其自性,自性如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古来祖师大德用比喻告诉我们,他用黄金跟金器来做比喻,把黄金比喻自性,把金器比喻成法相,就是能生万法,金如其器,器如其金,就是如来的意思。从事上讲,「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也就是今佛跟古佛是一不是二,这叫如来。说得好,说得很清楚。如来是谁?明白了,自己就是!没有明白,你自己还是。没有明白的时候在隐,明白就现出来。没有明了的时候,你本自具足;明白了,能生万法。明白了,你就是如来,不是别人,不在外面。所以佛法称为内学,经典称为内典,它是向内,就是自性、心性,它完全是从心性当中去求,才能够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搞明白的。此地如来,自性就是如来,清净是德,圆是圆满,是讲相好,明是讲智慧。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是明;德相是清净、圆,统统都说到了。这句话更简单,惠能大师讲五句,你看看贤首国师讲一句,自性清净圆明体,一句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五句,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部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所以这部经,宇宙人生的真相,用一句话来说清楚,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叫『显一体』。
下面贤首国师给我们做了解释,『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如来藏,我们在前面费很长的时间跟诸位介绍出来了,什么叫如来藏知道了,如来藏中法性之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如来藏是什么?如来藏就是我们现在起心动念这个心,这个心我们常讲妄心,可是妄不离真,没有真,妄从哪来!真在哪里?真就藏在妄中,所以叫如来藏。真是什么?真是法性,法性就在如来藏里面。所以我们的真性在哪里?真性就在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里面,只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如来藏中的法性,或者说如来藏中的自性,或者说如来藏中的佛性都可以,它就现出来,就现前了。
这一句也圆圆满满的把自性清净圆明体说出来,说出来是什么?说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分,不但我们有分,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一个是例外的。畜生道里面,大从海里面的鲸鱼、陆地上的大象,小讲到蚊虫蚂蚁、蜎飞蠕动,有没有?有,牠的妄想分别执着里头也含藏着如来、也含藏着法性,跟我们没有两样。不但有情众生,有情众生我们现在称为动物,这是有情的,无情众生:植物、矿物,有没有?有,在植物、矿物里面我们就不叫它佛性,就叫它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在有情,就是动物,我们称佛性,植物、矿物我们称法性,为什么?它的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是从它这里能生万法变现出来的。怎么变现法?在第二段给我们说明,第一段给你讲能现、能生、能变的体,先给你讲这个,然后再给我们说明它所现的、所生的、所变的万法。万法就是宇宙,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第二段在讲这个,第二段讲能生万法。
再说这个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我们把这个字省略掉,「从本已来」我们取两个字,「本来」,这大家好懂,本来自性它就「满足」,满就是圆满,足是没有欠缺。这八个字就是能大师第三句所说的本自具足,本来它就样样具足,什么都不缺乏。我们看到宇宙森罗万象,变幻无穷,善的有,恶的也有,清净的有,染污的也有。我们初学的时候想不通,不能想,愈想愈错。所以我在讲《华严经》,偶然之间看到这样的经文,让我一下想到万花筒,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我这个桌上还有一个万花筒,这可以旋转的,可以转的。里面打开看看,只有大概十几、二十片不同颜色的纸片,你在这边放大镜里面去观察它,你去转,它在里面千变万化,你转上一天、转上一个星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样子。我才有一点觉悟,佛讲我们自性变现出万法,就像万花筒这个道理一样。怎么变的?动就变了,不动就没有了。这个动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动了,小动,好像波浪的微波,分别就是中度的浪,中浪,起心动念是小浪,分别是中浪,执着是大浪。我用这个话来讲,诸位比较容易体会得到。我们现在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有,是大风大浪,所以它的变化无量无边,无有穷尽。无论它怎么变,都出不了这万花筒。万花筒是什么?万花筒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怎么变也出不了六道。我们对佛说这桩事情才稍稍有进一步的体会。
所以首先要了解,它在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本自具足;起心动念,能生万法,这里头有隐有现,隐现不二。记住,隐不能说它无,现不能说它有,所以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特别嘱咐我们应作如是观,应该这个看法,那就跟诸佛如来看法完全相同。这个有是幻有,不是真有,佛法讲真妄,它的定义,真是永恒不变是真,凡是会变的就不是真的。你看我们这个身有生老病死,那就不是真的,真的是怎么?真的决定没有生死的现象,没有生老病死的现象,那是真的。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我们这个山河大地、星球,有成住坏空,所以没有一样是真的。说得更玄一点,连时间、空间都不是真的。时间、空间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错觉里面产生的,不是真的。这个问题现代科学家也证实了,我们一向对时间、空间错认了,以为它是存在的,不知道它也是虚幻的。不知道就是迷,知道就是觉悟。
讲到能变的体性,『处染不垢』,染是什么?染就是六道,我们迷了在六道里面,时间也很久了,出不去,总在六道里头流转,我们讲搞生死轮回,搞这个东西,这大错特错!真正明白之后,才晓得这是我们自己迷惑颠倒造成严重的耻辱,为什么?那些觉悟的人他不再搞了,你看他们多么悠闲、多么自在。他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也是,他们能放下,我们为什么不肯放下?我们跟他们的差别就在此地,他们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六道,他不沾染一丝毫的染污,为什么?他没有起心动念。我们现在落在轮回的时间久了,现在努力在修行。我们的修行对于自性来讲,实在讲是不相干的事,所以『修治不净』,你这个修,它就会清净吗?哪有这回事情!我们修的是什么你要知道,修的不是真心,修的是妄心。妄心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我们要把这个东西,这是错误的,把它修正过来。实在说,把这些错误的东西放下就是,放下,我们的清净圆明体就出现,不放下它就隐藏,隐藏在哪里?隐藏在我们现在一切幻相里面。
这在前面也跟诸位做过多次的比喻说明,所以现在电视是个好东西,从前没有,我们把自性清净圆明体比作什么?比喻作电视的屏幕;能生万法,我们把它比喻电视打开,频道打开,它出现的影像。我们看影像的时候,往往是屏幕忘掉了,屏幕什么都没有,我们看电视看得很热闹,其实屏幕丝毫不沾染。屏幕里显出的色相是染污,不清净,这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的呢?真的是屏幕。你怎样去修治它?它本来是干净的,不是你修治它才干净的,现相,无论是什么现象出来,它并没有染污。如何保持我们的心永远像屏幕?实在讲,那是真心,是本来有的,只要你不着相就没事了,我们今天着了相。我们还用这个比喻,一个真正修行人,心地清净的,我们把电视打开让他看,他看了半天,你问他:你看到什么?他告诉你他什么都没看到。你想,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他讲的是真话。迷惑的人,你问他看到什么,他会把电视情节样样讲给你听,它全是幻相。他看到什么?生灭法。屏幕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用这个道理去看电视,那就是修行!修《大方广佛华严》,每天看电视,他会开悟,每天看电视,慢慢就看成佛了。所以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佛法不是定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电视也是其中的一门,门门通大道,门门都能帮助你明心见性。问题就像宗门大德勘验学人,你会么?你会看么?会看的成佛了,不会看的迷在里面,起心动念,造业受报,关键就在「你会么」。不垢不净,『故云自性清净』。
『性体遍照,无幽不烛,故曰圆明』,遍照是智慧,智慧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为什么?我们的性体是遍法界虚空界,法界虚空界是从性体里头变现出来的。《楞严经》佛讲个比喻讲得好,佛把我们的自性比喻作天空,天空好像是我们的自性,宇宙万法像什么?像虚空当中的一块云彩,你看哪个大?虚空是自己,云彩是自己变现出来的假东西,不…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