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节课
《入行论》到现在已经讲了一百堂课,以后还要讲多少堂课?我也决定不了。在这个过程中,正如刚开始发愿的那样,大多数佛友现在仍在继续听着、继续修行,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但也有个别的道友,可能是业力所控制吧,也有退失的现象。我个人发愿只要没有离开人间,无论如何,会将这部法传讲圆满。希望大家也发这个愿,现在已经听了一百堂课,后面恐怕不会特别多,总共最多是一百左右,若连一部论典都听不全、学不全,那想学习大乘佛法,可能只是口头上说说罢了。
其实《入行论》不仅仅是听一遍,按照传承上师们的做法,一定要反复地听受。不仅是听受,法本还要经常带在身上。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他终生随身带着的有两个法本,一是《真实名经》,一是《入行论》的颂词。我希望大家也把《入行论》法本随身带着,一方面能遣除修行中各种邪魔外道的违缘,另一方面对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利益。
从历史上看,华智仁波切以背诵方式给别人传讲《入行论》不下百遍,格玛旺波·丹增诺吾一辈子中讲了《入行论》两百多遍。所以大家也应该发愿: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给别人传讲。不管你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有一颗真实的菩提心,不是为弘扬自己的名声,而是从内心中觉得这部法太殊胜了,无论别人对自己诽谤也好,造违缘也好,反正只要有能力,即使有一个人听,也要想尽办法给他宣讲。
假如实在找不着人听,到山洞里给一些饿鬼、旁生讲也可以的。以前华智仁波切在尼亚隆传讲《入行论》时,当地有个特别可怕的堡垒,光天化日之下都可以听到鬼的叫声,凡是进入那里的人会全部死亡。有一次华智仁波切刚讲完《入行论》后,告诉弟众:“如果有人敢走进堡垒,并且读诵一百遍《入行论》,鬼就可以得到解脱。”一个叫聪纽谢拉的弟子,立刻自告奋勇。很多人都为他担心,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前往堡垒之后,聪纽谢拉坐在舒适的坐垫上,观空性、修悲心,开始大声念诵《入行论》。日复一日,他不断地持诵。当村人瞥见堡垒有炊烟升起时,都欢呼着:“他没有死!”一位最胆大的村民鼓起勇气,到闹鬼的堡垒看有什么变化。他很惊奇地发现,聪纽谢拉平静地对着不见形迹的非人讲授经典。他回村里叙述给大家听,之后每天有更多的村民去到堡垒听讲。后来他的一百遍圆满完成时,全村的人都坐在他面前出神地听着。从那时起,堡垒再也没有鬼的哭叫了。
所以,即使我们没有能力宣讲,无论走到哪里,把法本带在身上,加持力也非常大。当然,《入行论讲记》现在已经有五本了,全部带着恐怕太重,很多人没有这个力气。但是给大家发的那个小本《入行论》颂词,带着应该不会太麻烦,这对增长菩提心也有非常大的利益。
华智仁波切是公认的寂天菩萨化身,他一生中弘扬《入行论》的范围非常非常广,无论是藏地的各个教派,还是各个地方,很多人都知道《入行论》的教义。既然他老人家都是随身带着,我们的菩提心如是渺小,不带着这样的法本非常可惜。
以上给大家讲了一下《入行论》的加持,下面进入正文:
卯二、以修习而断:
此处还是讲断除自轻凌懒惰,昨天主要从心态方面加以对治,今天是身体力行断除这种懒惰。
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
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
大慈大悲的佛陀,首先教人布施蔬菜等容易施舍的物品,逐渐习惯了以后,连自己的身体也能施舍。
若问:“你们说大乘佛法用很温和的措施,对自己一点损害都没有,这恐怕无法成立。因为学习大乘佛法之后,需要布施自己的身体、儿女、家产等,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怎么说它很温和呢?”
回答:你们这样想也情有可原,现在很多人认为:“学佛非常可怕,因为要像《释迦牟尼佛广传》所讲的那样布施身体。哪里能布施身体啊?身上切一块肉也非常困难!”实际上这是未经详细观察而言的,佛陀并没有要求刚学佛的人这样做,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是怎么讲的呢?首先以蔬菜、破衣等无足轻重的财物施舍给他人,减少对自我的执著之后,再尝试作较大的布施。噶当派的教言中说,如果吝啬心特别强,可以训练把左手的东西送给右手,右手的东西送给左手,将另一只手观想为他人,就这样互相布施,直到自己的舍心生起。
有些人刚开始布施时,不要说自己的身体,连最好的衣服舍给别人,心里也是特别痛。如果心执著的对境非常微小,的确作布施相当困难,但心的力量可以扩大,它的范围是无限的。比如最初作布施时,可以用简单的东西,然后循序渐进扩大自己的心量。刚开始布施一分钱、两分钱,过一段时间几毛钱、几元钱,然后再是金银财宝、家产房屋,乃至自己的眷属或子女,最后整个身体也可以布施,这是有一定过程的。以前没有学佛时,稍微做点上供下施,好像割肉一样特别心痛,但心量逐渐扩大之后,布施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
萨迦班智达讲过:“无论一切任何事,若人习惯无微难,如同学习工巧明,修学佛法亦不难。”大家应该知道,学习电脑、做衣服时,初学之时笨手笨脚,只要锲而不舍地反复练习,习惯后就会熟能生巧。学习佛法也是如此,大乘行人要布施头目脑髓、肢体手足,这些听起来非常可怕,但若心的力量不断扩大,最后乃至无穷,就不会有任何痛苦感受了。
一旦觉自身,卑微如蔬菜,
尔时舍身肉,于彼有何难?
通过再三串习,熟练到了一定的时候,我执和我所执逐渐消失,证悟一切万法皆是空性,依靠无我的智慧,现前黄金与粪便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此时别人用檀香供养你或者用斧头来砍你,二者没有任何差别,也不会对其产生贪心或者嗔心。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对自己的身体能像卑微的蔬菜一样看待,无有耽著之心,舍施身肉又有什么困难呢?
比如你到了一地菩萨以上,或者虽然是凡夫位,但无我之心相当切,如同阿底峡尊者的上师那样有布施身体的勇气,此时尽管有一些痛苦,但也不会特别强烈,不像我们这样执著。我们为什么不能布施呢?因为被我执和我所执牢牢控制,不知五蕴完全是一种假合,进而对其产生执著,别人若砍割棒打它,就觉得非常痛苦。如果一旦证悟了空性,舍弃身体怎么会困难呢?
《学集论》中引用《华严经》云:“菩萨见到乞丐前来乞讨,内心欢喜数数产生,净居天的禅定之乐亦所不及。”《入中论》也说:“且如佛子闻求施,思维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月称菩萨在此论的自释中引用《虚空藏经》的教证说:“如大娑罗树林,若有人来伐其一株,余树不作是念:彼伐此树未伐我等。于彼伐者,不起贪嗔,亦无分别。菩萨之忍亦复如是,此是最清净忍,量等虚空。”
有些人一听说大乘要布施身体,就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觉得这个特别可怕。其实你真的到了那种境界时,绝对不会有丝毫畏惧。世间上利他心比较强的人,即使是凡夫也愿意捐献器官,很多的痛苦都无所谓,更何况是一地菩萨了?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布施身体还是布施财物,对他来讲都非常快乐,绝对不会有任何痛苦。所以《经庄严论》中说,视诸法为幻化的菩萨,即使转入生死轮回中,也像游玩花园一样快乐,根本不会有生老病死的痛苦。
对不了解大乘教义的人来讲,一听说大乘佛教有很多可怕的布施,就认为这极其残酷。实际上你真正去了解的话,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看得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苦行,表面上看来难以忍受,但他们内心根本没有痛苦,而是充满快乐的。所以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作者再三强调根本不用害怕。
有些人进入密宗也比较担心:“我入了密宗是不是很危险啊?要是不能行持的话,犯了以后会不会特别可怕?”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对佛法产生邪见或者失坏戒律,不仅是我们密宗,显宗中也是非常可怕,肯定有一些因果报应。不仅仅是我们佛教,世间中也是如此,假如违犯了社会制度,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今生中定会受到法律制裁。但这些约束对人心来讲,有向善的一面,是一种好事,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对大乘佛法生起畏缩恐惧之心。
丑二、断除长期之厌烦:
身心受苦害,邪见罪为因,
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
有些人可能想:“度化众生是可以的,但乃至轮回未空之前需要为了他众而苦行,这个时间太长了,所以学习大乘佛法很困难。”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身体和心之所以感受痛苦,完全来源于邪见和罪业。内心的痛苦是轮回中的无明邪见造成;身体受到的损害,是自己前世杀生、偷盗等罪业,导致今生的身体不安。凡夫人的所有痛苦,来源就是这两者。
而作为菩萨,第一、身体痛苦之因——罪业是没有的。因为发了大乘菩提心之后,多生累劫中行持十善,以各种方便方法来断除罪业,罪业断了以后,绝对不会产生身体的痛苦。《心经》中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倘若将五蕴全部了知为空性,就不会造作任何罪业,又怎么会有痛苦呢?
现在的很多人,今天生病,明天身体不好,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前世造的恶业。如果断除了各种恶业,身体会健健康康的,不会受到任何痛苦折磨。当然,有些菩萨在轮回中生病,只是一种显现而已。就像有些高僧大德,虽然看起来病得很重,但并没有凡夫人那样的病痛,他们只不过是在为众生示现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包括佛陀在世时,有时候也在众眷属面前示现头痛、背痛等,这样的公案在《毗奈耶经》中也比较多。
第二、菩萨的心有没有痛苦呢?也没有。因为他具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将我和我所全部观空,了达一切诸法为空性,在这样的境界中,哪里会有心的痛苦呢?世间人没有证悟无我空性,对万法有顽固的执著,以此而出现了漫长的轮回。《正念经》中说:“放哨的人,觉得一夜极长难熬;疲惫不堪的路人,觉得路途漫漫遥不…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