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师嘱,圣天论师立刻启程。行至中途,在一棵大树下歇息。一木天女到他面前,索要眼睛,圣天论师遂自剜一目,布施予她。没想到,木天女马上把眼睛砸掉。见此情景,圣天论师觉得有点可惜:“既然眼睛对她没有用,她有何必向我求施呢?”于是产生后悔心,以此后悔之故,他的眼睛当时没有恢复。后来到外道马鸣面前时,也仍是一只眼睛。时外道讥讽说:“你只有一只眼,如何能与我争辩?”圣天论师慨然答言:“三眼忿怒神,不能见真实,帝释具千眼,亦不见真谛,伽那提婆我一目,能见三界之真实!”随以正法义跟外道展开辩论,最终大获全胜。
法王在讲这个故事时说:“可见,如果有了后悔心,身体是不能恢复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的大多数公案,所施身体都能够恢复,这说明悲愿完全清净了。因此,我们在未得这种境界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布施身体。
现在外面有些居士看了《广传》以后,说这是一种神话,甚至在公众面前大肆宣扬。可惜我没有碰到这种人,不然的话,很想跟他们好好地辩论。其实这些人也非常可怜,如果释迦牟尼佛多生累劫中行持六波罗蜜多的行为是神话,那他们也变成神话中的人物了。这种人对佛教没有潜心研究,相续中只有唯物论的可恶习气,对佛教不可思议的境界产生怀疑,倒也情有可原,但不应该没有任何理由就在大众面前乱说,这样一来,有些没有智慧的人很容易人云亦云,觉得:“既然佛的故事都是神话,那佛教也应该是神话的戏剧了。”
说佛陀的传记是神话,这种论调,不管依靠科学依据,还是佛教中推理,都是可以遮破的。佛陀如此行持六度万行,完全经得起任何科学的推敲与实修的检验,当然也包括历史的考证。现在有些人对佛教没有深入学习,就随随便便信口雌黄,犹如一个不懂电学的农民,认为收音机里不可能发出声音,或者录音机的制造元件都是假的一样,这是非常可笑的。因此,对佛陀的甚深境界没有了悟之前,不要公开诽谤佛教的真理,毕竟凡夫分别念的范围非常渺小,而佛陀的见解、修行、行为无限广大,在这种悬殊的对比下,自己想要表演,恐怕也不一定非常精彩。
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众生示现的种种行为,不要说我们凡夫人,连声闻阿罗汉、登地菩萨也无法衡量。当初佛陀在成佛时,与魔王波旬进行辩论,当时地神母出现,为佛陀作证说:“整个大地的泥土抟成丸子,这个数量我可以算出,但佛陀无始以来为利众生而布施的头目脑髓,我根本算不清楚。”所以,佛陀多生累劫中的丰功伟绩,某些人若以分别念来轻易否定,那是根本不现实的。
如果有人造过这方面口业,应该好好地忏悔,专门花一段时间再学习《广传》,深入体会佛陀的功德。我以前在《广传》的序言中,也稍微提过这个问题。现在有些人对佛教没有专门研究过,不要说专门研究,就连五部大论也从来没有听过,只看过一些佛教故事,这也大多是唯物论者所写的。这种人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经常说一些诽谤佛法的语言,实际上真的没什么智慧。我想如果没有智慧的话,最好不要演一些愚笨的戏剧,否则自己到了晚年时,恐怕会后悔莫及的。尤其是以佛陀为对境,若积累资粮,功德不可思议,但若随便造恶业,说“佛陀的传记是神话故事,佛陀所讲的道理不合理”,这种过失也相当可怕。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接受佛法教育,从正面了解佛法的究竟实义。否则的话,不要说登地菩萨的境界,一般的道理恐怕都没办法接受。如果佛传真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我想上师如意宝也是不太喜欢讲这些的。有时候听到某些人的言语,感觉真是非常非常可怕。在此我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不良行为,希望你们能改邪归正,不然因果只有自己承受,得到一个人身、学习一个佛法,同时又造下弥天大罪,那是非常遗憾的!
言归正传,悲愿没有清净之前,切切不可布施这个身体。但若对今生来世的积累资粮、遣除罪障,或者帮助众生等方面有大利益,尤其对弘扬佛法有重大贡献,舍弃身体也可以。就像藏地著名的智慧光尊者,当年为了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振兴佛法,不幸落入外道之手,为了众生和佛法的长远利益,他将准备救他的赎金用于迎请尊者,自己毅然献出了生命。所以,若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且自相续中决不会产生后悔心,那我们可以布施身体。
但在此之前,应通过其他方式来利益众生。否则,刚开始认为自己发心很清净,在身上割一块也没什么问题,觉得“佛陀在传记中都如是布施,我也理应如此效仿”,但若真正做起来,恐怕容易心生后悔、退失道心,而成为善法的障碍。佛传里的公案,大多数是一地以上的境界,那时候身体就像青菜一样,怎么样割都没有痛苦和执著,身体布施众生也是佛陀开许的,但在此之前不能随便舍弃。
本论一会儿说要舍弃身体,一会儿又说不能舍弃身体,这二者是否相违呢?并不相违。如果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且不会成为解脱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施身。假如悲愿意乐已经得以清净,布施身体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辰二、以法饶益:
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
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在听闻佛法时,需要注意哪些威仪呢?前面也作过简单介绍,此处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作者进行了详细解释。因为闻法的功德极大,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也说:“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虔心闻受佛法,直接或间接一定能成就佛果,但在闻法的时候,必须要有如法的威仪,否则就像华智仁波切所说:“如果闻法方式、发心等不如法,不但得不到功德,反而有诸多过失。”依靠佛法,没必要造恶业,因此,大家在听受佛法时,一定要尽量如理如法。
怎么如理如法呢?首先,若没有严重的病,听法时不要戴帽子,也不要用衣服等蒙着头,这是一种不恭敬的姿态。现在有些人在闻受佛法时,一直舍不得摘帽子,这是非常不如法的。希望以后任何一个上师传法时,除了极个别的病人外,最好不要戴帽子。当然,这并不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规矩,小乘《毗奈耶经》中也明确规定,说法时必须注意二十六种威仪,其中就有这一条。以前我看过一份香港的佛教杂志,上面有张照片:法师在法座上讲经,下面的居士全部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这是弘扬佛法的宣传资料,尽管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某些方面来看也不一定乐观。因此,大家在接受佛法教育时,最好不要戴帽子,也不要用东西缠着头、用衣服蒙着头。
在有些经典中讲,听受佛法时,应身体端正、满心恭敬,以喜悦的目光注视着上师。有些人在闻法时,看起来好像特别痛苦、特别不满,尽管人有喜怒哀乐,但闻法时用不着那样吧,也不知道是什么神情……(上师模仿,哄堂大笑)。其实,闻法者的行为直接影响传法者的心,传法者苦口婆心地讲法,就是希望将内心的智慧倾囊相授,自己所了解的东西让别人也通达,但如果闻法者不但没有洗耳恭听,反而愁眉苦脸,似乎特别不耐烦,这样会影响讲法者的情绪。所以,闻法的时候应学会“喜眼视师”。
同时,不能与传法者平起平坐,这也体现了佛法的尊贵。印度的一些佛学院,不管是听辅导还是听讲经,都要先到传法者前顶礼。此举并不是说法师高高在上,需要众人的恭敬顶戴,而是为了摧毁自己的傲慢心,树立对佛法的恭敬心。
听法时也不能打伞。如果露天传授佛法,太阳晒得比较厉害,如果上师开许,打伞、戴帽子、覆头是可以的。但若上师不开许,就像以前上师如意宝传法时,你们也应该清楚,不管是下雨下雪,有时候上师都不开许:“下雨没有什么,下雪没有什么,大家不要打伞。”这也是为了尊重佛法。雪若下得很大,我们就用披单把前面的书蒙着,书上不要下雪就可以,头上怎么样下雪也是一直忍着。
听法时还不能穿鞋。外面的好多地方,法师讲经时,对这一点很少强调,所以有些人穿鞋听法也不在乎。其实佛陀在经典中宣讲过,听法的时候,最好把鞋脱掉。以前我们在经堂里听上师讲法,尤其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坐在水泥地板上,有时候非常想穿鞋,但鉴于对佛法的恭敬,根本不能穿。现在你们听法的条件并不像那样,所以这些威仪应该做得到。
手里拿着刀枪等兵器,也是不允许。当然,我觉得这应该不可能,你们不可能对法师有什么准备。
此外,有些人若病得特别重,行走不便,则可使用手杖,否则,将手杖带在身边也不允许。
总而言之,听法者的威仪一定要恭敬,如果遇到不具威仪者,法师最好不要给他传法。要知道,佛法依靠恭敬而得,如果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佛法是不可能得到的。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说:“如果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对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印光大师也讲过:“欲得佛法实义,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少一分罪恶,增一分福慧。”此教言的含义非常甚深,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应从恭敬中获得佛法的利益。
以前冈波巴大师离开米拉日巴尊者时,问道:“我什么时候可以摄受弟子?”(就像现在有些人一样,他特别着急,很想马上摄受弟子。)尊者告诉他:“你何时与现在的心情不同了,对我这个老父真正看成与佛无别,那时就可以摄受弟子。”所以,只有对上师真正生起不共的信心,上师的功德才会融入你的相续,那时候你才足以摄受弟子。
我非常佩服《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他对上师的恭敬心,给我的印象最深。当时上师如意宝去法国,在那里呆了十天左右。之前我们先去了美国、加拿大好几个国家,有些西方人把佛法当作交易,对下面收了多少钱,就要求你不管晚上也好、白天也好,一定要讲满这个时间,后来上师…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五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