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十八节课▪P2

  ..续本文上一页会互相随顺,发生矛盾要及时忏悔,做事情应该有挽回的余地,千万别变成他们这样!)我累世都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但十世以来你都是身为高僧,且奉持戒律严谨,使我没有机会,这次你因受到皇帝过分的宠遇,动了名利心,德性上有所亏损,所以我能够靠近你来寻仇。现在蒙迦诺迦尊者出面来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我们的冤怨就此了结了。”以此因缘,后来悟达禅师作了《三昧水忏》,引导人们忏悔宿业。

  这个公案也充分说明了,众生之间的恩恩怨怨,应该跟前世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即生中对有些人的说话做事看不惯,不一定是对方真有毛病,很可能是前世的业缘在中间作怪。因此我们挑剔别人时,应想到这是前世业力的一种后续,今生若没有斩断这种相续,乃至生生世世也许都会成为冤家。然而,有些人遇到事情时,总喜欢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是他害我、是他说我,为什么不能生嗔恨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你真正懂得前世的因果,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来源。

  下面以比喻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

  譬如地狱卒,及诸剑叶林,

  既由己业生,于谁该当嗔?

  例如,众生造恶业后堕入地狱,不管是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还是近边地狱、孤独地狱,以及此处所讲的剑叶林、煻煨坑、无滩河等,那里有成千上万的牛头马面狱卒,面目狰狞、非常可怕,铁身钢嘴的凶猛禽兽吞噬众生。在铁柱山地狱,柱树林立,铁男铁女遍布,这些恐怖的景象,完全是造恶众生的业力现前,正如前面所学,并不是有人故意安排。尽管这些事物犹如梦境一样,只是迷乱意识的现相,但对业力成熟的众生来说,地狱的痛苦实实在在。同样,我们在人间时,有时候受到怨敌的损害,也是自己的心识不清净,业力现前而已。

  从前有一位独觉,已经获得了圣者果位,有一天他在山里煮染法衣,突然锅里的法衣变成了牛肉,染液变成血水,独觉见后说:“噢,我的业力现前了,这么可怕的事情!”正在那时,有个主人丢失了小牛,看见林间炊烟缭绕,于是顺此方面来到近前,看到锅里的情景后,二话不说,把他抓起来交给国王。独觉在国王的监狱里一关就是十二年,在此期间,他以安忍、慈悲、智慧等功德,感化了许多监狱里的众生,大家都对他非常恭敬。十二年以后,独觉的弟子们在同一个时间想起了他们的师父(确实业力现前,那么多的弟子全都忘了上师),于是开始用神通观察(他的弟子们也很厉害,都是得道的),发现他在国王的监狱里。他们遂各自显示神变来到王宫,当时国王吓坏了,亲自到监狱里在独觉面前道歉,万分懊悔地说:“原来你是如此有德行之人,我关了你这么久,真是造了滔天大罪!”独觉回答说:“这事不怪你,是我自作自受。我往昔曾转生为一名农夫,看见山里有个修行人,就故意冤枉他,把他交给国王关了十二小时。以此果报,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诸多痛苦,今生即使成为圣者,也要受到这样的苦难。”

  平时我们遇到损害时,有些人总觉得:“肯定不是我的业力现前,应该怪他,这个人很坏!他如果没说那句话,现在不就没事了,所以,过失的来源就是他。”但若你真正相信因果,许多事情也不一定是这样。因此,大家今后在处理问题方面,应该详细地思维思维。

  总的来讲,地狱的显现全是自己业感所致,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也说:“我们所感受的地狱饿鬼及旁生的无量苦,全部是自己曾经损害众生的业力现前。”既然如此,那该对谁起嗔恨心呢?所以大家在修学过程中,务必要牢记这一点。

  丑三、宣说嗔恨之颠倒理由:

  受害者认为是“别人害我”,但实际上不是别人害我,而是我害了别人。

  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

  因此若堕狱,岂非我害他?

  我们遭到怨敌损害时,始终认为:“他故意害我,我从来没有害过他。”但这只是未经详细观察的想法而已。实际上别人害我并非无缘无故,肯定是我以前害过他,一旦这种宿业成熟,便会动摇敌人的相续,令其对我进行加害。如果我以前没有害他,即生中不可能出现在他面前,使他的相续产生波动。正因为是往昔的恶业,我的某些语言行为,他就接受不了,开始生起嗔恨心,进而对我百般加害。表面上看,他在损恼我,但实际上,他依靠我生嗔恨心,做了很多殴打诽谤等不如法行为,来世必定堕入恶趣受苦。所以是我害了别人,并不是别人害了我,而且我依靠敌人修安忍,不一定能害到我。

  就像刚才讲的公案一样,别人害你肯定有前世的因缘,肯定是你曾经害过他。今生你又显现在他面前,很有可能中间也说过他的过失或者害过他,前世的因缘再加上今生的因缘,别人就开始大发嗔怒,摧毁自相续中的善根,尤其你若发过菩提心,对你进行谩骂的话,最后一定会堕入恶趣。这样一来,你前世害过他,现在又让他堕入恶趣,从道理上观察,你不是在害他吗?他害你最多是拿个棍棒来打,这只是今生中而已,而他依靠这个因缘堕入恶趣,你真是生生世世都害了他。

  大家以后遇到怨敌时,能不能尽量想起这些教言?这些教言确实非常甚深,后面也会讲到,寂天菩萨说自他交换等大乘不共教言,一般不能随便给别人传,这是相当甚深的密法。世间上的文学巨匠、科学泰斗,对这些教言一无所知,像我们这样的佛教团体,前世今生有非常殊胜的因缘,才能获得如此殊胜的窍诀。因此,大家不要认为“《入行论》是显宗的法,谁都可以得到”,这样大乘的甚深窍诀,没有一定的因缘和信心是不可能听闻的。

  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小的诽谤和冤枉,也不必耿耿于怀,而应明白这都是因果循环。以前在佛陀时代有位实力子比丘,他获得圣果以后,仍经常受到友女比丘尼的恶言诽谤,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之间前世有恶缘,友女比丘尼的前世曾发恶愿:“哪怕他得了圣果,我也要对他进行诽谤。”该公案在释尊的有些广传中有,我在这里不广讲。

  前段时间有个道友说:“本来我是清清白白的,但经常受到诽谤污辱和冤枉,我好痛苦,怎么办啊?”当时我就想起了实力子的公案,虽然他自己什么坏事都没做,但无缘无故很多人都看不惯,很多人都冤枉他,肯定有因缘在里面。当然,你不信因果就另当别论了,我也没办法解释,但如果真的相信因果,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

  有时候很多事情的发生非常奇怪,你若根据前后语言找蛛丝马迹,好像空谷声一样根本找不到,但诽谤的语言却经常传来,很多情况经常发生,所以这只能归于前世的业力。别人害你时应该想到“我肯定曾经害过他”,然后即生当中好好地忏悔,遇到种种不顺时,尽量忏除以前的业障,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大家学习这部论典以后,心相续应该有所改变,以前脾气暴躁的人,现在各方面应该想得开。就像衣服染色了一样,以前是白色,现在变成黄色,以前你碰都碰不得,别人看你一眼也是“看什么?没有见过人吗!”现在学了《入行论》以后,看多长时间你也很高兴,这说明学这部法真的有收获了!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十八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