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并不是这回事情,闭关 是谢绝外缘,然後自己在里面看大藏经,天天在关里做功课,打坐、念佛、拜佛,这种闭关跟当初禅宗所讲的闭关是不一样的。
禅宗修证过程列有叁关,开悟时是破本参,不破本参不入山,山是丛林,以前的丛林都是在深山圣地里面,有好山好水,风水很好,有山有水,又是什麽龙穴之类的。开悟以前为什麽不入山呢?因开悟以前刚好要去磨练自己心志,且要广积福德,培养开悟的资粮。
那些开悟的人内心没有很大的毛病, 有贪、 、痴、慢、疑等微习,有毛病但是淡薄、微细的,这样就是资粮具足。我们积福德,修自己德行,供养诸佛、菩萨,功德圆满的话,有天诸佛、菩萨就跟他加持,他就会有机缘开悟了。所以一个人要成就,定有佛、菩萨的协助。
行者破本参後,就要开始入山,反而修断内心的妄想、执着。行者开悟以前不入山,天天在人、事、物上,面对好人、坏人地去磨练自己的心智。这个人太离谱,我面对他的时候,我可以不见怪,甚至於也可以接受他的欺负,这样的去磨练自己,修自己的德行。
有些道场丛林的训练制度,是将初出家者排到第一线去贩卖东西,这个摊位由你去看,前来参观、礼拜者,有佛教徒有非佛教徒,他们来买东西的时候,挑东挑西的,你用什麽心态去面对呢?是笑脸?是生气?还是逆来顺受呢?从认识众生中学习自心自在,修行本来就是这麽吸取经验的,修得差不多了,福德具足了,有点基础了,诸佛、菩萨就会来跟你加持,让您有机缘开悟。
开悟以後入山是干什麽?入山是修内心,行者心对外境的人、事、物,所起的贪、 、痴、慢、疑等微细的毛病都在这里断,慢慢的断,断到对一切念、一切妄想都不执着了,心能够如如不动,心不动就是禅定力。
禅定力还没有修得以前,我们说是散位不定,很多人的报告写者「散乱」,散乱是对的,但是「散位不定」是不一样的,「散位不定」不等於「散乱」;「散位不定」就是你的位置已经是登地菩萨,但是你心还是不能如如不动,这种乱是内心在乱,表面上没有乱,开悟的人有智慧,内心在乱、内心交战,他不会表现在外表上,什麽习气现起时,虽能照知,但是他不会去做。
很多人搞不清楚,散乱而不控制,就是有一点跟神经不正常一样,想什麽就做什麽,这就是精神不正常。以前在大乘精舍上课时,有一位修密法的插班同学,有一次打电话给我,跟我讲昨天他不晓得怎麽样,晚上两、叁点突然想要到高雄去,然後他就真的起床,不晓得怎麽找到车子,真的就去了高雄,这种是无慧照诸境界。神经病就是这个样子,想什麽就自以为是的当真,把幻境当真,冤亲债主或是不清净的东西,就利用你这种认识不清的心态来给你制造事端,把你搞得天翻地覆,本来人家不知道你神经不正常,就给你搞得大家都知道你神精是有点不正常。
如果说我只有内心在乱,有很多胡思乱想的念头,但我没有表现在外,虽然没有到开悟的阶段,现在很多修心中心法修到第五印,大家的妄念很多,你不要写我心散乱,你要写成「妄想」,因为我没有去做,没有乱掉,只是心很杂乱而已,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一直出来,所以要说是妄想,不要说散乱,散乱是有一点神经不正常的语气。
那散位不定是有智慧的人,开悟以後有智慧化解他对外境、内境的妄想,所以他内心乱不会显现在外面,人家不会看清楚,这就是处於禅的境界中,因为心还不到如如不动,所以他的心很敏感,看到什麽、听到什麽,常常还会乱攀缘,因觉知心强盛故。
这个礼拜天告诉各位,有很多人修到根起通的时候,眼睛可以看到光,看到鬼神,看到佛相,..等等,有位同学私下讲当他结手印时,莲花就现出来,有谁看到?这是你还有根,还在世间禅定里面,能够用耳朵听到什麽,或用眼睛看到什麽东西,这都是色界天里面的天神境界,如此放不下怎麽能求解脱,没有办法修解脱,你要超越这些现象,不是以这个为目标,要进到无色界就要突破色身。
无色界只有心没有相,看不到什麽相,只有心感而已,所以很多不管是天生的或是修什麽法得到色根(眼根、耳根、舌根、..)等这些异能,你不好好用心把它超越的话,那你还是世间的凡夫,永远没有办法突破,我已经讲好几次了,很多人还是有这些毛病,不知道超越,你看老上师的书,到最後什麽都没有了,你能看到什麽就跟魔为伍,所以只能用心去体会一切境,未达此境就要突破。
要开悟就是要进入无色界,无色界的天神跟地上菩萨的色身境界是一样的,只是无色界的天神不去修解脱法,执着一切心意念为真,所以到最後禅定力衰弱的时候,照样去轮回。那地上菩萨不一样,菩提萨 不一样,菩提萨 观一切法虚幻不实在,不去执着为真,这样才能对一切内、外境界时,真真、假假的都把它空掉,这样怎麽还有妄执性去轮回呢?没有了!
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关卡,不破本参不入山,另一句言:不到重关不闭关,「重关」是什麽?是如如不动的本来样子,到这一关你的心就可以对境如如不动,对法也能如如不动,本来就是这样子。故重关是回到老家一样的,我们不迷失时就是能如如不动,现在也已能如如不动,就是已到重关了。
还没有迷失以前我们就有这种功夫,然後迷失掉了,所以造了无量的业,轮回了千万亿劫,不晓得沦落到那里去了。现在有幸又修回来,修到找回来我们自己的清净体的境界,这时候再求闭关时,就是要来破善恶业异熟识,因为它轮回的种子还没有灭,种子还在,所以求诸佛、菩萨加持灌顶。
接着就是金刚道,金刚道後异熟识才灭,所以说「金刚道後异熟空」,到这个时候才真正没有轮回了,种子识没有了,八地菩萨种子不灭,但是他不去受生,为什麽?因为他有解脱的知见,所以就没有烦恼,不执一切法,虽然有不清净的种子在,但他不去受生,大阿罗汉就是这样,大阿罗汉跟八地菩萨是一样的境界。而罗汉是修自己而已,自己解脱就好,菩萨呢?心如如不动外,还有一个为众生痛苦过意不去的执着,要度化众生的心意未去,这是菩萨跟罗汉的差别。
对内心的种子有能力不让他成熟,那才会没有业缘现、果缘现,金刚道就不一样,金刚道是异熟识种子都没有了,诸佛、菩萨差别就在这里,诸佛他内心清净了,菩萨不见得善恶业异熟识去掉,一切的异熟识都在第八识里面,那你悟了以後体性清净无为了以後,第七识、第八识这些毛病都去掉了,这样才是真正修佛法修到最後成佛的境界。
我们按语说:七识末那妄想已灭,八识善恶业识亦断,始可谓月圆。月圆者当证得叁身四智,成就佛道,未得者不能执取其境,不然都是大妄语也。
前几天有一位同学到我家来,他说跑了很多的道场,各道场对开悟的定义都不一样,当然是不一样,有的因为行者对一特殊的境界有所了解就认为这是开悟,有的人说我看到光明了,就是开悟了。有的人认为是我内心无念就是开悟了,有的人说开悟以後,看到内心妄想习气一直冒出来才叫做开悟,所以外面的人说开悟有叁不等。其实禅宗讲开悟一定要是大彻大悟。
以後待机缘成熟,当把禅宗讲的大彻大悟境界讲清楚、说明白,但现在简单讲大彻大悟应有身、心两方面的改变,一者身体的气脉全通,真气布满整个色身,不能睡觉,也不用睡觉,只要稍加调息精神即能恢复。二者心能出离,识神常要脱离色身他往,甚或想永远脱离色身而入灭。叁者待神识能控制不再要入灭後,即能执杖牧牛,断种种微细妄习。四者心初净後即能以心感知种种人、事、物的事端。五者心知万境而能不黏,且无碍、自在。开悟的行者心地到达自在、无碍的境界,总在15~25年间,看各人的福德与智慧而不同。
在十几二十年间,行者修空、无相、无愿等叁叁昧中,很多地上菩萨做了很多善事,他都不会去记忆,等於在阿赖耶识里不太去想它,不会再记下来,这样你才能解脱超越。不是说不要去做善事,不要去做恶事,恶事一定不会去做,到如如不动的阶段时连善事也不想去做,等到过了这个阶段,心慢慢又被打开来,再接纳世界的一切。之前,因为他要证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他要尽量秉弃外缘,不跟人家交往,这是在学习禅定力。
定力有了的时候,才可以再把心开放,欢迎一切境再来,因为我有定力了,不怕有多重的业,或怎麽样的,讲清楚一点就是我已经练得一身的功夫了,所以你们尽管来,我再跟你们打交道,但我绝不会被你们转了。这时候的境界又高了一层,到了十地法云地,清净的心就可以给众生无量的清净。
昨天有位同学打电话给我,说为了另一半家里障碍重重的。以前我也曾提过有位同学,心里 心起震撼整个世界。在大乘精舍上课时学员都要先打坐,我突觉得奇怪,今天道场怎麽会有一股怨气那麽重呢? 心实在太重了!下坐後即上课,上完课後有位同学就带了一位女孩子前来介绍,问她有什麽事,她说:「我的那一半怎麽没有道理,怎麽另结新欢,我很生气,我要毁他,要把他毁掉。」刚在打坐时,她的 心震撼整个道场,连十方虚空都受震撼!
你能不能看到她的 心?喜欢用眼根去看人家的,她的脸色有黑黯光。但 心是无色无相的,只能用心去感觉、去感受。跟她讲一些话後,她回去後即清净一个多礼拜,这种 心已经没有了。但昨天她又来电讲了,每一次打电话来时跟她讲一讲,她的心就可以平静一点 ,这是什麽?是跟你讲话的人、或是周围之间修空、无为的人,所释放出来的一种空无的能量,即能使她清净;你修那个可看到光,看到影像的,可以算命的,可以...,有什麽用?帮助不了众生的。
修佛法认识不清楚会走错路,你要修的是空,空掉一切相,在空之间人家会感受那种跟你一样的清净,你要什麽法?没有什麽法!她跟我讲电话,我答她而已,这个就是佛法修的如如不动的心,就可以感动周围或感动天地一样的清净。
( 86 年 10 月 6 日 讲於 龙潭 )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5· 月有圆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