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廣釋(中冊)▪P64

  ..續本文上一頁來沒有往不淨穢惡方面想。認真聞思了人身不淨這方面的教言後,有的人馬上會如夢方醒,回頭看著自身而大發感慨:“我真可憐啊!竟然轉生爲這樣穢惡的人身,可是以前還一直不知道!”沒有醒悟的凡夫,對自己那叁十六種不淨物構成的身體,固然是毫無厭棄之心,對異性的不淨身軀,更是孜孜不倦地貪求,心中恒時充滿貪欲。陷于這種狂亂顛倒的偏愛之中,如同瘋子一樣,那是何等的可歎可悲啊!人道衆生之間的貪愛,在那些上界天人看來,誠然是很可笑、也很可憐:這些陷身人間苦境的小衆生,自身如此卑微不淨,居然還要貪愛別的糞穢皮囊!這就像我們有時看到屎蛆、豬狗爭食糞穢,或者看到可憐的旁生行貪一樣,會覺得它們很可憐,也很可笑!記得九叁年,在美國舊金山期間,有一次我到動物園去遊覽。動物園裏有一個很大的水池,池中有一些怪模怪樣的癞蛤蟆,看起來很惡心,也很引人憐憫,然而它們在水池中,還自由自在地追逐、交合、尋歡作樂。在它們的境界中,似乎覺得世界上唯有它的對象最美妙,最值得貪愛。當時我確實很感歎:這些無明愚癡的可憐衆生啊!在我們人類看來,它們如是醜惡不淨,根本不值得生貪心。實際上,人們對異性的貪戀,同樣也是如此。只要跳出迷亂貪欲習氣之蒙蔽,人們一定會爲自己往昔的貪愛而羞愧不已:自己如是醜惡的不淨身,還要貪求他人的不淨糞囊,多麼愚癡迷亂!恰美仁波切在《山法論》第二十八品說:“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貪執異性時,應當觀人身爲盛滿不淨糞的花瓶,並了知外相雖整潔,但裏面極爲肮髒,上下身皆爲血肉、屎尿、腦髓、膿涎、鼻涕等叁十二種不淨物(叁十二種或叁十六中不淨物是依據不同的經論教證而異),這樣的不淨身體哪兒有可貪之處呢?”

  宜人冰片等,米飯或菜蔬,

  食已複排出,大地亦染汙。

  宜人的冰片等香料,可口美味的米飯和菜蔬,吃進身體後再排泄出來,竟然連大地都會被熏臭染汙。

  以上從身體的生因與果體之不淨方面作了觀察,此處再從身體的作用功能上分析:這種本體不淨的人體,人們之所以貪愛它,是不是它能給世間帶來潔淨美妙物呢?實際上,誰都清楚,任何宜人可口的食物,一經過身體這個皮囊,就變得汙穢不堪,甚至連大地都被這些東西染汙了。

  冰片又名龍腦,是一種清火的良藥,也是一種香料,在頌詞中以它爲例,代指其它種種香潔可人的常用藥物、香料等。這些香潔可人的物品,與芳香潔白的白面、稻米,還有各種各樣可口的菜蔬、水果等等,一旦將它們吃進身體裏,不管是高雅淑麗的佳人身,還是粗憨的苦力勞工身,立刻就要將它們染變成臭穢物。不管人們從口中將它們嘔吐出來,還是從下體排泄出來,周圍的環境馬上會被染汙,令人惡心至極。所以,我們這個身體內部到底如何,自己應該很清楚,這麼香潔宜人的東西吃進去,竟然會變得如此穢惡,這種身體可真是個臭染缸,是個不折不扣的臭穢之源!在《醫學四續》中,詳細介紹了食物等進入身體,通過膽涎等消化液與火大的腐爛作用,最後變成尿、汗、糞便等排泄物的過程,人的身體就是這樣一個專門加工不淨物的機器,它裏裏外外,哪有值得愛樂之處呢?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若汝厭糞穢,香鬘及飲食,本淨令成穢,此身何不厭?”大家對照這些教言,反複觀修,不管是如何豔麗的異性,其身體皆是如此穢惡,對此生起定解,我想沒有人會喜歡臭糞缸吧!

  垢身濁如此,親見若複疑,

  應觀寒屍林,腐身不淨景。

  身體的汙濁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你仍有懷疑,應該到寒林中去瞧瞧,看看那些腐臭的棄屍和其它惡心的景象。

  人體的汙穢,在前面已作了詳細的分析,像糞便、膿血等這些垢濁,我們也是現量可見的,而非比量。如果是比量,要依靠推測才能了知不淨,人們可能還會有一些疑惑。但只要是正常人,對人體的不淨,確實是可以明明白白現量知道的,根本不用任何人解說。但是有些人因爲自己無始以來的串習,今生又受到了錯誤的教導,以致對身體有深厚的迷亂貪執。現在的世間教育,大家也有所了知吧,贊美肉體、稱揚情欲的邪說比比皆是。在這種迷亂的氣氛中,自己長久地受到熏染,對身體的顛倒貪習十分堅固,對本來現量可見的身體不淨,雖然聽到了有關教言,仍會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這時候,自己應該到屍林中去,好好地觀察那些腐屍爛骨,糜爛的屍肉與斑斑的膿血、花色的內髒……,這些東西會自然地讓人認識到肉體的不淨。這種場合中,不管是疑心有多大,貪心、愚癡心有多大,再否認人體不淨的觀點,恐怕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到屍林中修不淨觀斷除貪心,以前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中都很重視,但漢地現在因條件限製,這種修法基本上是沒有了,只能是憑自己觀想而修。而在藏傳、南傳佛教中,這種修法依然興盛,觀修方法的種類也很豐富。泰國有些地方,專門在大山洞中陳列著修不淨觀與白骨觀的屍體、枯骨,修行人經常去那兒觀修;而藏傳佛教中的修行人,依《俱舍論》或律典中不淨觀修法,或依“九想觀”(觀修屍體漸漸腐變的九個過程),還有各傳承祖師所作的不淨觀修法,依這些方法在屍林中反複觀修,最後對人身不淨生起定解,有力地對治貪欲。現在大家也具足了種種順緣,希望都能把握機會,到屍林中去認真觀修,則能對自己的修行有極大裨益。

  皮表迸襲屍,見者生大畏,

  知已複何能,好色生歡喜?

  屍林中的那表皮迸裂,血肉不淨狼藉的腐屍景象,看到的人都會十分害怕,認清身體的真相後,怎可能再去貪愛那不淨的身軀呢?

  人的屍體遺棄在屍林中後,會漸漸地膨脹、腫爛,皮表迸裂,露出其糜爛的內部結構。這時候,可以完全看到人體內部的不淨物,自己詳細將這些景象看清牢記後,內心對人體便會生起厭惡、怖畏之心。一個女人不管生前如何美豔,當她的身體成爲這幅模樣,露出了衣飾、皮膚下的真相後,那些貪欲最大的男人看了也會心驚膽戰,倉惶失色地逃離。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反複觀修,認清每個人無論在活著還是死後,本體都是如此的穢惡,令人怖畏,得到了這種定解,那麼當美色現前時,一想到她的不淨,貪欲心再也難以生起來。有些白骨觀的行者在成就白骨觀後,對身邊出現的人都會現量看到一具具白骨;同樣,如果有力地串修不淨想,自己無論見到什麼人,都會自然生起不淨感,就像面對一個糞桶,貪心也就不可能盛發。

  你們有些人在屍林中看天葬的時候,離屍體遠遠的,好像很不好意思,這樣不可能修成不淨觀。大家應該勇敢一點,靠近屍體仔細地看,也可以給天葬師當助手,去拿起刀子親手解剖屍體,對人體結構好好地了解清楚。特別是對異性的屍體,不要不好意思,而應該更爲仔細地研究,也可以用手去接觸那些屍體,嘗試一下那種心驚膽戰與惡心的感覺。如果自己的貪心很大,開始時也可能會有些反作用。但不要緊,佛經中也有一些公案,說一些比丘在屍林中,看見女人的屍體時,首先自然地生起那種俱生的貪心,但對她的身體作了詳細的觀察後,結果從根本上斷滅了自己的貪欲煩惱。開始看到女屍時,因爲不淨感尚未生起來,只見到她的外表,所以尚會隱隱約約地現起貪習,但只要進一步觀察,看看她內部的膿血、屎尿,聞聞這種味道,你的貪欲心很快就會被恐懼惡心所代替。這些話是針對大家在屍林中的實際觀修而說,希望有志者,各自如說努力!我們凡夫衆生,往昔因貪心驅使而造罪,曾受過無量的痛苦,現在善業現前,在上師叁寶的加持下,依《入行論》中殊勝的竅訣,應該與貪欲煩惱敵決一死戰,徹底擺脫它的羁縛!

  塗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

  何以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女人身上所散發的微妙香氣,發自塗抹的栴檀香水而非她的身體,既然如此,爲何因那不相幹的香氣,而貪著女人的軀體呢?

  有些人特別貪著女人,他們認爲女人身上有著微妙的香氣,一聞到這些香氣時,貪欲心馬上就會被引發。印度的塗香、香水之類,大都以栴檀作原料,栴檀的香味非常好,尤其是白檀香,那種香味聞起來是十分悅人的。女人把自己的身體洗幹淨,把體表那些有臭味的汙垢除去,把這些栴檀妙香塗抹在身體上,別人在身邊時,會聞到馨香,而那些貪心大的男人更是興奮:“啊,這個女人好香啊!”因此而想入非非,貪心盛燃。其實,有頭腦的人稍作分析,便會覺察到其中的迷亂顛倒。因爲,這種香味並不是女人身體所散發,而是香水的味道,香水並不是她的身體,如果對香水的味道很喜愛,理應追求香水才對,爲什麼要對與香水異體的女身生貪執呢?你如果覺得女人身上有香味而值得貪執,那麼在屍體上噴上最好的香水時,你爲什麼不會生貪心呢?或者在那些蛆蟲、豬、狗身上塗以妙香,你又爲何不貪求呢?

  此處所用的辨析方法,是常用的“一體或異體”的觀察理論。貪心者執著女人身體上的香味而生貪求,那麼對他所貪求的對象進行分析:你所執著的香味與女人是一體還是異體呢?如果是一體,女身與香氣渾然無分,那麼從世俗的觀點去看,你生起貪執也許說得過去。但實際上,二者並非一體,而是異體,那麼你爲什麼要混淆對象呢?你所喜愛的是香味,那麼應該貪愛塗香、香水才對。人們因愚癡迷亂,生起種種貪愛,如果理智地分析,這些貪執確實是顛倒而狂亂,是應嚴厲呵斥的!

  身味若本臭,不貪豈非善?

  貪俗無聊輩,爲何身塗香?

  如果身體本來就是臭惡的,那麼不去貪著它豈非明智之舉嗎?那些貪愛低俗欲樂的無聊之輩,爲什麼偏要在不淨身上塗抹香水呢?

  上文從身體的生因、果體、作用等各方面作了分析,弄清了身體臭穢不淨的本質,這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事實。對這種本性即是臭惡的身體,我們從內心斷除對它的顛倒認識,斷除對它的迷亂貪執,這難道不是明智的舉動嗎?否則,自己一…

《入菩薩行廣釋(中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