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九十九节课▪P2

  ..续本文上一页话里给我背《入行论》的一至五品,他背得特别好,我心里真的很高兴,但后来快要上课了,时间来不及我就下来了。9岁的孩子能背《入行论》,而且背得很快,那他长大以后,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会有一种佛教的方向感,做任何事情都不会离开慈悲和智慧。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教育还是非常重要。

  在座的有些道友,倘若从小就受过《入行论》、《大圆满前行》的教育,见解行为会非常正,但因为长期没有受到这些教育,而且接受了一些不太好的世间教育,相续中有许多邪见垃圾需要清理,不清理的话,将会对解脱一直作障碍!

  凡常此疗法,良医皆不用,

  巧施缓药方,疗治众疴疾。

  上面已经说了,从总体方面讲,世间的痛苦和大乘精进的痛苦完全不同,世间的痛苦极为严重,而大乘精进的痛苦并不可怕。现在换一个角度来讲,佛陀所提倡的苦行,绝对没有世间的痛苦厉害。这个道理该怎么理解呢?

  世间平常的治疗之法,如吃药、针灸等,有些手段非常残忍粗暴。有的道友在生病时,如果遇到不太好的医生,打针的时候极其可怕。所以作为一个病人,首先要看医生的脸慈不慈悲,假如他比较慈悲,那心里有一种安全感,如果满脸凶相,就心惊胆战、非常害怕。

  而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是治疗一切众生身心疾病的良医,佛陀并不用世间医学的治疗方法。现在有些治疗非常可怕,比如换肝脏、换心脏,听说有些医院不打麻醉药,直接把肚子划开做手术,病人一直撕心裂肺地惨叫。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中哪有这样的?虽然强调布施身体,但下文中也会讲到,自己先要达到一种境界,那时候布施身体一点痛苦都没有。

  还有些人说:“佛教要布施很多钱财,这个我不愿意,所以不皈依。”其实佛教并没有强迫你必须布施,佛陀说布施的时候不能有吝啬心,如果稍有一点吝啬,觉得“哎哟,太多了吧”,那不布施也可以,没有一点强迫性。

  良医佛陀遣除众生烦恼的方法,采用极为温和的措施,让我们做起来简便易行,根本不会有任何痛苦。不管是行持六度中的哪一度,佛陀都有非常善巧的方便方法,并以奇妙的智慧进行摄持,有了这些智慧和方便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痛苦。

  比如我们相续中有八万四千烦恼,为了遣除这些烦恼,佛陀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虽然烦恼比较多,总的可分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分根本烦恼和随眠烦恼,根本烦恼中的贪心,种类也是非常多,如贪财物、贪人、贪自己身体,但一切的对治法均可归摄为一种,即看破、放下,或者说观空性、观无常,这种方法谁都愿意接受。

  表面上看来,山上的修行人特别苦,有些新闻记者或领导来到这里,看见有些道友的房子和他的生活状况后,瞠目结舌:“这么苦啊!一个人这样活着,难道不会死吗?”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住在木屋里清净地修行,看见世间人烦躁复杂的生活后,也可以反过来问:“这么苦啊!你怎么过得了这种生活?我是一天也呆不下去,还是到寂静地方去吧。”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相同,但有些人的价值观确实没有价值,就像眼翳者看海螺是黄色的一样,他的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甚深教言,世间的任何学问也无法与之相比。虽然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里面也有些教言值得借鉴(如生活简朴),但一遇到深奥的地方,他们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比如有一个弟子问孔子:“到底鬼神存不存在?”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是什么样的?”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完全是一种回避。若是我们佛教的话,对鬼神的存在怎么样了解,对死亡的到来怎么样面对,这些问题讲得非常清楚。我们很多人以前学习古文时,觉得古文的含义很深奥,古人的文化思想很有价值,但是遇到了佛法以后,的确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世间上的文化全部可以包含在佛教中。所以,任何一种相似的智慧想反对佛教的话,我们应对他生起无比的悲心,如果有机会,则应以佛教的真理一一推翻他如山王般的邪见,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总之,大乘佛法的精进,根本不需要害怕,如果你心里畏缩,行为也会畏缩的,如此一来,普度众生的事业根本没办法做下去。反之,倘若你有勇气、有志气,做众生的事情绝对不会有问题,实际上这也并不困难,堪布根霍在讲义里面说:“修持大乘佛法时,只需要端坐在舒适的坐垫上,内心观空性或者观慈悲心,以此即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有什么困难和痛苦呢?”所以,修行人的生活非常非常快乐。我们若有一些能力,应亲自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度化众生;如果实在没有能力,内心的力量也不可思议,应住在适合的环境中观修大悲心。

  总而言之,所有的佛友千万不要舍弃大乘菩提心,也没有必要舍弃,因为大乘菩提心能利益自他一切众生,而且在行持的过程中,一点困难和危害都没有。

  释迦牟尼佛甘露般的教诲,是真正能生起功德的妙药,对我们来讲,这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如意宝。今生遇到了这样的教言,如果厌弃它、放弃它,这个人可以说没有心脏,愚笨得跟猪没有任何差别。真正有智慧的人,应当通过智慧来了解佛法的奥义,以此解开人生道路上的生死迷茫,趋入光明正道而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九十九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