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愚痴感应的,地震是傲慢、嫉妒、不平所感应,佛是这么跟我们说。总的一句话说,境随心转,境是外面的山河大地,山河大地是随着人心在转的。这种说法,跟我们中国一般风水师的说法相应,风水家常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有福,这个地方风水不好,像现在的地球风灾、水灾、火灾还加上地震;如果人心善,这灾难都没有了,都化解。科学技术做不到,人的意念能改变环境,我们相信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呼吁这个世界上的宗教徒,信仰宗教的人,我们大家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为全世界各个地区灾难来祈祷,会产生效果,纵然距离远也能产生效果。这个江本博士曾经做过实验,他在他自己办公室,在东京放一杯水,玻璃杯放一杯水。打电话给全世界的朋友们,跟他一起研究水实验的,世界各地都有,同一个时间大家一起祈祷,心都观想他的办公室桌上这杯水,祈祷十分钟,同一个时间全世界各地。然后把这个水放在冰箱里面,摄氏五度它结成的雪花,到显微镜底下去看,那个结晶非常之美,产生效果。这就是我们意念没有距离的,你在地球的那边,我们地球那边是美国,你在那边祈祷想着这个地方,它就起感应。他做的这些实验做得好,我们可以拿来用,认真的去做会起很大的感应,灾难能化解。
去年巴西的预言家讲九月份亚洲的大地震,九点一级的地震,确实是被我们许多同修念佛回向,真的化解,这不是没有,这是会产生力量。巴西这个预言家在地震发生前一个星期宣布,这个灾难没有了。本来他说这个灾难,如果不发生在中国,肯定发生在日本,结果在一个星期之前,透出来的信息说中国没有,日本也没有,真的就没有。所以只要我们学佛的同学,我那个时候通知还是全世界净宗学会的同学们,每天认真为这桩事情来回向,其它宗教叫做祈祷,会产生效果,各地方有灾难我们就要认真做。所以想到从前古时候,国家灾难的时候,这些帝王大臣斋戒沐浴、断恶修善,来祈求上天保佑化解灾难,它有道理,它不是迷信,它真能产生效果。遇到有大灾难,帝王下命令大赦天下,做好事,有道理,跟佛经上所讲的同一个原理。我们相信古代帝王多半是虔诚的佛弟子,他们经常礼请高僧大德到宫廷里面去讲经教学,他懂得,知道灾难现前怎么样应付。平常以伦理、道德、因果教化人民,人民心善、言善、行善,灾难就不会发生。如果把教育疏忽,人心不善、行为不善,灾难就起来,天灾人祸一齐起来,它都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们不能不晓得这些道理。
学佛之后,我们在大乘教里面逐渐的明白,心性是平等的。所以佛教给我们,不要着相,不但不要着相,连心性也不可以分别执着。不但不能分别执着,也不能起心动念,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分别执着,你起这个东西是错误的。自性是清净的,我们知道它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我们用什么方法回归自性?用禅定。禅定这个名词的含义,禅是从梵文翻过来的,禅那;定是中国字,它们意思很接近。所以用这么一个名词叫华梵合译,两个字,一个字是梵文,一个字是中国意思。禅的意思里头有静有虑,所以它是放下,可是放下里头有看破,并不是完全放下,放下是什么?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看破是什么?他什么都明了,不是不清楚。古人比喻得好,在禅定的境界,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了瞭,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个境界叫禅。如果只有定没有境界,那错了,那个禅定里面是什么?有定、有无明,他什么都不知道。果报在哪里?果报在四禅无想天。这个道理要懂,你要不懂的话,你修无想定以为你是修禅,那大错特错了。无想定实在讲也不容易,什么都不想,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放下,但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知道,这不是禅。禅是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什么都知道,你问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不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般若无知。没有缘的时候,他心清净的,心如止水;有缘你向他请教,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那是禅。拿一部经本来问你,你不能说是你不知道,那你不是修禅的。修禅的时候,他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是平等的,这是禅,所以慧是觉,禅定也翻作止观,他慧他才观。定是止,止是什么?就是止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修行功夫叫得力。有止没有观,错误的,有观没有止也错误,所以佛导我们止观等运。
平等的去学习,性相二边都不执着,二边都不分别,二边都清清楚楚,对于理体清楚,哲学里面讲的本体,对于现象也清楚。体是真的,体是真有,但是体它不是个形相,所以讲体通常都用空来代表。这个空不是无,空是有,为什么说它空?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不是物质,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它;不是精神,我们想不到它,第六意识是想,你想不到它。所以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它真有,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万事万法是从它生起来的。我们常常用现在的电视屏幕来做比喻,法性理体就是屏幕,你不能执着它,它什么都没有。屏幕里面现的相,这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还包括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因为它也现相,都是屏幕里的相。相是什么?相是幻相,性是真性,真性永恒不变。但是真妄确实是两桩事情,妄不会跟真融在一起,真也不会跟妄融在一起,各是各码事,互相不妨碍,就跟我们电视屏幕显像这个样子很相似。所以你要会看,会看你天天用这个心去看,用这种观去看,看久了也会开悟,也会豁然贯通。所以晓得染净皆空,屏幕里面的现相是染,屏幕是清净的不染,屏幕里面的色相是空的,这个屏幕怎么?屏幕也不可得。我们现在是有个屏幕,有个东西可以得,实际上呢?实际上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所以它也不可得,叫万法皆空。于性、于相都不要去分别,都不要去执着,那就是常寂光普照,这叫空如来藏,是从这方面看的。
「不空如来藏」,心性具足无漏清净功德,同时也具足有漏业惑染法,包藏含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这就是我们《还源观》里面,第二段、第三段所讲的,你不能说它空,也不能说它不空。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说空,对!相是幻相,当相即空,了不可得;性是真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也不可得,这是说空如来藏。说不空呢?相虽然是幻相,幻相不是没有,有,幻相从哪里起来?幻相依真而起,所以真里面含藏着幻相,这个理很深。但是明白之后,对我们修学有很大的帮助。人生活在世间不能没有求愿,所以八苦里头有求不得苦,你有求。如果你把事相搞清楚之后,求愿的心放下,真正做到什么?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为什么不要去争、不要去求?你统统具足,何必去争,何必去求!你要去求、去争,要真的能够求得到、争得到,佛都佩服你。你争不到,你也求不到,你所争的、你所求的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当然自性本有要见性才能够得受用,不见性不能得受用,不见性的时候你所争到、所求的,我们讲你命里有的。命里有的那是业,你过去生中造的业,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你这一生得财富,你争也好,不争也好,你都得到。争也能得到,不争也能得到,你了解这个,那我何必还争!就不要争了。可是不争的时候得到更多,争的时候得到反而少,为什么?争是烦恼,你带着烦恼会把你的福报逐渐减损,就亏损,所以不争得到的多,争得到的少。
现在大家讲竞争,错了,他命里有一百亿的财富,因为他争,打了对折,大概只能得五十亿,自己就以为不得了,其实已经亏一半。他要是不争的话会增长,命里的一百亿可能会达到一百二十亿,何必要争?争是缺德。所以不用竞争,不用伤害别人、破坏别人,不可以用这个手段,你来的愈来愈多。北京有个胡小林居士,听我讲经懂得这个道理,他做生意以前是竞争,想尽方法破坏竞争的对手,去侮辱他、去打击他。现在明白这个道理,对竞争对手赞叹,不争了,反而自己的生意,在金融风暴来的时候,他一点损害都没有。他告诉我,现在身心愉快,没有这个烦恼,不担忧,生意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五,这意想不到。原本以为,家人、朋友都跟他说,你不跟对手竞争,你这生意怎么做?他自己跟家人、朋友说,我做一年试验试验看,这一年赔掉我都没有关系,我来做试验。结果没想到这些订单超过去年,跟我说佛法真管用,佛法用在商业上会发财。你说是真的吗?真的。为什么?你做这个生意,你里头德行加进去,怎么会不发财!你不懂这个道理,天天跟人争,破坏别人,你这个生意里头加上罪恶进去。你争与不争都是你命里有的,加上罪恶肯定是减损,加上功德肯定是往上升,这是佛法用在商业上,无论用在哪个行业上,都会带给你想不到的利益。所以佛就是教人不争,教人守本分,教人累积功德,累积功德不但里面有智慧,里面同样有财富,无所不有!所以学佛才是真正聪明人,真正觉悟的人。
不空如来藏里头,给我们解释这个原理原则,我们清净的功德具足,不清净的染污烦恼也具足,问题是我们怎么用法?染污那边我不用它,清净这边我用它,这就对了,这就没错。所以就称为不空如来藏。这是法性之体,法性能生法相,法相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诸佛实报庄严土,那都是属于相分,性相是一不是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这次因为澳洲总理的邀约,我明天就得离开,因为这次我们预订的没讲完,我想我澳洲回来的时候继续讲。谢谢大家,祝福大家过年好。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