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善知识,在自心降伏安住当中而发慧,戒、定、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理念正确 难行能行
有的人他来问我,师父师父,我们在放生,他在那边钓鱼,怎么办?我说怎么办,你能因为他钓鱼你不放了吗?不可能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戒恶修善,你能因为别人戒善修恶,你就不修了吗!有的人就这么说,不能做好事,好人不长命。有没有这种说法,说好人不长命,他好人不要做。他说你看,坏人活得多开心啊!有人这样。那你就不戒恶修善了,你就给他吓住了,他说好人不长命。哎呦,好人不长命,那我不做好人了。
请问,要不要做好人?还是要做好人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他那个理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他是错误的,他是颠倒的,他把好的说成不好的,把不好的说成好的,那叫知见颠倒。请问我们这社会上,知见颠倒的多还是正确的多?颠倒的多。行为是颠倒的多还是正确的多?也是颠倒的多。知见也颠倒,行为也颠倒,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跟着佛,要学佛的原因。请问你是要跟那些颠倒的人学还是要跟佛学?那肯定跟佛学,这就是我们学佛的原因,我们必须要好好地学佛,珍惜我们的生命啊!
我们相信不相信因果,好人到底是好报还是坏报,这要有一种信念,要有一种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我们坚定信念,做一个好人。有的人没有这个信念,有的人甚至持错误的信念,就认为好人没好报,好人不长命。他认为那样,他信念就错了。他不敢做好人,不代表他没有良心,他有时候有良心,但是良心泯灭了,他没有一个正确理念的支持。
这里开光法会结束之后啊,我们还要去拜见我们福建的一位肉身菩萨,是我们福建值得骄傲的福建人,老和尚活到117岁,中国长寿之最,117岁圆寂,120岁开缸,开缸之后肉身不腐。他在生的时候治病救人,他五十岁出家。出家之前因为他大概是***军官,所以他一直不敢收徒弟,因为什么?这老和尚很慈悲啊,他说我怕收你们做徒弟连累你们哪!那个时候政治迫害很厉害的。象清定上师,因为他也是***少将,后来出家。解放不久就把他抓到监狱关起来了,关了二十多年,提蓝桥监狱,上海最大的监狱。但是还好,改革开放之后八十年代,他也是行医。但你看这位老和尚,到112岁才开始收徒弟呀,做了一辈子出家人,112岁,离117岁只有五年,他只收了五年徒弟呀。你想想看,这人间怎么样,是不是五浊恶世啊,我们要深刻地认清这一点。
我们大家在座的都是念佛的吧,都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前提是因为你厌离娑婆,深知五浊恶世的过患,是这样子。有这个因,才会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果。不但你要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你也要认识到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要认识到。
那为什么社会上认为说好人难,难做好人,这是不是社会的真实现象?是真实现象,所以有人才会这么认为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是因为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五浊恶世。只不过是我们要学佛了,我们厌离这样的娑婆世界,厌离五浊恶世,我们要求生更好的生命境界,生命的国土,我们要随佛学,我们要做好人,尽管好人难做,我们也要做。这个就叫什么?叫难行能行啊!
这个行为,是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理念为前提的,正确的理念,所以学教理是很重要的,教理行证,我们佛教讲,这个过程。修学的过程什么呢,教理行证。教理行证偏重在听善知识教导,偏重在闻思上,闻思之后信解行证,有个信解行证。听闻的时候生起信,对这个所讲解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实践,最后证到。
诸佛菩萨是凡人修出来的,我们也能够按照佛法转凡成圣,所以佛教是一个实践的宗教,它是极其科学的,它是有道理可讲的,有行可修的,有果可证的。如果我们人就是一个试验室的话,它可以实验出来,它可以有结果,所以佛教是属于科学范畴的,我们这个时代提倡科学,又提倡弘扬文化,我们佛教都符合。
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学佛的,除了来烧香拜佛,我们还要念经。每念经的时候都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难遭遇”我们又得到了。得到了怎么样?“愿解如来真实义呀!”我今见闻得受持,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很重要。
反过来说,你读了多少遍也不解其义。佛的经文是表义的,这个经如筏,就好像一个船它承载着。那你能够得受用,能承载你可以从此岸到彼岸的。这要通过你理解,你去实践这个经,那就可以转凡成圣,所以我们要愿解。所以我们佛教里说读经千遍,不如解经一字。你这个经读一千遍哪,不如理解到经里面一个字的意思。
还有一句,解得一百,不如行得一部。解,光解了不行也没用。所以我们前面有师父有居士说戒很重要。戒是什么,戒就是实践佛法啦,戒是戒恶啊!关闭一切恶趣门哪!才说明我们真实地开始实践佛法了,才是扭转局面了,把恶给堵住了。戒是什么?戒是堵漏,是堵住我们的恶道门,这是学佛法的第一步。虽然是第一步,它特别重要,所以戒是无上菩提本,是无上菩提的基础,像盖房子一样,戒是基础啊!戒很重要的。
所以你受戒了,我们在座的很多都三皈依了,接下来再受戒。受戒就叫什么,受戒你也可以披袈裟啦,三皈依只是你是信徒啊,你有信仰啦,我是准教徒啦。但受戒就叫依教奉行了,师父说尽形寿不杀生,能持否?能持。那你就已经实践佛法了,在你的生命当中,你的生活当中,你应以佛法的教条来做你生命的标准了,这在天地之间你也是非常非常尊贵的啦!
在佛陀说的《遗教经》里面说,你供养十个坏人哪,你救十个坏人不如救一个好人哪,是不是这个道理。救十个坏人不如救一个好人哪!救一百个好人,供养一百个好人,不如供养一个三皈依的人哪!三皈依的人有信仰啦,对不对。世间人虽然说好,它那个好,那标准有可能会变,好人一不小心又变坏人啦,那坏人一反悔啦也会变好人,对不对。那供养一千个三皈依的,不如供养一个受五戒的,受五戒的人就能披袈裟啦!
为什么你看我们居士,做早晚功课的时候,有的居士是披袈裟的,有人是穿海青的。有的居士就觉得披袈裟好啊,披袈裟可以站在前面,可以走在前面,所以我也要受五戒,我也要披袈裟。他受五戒是为了想披袈裟,这种想法就不对了。是为了受五戒,这个才对。
因为,所有生命尊重的,最在乎的就是生命嘛,有个人来给你一百万,我把你杀掉,你要不要?是不要的。给你一百万不杀,给你一千万把你杀掉,要不要?也不要,那肯定不要的。钱算什么,钱是身外之物嘛,有也好,没有也可以的吧!没命是不行的,一切众生最珍爱的就是生命啊,最珍爱生命!所以你侵犯他的生命,你剥夺他的生命是天地间最残忍的事情。但如果你做这样的事情那怎么样?福禄寿减少,多灾多难,多病短命。如果杀生害命的人,这个人什么果报呢,就是多病短命报。
那我们生命,除了珍爱生命之外,我们活在世界上也珍爱物质。只要生命不受威胁的情况下,你给我一百万我还是要的。那反过来说,别人要从你家里偷掉一百万,你气不气,肯定很生气的,所以第二条戒律就是不偷盗。因为人都是依赖物质而活着的,一天不死要饭吃,两天不死要衣穿,他依赖物质的,他很在乎物质的。就是你动你爸爸妈**,你爸爸妈妈也在意的。爸爸妈妈动儿子女儿的,儿子女儿也在意的,是不是这样,真的是这样的。所以第二条戒律就是不偷盗,不把别人的落为己有。
第三,人除了依靠物质之外,人除了拥有身体,肉体,人还有精神的部分。人的精神部分的营养,精神部分的食物就是什么呢?感情。我们在座的,需不需要感情生活,你要不要有人爱你,要的嘛。你就是来拜佛也希望佛要多爱你,烧头香也是,我第一个来给你烧香,你多爱我一点,也是为了这个。要爸爸妈妈爱我,要朋友爱我,更是要先生多爱我,不要去爱第三者,对不对,这个很重要的。人还关心着感情,有时候感情生活破裂了,有的人甚至求死求活的,感情有时候比钱还重要啊,你是要你先生一年给你赚十万,然后你先生找第三者。你肯定不喜欢找第三者,宁愿不赚钱,我养你,在家里烧水做饭带孩子,我赚钱去,对不对,很在意感情的。所以第三,我们要在佛面前承诺“尽形寿不邪淫”。这就是感情方面的,这重要不重要,这都是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
都想幸福,我想获得快乐人生,快乐幸福的人生从哪里来,要不要因缘?要因缘的。这些因缘具足,你才是幸福快乐的人生,这些因缘不具足了,请问你多病短命,你还会幸福吗?你活在世界上贫困潦倒,想吃口饭都难,你还会幸福吗?你活在世界上没人爱你,你虽然你爱别人,别人看不起你,你会幸福吗?别说别人没爱你了,你爱别人,别人还嫌弃你,你说痛苦不痛苦啊,所以这都是幸福人生不可缺少的因缘。
那除了第三条我们需要精神的,我们需要爱。那第四条呢,我们人是社会动物。人是不是社会动物,请问你穿的衣服是你自己做的吗?你吃的饭是你自己种地种的吗?你的衣食住行都是靠大家在一起,彼此的关系才组成了社会。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动物你能不能够说,你讲话不算话,那别人还信不信你?不信你的,没有信誊了。你没有信誊了你签合同别人也不跟你签呢,别人不跟你做生意呀!你爸爸妈妈讲话不算话,儿子都不听你的。儿子如果讲话不算话,你骗老爸,骗老妈,骗一次、两次、三次,骗五次、六次还能骗到吗,骗不到了。我们从小读书就读狼来了,狼来了!别人都去了,然后哈哈大笑说我骗你们玩的。第二次又喊狼来了,狼来了!大家又去了,说我骗你们玩的。第三次狼真的来了,救命啊,狼来了!没人来了,最后自己被狼吃掉…
《端坐佛怀抱 闻法断烦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