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我现在所感受的种种快乐,都是往昔善业的果报啊!”尤其是在别人赞叹、供养我们时,如果能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可以熏习自己对因果的信心,避免傲慢烦恼的产生,一方面加强自己对善法的信乐。经常如去思维,就会习惯以身边的每一件事去思维、观察因果业报。
恶徒虽求乐,然至一切处,
罪报皆现前,剧苦猛摧残。
为非作歹的人,虽然想得到快乐,但是他走到任何地方,罪业的恶报都会现前,剧烈痛苦会折磨摧残他的身心。
世人的性情尽管千差万异,然而在希求安乐这点上,基本上相同。但是在追求安乐时,有一些很愚昧的众生,采用一些非法手段,比如社会上有些歹徒,为了财富而持枪抢劫、贩毒等,无恶不作。这些人开始时也许得到一些财富受用,但他们内心绝不会因积聚钱财而安乐,无论走到哪儿,恐惧不安、空虚等情绪都会如影随形,使他们越来越痛苦。如果不改恶从善,为非作歹的恶徒像吸毒者一样,纵然想寻求快乐,最终却唯有饱受身心痛苦的摧残,因为他们的所欲与所为相背,以造恶业的方式无论如何努力,所得的只有累累苦果而已。
业果是世间无欺的规律,众生在六道中转生及感受苦乐,都是由业而招感,在此,大家应了解一些业的种类。业从感受的过程上分,有引业和满业两种。所谓的引业,就是有情转生至某处的决定业;而引生这一过程所感受苦乐的业,称为满业。众生在转生六道时,其引业、满业可有四种不同情况。一、引业善,满业善:比如转生为天人者,其引业为十善业,他在天界享受种种安乐,于同道众生中较他人的受用更为圆满,这些安乐是他往昔所为善的满业所感;二、引业恶,满业善:比如在饿鬼中,有些鬼具大力及福德,富如天神,这便是由引业恶而满业善所感之果;三、引业善,满业恶:比如转生为人,但恒为他人役使,无有自由而痛苦不断,没有学佛的机会,有的欲界天人,虽然身为天身,却缺乏受用,一辈子非常贫穷,这些都是引业善、满业恶而招感的果报;四、引业恶、满业恶:如堕入地狱,恒时感受无量痛苦者,即是由引业、满业皆恶而招感的恶果。以上是以转生而言引业、满业的不同,其实在每一事件之中,都可以用引业、满业来分析,比如说有些人来到学院,能于心情愉悦中顺利地闻思修行,没有什么障碍和痛苦,这便是感召这个果报的引业、满业皆善之表现。而有些人能来学院,其引业虽是善业,然而他的满业不好,在学院里即便只是住一个月,也是充满痛苦。有些居士的引业恶,没有到寂静圣地修学的福报,只能住在嘈杂的城市之中,然而如果他的满业善,他在那种环境也有机缘皈依佛门,认真修法;如果他的引业、满业皆恶,也就只有住在那样恶劣环境中,无有修善法的机缘,终生充满痛苦。对于业的种类作用差别,在《俱舍论》中讲得比较广,如定业、不定业、黑业、白业、杂业等等,如果能闻思理解这些法义,对因果规律与现象的许多疑问也就会消尽。
众生因为愚痴,昧于因果,对善法毫无信乐,虽然欲求安乐,却恒依三毒烦恼,造作种种恶业,以此而唯有恒时受苦而已。藏族民间的俗语说:“恶人无论至何处,一路总会有坎坷。”恶业深重的人,不管到何处,他所感受的总是痛苦之境,如果他对此仍是执迷不悟,只有越堕越深。我们对于这些因果多加观察思维,就一定会对因果生信心,对善法生起强烈的信乐。
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
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
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
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因往昔所修集的清净善业力,佛子将生在广大的莲花苞中,其中妙香芬芳、清凉无比;由于听闻通达了佛陀以妙音所宣的甘露法语,身心滋润而生出光彩;在佛光的照耀中,白色的莲苞缓缓绽放,花蕊上焕然托生出殊妙的色身,欣喜地成为佛前之法子。
大乘修行人以正知正念修持大慈大悲、六度四摄等清净善业,依这些善业功德的力量,后世即可转生到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清净佛刹中,投生者一般都在清净的莲花中化生,这种投生方式与胎生有很大区别。众生在投胎出生的过程中,要受很多痛苦,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言,在住胎时,母亲不当的冷热饮食、行动等,都会让胎儿感受到剧烈痛苦。而在清净刹土中依莲花化生,如《无量寿经》中所说,就连痛苦的名字也听不到,所触所受全是无比的芬芳妙香、清凉悦意。住在莲花苞中,饮食也不像娑婆世间那样食用有漏的食物,而是以诸佛所降的妙法甘露为食,佛法甘露使佛子的身心得以滋润成长,焕发出美妙庄严的光辉;诸佛菩萨的智慧光芒照耀下,洁白的莲花自然开启,托生出花蕊上的佛子。转生于净刹中的佛子,因诸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愿力加持与本身功德的感召,具足种种殊妙的相好。佛子就这样生在具足圆满断证功德的如来面前,恒常闻受大乘佛法,享用佛法甘露,身心自在安宁,没有任何痛苦与烦恼。这些安乐都是佛子在往昔所造的各种善业所感,只要有殊胜善法功德,修行人皆可得到这种无比清凉的大安乐。
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对这些安乐都会有向往希求,然而仅仅是向往也不行,要想得到这些安乐,必须靠自己对善法生起信乐,通过精进的修持忏罪、积聚资粮,并对往生净土发殊胜坚定的愿。如果自己听到净土的功德安乐后,能生起信乐,精勤修持善法,那一定会如愿以偿,如《楞严经》中说:“如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总说往生净土的四种因,其中也特别强调了希求心,如果对往生净土有希求,那就具足了往生的最基本条件。然而要生起希求心,首先必须通过种种因缘,对因果、对净土的功德生起信心。虽然凡夫无法现量见到净土的境界,然而通过佛菩萨的教言与往昔高僧大德们的真实经历,我们也可对之生起坚定信心。例如藏地的索朗则模大师、恰美仁波切,他们不舍肉身而飞往净土,甚至还可以带上家中的牦牛和狗一起往生,汉地净宗初祖慧远大师,生前曾三次现见极乐世界,他的传记中对此有详细记载。大家经常去翻阅这些高僧大德们的传记,祈请上师三宝加持,就一定能生起信心。
因昔众恶业,阎魔诸狱卒,
剥皮令受苦;热火熔钢液,
淋灌无肤体;炙燃剑矛刺,
身肉尽碎裂,纷堕烧铁地。
因往昔造作众多恶业而堕落地狱的人,阎魔狱卒会先用剥皮的酷刑使他受到痛苦;然后又用热火熔化的铁水,淋在他们无皮遮护的身体上;再以燃烧的剑矛刺砍,使他们身肉碎裂,纷纷掉落在烧铁地上。
众生如果在生前造作各种严重罪业,不管是佛制罪还是自性罪,这些贪嗔痴罪业,其果报总有一天会现前,如同《百业经》中所言:众生的业不会成熟于外境地水火风,只会成熟于各自的五蕴。上品的恶业成熟时,众生即会现前堕入地狱受苦的恶果,在地狱中,堕狱者面前会显现很多面目狰狞、身形恐怖的阎罗狱卒,这些狱卒手持各种刑具兵器,将堕狱者的皮肤一块块剥剐,使他们感受到惨烈的痛苦。然而这只是痛苦的开端而已,在此之后,狱卒们会将熔化的铁汁不断地浇在堕狱者血肉模糊的身体上,或灌注在他们的口中,使其身体从里到外,为炽热的铁汁烧成焦炭一样。地狱众生的身体刚被摧毁,马上又会恢复,身体恢复并不意味着痛苦停止,而是往昔的恶业所感,让他重新受如是的痛苦。在地狱中,狱卒们还会使用各种燃火炽热的刀剑、枪矛等兵器,穿刺、劈割地狱众生的身体,使他们血肉横飞,身肉碎块一片片落在烧铁地上,而每一片肉骨,仍具足各自的苦感,忍受着烧铁地的煎烧。身体完全被摧毁后,一刹那又会复原,重新受同样的痛苦。堕狱者于亿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将不断地感受这些难以想象的剧苦,他们虽然时时刻刻都想死去,然而业感未尽之前,这些痛苦不会有片刻停息。
根索曲扎仁波切在讲义中说众生如诽谤佛法、造五无间罪,死后一定会堕入这样的地狱中受苦。堕狱的业因主要是以嗔害心而造恶业,或造了上品严重的贪嗔痴恶业,这些罪业造下后,如果不忏除,必定会感受地狱中的痛苦。这是世间的自然规律,如同喝烈性毒药者,必然会毒发身亡;种下青稞种子,只会长青稞,而不会长稻谷;谁造了严重恶业,则必然堕地狱。龙树菩萨说:“恶业生痛苦,如是往恶趣。”造恶业只会带来痛苦,带来转生恶趣的苦果,这是针对每一个众生都会无欺存在的因果规律,每一个造恶业者都不会有侥幸逃脱恶报的可能性。
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说,忽视因果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人往往用口头上的空性言词来轻视因果:“啊,一切都是空性的,哪儿有什么痛苦、安乐呢?”在胜义中固然是空性的,然而那是超离意境的圣者境界,对凡夫修行人来说,不管你谈得如何高妙,仍逃不脱因果规律。口头上谈一切都是无实如幻,然而面对吃饭、穿衣、苦乐感受等等,你能否做到平等无执呢?如果尚未达到“终日吃饭,不曾咬一粒米;终日穿衣,不曾着一缕纱”的心中无所得之境,你的一切行为不可能超脱因果的系缚。莲花生大士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修行人当努力取舍因果,要不然给自己造下恶果之因,如《月灯经》中所言:“自作自受,他作不受。”到恶境现前时,苦受不会有他人来代替。如果在因果业报这方面反复地听闻思维,内心对恶业招恶果生起定解,自己在日常中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心念也就自然会远离恶业,对忏除宿业的善法生起猛励精进。
子二、(说慢助缘)分二:丑一、总说;丑二、分说。
丑一、(总说):
故心应信乐,恭敬修善法。
轨以金刚幢,行善修自信。
所以我不但应当信乐善法,还应当恭恭敬敬地修习善法,并按《金刚幢品》中所说的要领,勤行善法并修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在今生所受的一切痛苦源于各自所造的罪业。如果以善心修持善法,则今生恒得…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