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漳州隆寿绍卿问法於雪峰之室,服勤数载,从缘开悟。因侍经行,见芋叶动,雪峰指动叶视之。(缘起於现象界,述说开悟事因缘。绍卿开悟时,一切业识、微习和盘托出,心还未清净不染,犹在保任之中。)
绍卿对曰:「绍卿甚生怕怖!」(芋叶、水珠,月光下摇曳,晃荡,视者住相而生其心,内心若不净、还黏,何得不怕怖?)
雪峰曰:「是汝屋里底,怕怖什麽?」(乃是本地风光,自己屋里的东西,善、恶具足,是无始劫以来受熏习故,且皆幻化不实者,何惧之有!)
绍卿於是恍然省悟。(善恶、罪福本来空,皆是虚妄,悟则无咎,宜速修之。)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一个人刚起修时,均是在调理粗的习气,打死妄想,执着的个性很强。若已开悟的行者言,习气已较淡薄、微细了,始能有机缘悟入,但并不是习气没有了,故悟後起修是在断微细的习气、心病。
大略而言,悟後的行者所现的毛病,均是心念的起灭,有贪、 、痴、慢、疑的毛病,亦不会真的心起身动的去造业。然此微细妄念、意识心,如何化入空、无碍,也是要很用功地去转,去断其攀缘的习气,始能得自在无碍,悟得空如自性。
悟後行者因已有菩提自性显露,故如如之空体,面对妄习所现之动相,能不同流合污地去造业。若自称开悟了,却没有此能力去控制、压抑一切的烦恼法、贪欲心,而造业如凡夫般的随意,此显示自体空性不显,般若智慧不起,此时要自问是否着魔了?狂心歇息即能悟菩提。
2. 释题
「本地风光」是个很好的公案,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本地风光」是在说本性,若言本性者,应无本地、他地之分,体性本如一,你的体性跟佛的体是一样,怎麽会有本地、他地,不同风光之别呢?故言本地风光者是各自心里的有相之境。
「本地」是个什麽东西?若以自性言,本地者是言理地,本是空相。我们体性有如虚空,佛的体性也是这样。若「本地」加上「风光」,它就是说自性各自扮演有相的功能,故这个「本地风光」是指什麽呢?是指你的习气、毛病、妄执的心所现的一切法相,且是你独家特有的,跟另一家又不一样。但是如果是开悟後而悟得的体空,则大家拥有的都是一样、相通的,此时可说本地皆空的,无风光可言。
「本地风光」者因每个人都有其自家的风光,每个人有不同的习气、心病,你的「贪」多了一点点,某乙的「 心」多了一点点,某丙他两种毛病都有,某丁没有智慧,不能观因缘等等,每个人犯的毛病不一样,所以才有「本地风光」之谓。
有的人修到二禅的境界时,心就能发光了,这个光是怎麽样?那个光又是怎麽样?有光还是过程而已,所以才有本地风光,风景好啦!风景不好啦!有了本地风景就有不同地方的风景,所以「本地风光」在这里就是讲你特别拥有的习气毛病,不是在讲佛性的清净本来。
3. 语体文解
绍卿问法於雪峰之室,绍卿没有成就道业以前,因为去参访雪峰禅师,大概机缘不错,就留下来服侍雪峰禅师。服侍师父好几年後,因缘成熟了,所以就从「缘」开悟了。开悟後并不是马上成菩萨、成佛了,「开悟」离「证悟」还很遥远的,开悟接着下来是要断很多的习气毛病,断微细的心病,故还是随师父在修心、任运,使心能自在。
「因侍经行,见芋叶动。」因为在侍奉雪峰禅师,故於吃过药石(晚饭)後与师父在做经行。「经行」是一种修行法门,我们在禅一时,常常利用午间空档时间操兵,吃过饭後利用营卫之能量,协助血气运行,来带动身上的经络运转。再用观音菩萨修行法门配合,主持者的开示,你站在那里,会感觉气在身上闯通。主持者跟你讲些法,你耳根听後不住一法,耳朵在听时,当下了解里面是什麽意思,但不去起心动念想,这时候气很容易走它该走的路,有的人就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出来了。
从这个动跟静间,止与听之间,告诉你,你的体性是怎麽样,叫你去找它,我常常讲的,你站在那里的时候,感觉我站在那里,脚在痛、在酸,那个不是真正的你,那是什麽?那是觉知的你,触觉的你,有心、心所的法都不是你,站在这里除了走动之外,一站就一小时,有的脚会酸,若是老参的话,气充满了身,一定觉得很好,很舒服。
当下让你空掉身体的感觉,手没有感觉,虽然知道手是往下放的,怎麽没有知觉了呢!身体也是一样,能够超越你知觉的那个才是你的佛性,那时候还知道痛吗?不知道!那时候还知道不会呼吸很痛苦吗?不会!
进入世间禅定四禅时,为什麽不再呼吸了呢?因为你的体性现出来了,超越了你的觉知,那时才是真正的超越,故息止心入一境性;很可惜!世间禅定就是那个体现出来以後,不去抓执色身,所以就定在那里,一年、二年、..一百年都定在那里,在那里干什麽呢?没干什麽,这跟木头有什麽不一样!那我为什麽花时间坐在那里干嘛?我为什麽不能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呢?坐在那里几千年干什麽?定也不是这个定法。
所以佛说的「定」,是对着人、事、物冲着我来的一切法都能够安定、自在、无碍,心里所现的一切化境都不被它转,那才是真正的佛禅,也就是「首楞严大定」。你不是在《楞严经》里面或者讲义里面,看到阿难尊者赞叹世尊说:「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 获法身。...,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於十方界坐道场。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行者藉缘开悟後,要审除微细惑,住入首楞严大定中,於行、住、坐、卧等处随时都能在定中,起居生活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我心都能如如不动,这才是首楞严大定。当然谈到比较深层禅定的话,首楞严大定除说明禅定的境界外,对人、事、物所面对的时候,能够解脱没有烦恼外,首楞严大定当然还包含一切的神变,这些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想像得到的。
现在返过来讲「侍经行,见芋叶动。」寺庙旁边种了很多的芋头,芋头的叶子我们都知道是好大的,芋叶上的水气在傍晚时碰到冷空气,水分会冷成水珠。经风一吹叶即动,水珠也就晃动了。在古代没有电灯,外面不能点蜡烛或是火把,到外面去经行,都是暗暗的在走。
「见芋叶动,雪峰指动叶视之。」雪峰禅师见机会教育来了,要这徒弟受教,虽知道他开悟了,但总得找机缘教他。现在教他什麽呢?看这芋头叶在那儿摇晃、摇晃的,所以就指着芋头叶看,你看!我也来看!叶上有水珠晃动。 这公案缘起於现象界,在述说他们师徒经行的因缘。
两个人在看芋叶,徒弟看了就住法生心。绍卿就说话了:「绍卿甚生怕怖!」我看了这景色非常害怕,什麽景色呢?就是雾气比较重,水气在芋头叶上形成了水珠,风一吹,芋叶随风摇晃,再加上月光一照,在黑暗中看这个景色有点可怖,为什麽他会觉得可怖呢?师父怎麽没有觉得可怖呢?是绍卿他心里还不乾净,有怕的种子在,有害怕那种景色的种子存在。
很多人可能不怕这个,但怕蛇!哦!看到蛇就不行啦!看到电视里面的蛇就害怕,明知道电视里面的蛇是不真实的,但就是会害怕。数年前我们去美国弘法,同行的有位同学头发白白的,长得很像英国人,她本来就很怕蛇的。老美看东方人怎麽有人长得这样子,觉得很好玩,於是拿了一条蛇(小孩子玩的橡胶蛇)在她面前抖一抖,从小就最怕蛇的她,吓得半死,一直在发抖,心脏一直加速地跳,差一点就晕过去了,结果定眼一看原来是假的蛇。我告诉她此种怕蛇的种子不去,会造成祸害,不拿掉种子-永远都会怕蛇的!假的也怕,真的也怕。
真是冤家路窄,我们又走到别处玩时,结果走到一个地方,又有一个小孩拿着一假蛇在玩。我跟她讲後,她就学乖了,为要破我执,走上去看这小孩子手中在玩的蛇,然後抓起蛇来摸一摸,也不会怎麽样呀,从此就破掉她心里的毛病、心里的执着。
修法就是这麽修的,你在害怕什麽?不要逃避,要去面对它,要把那个心结打开。譬如说你害怕黑暗,把灯关掉就害怕,那要把这个怕黑暗的心结打开,要训练到碰到黑暗时,能不起恐惧感。
今天看看黄历说不宜出门,你的脚就走不出去了,以修行论,你一定要走出去,专找一天最凶恶的日子,然後大大方方地走出去,出门後那个害怕的心就会被打破,不然怎麽解脱呢?有了害怕的心,怎麽解脱呢?
绍卿师也是这样,光看到芋头叶在晃动,他就害怕了,没有看过这种月光下水珠摇曳的情景,又加上自己的连想,那就更可怕了。所以他说:「绍卿甚生怕怖!」我们按语说芋叶、水珠,在月光下摇曳,叶子晃来晃去,看的人…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4· 本地风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