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来没有往不净秽恶方面想。认真闻思了人身不净这方面的教言后,有的人马上会如梦方醒,回头看着自身而大发感慨:“我真可怜啊!竟然转生为这样秽恶的人身,可是以前还一直不知道!”没有醒悟的凡夫,对自己那三十六种不净物构成的身体,固然是毫无厌弃之心,对异性的不净身躯,更是孜孜不倦地贪求,心中恒时充满贪欲。陷于这种狂乱颠倒的偏爱之中,如同疯子一样,那是何等的可叹可悲啊!人道众生之间的贪爱,在那些上界天人看来,诚然是很可笑、也很可怜:这些陷身人间苦境的小众生,自身如此卑微不净,居然还要贪爱别的粪秽皮囊!这就像我们有时看到屎蛆、猪狗争食粪秽,或者看到可怜的旁生行贪一样,会觉得它们很可怜,也很可笑!记得九三年,在美国旧金山期间,有一次我到动物园去游览。动物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池中有一些怪模怪样的癞蛤蟆,看起来很恶心,也很引人怜悯,然而它们在水池中,还自由自在地追逐、交合、寻欢作乐。在它们的境界中,似乎觉得世界上唯有它的对象最美妙,最值得贪爱。当时我确实很感叹:这些无明愚痴的可怜众生啊!在我们人类看来,它们如是丑恶不净,根本不值得生贪心。实际上,人们对异性的贪恋,同样也是如此。只要跳出迷乱贪欲习气之蒙蔽,人们一定会为自己往昔的贪爱而羞愧不已:自己如是丑恶的不净身,还要贪求他人的不净粪囊,多么愚痴迷乱!恰美仁波切在《山法论》第二十八品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贪执异性时,应当观人身为盛满不净粪的花瓶,并了知外相虽整洁,但里面极为肮脏,上下身皆为血肉、屎尿、脑髓、脓涎、鼻涕等三十二种不净物(三十二种或三十六中不净物是依据不同的经论教证而异),这样的不净身体哪儿有可贪之处呢?”
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菜蔬,
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宜人的冰片等香料,可口美味的米饭和菜蔬,吃进身体后再排泄出来,竟然连大地都会被熏臭染污。
以上从身体的生因与果体之不净方面作了观察,此处再从身体的作用功能上分析:这种本体不净的人体,人们之所以贪爱它,是不是它能给世间带来洁净美妙物呢?实际上,谁都清楚,任何宜人可口的食物,一经过身体这个皮囊,就变得污秽不堪,甚至连大地都被这些东西染污了。
冰片又名龙脑,是一种清火的良药,也是一种香料,在颂词中以它为例,代指其它种种香洁可人的常用药物、香料等。这些香洁可人的物品,与芳香洁白的白面、稻米,还有各种各样可口的菜蔬、水果等等,一旦将它们吃进身体里,不管是高雅淑丽的佳人身,还是粗憨的苦力劳工身,立刻就要将它们染变成臭秽物。不管人们从口中将它们呕吐出来,还是从下体排泄出来,周围的环境马上会被染污,令人恶心至极。所以,我们这个身体内部到底如何,自己应该很清楚,这么香洁宜人的东西吃进去,竟然会变得如此秽恶,这种身体可真是个臭染缸,是个不折不扣的臭秽之源!在《医学四续》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等进入身体,通过胆涎等消化液与火大的腐烂作用,最后变成尿、汗、粪便等排泄物的过程,人的身体就是这样一个专门加工不净物的机器,它里里外外,哪有值得爱乐之处呢?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若汝厌粪秽,香鬘及饮食,本净令成秽,此身何不厌?”大家对照这些教言,反复观修,不管是如何艳丽的异性,其身体皆是如此秽恶,对此生起定解,我想没有人会喜欢臭粪缸吧!
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
应观寒尸林,腐身不净景。
身体的污浊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仍有怀疑,应该到寒林中去瞧瞧,看看那些腐臭的弃尸和其它恶心的景象。
人体的污秽,在前面已作了详细的分析,像粪便、脓血等这些垢浊,我们也是现量可见的,而非比量。如果是比量,要依靠推测才能了知不净,人们可能还会有一些疑惑。但只要是正常人,对人体的不净,确实是可以明明白白现量知道的,根本不用任何人解说。但是有些人因为自己无始以来的串习,今生又受到了错误的教导,以致对身体有深厚的迷乱贪执。现在的世间教育,大家也有所了知吧,赞美肉体、称扬情欲的邪说比比皆是。在这种迷乱的气氛中,自己长久地受到熏染,对身体的颠倒贪习十分坚固,对本来现量可见的身体不净,虽然听到了有关教言,仍会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这时候,自己应该到尸林中去,好好地观察那些腐尸烂骨,糜烂的尸肉与斑斑的脓血、花色的内脏……,这些东西会自然地让人认识到肉体的不净。这种场合中,不管是疑心有多大,贪心、愚痴心有多大,再否认人体不净的观点,恐怕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尸林中修不净观断除贪心,以前藏传、汉传、南传佛教中都很重视,但汉地现在因条件限制,这种修法基本上是没有了,只能是凭自己观想而修。而在藏传、南传佛教中,这种修法依然兴盛,观修方法的种类也很丰富。泰国有些地方,专门在大山洞中陈列着修不净观与白骨观的尸体、枯骨,修行人经常去那儿观修;而藏传佛教中的修行人,依《俱舍论》或律典中不净观修法,或依“九想观”(观修尸体渐渐腐变的九个过程),还有各传承祖师所作的不净观修法,依这些方法在尸林中反复观修,最后对人身不净生起定解,有力地对治贪欲。现在大家也具足了种种顺缘,希望都能把握机会,到尸林中去认真观修,则能对自己的修行有极大裨益。
皮表迸袭尸,见者生大畏,
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尸林中的那表皮迸裂,血肉不净狼藉的腐尸景象,看到的人都会十分害怕,认清身体的真相后,怎可能再去贪爱那不净的身躯呢?
人的尸体遗弃在尸林中后,会渐渐地膨胀、肿烂,皮表迸裂,露出其糜烂的内部结构。这时候,可以完全看到人体内部的不净物,自己详细将这些景象看清牢记后,内心对人体便会生起厌恶、怖畏之心。一个女人不管生前如何美艳,当她的身体成为这幅模样,露出了衣饰、皮肤下的真相后,那些贪欲最大的男人看了也会心惊胆战,仓惶失色地逃离。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反复观修,认清每个人无论在活着还是死后,本体都是如此的秽恶,令人怖畏,得到了这种定解,那么当美色现前时,一想到她的不净,贪欲心再也难以生起来。有些白骨观的行者在成就白骨观后,对身边出现的人都会现量看到一具具白骨;同样,如果有力地串修不净想,自己无论见到什么人,都会自然生起不净感,就像面对一个粪桶,贪心也就不可能盛发。
你们有些人在尸林中看天葬的时候,离尸体远远的,好像很不好意思,这样不可能修成不净观。大家应该勇敢一点,靠近尸体仔细地看,也可以给天葬师当助手,去拿起刀子亲手解剖尸体,对人体结构好好地了解清楚。特别是对异性的尸体,不要不好意思,而应该更为仔细地研究,也可以用手去接触那些尸体,尝试一下那种心惊胆战与恶心的感觉。如果自己的贪心很大,开始时也可能会有些反作用。但不要紧,佛经中也有一些公案,说一些比丘在尸林中,看见女人的尸体时,首先自然地生起那种俱生的贪心,但对她的身体作了详细的观察后,结果从根本上断灭了自己的贪欲烦恼。开始看到女尸时,因为不净感尚未生起来,只见到她的外表,所以尚会隐隐约约地现起贪习,但只要进一步观察,看看她内部的脓血、屎尿,闻闻这种味道,你的贪欲心很快就会被恐惧恶心所代替。这些话是针对大家在尸林中的实际观修而说,希望有志者,各自如说努力!我们凡夫众生,往昔因贪心驱使而造罪,曾受过无量的痛苦,现在善业现前,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依《入行论》中殊胜的窍诀,应该与贪欲烦恼敌决一死战,彻底摆脱它的羁缚!
涂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
何以因异香,贪着她身躯?
女人身上所散发的微妙香气,发自涂抹的栴檀香水而非她的身体,既然如此,为何因那不相干的香气,而贪着女人的躯体呢?
有些人特别贪着女人,他们认为女人身上有着微妙的香气,一闻到这些香气时,贪欲心马上就会被引发。印度的涂香、香水之类,大都以栴檀作原料,栴檀的香味非常好,尤其是白檀香,那种香味闻起来是十分悦人的。女人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把体表那些有臭味的污垢除去,把这些栴檀妙香涂抹在身体上,别人在身边时,会闻到馨香,而那些贪心大的男人更是兴奋:“啊,这个女人好香啊!”因此而想入非非,贪心盛燃。其实,有头脑的人稍作分析,便会觉察到其中的迷乱颠倒。因为,这种香味并不是女人身体所散发,而是香水的味道,香水并不是她的身体,如果对香水的味道很喜爱,理应追求香水才对,为什么要对与香水异体的女身生贪执呢?你如果觉得女人身上有香味而值得贪执,那么在尸体上喷上最好的香水时,你为什么不会生贪心呢?或者在那些蛆虫、猪、狗身上涂以妙香,你又为何不贪求呢?
此处所用的辨析方法,是常用的“一体或异体”的观察理论。贪心者执着女人身体上的香味而生贪求,那么对他所贪求的对象进行分析:你所执着的香味与女人是一体还是异体呢?如果是一体,女身与香气浑然无分,那么从世俗的观点去看,你生起贪执也许说得过去。但实际上,二者并非一体,而是异体,那么你为什么要混淆对象呢?你所喜爱的是香味,那么应该贪爱涂香、香水才对。人们因愚痴迷乱,生起种种贪爱,如果理智地分析,这些贪执确实是颠倒而狂乱,是应严厉呵斥的!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
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如果身体本来就是臭恶的,那么不去贪着它岂非明智之举吗?那些贪爱低俗欲乐的无聊之辈,为什么偏要在不净身上涂抹香水呢?
上文从身体的生因、果体、作用等各方面作了分析,弄清了身体臭秽不净的本质,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对这种本性即是臭恶的身体,我们从内心断除对它的颠倒认识,断除对它的迷乱贪执,这难道不是明智的举动吗?否则,自己一…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