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P65

  ..续本文上一页直为颠倒迷乱所诳惑,愚昧地贪执这种不净物,给今生后世带来无穷的祸害,也给他人带来纠缠不休的苦难业缘。这些道理本来是很好懂的,但是世人对此缺乏理智的思考、观察,而只是随顺恶习,在贪欲泥潭中越陷越深。学佛者中,也很少有人能对此作详细观察思辨,弄清这些道理;一些人即使能闻思到这方面的教言,也是为懒惰所误,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生起定解而断离贪执。

  世间那些不求上进、随顺颠倒恶习的人们,他们对那些低劣的欲乐充满着贪爱,对自己的身体,经常擦脂抹粉、梳妆打扮,把它当成宝物一样贪恋不休,这些作为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的身体如同一个臭粪囊,你在它外表涂涂抹抹,难道它就能变成香囊吗?它的本性即是臭秽,你再涂抹香料,也只能是如同在粪便表面上洒香水一样,绝不可能改变它的臭秽本性。佛经中有一个比喻说:一个愚笨的人,想把一块黑炭擦拭成白色,结果枉费辛劳,本性即是黑色的炭,永远也擦不成白色;同样,愚昧邪见的人,将身体擦拭、沐浴、涂香水,仍不可能改变身体不净的本性,结果也逃不了被死亡夺走的命运。龙树菩萨也说过:“诸于不净身,装饰作赞颂,奇哉谬且愚,奇哉士所耻。”装饰身体的人,妄认身体香洁可贪而作赞颂者,真是匪夷所思,荒谬而愚蠢,也是必为智士所耻笑的荒唐事。

  大家可以现量见到,世间那些越是无知无羞耻的愚昧者,对身体的贪执也会越深,涂脂抹粉之类的打扮也会越讲究。而那些真正有佛法修证智慧的修行人,他们对身体毫无执着,一辈子只穿一套服装——三衣,至于涂脂擦香水之类的装饰,更是不会有的,因为他们知道人的身体本来即是自心迷乱显现,如果不净化自心,这种臭恶的东西怎么涂香抹粉,也不会变成香洁可爱之物!

  若香属栴檀,身出乃异味,

  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妙香如果是从栴檀香水所发出,而身体的味道与此完全不同,那何必为了那不相干的香气,而贪爱女人的身躯呢?

  贪欲烦恼深重的男人,因女人身上的香味而生贪爱,这种人其实是没有分辨观察,如果稍加辨析,应该可以了知因香味对女人生贪爱,是错误的执爱。因为女人身上所散发的妙香,只是栴檀香水的气味,而她本身的气味,却与栴檀完全不同,这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想清楚,也都可以现量了知。既然事实如此,那你为什么要因那与女身毫不相干的栴檀妙香,而对臭哄哄的女体生贪爱呢?不分香臭,混淆对象的胡乱贪执,这是何等愚痴而可笑!你如果顽固地执着这种错误习惯,那么对表面涂有香水的粪桶,你为什么不去拥抱贪爱呢?如果你说自己只是喜欢香味,理应去贪求栴檀才对。

  有些人想:栴檀单独存在时,我是不会对它生贪欲的,但它涂在女人身上时,二者的聚合却确确实实会引生贪欲,这也是自然规律嘛,是理所当然的!分析这种所谓的聚合,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的二者聚合,一是栴檀香味,二是臭味的女身,对栴檀你并不贪爱,对臭味你也不会贪爱,那两件都不贪爱的东西放在一块时,你怎么可能突然贪爱呢?这就像你对某堆粪秽不生贪,对某瓶香水也不生贪,那么将香水洒在粪秽上,按理你也不会生贪。仔细分析下,你所贪执的对境除了虚妄计执外,其实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习气在骗自己罢了。众生总是凭虚妄的计执习惯,盲目地生贪,如果不以智慧打破这些妄执,自讨苦吃的愚行将永无结束之时!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

  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何以苦贪着?

  蓬散脏乱的长发,又长又尖的污黑指甲,黄斑斑的牙齿,浑身的油汗泥秽臭味,如果这些可怕的现象都是人体的本来面目,那么你何必贪着伪饰的身体呢?

  有些人因他人的外表好看而对身体生贪,然而这些外表只是与身体本性无关的伪饰,如果从身体的自然本性上观察,从头到脚,无论怎么看,也不会找到一处令人悦意的部位。人的头部生长着密密的头发,如果任其自然地生长,它会长得蓬乱不堪、藏污纳垢、臭气熏人。世间那些愚痴的人,往往以为女人的头发很好看,说什么秀发如云之类,然而这只是经过刻意梳洗修饰,给人一种迷乱的印象而已,而头发不净的本性仍然没有改变。头发本性即是令人恶心的不净物,如果你有疑心,可以去看看那些尸林中的头发,即使将它梳洗干净放在你面前,你也无法生起贪心。同样,人的牙齿、指甲、皮肤等,如果任其自然,过不了多久,那种污秽臭味,会令人见而生畏,谁都不敢靠近,更不用说生贪心了。大家也许在街头见过一些头发蓬乱、浑身沾满泥垢、臭气熏人的乞丐或疯子,当他们显露出自然无饰的身体时,人人都会掩鼻而过。即使是一个年轻端正的女人,如果她不加装饰,成了这幅模样,臭气都会将别人熏昏过去,那还有谁会对她生贪心呢?本性如是可畏的身体,人们为什么还要对它苦苦贪执呢?本性不净的身体,无论怎么伪饰,亦只是不净物而已,如龙树菩萨所说:“粪团虽色美,极新及形好,于彼不应贪,女色亦如是。”众生因愚痴无知,对此不但不能了知,反而步步趋向更为痴迷的境地。对那不净的肉身,想方设法地加以伪饰,企图遮掩它的可畏本性,这种作法如同掩耳盗铃,最终只会欺骗诳惑自己,将自己推进更痛苦的深渊!《宝云经》中说:“此身不净种,充满虫粪便,愚夫贪欲彼,比丘比丘尼,优婆优婆夷,若贪不离苦,离贪得解脱。”大家应依教打破迷惑,去除对身体的贪执,方能脱离苦海得到解脱。

  饰身伤己器,何故令锋利?

  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

  伪饰身体就像伤害自己的武器一样,你为什么拼命去磨利它呢?呜呼!这种自我诳惑的痴狂之徒,遍满天下都有啊!

  人们装饰打扮自身,修饰头发、指甲,清洗牙齿、皮肤等,然后涂香, 抹粉,企图改变自身的可怖外相,这种行为唯是伤害自己的愚蠢举动。饰身如同伤害自己的武器,人们越是努力去做,也就等于将伤害自己的武器磨得越是锋利,这样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世人天天装饰臭秽的自身,时间一久,习而不察,也就会完全忘了自身不净的事实,而误认为身体香洁可爱,自我贪执越来越深,乃至于积习难返,无法摆脱惑境。而且对自身的伪饰,也会引生他人的贪心,给自己带来祸害。总之,以伪饰自身的恶业,将会使自己越来越陷入贪身的迷执罪业之中,在轮回中无法出离,而感受的痛苦也会因身执增厚而更为剧烈。

  寂天菩萨对此十分感慨,不由得发出了悲叹:贪执着身体、伪饰身体的危害,虽然是显而易见,可是这样愚痴无知自我残害的人,遍天下都是啊!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说:“若识不正住,世说为癫狂,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一个人住于不正确的心形状态中,世人都会说他是癫狂者,但是三界轮回中的众生,都在住于颠倒迷乱相中,对此智者有谁不会说是癫狂呢?世人伪饰身体的举动,在智者看来,确实如同癫狂者之举动,唯是自我残害的行为。中外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智者,了悟到贪执身体的迷乱颠倒,而彻底抛弃饰身护身的举动,恣意无贪而行,这些高僧大德示现了难以想象的超人行为,但这与世人的疯狂迥然不同,如同济公和尚所说:“说我疯来我就疯,疯癫之病不相同。”世人才是真正的颠倒迷乱者,他们无法理解那种智慧的“疯狂”啊!以前华智仁波切修持禁行时,别人见他一动不动地躺在泥土中,以为他患上传染病,华智仁波切就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的这种“传染病”除了我的弟子纽西隆多外,别人是不会染上的。”但愿我们都能从世间的疯狂迷惑境中解脱出来,继承这些祖师大德们的无贪“传染病”。

  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

  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在寒林中,只是见到不动的尸骨,就会使人害怕而心生厌离,那么你怎会喜欢住在那充满活动白骨的寒林城镇呢?

  人的身体,无论在生前死后,都同样是皮肉等所装饰的白骨架。当这样的骨架躺在尸林中,虽然一动也不会动,但人们在见后,自然就会生起恐惧厌离之心。那么对充塞着活动白骨架的城镇,对这些巨大的尸林,你怎么能生起贪恋而住在其中呢?世间有许多城镇,那儿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居民,从某一方面看,每一个人都在那儿拖着令人见而生畏的尸体,与尸陀林并无多大区别。而且这种尸林中的白骨架比一般尸林中更多,也更可怕,因为这里的白骨架都会活动,有的能令人生嗔恨,有的能令人生贪欲,……使住在其中的人不由自主地造恶业。对人间城市这种尸林,一般人糊糊涂涂地很难以生起了解,而那些明鉴诸法的智者,对此却是一目了然的。敦珠法王在法国,看见那些繁华的城市与整齐的公墓时,他说过:“啊,这里的死尸与活动尸体都有很好的住处……。”对活尸所充塞的寒林,大家一定要认清它有害的本质,而生起厌离之心。平时,我们对尸林中那些不能活动,对自己无害的白骨,不用作意就会生怖畏厌离,但对那城镇大寒林中的活尸,却没有这种厌离心。有些人喜欢住在这样的寒林中,结果不时为活尸所干扰,引生出猛烈的贪嗔烦恼,断送了自己的解脱慧命,为今生后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城镇那种环境,大家多加思维观察,如果能生起可畏的定解,对自己今后的修行无疑会有极大帮助。

  以前有一个女人对她的丈夫非常贪爱,但丈夫突然死去了,她伤心之下,成天抱着尸体,在尸林中游荡,每天还要给尸体喂饭、清洗打扮……,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与这个女人一样,迷茫而狂乱地贪执异性身体,毫无理智可言。整个世间陷在如是的颠倒疯狂之中,我们现在既然有缘了解,当尽力依这些智慧教言观修,从迷惑中渐渐解脱出来。龙树菩萨也说过:“汝若如是观,虽未成离欲,然由欲渐薄,于女不起贪。”如果依教修不净观,即使未达成离欲的境界,也会渐渐减薄贪欲,对女人不再生贪心。

  丑三、(果者观多害):

  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

  …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