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叫做生灭法。现在居一切时,不起妄想,於诸法妄心,亦不息灭,如果真的起妄想的时候,不要压抑它,不要把它压下去,不要想如何熄灭它,因这是真心应缘所感的境界。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妄想本来我不妄想,为什麽会起妄想念呢?因为有觉知,你的心对过去、未来,对世间的一切事,你都有这个妙觉知,不是我的感觉,是超越一般人感觉的能力,一些未来要发生的或以前怎麽样的,这是你心本来就有这个功夫;有觉但空不了的话,就没有解脱,这里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要把它当真,当真就是什麽?你觉知了然後当真,觉知当真就没办法解脱,觉知表示你的心去抓那个境,阿赖耶识会执着,所以过去的一切因缘你抓住当真了,那怎麽解脱?这里解脱就是观一切法空,这里要入空,观空智要在这里证得。所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无了知,不辨真实,不要说真的吗?假的吗?
唉!这次你预知的事,好像过几天真的发生了,你觉得很高兴--我预知得很准!那就不行!你没有解脱,你心还是去抓那个境,有那个境就会如实的去轮回。解脱道是一点都不能挂念你的一切觉知,你不要很高兴说我预知什麽事情都很准,就很高兴,这样因缘都脱离不掉;外面很多人都卡死在这里,他灵知灵觉的心是有,可以预知什麽,但他解脱不了。《楞严经》里告诉我们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都有执着动、静、根、觉、空、灭的毛病,如果动静这些外在的尘境不去受它左右了,那你根觉的超能力就来了,以《楞严经》来讲就是色阴的魔相。
色阴魔相不是说不好,是一个善境界,是修行境界的指标。什麽叫做「魔」?不可思议的变就是魔,修到这个境界,就有这个能力,你会变,想什麽就会实现什麽。在《楞严经》里告诉我们这色阴魔相是善境界,你修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必当出现一个境界,但不要执着,一执着就有一份真的魔侵入到你身体里面控制你。所以,我们修到这种善境界的话,你可以看到什麽、听到什麽?这是色阴魔相的境界,六根会发通,产生异能的功用。
眼、耳、鼻、舌、身、意所发的超能力,把它克服了以後,接下来就回到心,讲义上提到六成一,一是心,六就是六根,六是什麽?是眼、耳、鼻、舌、身、意。以前古僧大德修一个心,到底是什麽功用,那是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可以嗅、..,所有的功能化为一,六根功能只用一个心即能完全做到。所以,你修到六根起灵通的话,这些都是色阴魔相,你要超越!不超越的话就卡死在那里。
超越了眼、耳、鼻、舌、身、意,前面五个已经不起灵通,或者起灵通,我不在意、不去执着它,最後回到心来,心就是有觉知了呀!觉知过去因缘、现在因缘,一切的因缘你懂得很多,但是你空不了的话,譬如说人家在想你,你感觉到某某人在想你,就赶快打电话给他,这就叫做应缘。要求解脱,不能这样;解脱要「感召悬绝」,我们修到这个境界,人家想你,你知道,但不要跟他相应。当你死亡时的中阴身,其敏感度有活的人的九倍,只要跟你有因缘的,那怕是在美国、苏俄或是动物界、…,中阴身就跟他搭上线,所以又去受生,又去轮回。要真正求得佛法解脱的话,就在觉知这段时要能空,观一切法空。
为什麽要证我空、法空呢?就是这样子,与诸缘不相应。所以要修到空以後,才能证得解脱。如果证得空,且还执着空的话,那就过头了(变成顽空),本来修空是要干什麽?是要练我们的禅定力,现在如果我证到空了,禅定力有了,我要把空放下,再下去就是顽空是不是?这些木头、石头都是顽固,所以今生才变成无情类,无情也是我们众生,还没变成石头、木头以前,也是跟我们一样;所以,不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我在修行的时候,若依附在草、木、石头上,就不会寒冷,不会饥饿,这样是很不好,是错误的观念。地球刚开始要成为地球的时候,它们化成了无情类,它这一生要到地球灭後,它们才会转,不然它永远就是无情众生。
这时候要把空灭掉(把「空」空掉),所以这个「空」灭掉就不用了。「空空」,第一个空是动词,把「空」空掉了,不要再空下去,也就是我还没有定力的时候,我们把心关闭起来,闭关自守。到有一天,「唉呀!原来这世间法是这麽回事,我懂了,我不怕了」,再把心扉打开来。何谓把心扉打开?就是去掉这个空,灭掉这个空的时候,就证到最後一关「灭」。所谓「灭」,不是什麽都没有,「灭」是面对境界,心不着境;譬如说,你一直在那里指着我,并用叁字经骂我,我面对这个境(骂我叁字经),当作好像没那回事情,这是「灭」的境界。所以观世音菩萨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说到这里的时候,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这之前就叫生灭法。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三、公案 — 保护任运 5· 日後看取》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