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恼这个敌人,在没有认识到它的本性之前,它的加害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精进地修持,否则,烦恼一日不除,我们始终不会有快乐的机会。对此,根桑秋扎论师(华智仁波切的弟子)曾引用过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说:“烦恼就像非常凶恶的豺狼,凡夫众生犹如绵羊,在绵羊群中如果有一只恶狼,那么绵羊永远也得不到快乐。”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人如果有了烦恼,少许的快乐也是得不到的。尽管平时有人说“我今天很快乐”,但这种快乐的本性要么是行苦,要么是变苦,在没有获得成就之前,凡夫确实没有真实的快乐可言。
因此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现在不快乐的根源是什么?就是自相续中存在烦恼。而这个烦恼如果依靠上师的窍诀来对治,也并不是特别的可怕,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把握。
以上讲了不能依止烦恼的道理,下面进一步宣说我们应对断除烦恼生起强烈的意乐心,此分三个方面来讲:
辛二(生起断除欲乐)分三:一、披上断惑盔甲;二、莫因痛苦而厌倦;三、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壬一、披上断惑盔甲:
乃至吾未能,亲灭此惑敌,
尽吾此一生,不应舍精进。
明白了烦恼的危害和过患之后,通过详详细细的分析,我们要发一种誓言:乃至我没有确定摧毁烦恼这一怨敌之前,有生之年绝不能放弃精进。
比如我们看见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心里就会想:他害我的次数不计其数,我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他消灭掉。同样,我们依靠上师的教言、论典的窍诀以及自己智慧的分析,终于认识到烦恼在生死轮回中给我们带来了无法言说的麻烦和痛苦,如果再这样随顺它,对自己的前途是不利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重新做人,乃至没有将自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断除之前,这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都不能舍弃精进。
我们从心坎深处应该有个非常坚定的决心。什么样的决心呢?我要努力,不努力的话,像烦恼这样的大敌是不容易摧毁的。那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铲除自相续中的烦恼呢?如果拿着兵器或者工具来断除,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拿一块石头或一根木棒准备跟烦恼搏斗,说“我今天要跟烦恼打仗,你们快给我来吧,向烦恼冲啊”,这样可能也不太现实。断除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观修无我空性的智慧,依靠大乘的这些论典,依止最殊胜、最有说服力的智慧,一旦这些智慧在自相续中生起定解,烦恼的根本和种子就会逐渐损坏,不可能再为非作歹了,这就是我们传承上师的教言。
当然,这一点需要毕生勤恳不息的努力,如果你没有丝毫努力,做一般的事情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成功的。在皈依佛门、依止善知识以后,每个修行人应该想:我无始以来一直漂泊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如果现在没有披上精进的盔甲,一直懈怠懒惰下去,那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的。烦恼让我们每天都放逸散乱懈怠,如果天天睡懒觉,这个烦恼就高兴坏了,就像用牛奶喂毒蛇、它会特别高兴一样,倘若用放逸的牛奶一直喂养烦恼的毒蛇,那它永远都会对你开绿灯,让你什么事情都很成功。
我们很多人修行起来,就像是爬高山一样非常困难,而造恶业的时候,又顺利又成功,很多方便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让我建一座寺院,在这个过程中困难重重,而如果是开肉联厂或者屠宰厂,手续很快就批下来了,资金也马上筹齐了,让我当老板绝对没有问题。所以有时候也可以看得出来,造恶业就像下山一样,成千上万的魔众都来帮你,成功率非常高,造恶业的方便门也特别多,而行持善法,尤其是如理如法地修持,哪怕是短时间内观一下无常,对有些人来讲也非常困难,这就是轮回皆苦的甚深密意。
因此,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听了这个法以后,大家应该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不要一两天就消失了,而应该从现在起改变自己、转变自己,将生死轮回的方向扭转过来。本来是前往地狱的,现在遇到了佛法以后,马上把方向盘转过来,不要前往那个方向,纵然今生得不到成就,也应该有把握获得善趣,这就是获得人身尤其是值遇大乘佛法和大乘殊胜教言的目标,也是它的一个作用。否则,如果没有这样的话,以前你没有听法的时候造恶业,现在也继续造恶业,那听受佛法只不过得一点功德而已。
我希望大家在学习《入行论》的时候,一方面应该好好发愿,另一方面要详详细细地去探索,前段时间我也说过,这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非常殊胜的意义。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在讲考的时候,一会儿就读完了,没有必要这样读,这个传承我已经得过不少次了,让你再给我传一下,一方面是可以,大乘佛法的加持很大,你可能有不同的传承,跟我交流也非常好,但另一方面,我要的是什么?就是你对字里行间的深刻思维,通过这些思维,你应该有一种感受,这就是我需要的。所谓的讲考、背考和闻思,每个人都应该达到这种程度。
我每天讲得不多,基本上是四五个颂词,有些人认为很容易,看一遍可能一分钟都不要,读一下也很简单,然而圣者金刚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只有真正地思维它、研究它,才能挖掘出其中的甚深宝藏。所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过得特别简单,我也知道有些人非常聪明,《入行论》的字面意思解释得来,但你理解的跟真正的内容是不是有一点差别呢?我现在讲得不是特别广,如果依靠藏地、汉地、印度高僧大德的讲义来分析,一天讲一个颂词也可能讲不了它甚深的意义,但若时间拖得太长了,可能大家又不太愿意。既然如此,希望你们不要过一下就算了,不要认为这个颂词很简单,只有几个字。是!一方面是简单,但有时候你没有认认真真思考的话,里面的真正意义不一定能挖得出来,对自相续的成熟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利益和帮助。
所以大家听了法以后,不但要学会对治自己的烦恼,而且应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有个新的感受,不然光是在字面上读下去,那我觉得学和不学没有什么差别。虽然我自己讲得不好,但你们现在有很多参考书,其中《入行论广释》基本上都是以前高僧大德的解释方式,再加上上师如意宝的一些窍诀,若能对此进行发挥,应该是有一些内容的。
当然,我在这里讲了很多,有些是对的,有些可能也不对,但我基本上是围绕它的中心来讲的,并没有太离题,太离题的一些胡说八道,我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同样,你们自己在发挥的时候,也应该围绕颂词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思考和分析。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恼心,
是故未灭彼,壮士不成眠。
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了上面所讲的内容。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精进呢?因为世间上意义不大的仇恨,自己在未能报仇之前也是夜不成眠,那烦恼对我们的危害如是严重,需要精进就更不必说了。
我们对于暂时造成微不足道损害的小事,如对自己毁谤、制造违缘、抢夺财产等等,都会耿耿于怀,希望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尤其是嗔恨心非常严重的人,别人杀害了自己的亲友,他晚上连觉都睡不着,千方百计地想要报复,在没有消灭敌人之前,始终都不会安心的。实际上,这些怨恨的敌人,就像前面所讲,对我们的损害并不是特别严重,佛经中说一切亲怨都是不定的,《亲友书》也云:“父转成子母成妻,怨敌复次成亲友,是故流转轮回者,无有少许确定性。”在这个轮回当中,今生是我的仇人,来世就可能变成我的亲人,如同嘎达亚那尊者公案里所讲的那样,前辈子是杀害自己的人,下一辈子就成了自己最亲密的人。上师如意宝在一首道歌里也唱道:“上半生仇恨的敌人变成了现在的密友,现在对自己非常关爱的亲友,过段时间很可能成为杀害自己的仇人,所以世间上的亲怨没有任何可靠性,对此我们不应无有意义地生起贪心和嗔心。”世间当中的确是这样,永远都成为敌人的,不管是国家也好,人与人之间也好,一般来讲是没有的,这一点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也可以证明。
所以对于世间上的敌人,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对他如何如何,但烦恼无始以来不断侵害我,给我制造违缘,它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和创造者,如果真的有胆量、有志气,作为顶天立地的修行人大丈夫,对这样不共戴天的烦恼怨敌确实应该复仇加害。倘若不敢的话,那你就是天底下最懦弱的、最没有勇气的人了。在这个世间当中,亲朋好友被人杀害,自己若不敢报仇的话,人们都会讥笑你不是男子汉,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修行人,烦恼无始以来不管是从时间上也好,范围上也好,一直不断地加害我们,如果不但不对治,反而随顺它、亲近它,还要对它表现出热情,在生起烦恼的时候,一直恭恭敬敬的,“对对对,我应该随着嗔恨心骂别人,随着贪心造恶业”,这种行为如不如法?每个人也可以观察一下。
当然,对治烦恼的确也不是那么容易,噶当派的教言中也讲了,因为烦恼存在的时间非常漫长,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它一直与我们的心连在一起,一天两天的修行根本无法完全对治。就像一个身患麻风病的人,身体都已经溃烂了,吃一两口的药能不能马上痊愈呢?绝对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烦恼这种疾病,对我们来讲已经病入膏肓了,随随便便修一两天的法,修几天的五加行,就希望烦恼完全根除,贪心嗔心什么都没有了,那你想得太美了,可能没有那么简单!要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包括修一间小房子,也要打好刚开始的基础,然后才能进行里面的装修,本来你以为一个月就可以修好,结果拖来拖去三四个月也完不成,这种现象常有发生。
要知道,烦恼在我们凡夫人的相续中比较坚固,有些人修行几天没有感应,就开始心灰意冷了——“我现在好像没希望了,已经修了这么多天,但是无我空性还没有生起来,也没有见到莲花生大师和文殊菩萨,怎么会是这样呢?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等诸佛菩萨的加持不存在了?”有些人的想法特别简单,这是对佛法不太了解的原因所致。作为修行人,我们一定要学习以往的高僧大德,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佛法对治烦恼,最后离开人间的时候,尽管已经八九十岁了,但仍然在不断地修行,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不会认为“我十岁时开始学佛,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怎么还有烦恼呢?”真正的修行人就应该这样!
因此,大家首先一定要听法,否则,不懂这些道理的话,经常在相续中生起邪见,本来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但由于相续中的这些恶念,结果就会中间夭折、半途而废,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你们好好地闻思,打好稳固的基础,认识心的本面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
总而言之,在没有灭除烦恼大敌之前,我们应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永远也不能舍弃精进。佛法依靠精进,精进其实就是自己心的一种力量,然而有些人背书看书时,就觉得“像我这样业力深重的人,都已经三四十岁了,肯定是不行的”,可是他一见到好吃的东西,“我应该可以的,来,我吃三碗四碗五碗七碗都没有任何问题”,这时候就开始睁开眼睛了。其实大家对修持善法方面,应该提升自己的心力,而在造恶业或者吃喝等无聊的事情上,我觉得应该少一点,不太精进也可以。但是我们凡夫人完全相反,做一些非法或没有意义的事情,就非常精进,也非常开心,平时造恶业的时候精神特别好,而要听闻大乘佛法时,他就没有精神,奄奄一息了(众笑)。真的是这样!我看见有些人上课时已经不行了,讲完课后就活过来了,这样不太好!我们在善法方面应该对自己说“加油”,以前的米拉日巴杀了那么多人,造了那么多恶业,最后也是即生成佛,他自己也说过:“我并不是金刚持佛或大菩萨的化身,我只是个具有一切束缚的凡夫人,但谁有像我这样对佛法的信心,谁就可以立地成佛、获得成就。”所以,米拉日巴尊者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每一个人都有如来光明藏的佛性,都有获得成就的机会,在短暂的时间中,给自己的修行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合理。有些城市里面的人动不动就“我太忙了,我的工作太多了,我的事情太多了”,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必要,大家还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这对你来讲也不是特别的困难。
我们应该发愿最好是能够即身成就,如果不能的话,那不堕入三恶趣也可以,而且相续中的菩提心永远也不能舍弃。最近很多人也发了这种誓愿,我确实非常的高兴,大家都说:“不管怎么样,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我发愿不舍弃菩提心,菩提心的地位如此重要,如果没有它的话,修什么都不可能成功的。”有了这句话,那你一生的修行应该有了方向、有了安全感,只要不舍弃精进,你的成就指日可待!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三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