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集▪P4

  ..续本文上一页是修学,立是建立,哪些福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对父母能尽孝道,这是福田的基础,福田的根本,种福田头一个是对父母。第二个是对师长,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智慧得自于老师,这首先要报的。然后再报国家的恩德,没有国家你就没有保障,你的社会就不安全。所以国家带给我们就是安稳,社会的安定、社会的秩序,这些都是福田。对于人民,人民对于我们都有恩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哪个行业对我们都有贡献,少一样我们就感觉得不方便。所以各行各业对我们这一生来讲,统统都有恩德,知恩报恩,这叫广种福田。

  再看末后这条,第四「法师自利利他益」,这是什么?这是讲经的、教学的。儒家教学教《弟子规》的也是法师,因为《弟子规》是法,是儒家根本法。《感应篇》是道家的基本法,《十善业道经》是佛门的根本,所以学习、弘扬这都是法师。法师两个字的意思,是以法为师自学,我自己学习,然后把这个法传给别人,教导别人,这叫法师,他有自利利他的利益。「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其说经之人,一切时中,身心调适」。这是真的,诸位同学们,无论是在家、出家,你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的,我这一生的经验,没有别的。章嘉大师教我很早,我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但是接触到佛法两个月,我就有缘跟他老人家认识。他那一年是六十五岁,他是六十八岁圆寂的,我跟他三年,他大我三十九岁,我把他看作祖父一样看待。他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教我去读《释迦方志》、《释迦谱》,就是古人写的释迦牟尼佛传记,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我才知道释迦牟尼佛一生从事教学工作,知道他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三十开悟。跟《论语》里面,夫子自述的很相似,孔子说他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岁他学成了。释迦牟尼佛也是三十岁开悟,悟了之后就开始教学,所以他老人家三十岁开始办班教学,弘法利生。一直到他圆寂,他是七十九岁圆寂的,我们中国人讲虚岁是八十岁,七十九岁,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当时章嘉大师就希望我走这个路。大师圆寂之后,我学佛的根基是章嘉大师帮助我奠定的,他走之后,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跟老居士十年学经教。三十三岁出家就走这条路子,就真的落实世尊一生的行业,讲经教学到今年五十年。

  经上讲的利益就是一切时中身心调适,这个我做到了,为什么?每天都不离开经论。也就是每天没有离开佛菩萨,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天天听佛菩萨的教诲。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遭遇的,有快乐的事情,也有很麻烦的事情,但是都有佛菩萨指导,就是经典的指导,让我们平安度过,而且在这里面吸取经验,增长智慧,提升境界。佛法里面所说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个我们得到!所以愈学愈欢喜,愈学愈自在,愈学愈有信心。当前这个社会灾变很多,我们依凭佛陀、圣贤的教诲,我们看得很清楚,我们也知道怎样度过这些难关,怎样帮助别人度过难关。现在整个世界确实让许多人丧失信心,认为这个世界没救,他们真的想不出化解冲突的方法。可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向科学技术去观察,没有回头,如果回过头来看看老祖宗,解决今天社会问题方法就有!这个话还不是我先说的,是英国汤恩比博士他先说出来的,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就是现前,冲突是人祸,除这个之外,所谓自然灾害是天灾,天灾人祸,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严重问题。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我在佛法里面五十七年的学习,我肯定汤恩比博士说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如果能用儒释道三家这些基本的教诲,普及全民教育,我的想法绝对不会超过一年,冲突化解,我们一般人的怨气消除,社会安定,世界和谐,是真的不是假的,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们面对着全世界,全世界宗教很多,大概最多的是美国。我听说美国差不多将近两百个宗教,美国自由开放,谁去注册立个宗教都准许。但是世界上大家公认的,拥有信徒最多的是六大宗教。面对全世界,我们如果只拿中国儒释道,别人心里不平。所以我们也必须把大的宗教,他们的典籍、他们的圣训,也要节录出来,一起来普及全民教育,这样大家就很公平。像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现在还有巴哈伊教、犹太教,这个都是拥有信徒多数。他们的典籍里面也有很多好的圣训,跟儒释道基本教学很相似、很接近的,我们都把它选出来,编成一本书给现代的社会,「人生必读」,来向全世界推动全民教育。我们相信化解世界种种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谐,这不是理想,是可以做得到。当然要靠我们努力,我们要不努力把它促成,那还是有困难。好在这几年,我们所做的有点成效,也有点经验,我虽然年龄这么大了,你们大家都晓得,这是佛菩萨、上天给我一个很好的身体,我还可以为这桩事情再去努力几年。如果得到三宝加持、各个宗教的神明保佑,我相信能够在三年当中促成世界宗教团结,世界和谐就会落实。

  从哪里做起?诸位同学必须要知道,从自己本身做起,一切时中身心调适,从这里做起。佛常常教导我们自度而后才能度人,自己没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我们从哪做起?要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我讲得很多,也讲得很久,我们佛教衰到今天这个现象,原因就是我们舍去戒律。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教,没有礼就没有儒,没有因果就没有道。所以我们从根抓起,首先自己要认真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我们一定会在一切时中身心调适,自度。我们发心想求往生极乐世界决定得生,只要这三个根你扎住。为什么?那是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有这三个根就是善人,就是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哪有不生净土的道理!「诸人民众,增加守护,慈悲平等,心无伤害」。这是讲讲经教学,这些做老师的人他们自己先做到了,又能够教化别人,一切时中身心调适,这是自己得到的利益。下面是教人,你能够普遍推动全民教育,增加守护,这是说护持你的人多!人人都向善,人人都喜欢善,你再行善道,你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得到群众的尊敬,你是个好老师,大家都向你学习。慈悲平等,心无伤害,我们自己做到,我们能够感化别人,让整个社会一切众生都发慈悲心,对待人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天下太平。

  心无伤害,不但对人没有伤害,对一切众生不伤害,对花草树木、对山河大地都不能够伤害。现在的社会,诸位晓得,科技发达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那就是伤害大自然。伤害大自然,大自然会给你报复,这个报复就是现在所谓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破坏它的一种报复。我们不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就没有灾害,这个要懂,这很有道理。「亦令一切众生诚心皈仰,皆悉修习菩提之行」。这两句来做个总结,令是得到,你会得到一切众生诚心诚意向你学习,皈依仰慕,以真诚心来依你为师,向你学习,学习什么?学习菩提之行。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也就是佛家常讲的,我们自己觉悟回头,断恶修善,我们要帮助别人觉悟,这很重要。帮助别人,你看佛陀教化众生,他老人家一生所示现的,是以身教为主,言教是辅导,这个重要!特别是在开头,对于初学,一定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佛陀当年在世他的言行举止,后人把他记录下来就是戒律、就是威仪。他全做到了,一点都不勉强,这是什么?这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不能做坏样子,要做好样子。前面我们讲到四德,四德里面第二条「威仪有则」,这就是给世间人做好样子,做好榜样。他们的思想、见解、言行有缺陷,我们怎么帮他纠正?做出来给他看。然后这才用言教,人家看到你的好样子,来向你请教,那你再好好教他。

  所以用身教来诱导,来启发他,言教完成他、成就他,佛是用的这个方法,这圣人。我常常讲什么叫圣人?自己先做到然后再教人,圣人。什么叫贤人?贤人是自己说到,说到他能做到这是贤人。第三种就不好听,他说到做不到,那叫骗人,所以别人不服。为什么古圣先贤他的教化,不但影响当世,他影响到后世,影响到三千年的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靠什么?没有别的,他做到。他所讲的全部做到,没有一个字做不到,做不到的他不说,做到再说,这一点我们要学习,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做到之后再讲影响力就大了。自己讲给人听,说得天花乱坠,自己没做到,别人给你批评,「你能说不能行,一文不值」,那就难怪!所以我们学圣学贤,先要自己作圣作贤,努力去做。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从《感应篇》做起、从《十善业道》做起,真的要干。然后在家也是一样,可以学《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如果在家人四个根是四平八稳。你有这四个根,肯定不断向上升,向上升就是大圣大贤,这一生没白来,这一生真的走向佛道,也完成佛道。这个机会就在我们面前,看我们自己肯不肯干?真肯干就能圆满。现在时间到了,这次我们这个五天在一起学习,我们到这里是一个阶段,下一次来,我们再继续研究后面详细的这个六条。谢谢大家。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