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启动爱心▪P3

  ..续本文上一页但如果大范围真的要帮助很多人,恐怕需要许多人的支持。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也设了一个慈善基金,即使我死了以后,对可怜的人也可以提供帮助。对那些穷苦的人来讲,哪怕是一份小小的发心,对他们也是有利益的。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只要有部分可怜的孩子、病人、老人得到帮助,我自己受到多少毁谤和不满,甚至受到一些其他的惩罚,我也心甘情愿。学习大乘佛法这么多年了,如果还天天想着自己、照顾自己,除此以外,根本没有帮助众生的话,那太愚痴、太可惜了。所以,通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我大胆地发出了这个呼吁。

  希望每个道友对此反反复复地观察、分析,将我们的菩提心真正融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我们的所作对人们有利,佛教的大乘理念一定会被世人认可的。就像基督教的有些善举,虽然他们的教义很简单,但他们的行为帮助了很多众生。特蕾莎修女在临终关怀院里,天天为病人清洗溃烂发臭的伤口,有个战地记者见过很多恐怖的场面,但看到这种景象后,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战栗,当即说:“天哪!就是给我100万,我也不干。”其他宗教徒尚能以如此爱心来帮助别人,而我们佛教徒呢?学大乘佛法的人非常非常多,按理来讲,应该处处都能发现慈悲为怀的精神,可是这种现象几乎没有。每个修行人口口声声都是我的修行、我的成功、我的上师,一直围着自私自利而转,这是非常不好的做法。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佛教徒的慈悲,相信佛教徒会帮助所有可怜的人。

  自己在享受快乐时,往往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很多利益众生的机会不能利用起来,所以我发愿:祈请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时时加持,如果自己今天所说的话和这次所做的事情,完全是出于自私自利,但愿诸佛菩萨和所有圣者让这些事情不要成功;如果对众生有一点利益,祈祷诸佛菩萨加持一切顺利成办。以我看到母校的一个角落为缘起,也许能让一些可怜孩童的今生来世获得光明。

  有时候缘起真的很奇妙。台湾的慈善家证严法师,最初的缘起也是看见其他宗教的人帮助别人,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触动了自己,从此之后发愿开始办医院,做遍及全世界的广大善事。还有一些著名的明星,也是因为自己孩子身体有缺陷,以此因缘劝发大家积资,免费帮助所有的兔唇病患者。当然,我并不是小山兔要跟老虎比跳崖,自己尽管能力有限,但也想从内心发出小小的光芒,遣除周围的一些黑暗。希望每一个人也共同发愿。

  佛教的慈善,跟其他的慈善是完全不同的。其他慈善可以给人暂时的帮助,如临终时给予一点微笑、抚摩、安慰,让他在爱的温暖中死去。而我们,不但要暂时解决他今生的痛苦,更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让他来世获得究竟的解脱。这一点,我们完全有能力!

  要知道,佛教大悲心的力量非常强大,可是很多人没有利用起来,而其他宗教和世间善良人士充分利用了这种慈悲心,在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所以,大家不要再把慈悲心留在口头上,应该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佛教的慈悲是广大的博爱,而不是极端的偏爱,她可以让爱的光芒遍满每一个众生的心田。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每一个发心,每个佛教徒都不能忘记。因此,非常非常希望以菩提学会为主的所有道友,今后在实际行动中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不仅自己心里踏实,对众生也是有利益的。希望大家用慈悲心和菩提心拥抱整个世界,祈愿人类的未来越来越光明、越来越美好,谢谢大家!

  

  附:

  问:慈善事业是老板、明星做的事情,您作为出家修行的佛教徒,为什么也如此重视?

  答:慈善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不一定只是富翁、明星做的事情。慈善本身的意义是做善事,佛教的基本理念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既然不信佛教的人都能做善事、帮助众生,我们佛教徒为什么不能呢?

  世间上有些善举非常感人,前段时间我研究有关慈善的问题时,看到一个叫李春燕的人,她是个普通医生,也是大学文凭,本打算在苗族那里办诊所来维持生活,后来看到当地的贫民非常苦,她不但没有赚钱,反而把所有的钱全部用来帮助别人,甚至结婚时丈夫给她的戒指耳环也卖了。这些世间人是不信佛教的,他们都有这么强的利他心,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更应该付出自己。所谓的菩提心,实际上就是付出,没有付出的话,不叫真正的爱。

  现在有些明星做善事,也许是钱实在没办法处理,人们都说慈善很好,他就去做一些;也许是想通过做慈善事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一些隐藏的目的。而我们大乘修行人,最好不要有任何自私自利,应该以纯洁的心无条件地帮助众生。因此,慈善应该是佛教徒主要做的事情。

  问:基督教大力提倡慈善事业,您现在也这样效仿,是否和他们一样?这二者有什么差别?

  答:他们没有要求让众生发悲心。我们在帮助众生的同时,还要把他们的心摆正过来。

  去年我帮助了几个大学生,在他们放假的时候,和慈诚罗珠堪布专门抽时间给他们作了一些佛教方面的慈悲教育,告诉他们社会上可能没有这种教育,他们不仅要学知识,还要了解自己的今生来世。后来我在成都时,几个大学生都来了,有些已找到其他人的帮助,现在不需要继续资助了,但是他们强烈地要求,以后办培训班时,一定要通知他们,他们一定要来参加。原因是什么呢?虽然他们在学校里受了十几年的教育,但从来不懂今生来世、没有听过佛教对科学的剖析,没有受过这些甚深的教育。

  我刚才也提到了,其他宗教都在提倡爱心,《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庄子和孔子的教言中也经常讲仁爱,《论语》中“仁”出现了十几处。但是他们的理念只局限于今生,即使承认有来世,也是自我的解脱,转生天界。而利益天边无际众生的博爱,只是在佛教中才有。佛教不离世间觉,我们所做的慈善事业,是为了众生的今生和来世,让他们得到的是暂时与究竟的利益。

  那天有个人也说:“我应该帮助你,一方面能帮助这些孩子的今生,一方面也会为他们来世种下菩提的善根。”有些人也有这种看法。所以,我们跟其他宗教的慈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问:做这样的慈善事业,对您个人修行是否有影响?

  答:是有一点影响。我在平时念诵修行的时间中,专门抽一部分时间来做这些事情。有时候修菩提心或者修密法时,心不知不觉就浮现出孩子们的面孔。但是大的方面不会有影响,毕竟受了佛教的教育这么长时间,一般来讲,在世间散乱的环境中还是能把握自己。

  虽然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但这种影响我也是愿意的。因为自私自利的修行是不是解脱的因也很难说,我有时候真的感觉我们佛教徒太自私了,世间上的好人太多了。以前我知道一个老师叫王文福,他在麻风病的群体中呆了十八年。要知道,麻风病特别可怕,传染性很强,他在这样的群体中呆了十八年,而且在那里培养了四百多个学生,后来都在麻风病的学校里当老师。听说他女儿现在也是大学毕业,又回到他父亲的岗位上继续做。

  作为大乘佛教徒,让你呆在麻风病的群体中,你愿不愿意?你敢不敢?每个人可以想一想。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在诸佛菩萨面前承诺要度化众生,但是让有些人去麻风病学校里教书的话,不要说十八年,十八个月恐怕也要提很多要求。所以,我们应该要作一下对比,这个很有必要!

  问:现在人都认为募捐比较敏感,很多人虽有这种想法,但都不敢做,您这次设立慈善基金,难道不怕会谣言四起吗?

  答:是有点敏感!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是做一件事情的话,人们肯定有各种想法。最初我推广学习《入行论》,当时也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看到效果以后,大家也比较认可。

  我个人来讲,二十多年中不管是在汉族、藏族,都没有特意地化缘募捐,不但是没有,而且对这种事情一直在课堂上做过批评。这次我也想过会不会受人毁谤,或者自己的行为不如法?但我的行为应该不会有问题,因为自心是清净的。然后别人对此会有什么看法,那是别人的事情,正如《入行论》中所讲,众生的意乐千差万别,佛陀也难以一一取悦,何况是我这样的人了。

  只要能帮助可怜的孩子、可怜的人,我愿意牺牲自己,这一点我也早有考虑。在因果方面,应该不会有问题,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善事,能帮助众生,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典中也是开许的。至于别人的想法和说法,对我来讲不太重要。如果顾及别人的诽谤,做事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可能我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就随缘而去吧!

  问:作为初学者,慈善事业会让自己散乱,在慈善事业和闻思修之间,应该选择哪一者?假如自己先成就,即便获得阿罗汉果,那时候再利益众生,能力会不会更大一些呢?

  答:若有把握即生成就,依靠禅定神通来度化众生,那也可以。但从我现在的状况来看,马上获得神通神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发心先做一些慈善事业。

  至于阿罗汉的小乘果位,恐怕度众生的能力不是很强。《中观宝鬘论释》讲了一个比喻说:如意宝虽放在肮脏不堪的粪土里,但它的价值仍非常昂贵;假的珠宝虽放在无量宫殿中,也无有丝毫价值。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有菩提心,即使毁坏戒律、毁坏行为,但始终会发出利他的光芒,跟如意宝没有差别;如果自私自利地修行,即使得到声闻阿罗汉的果位,也是一种假的成就,跟假宝没有两样。所以,与菩提心的利益比起来,作为一个初学者,自己应该明白如何选择。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是否会因此而散乱,应以自己的境界来观察。假如是上等修行人,可以像禅宗和大圆满的成就者那样,终生住在森林中,成就后显示神变来度化众生。倘若无法做到这样,那么现在有机会的时候,最好不要错过,利益众生的机会是很珍贵的,我们有了机会的话,理当尽量地帮助众生。

  问:您现在办的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答:现在政府批准的是小学,批准六百多个学生。以后因缘成熟的时候,等各方面能力、条件具足了,政府也答应我可以先办中学,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六年、中学三年。

  虽然办学是一种散乱的事情,但我可以掌握自己的时间。中午用来处理学校和慈善方面的问题,上午和下午有一段时间可以实修,也可以翻译论典。

  昨天有些人让我不要做慈善,不然我以前翻译过很多珍贵的经论,现在这样做了以后,肯定会散乱的。但我已经发了愿,中间退下来是不可能的。这方面我自己也想过,翻译和修行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只不过是时间没有安排好,安排好了的话,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只要少睡一点,可以空出时间来。

  问:这个学校是不是跟世间的学校一样?

  答:这个学校是公办私助的学校,教学内容和国家教委规定的没有差别,但平时对学生的引导,会跟爱心、慈悲心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政府所推行的教材,内容应该说非常好,在藏文教材里面,也有《萨迦格言》、《水木格言》,学了这些教言以后,对孩子的人格完善会有很大帮助。

  前段时间我去了炉霍的城小,那里有几百个学生,我去每个班的时候他们都很恭敬,然后就开始读诵藏文课本,让人看后非常高兴。他们读诵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山上有很多孩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们要是也能这样读诵的话,即使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自己也不会变成文盲。只要有了文化,对今生来世都会有一定的利益。”

  问:学校的老师是从外面请的,还是国家分配的?

  答:外面请的也有,国家安排的也有。你是不是想去那里教书啊?(众笑)

  

  

  

《启动爱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