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节课
昨天,《摄诸法经》中说:“若对如来所说之法,有些作善妙想、有些作恶劣想,即为舍弃正法。”对此大家务必要记住!以前上师如意宝宣讲《弥勒请问经》时,再三强调了这个教证,告诫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不管是辩论还是谈论佛法,或者坚持自宗的观点弘扬正法,在此过程中,千万不能取一舍一、毁谤佛法。如果造了谤法罪,即生中不要说成就无望,反而有堕落的危险。因此,上师如意宝在晚年的时候,特别强调的就是大家不要谤法。
前段时间,我们各位法师在内部商量时,也谈起过这个问题。当时大家都觉得上师的恩德真是非常大,如果没有上师的再再提醒,强调谤法罪的严重性,很有可能我们名义上是法师,但无意中毁谤了很多正法或者高僧大德,染上了舍法罪还不自知,最终堕入三恶趣。所以,凡是学院的大德和佛教徒,大家应该都记得法王的教言,听到别人毁谤哪一位上师,自己就非常害怕,不敢轻易开口评价此人的好坏;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遇到其他宗派时,也非常警惕,尽可能注意自己的言辞。
因此,在修学佛法和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大家千万不能说:“这个法不好,不要学。我学的法是最好的,大家都来学。”“某某上师不好,他是魔的化身,他传下来的是魔法,千万不要听,一定要听我们这边的法。”“小乘法特别低劣,不好;藏传佛教提倡吃肉,也不好。我们净土宗高深莫测……”若以这种方式宣传,无疑染上了舍法罪。
有时候我在外面听到有些居士的话,觉得特别可怕,他们随便就说:“南传佛教不好,不要学,藏传佛教如何如何……”佛教各教各派的法义如此广大,他轻而易举说一句话,就全部否认,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宁玛巴的教法有多少函?若将宁玛巴高僧大德们所著的教典全部集起来,最起码有上千册。这么多纯净无垢的教言,一个居士以分别念就完全否定,说宁玛巴如何如何不好,这样的话,实际上害不了密法,只是害了他自己。
我讲《净土教言》时也给大家强调过,希望学习佛法不要成为自己堕落的因,每个人应该向善妙的方向进步。大家平时一定要观察自己的语言,如果对其他宗派实在生不起清净的信心、恭敬心,口里也不要说一些诋毁别人的恶语。如果你以嗔恨心或别有目的来进行毁谤,别的宗派不一定受到太大打击,但对你个人来讲,毁坏了今生,又摧毁了来世。所以,昨天的这个教证,在以后漫长的修行道路中,大家必须要牢记于心。
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不应舍律行,经咒诳惑人。
“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对具有信心悲心、堪为广大法门的根器者,不应当只传授简单浅显的法。如果别人是大乘空性法门的根基,而我们根据自己的宗派、自己的爱好,给他宣说一些声闻乘的法要;或者别人是无上密法的根基,却只给他讲一些显宗的法要,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假如没有因机施教,就会毁坏他人的根性,听受者也得不到很大利益。《宝积经》中云:“于不堪为法器之众生宣讲广大佛法,乃菩萨之错;于信解广大法门之众生宣说小乘,亦乃菩萨之错。”
按理来讲,真正传讲佛法的人,必须具有了知众生根基的神通。如果没有神通,则应通过各种方式来观察别人的根性,之后再进行宣讲佛法,否则对众生不一定有利。无垢光尊者的《禅定休息》、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中都说了,若没有神通神变就想摄受弟众,犹如羽翼未丰的鸟儿想飞到空中一样不得成。因此,很多经论中再三宣说摄受弟子不容易,原因也在这里。
当然,像佛陀那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也很难以达到。月船禅师曾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表面上的了解并不困难,但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确是有一定难度。若没有认清众生的根基,传法时可能出现一些错误,像舍利子这样的圣者也是难免。《百业经》中记载:能持子和舍利子在家时是好朋友,后来舍利子出家证得圣果,而能持子继续当在家人。后在能持子重病卧床时,舍利子前去探病,并传授四无量心的教言,让他好好作观,死后定能转梵天界。佛陀以无碍智慧观知舍利子没有对他传究竟的法,只能生天,不能得圣果,马上以神变在舍利子走后显现在能持子前。能持子见到佛陀后,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佛为他传了相应的法,能持子即得圣果。佛陀又显示神变,先回原处等候舍利子,并告诉他:“你传的法不究竟,走后我给能持子传法,令得圣果。”
既然阿罗汉传法都有错,那我们宣讲的佛法想相应众生根基,肯定有一定的困难。但总的来讲,作为一个传法者,应尽量观察别人的根基,针对他的信心宣说一些相应之法。否则,在利根者面前天天讲小乘法,别人也不一定得利。反过来说,有些人对密法或空性法门有邪知邪见,在他们面前直接宣讲甚深教言,如同将狮子乳盛在普通的瓦瓶中,瓦瓶会裂开一样,很容易失坏这些人的根性。因此,宣讲佛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别人的根基宣说相应的法门。
“不应舍律行”,不论你的证悟、见解如何高深,也要按照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规定的那样,行为应该如理如法,不能将学处完全弃之一旁。即使你已经证悟了空性,认识了心的本面,外在行为也要严持别解脱律仪。莲花生大士说过:“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像莲花生大士那样的见解,现在那些自我宣传的“大成就者”恐怕是没有的,所以某些人的行为还是值得注意。有些人经常宣扬:“你们不用修五加行,不用念咒语,不用磕大头。一切都是空性的,一切都是光明的,只要安住在光明当中就可以了。”说得倒是好听,但实际上,你自己的心能不能做到呢?如果内心中没有真实境界,光是口头上这样空喊,也没有任何价值和实义。获得一次人身并不容易,最好不要自欺欺人!
“经咒诳惑人”,不要以“只是诵经念咒就能解脱”的欺人之谈来蛊惑众生。虽然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讲了一些经文和咒语的功德,但这些说法有了义或不了义,有其密意所在,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比如说,有人听到《弥陀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或《大解脱经》的功德相当大,就一口咬定:“从此以后,只看这一部经就可以了,再也不要看其他经论了。”这样大肆宣扬,则说明不精通佛经的密要。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什么宣说八万四千法门?原因在于众生的根基不同,不同法门对不同众生是有利的。如果你跟某一部经有因缘,弘扬它是可以的,但不能否定其他的经文。
同时,也不能看到经续中宣讲六字真言、金刚萨埵心咒、往生咒等的功德不可思议,就大胆地宣扬:“只念一个观音心咒就可以了,其他什么经论都不用看,不要闻思、不要修行,只念嗡玛呢吧美吽就可以。”前一段时间,学习《入行论》的道友中也有这种现象,说是:“你们只要好好地念金刚萨埵心咒,或者观音心咒就足够了,千万不要去听课。”当然,听不听课,对我来讲无利无害,但学了这么多年佛法,怎样才对你们有利,我应该清楚。有些上师闻思的时间不太长,据说还没有两三年,这样的话,浩瀚如海的经论教义恐怕是很难通达的。你们有些人刚刚步入闻思阶段,若没有依上师的慈悲开示而解除自己的疑团和迷惑,恐怕没办法了达佛法的真相。
当然,说这种话一方面情有可原,但另一方面,在学习弘扬的过程中,一定要先了解佛教的大概意义,不然将很多众生引入迷茫,自己肯定有很大过失。别人学习佛法,本来对今生来世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因为你自以为是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就把他的慧根全部断掉,这是相当可怕的。如果我说:“《入行论》是千经万论的精华醍醐,以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显宗密宗什么都不要看,只学《入行论》就可以了。”虽然我讲《入行论》可能有一点功德,但同时也毁坏了我自己的善根和别人的善根。
如今在很多地方,也许是学佛的经验不太丰富所致吧,经常听到一些说法不太如法。佛陀虽然讲了很多经咒的功德,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并没有说“只要学这个、念这个,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藏地有句俗话:“一个曲调,一百个歌不可能唱。”同样,一部经典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如果能的话,那佛陀来到人间,只教一个往生咒、一部《弥陀经》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包括我们密宗中,也有见解脱、闻解脱、系解脱等许多法门,假如一个经论就能全部解决,佛陀也没必要广说那么多。
所以说,经典的究竟甚深含义,一定要真实通达,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果有人对经论不太精通,经常出现不如法的现象,希望大家能够提醒他。当然,我们并不是为自己的宗派和自己而宣扬,这个毫无意义,对发大乘心的人来讲,每个人应该为众生负责。因此,这个问题上,大家值得再三思维。
丑三、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学习大乘佛法时,一定要断除令世人不起信心的不良行为。)
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
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
凡是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无论出家人、在家人,随时应保持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这一点非常有必要,不仅大乘这样要求,小乘的《毗奈耶经》中也再三强调,七种别解脱戒的修行人要搞好清洁卫生;密宗的外续部中,亦要求修行人威仪清净,环境、住处和身体要保持清洁。大家不要认为讲卫生是世间人和小乘的做法,大乘修行人即使不洗脸、刷牙、洗衣服,每天身上也好像布满“香味”,这是不太合理的。一个大乘修行人如果具足威仪,别人见后也会生起信心。
“牙木”,即古印度僧人刷牙用的净齿木,实际上就是将杨枝、柳枝等放在口里咀嚼,清洁牙齿后再吐出来,与现在的口香糖差不多。牙木用完丢弃后,不能随地乱扔,应及时用土掩埋。戒律中也说,有些有传染病的比丘用完牙木后,随便丢弃,其他动物吃后中毒而死,肉又被别的众生吃掉……后来致使传染病遍布整个地区。佛陀因此而制戒,要…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六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