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3· 吃粥洗钵

  

(一)公案本文

  

僧问赵州从谂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自己?」(识起迷情於行者悟入後,未知本性是什麽,此乃因无始劫以来,所有习气妄识尽托出,怎能当下即能悟知自性。)

  

从谂禅师云:「 粥了也未?」(要认识自己本来面目,先问自已开悟了没有? 粥者喻开悟事也。)

  

僧云:「 粥也!」(本僧已开悟,却迷不知自性踪迹。此僧可是开士,般若智慧已显,了知师意,故未答吃几碗粥饭。)

  

师云:「洗钵去!」(既然 了粥,钵本污染不净,应洗钵去。业识消尽时,自性即显露矣!)

  

其僧忽然省悟。(开悟之人,慧力本具,见鞭影即行,何劳打策?)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修行修到一个基础,粗妄的心已经控制好了,你才有机缘会开悟,开悟以後还是要断微细的妄想与习气,不是开悟就成佛了。开悟以後,打开我们本来的心扉,起码看到我们微细的妄想与行阴的法尘。行阴细微,所以我们打开来以後,看到潜意识里面妄想习气,这些还是要把它去除,把它清除到原来的体空,没有污染。这时体空才能应缘,应缘以後会起法尔,这些法尔的现象就是你的禅机。

  

因为这时没有妄想起,心体空性去掉这些污染法以後,可以应一切缘起法尔的现象,不管你有感知或没感知,凡起心动念就是法尔,不起心动念也会有一种体觉。你对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麽样,但是体性从来没有起一个念,来说这件事情这样,那件事情那样。你从体空之间觉得有事情,但在要做与不想做之间,它了知没此因缘,故没显示在心里,告诉你这个会这样、那个会那样,只会觉得无有要做这事的样子,此种情形才是真正的体觉。

  

我们体空不透过心,不透过这个识的话,才是真实的。我们暂时以体觉来说明,也可在生活起居之间,观这个体对一切因缘的觉知,我可以知道很多的,那一件该做,那一件不该做,过一段时间以後,唉!原来当初为什麽不该做,也许在等某一种因缘成熟後,那时你才去做。这些在起居生活的现象要去体会,有禅修功夫而不会用这些,那就等於是白修了!

  

真正的佛性体用,这一部份要靠自己本身,把所有习气灭尽,如果没灭尽的话,一丝毫的微尘在,你就没有办法转,没有办法现这种灵知灵觉,甚至法尔的现象都起不来,所以这个是我们修禅的人,真正要驱入体性去印证的。

  

2. 释题

  

本公案「 粥洗钵」是悟後起修,断微细习气毛病的公案,是修祖师禅者必要的过程。「 粥」是代表开悟的行为,「洗钵」是悟後要注意去调伏业识。若悟後断不了贪、 、痴、慢、疑等毛病,就会悟後又迷失掉。通常真正开悟的行者,有诸佛、菩萨的加持,守戒严谨,对心所现之习气、毛病能执杖牧牛似地观照它,故不易迷失。若有异常因缘而现出妄想境者,若认识不清,当然会悟後又迷。不管正异因缘悟入,定要把断要津,不通商量,灭绝一切欲望、贪念、习气、毛病。

  

了粥以後,碗是弄脏了,所以要把它清洗掉,也就是说污染外来的东西,要慢慢的把这些不清净的东西洗掉。习气可以分为:第一是粗妄的垢心,第二是细妄的垢心,第叁是微妄的垢心,四是极细微的垢心。第一阶段我发心开始学佛法、打坐去掉我们粗的妄想心。有一天身体能够突破了,就能够进入修心的境界,这是第二阶段修心的开始。开悟以後,以前熏习污染的这些心垢,要把它调伏掉。这个在「 粥洗钵」的公案里,虽然很简单的几句话,但已告诉我们悟後起修的必然现象。

  

3. 语体文解

  

僧问赵州从谂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自己?」一个开悟的人并不是马上能洞见自性,我常常讲的,开悟离证悟还很遥远的。最简单的例子来讲,六祖叁个月内就可以开悟,他在厨房舂米,个子矮,力量不够,就绑个石头在身上舂米。叁个月後色身突破了、开悟了,开悟以後就遁迹在猎人队里面去,人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就是遁迹猎人群中在修心。 粥後把污染的钵洗掉,六祖十五年以後(从开悟到证悟)才正式出来弘法。证悟的功课包括要了解清净的体是怎麽样,从体空产生无量的神用又怎麽样?光了解到空还不能够满足,证到圣境(空)还不能够究竟,等到你懂了一切法的真实以後,才能够起用,到这个境界就真的是圆满了。

  

一个开悟的僧人问禅师说:「哪个是我自已?我到底在那里?如何是学人自己呢?」我自己当然不是问我这个肉体、果报的色身,也不是这个心,而真正的体是什麽样子?你说要明心即可见性,然後我怎麽不认识我自性呢?

  

赵州从谂禅师就说了:「 粥了也未?」你到底吃了稀饭了没有?我们按语说,要认识自己本来的面目,先要问问你自己已经开悟了没有?以前我在屏东技术学院(那时名屏东农专)讲这个公案时,记得很清楚,有一个女同学就起来质疑:「你怎麽知道这个公案,是在讲开悟不开悟呢?开悟与 粥洗碗有关?」我说禅师他没有那个 功夫,来讨论你吃了稀饭了没有?今天吃了几碗稀饭?没有 功夫谈这些琐碎的事情。且开悟又不能明讲,只得问 粥了没有。就像卡普罗(Capro)大师来台湾,他问某大德:「听说你开悟了吗?」某大德说:「我开悟了。」大师又问:「开悟了几年?」他说:「六、七年了。」这说来是直接了当的问,答者直接地答。

  

在古代对祖师大德言,开悟是要避讳、不能去谈它,那个谈论开悟事,会犯遮戒(非性戒),所以就用这些变通的名字来讲,你吃粥了没有?

  

僧人说:「我 粥了。」我是吃粥了!我已经有开悟的消息了,但是却看不到我自己,看不到我体空本来是怎麽样子。所以开悟的人,菩提自性与迁业流识共现,妄识一直出来,它如不停止的话,是看不到自性体空的样子。佛在《解深密经》中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於我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所以悟者打开窠臼以後,就像石门水库 洪一样,妄识一直出来,这时候你要找到你自己,当然找不到,因为被妄想心洪流所覆被。

  

等到它清澈下来,对一切境没有兴趣了,它就不乱起一念相应,这时你才可以看到体空,那是真实的。所以在这过程之间,你当然找不到原来的自己,也就不知道自性是何东西,还体观不出来,更不要讲说一切法因缘而起,因缘而起却观不起来,都是妄想。

  

禅师云:「既然 粥了,就洗钵去!」把碗洗一洗乾净,就能见清净的碗了。我们按语说:既然 了粥,钵已污染不净,应洗钵去。这污染的钵就代表我们以前薰习的业识还没有消尽,如果这个钵洗得很乾净了,这个碗就变得非常亮丽,你就看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说这个业识消尽的时候,自性也就自然显露出来,眼、耳、鼻、舌、身所面对色、声、香、味、触的反应都可以了解,不会迷糊,再来你的自性对所看不到的超越六根其他的习性,你也就可以看到。

  

这位僧人忽然省悟,他突然间了解,哦!要看到自己,一定是要把这个碗洗乾净,把你的业识弄乾净,那就能够看到你自己。所以从开悟到证悟要相当长的时间,从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来体会,你要过五关 灭色、受、想、行、识,要一关一关来,要调伏你色身,不要起异能,有时候耳根、眼根、..,都会起一些灵通,这是色阴的魔相,要把气打通,气顺了以後这些异能就会慢慢消失掉,为什麽呢?

  

譬如说,你眼睛可以看到什麽,那都是气不顺,聚集在眼睛,改变了眼球的光波长。然後你把体性显露出来後,你的见性也可以不透过眼睛看到东西,这些都是气太旺了。耳朵也是一样,气走到耳朵深深处的时候,你耳朵就会听到鬼神讲话声。另外诸佛菩萨的心声,也可用心根去体会。有些是用耳根去体会声音,有的是用心根去体会他们在说什麽?心起念就有意识,你就知道那意识是什麽。这些都是一种魔相,是修行必然发生的现象,你这样慢慢调理,这些现象会慢慢没有,没有就渡过去了。

  

再来是受阴魔相、想阴魔相、行阴魔相、识阴魔相,直到五阴灭尽,终归无所得,终归无所得之後才能够见性。有所得就卡死在半路上了,你有所得的心,就会想要得到什麽灵通。刚刚讲的眼、耳、鼻、舌、身的灵通,或着想要得到很多光,修行者色体会发光,心体会发光,你天天就去搞这些光。或者是你修什麽定,天天就定在那里,也不想动,..,这些都是半路迷失掉了。

  

如果你这样一关一关走下去的话,终归无所得,无所得的话就证到我们的自性。自性本空,因缘对外在的境时,就会生起有相,这就是我们如实应照一切缘所现的。一真皆真,以前都是妄心所支配,现在真心面对境界所起的法,都是真实的,所以你这样磨练下来,慢慢就有能力解脱了、有能力不黏上了,这样的话,你就可以知道很多的人、事、物之间的事。

  

我们按语…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3· 吃粥洗钵》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