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护持之功德:
假如护持正知正念,令其达到稳固阶段,那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了。
行为若如斯,纵住恶人群,
抑处女人窝,勤律终不退。
倘若奉持如是的护心行为,令自己具有正知正念、不放逸,那么无论是处于嗔恨心严重的猎人、屠夫、黑社会等恶人群体中,还是贪心强烈的妓女窝中,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律仪的人,始终不会出现失毁戒律的现象,自己的道心永远也不会退失。
当然,这是已经到了非常不错的稳固境界时,才可以随便住在不良的环境中,自己的行为和善心才不会退转。这一点,许多高僧大德的公案都可以证明,比如佛经中的迦叶比丘和金色比丘尼,一个屋子里住了十二年,彼此都没有毁坏戒律 ,后来成为佛教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持戒大德(此公案在《极乐愿文大疏》中有,我在这里不广说)。在汉传佛教中,六祖惠能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混迹于猎人群中,十五年来与猎人为伍,但六祖经常为他们说法,看见落网的生命就马上放生,道心少许也没有退失。同样,我们藏传佛教当中,这样的事例也为数不少,记得在我的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位喇嘛,戒律清净为大家所公认,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就连三宝的名号都听不到,那种恶劣的环境里,他的戒律仍然纤尘不染,后来得到大家的交口称颂 。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一个人若真正具有正知正念,即使环境再怎么恶劣,对他也不会有丝毫影响。有些高僧大德的慈悲心相当重,为了度化众生而住在城市里面、恶人群中,但他根本不会被世人同化,所思所想全部随自己的大悲心而转,没有点滴的自私自利及贪欲嗔恨心。
跟他们相比,普通的修行人就不一定能做到这样了。前段时间的一天中午,我家来了两位法师,他们说:“我们想学一点汉语,准备以后到汉地去弘扬佛法,你看怎么样?”我说:“如果发心是利益众生,将来也能真正地弘法利生,那当然是非常好的。因为现在汉地的人非常多,一个大城市里有几百万人,但寺院却寥寥无几、少得可怜。而藏地一个小县城大概三四万人,周围的寺院就有四五十个,所以相比而言,汉地非常需要佛法。倘若真有人发心去讲经说法,那确实值得随喜。”但另一方面我也有一些顾虑,我说:“如果你们发心非常强、悲心特别重,以后可能会因缘成熟的。否则,大城市里的诱惑力特别特别强,一般的人到了那里会怎么样也不好说。所以我今天不敢说“好”,也不敢说“不好”,你们自己祈祷三宝好好抉择吧。”我这是两方面的考虑,如果修行没有成就,到一些不好的环境中,又没有以正知正念来守护的话,以前他们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不管是戒律、智慧、见解都相当不错,但凡夫总是随因缘和外境而转,如果遇到外境而没有用好他们的智慧,那恐怕是很危险的。因此,我有时候特别羡慕那些住山的修行人,虽然即生中没什么名闻利养,但自己的修行是会圆满的!
有些人认为:“我现在已经有了正知正念,智慧等什么都具足了,从此以后住在恶人当中也可以,女人当中也可以,什么环境对我来讲都是无利无害的。”说是这样说,但以前我们这里也发现过一些人,最初大话说得特别不错,后来到一些不好的环境中,道心就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因此作为一个凡夫人,应该像《大智度论》中所说的那样,开始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没有注意的话,虽然发心是为了利益众生,但是恶劣众生的染污心非常强,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被他们拖下水,所有修行毁于一旦。
因此,我们修行人不要在别人面前说大话。现在有些人经常喜欢谈自己的境界,“我看见什么,我听见什么”,一说的时候,好像以前的高僧大德也没有他这么多功德。但真正跟他接触时,就连佛教的基本道理都不懂,甚至前世后世也不一定承认。其实,真正的修行人非常谦虚,根本不会将自己境界轻易示人,对外面表露“我能看见什么,我能听见什么,我已经获得了佛的授记,观世音菩萨天天跟我面对面说话”,这些胡言乱语是不会说的。而那些极为浅薄的愚者,往往得了点皮毛就挂在嘴上,正如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所言:“愚者学问挂嘴上,智者学问藏心底,麦秸漂于水面上,宝石沉没于水底。”
所以,我们身为修行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就什么都敢做。因果是自己承担的,谁也分担不了,这一点务必要记住!
辛四、需精勤护持之理:
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
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
我宁可失去所有的名声、地位、财富,别人对我的恭敬、供养、赞叹,以及我特别珍爱的身体,房屋、轿车、电器、手机、装饰物、化妆品等生活资具,甚至我特别执著的身体和语言所造的善根,或者以自私自利的动机而造的善根,这些全部毁坏也无所谓,但什么东西不能失毁呢?唯一就是众生利乐之源、一切佛法成就之根本、犹如如意宝般的菩提心。
佛陀在《教王经》中说:“为了身体,我们可以舍弃财产;为了生命,我们可以舍弃财产和身体;而为了正法,财产、身体、生命全部都可以舍弃。”当然,不学佛法的人就另当别论了,他们为了生命可以舍弃佛法,为了财产可以舍弃佛法,为了名声可以舍弃佛法,甚至有些人为了养活自己也舍弃佛法。
现在有种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居士和出家人为了生存而把佛法作为买卖品,经常贩卖佛像、佛经、佛塔,这是非常有过失的。有些人恐怕是不懂因果,有些人还认为自己在弘扬佛法。实际上,如果将这些卖佛像、佛经、佛塔的钱自己使用,过失是极为严重的。宁可自己饿死,也不能用这些钱财过活。
前一段时间也有人问:“如果以前毁坏过佛像佛塔,现在应该如何忏悔?”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注疏》里面说:“依靠三宝而造的罪业,叫做无与伦比的罪业 。如果毁坏过佛像、佛经和佛塔,则应按照二倍以上修复,然后再在三宝面前忏悔。”比如说,自己以前毁坏过佛塔,那就要造两座以上价值形状等各方面比以前更殊胜的佛塔,造完以后再在三宝面前忏悔;以前如果卖过经书,(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佛教徒卖经书,且以高价在卖,用这些利润来买房子装修,或者给孩子做学费等等,这样非常不好!)现在就要印两本经书,然后再忏悔,并发誓以后再也不卖经书了。
有些人问:“那我纯粹是为了弘扬佛法而卖经书,可不可以呢?”如果你自己没有享用这些利润,全部又用来印经书倒是可以,这也没有什么过失,但你能不能这样做呢?自利和他利是要分清楚的,有些人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是在利益众生,但实际上就想为了自己牟利。可能有些人确实不懂,但有些人即使懂了也觉得无所谓,根本不把因果当一回事。
世人为了身体,宁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为了保住生命,在身上截一部分肢体也心甘情愿;但是为了保护佛法,按理来讲,舍弃生命也是应该的,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是佛教徒的重大责任。可是现在的佛教徒,虽然大多数非常不错,有些人的发心和精进,我们出家人听起来也非常惭愧,觉得自己就连一个在家居士都不如,有时候真的不好意思。但也有一些人打着佛教的招牌,成天搞一些自己的利益。这样没有必要!你要学佛,就要如理如实地学,最好不要依靠佛法而堕入地狱。堕地狱的因,外面的社会上比比皆是,不需要用这种方式!
作者在这里也讲了,其他的善法都可以舍弃,但万万不能舍弃菩提心。我们在有生之年再怎么样困难,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要记住这一点,白天晚上再三地劝勉自己,务必要坚定这个誓言。否则,若没有好好修持菩提心,其他的善根修得再好,功德也不是特别大。华智仁波切曾说:“有些人在短暂的人生中不修持这么重要的菩提心,整天装模作样地修什么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积累一些身体和语言的善根,请你们这些人食用九大城市的不净物!”这个教言并不是诽谤有些修行人,而是在提醒我们修心的重要性。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们在十六七岁之前,不具备学习的能力;六七十岁以后,想学也学不进去;中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通达所有的学问恐怕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最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最根本的法要上,这就是菩提心。佛陀也说了,宁可舍弃生命,舍弃财产地位名声等世人所希求的一切,唯一有个东西不能舍,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菩提心相当于是如意宝,国王的国库中有了它,便会安排人时时刻刻守护着。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上师的窍诀知道了菩提心的珍贵之后,也应当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来看护它,不能让烦恼的盗贼偷跑了。若能如此,我们临死前对解脱还是有希望的。
刚才已经讲了护持学处必须要护心,而护心的方法就是守护正知正念,下面分三个方面来宣说:
己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分三:一、教诫护正知正念;二、未护之过患;三、护持之方法。
庚一、教诫护持正知正念:
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
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这里,作者寂天菩萨诚心诚意地向凡是学习《入菩萨行论》的,不论是当年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众生合掌,劝请我们:只要想护持自己的心(前面讲了要护持戒律,一定要护自己的心),就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守护正知与正念。
当然,寂天菩萨向我们合掌,并不是对我们这些凡夫人生起极大的信心,有些论师解释道:“寂天菩萨之所以合掌,不是我们现在的行为让他特别感动,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人高度注意正知正念对守持戒律、护持自心的重要性。”有些上师遇到特别的关键问题时,就一直合十祈求大家“你们一定要如何如何”,同样的道理,当年寂天菩萨也是通过他的修行体悟,认识到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凡夫人,如果没有护持自己的心,以后的修行是不会圆满的。知道了这个关键问题后,他老人家诚恳地劝请我们一定要护持自己的心,而护心最关键的,就是守护正知正念。寂天菩萨曾说:“我们应以正…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五十一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