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P19

  ..续本文上一页言,三门造了多少恶业,自己亦无法计算。虽然你们秉性良善,不想造恶,但处于俗世间,造善业的顺缘非常少,《慧海经》里说:“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人世确实是这样,尤其是现在,造恶似乎是很方便,例如要杀生,用毒药毒鱼、以电击鱼、用激素诱杀虫类……;还有各类炸弹,轻而易举就杀死了千千万万众生;还有的想偷钱,通过电脑网络从银行盗取……;有的人诽谤三宝,宣扬邪说以达某种目的,拍一部电视片或写一本书,立即可以公演、出版,影响面也特别大(如现在在汉地寺庙拍的一些影片和一些武侠小说)。

  造善业却很困难,尤其是值遇开示佛法的善友更为难得,藕益大师说过:“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此正是现代社会的写照。你们若不离开原来的环境,各种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及恶劣社会风气,周围的恶友,在这些影响之下,真正能洁身自好者有几人呢?即使皈依佛门,开示佛法的善知识也很罕见,而颠倒因果,行恶之人遍目皆是。大家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往昔放逸身心,无有正知见不行正道,为无常而短暂的人生造下了多少恶业?此时此刻不好好忏悔这些罪业,临终恶业现前,后悔晚矣!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倘若一个罪犯只是被押赴刑场,尚且会惊怖万分,因害怕而口干舌燥,双眼凸出,形貌大大异于平时;更何况是为身形威怖的阎罗使卒所捆押,内心遭受着害怕死亡之忧苦折磨,那种极端的痛苦就更难以言说了!

  犯有死罪的人,公审判决后押赴刑场的情形大家或许见过,这种事情在印度、中国从古到今,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在《百业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好几则释迦牟尼佛从刑场上解救罪犯的公案,当时那些犯人被押赴刑场时,惊惧得不成人形,还好,能呼求救护,以他们的善缘与世尊之大悲威德而得到了生机。我们看现在赴死场之犯人,大都是魂飞魄散,手脚瘫软,面如死灰,眼睛睁得大大的,那副惊怖痛苦的模样,让人油然而生怜悯。一般人在受此刑罚时,尚是如此得惊怖,中阴情形下的恐怖痛苦,更不知要到何种程度。从经续中我们可以知道,处于中阴身时,人的苦乐感受比活着时敏感很多倍,而且中阴幻象极为可怖,阎罗使卒的身躯比人高大七倍以上,形态亦十分威怖,他们执持各种骇人的兵器,“打”、“杀”喊叫声震天动地,死者以敏感脆弱的心去感受比人间更恐怖千万倍的境象,当时的痛苦,其他人根本无法想象。

  现在有些人说:“中阴景象中阎罗和各种刑罚只是一种民间传说,不是真正佛教所宣说的内容。”这种说法只是部分人的臆测而已。关于中阴境象,显宗、密宗经续中都有宣述:例如《中阿含经》十二卷中有详细说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提及过,密乘的《听闻教授解脱续》与《中阴窍诀》里对中阴每一个阶段都有叙述。对恶业深重的众生来说,此时感受之苦,人间痛苦无法比拟,他人也无法思议。轮回众生都经历过此阶段,有些人或许还能有些许模模糊糊印象,可惜大部分人只有于心识里潜存着,现在根本想不起来。不论你是否想得起来,中阴之恐怖存在于每一个有罪业者的面前。

  谁能善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谁能对我善加救护,离开这种极大的怖畏呢?我睁大因恐怖而凸出的眼睛,四方寻找着救护者;四面八方到处寻觅,然而毫无可依,心情十分懊丧。在此无可依怙的险境中,惊惶不安的我应该怎么办呢?

  进入中阴险境的众生,极其迷乱恐怖,此时在业风吹动下,中阴身飘飘荡荡,在诸多怖畏中毫无依恃,他们睁大着惊恐的双眼,四方仓惶地张望,想寻找救护,其心识也极其狂乱地思念:谁能保护我离开这样可怕的环境。

  我们也可以现见一些造恶业多的人于死时眼睛外凸,双手乱抓,此即中阴迷乱恐怖之凶兆。如果世人于在生时皈依三宝,修持善法,此时以其善业、信心,有三宝的保护,故不会如此恐怖;如果死者生前没有如此善行,心识中毫无这些依怙的印象,狂乱心识中,唯有不断显现其恶业感召之可怖幻象,根本无法找到可依靠处,也无法寻得可救护之人。此时其除了恐怖外,只能是极度的懊丧了。大家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自己陷入如此无依无怙之险境……

  也许有人想:“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万一我陷入恐怖中阴险境,他们看见这可怜的景象,肯定会来救护,就如地藏王菩萨一样,这里说找不到救护之人,可能是一种方便吧!”初入佛门者,此类疑问也难免。我们都知道,无缘之人佛亦无法救度,就如太阳光普照大地,眼盲之人却丝毫不能见到。若未对诸佛圣尊生起信心,结上很好的缘分,佛的加持无法进入相续,怎么能救护你呢?中阴境界是心识串习的强烈映射,众生无始劫熏习了顽固的恶习,若没有较强的信心与善习,迷乱烦恼痴暗中,怎么可能映射出救护者的形象呢?

  关于无缘者不能救度,《大智度论》中有一个很好的公案,记载着本师释迦牟尼佛与阿难尊者到舍卫城化缘时,阿难尊者对一名非常贫困的老妇女生起了怜悯,祈求世尊去度化她,世尊告诉阿难此人根本未与自己结过缘,故无法度化。但阿难尊者认为佛具无限慈悲,也具有无边智慧与威德,一定能度化此老妇人,所以再三祈求世尊,佛陀于是走近那老妇人,可是她转过身去背向佛陀,世尊分别于她四方出现,她亦是迅速背过面,不愿见世尊,最后世尊同时于上下左右显现,她索性闭起眼睛,露出一付不理不睬的模样……。至此,阿难尊者方信此妇人确实无法度化。以世尊如是庄严身相,无限大悲智慧,世间有些众生仍是无法去调化。中阴界的众生,其心识为恶业蒙蔽,外境之一切显现变得十分怖畏,佛菩萨显现在他面前,如果他生前没有强烈信心与纯熟的观修,会觉得非常陌生,以其恶习生出极大畏惧,于是迅速逃离,这些在叙述中阴的经续中详有介绍,各人可以去认真阅读。

  为了中阴险道及后世,世人在活着时,应该与三宝结上善缘,最好能进入正法的闻思修行。现在汉传佛教中弘扬最广的是净土法门,皈依三宝后,以真实坚定的信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观想佛的金色身相,临终时以阿弥陀佛的大愿加持与自己坚定明清求往生的意识,不需经历中阴险境恐惧,安详地往生净土。得到一次人身,能够如此,方是明智之士。

  在座各位现在有很殊胜闻思修行正法的机会,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好好修持,也应该考虑中阴怖境现前时,自己有没有十成把握呢?

  壬二、(所依对治力):

  如同已服剧毒之人,事后生起了强大的后悔心,而去寻找良医良药救治,同样我们对恶业生起厌患,明白了自己以前所造恶业可怕的结果,也需要寻找对治所依靠之良医良药——此即所依对治力。此处以皈依三宝,别依八大佛子等作为忏悔罪业之所依对治力。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佛陀是一切众生之依怙主,他以大慈大悲精勤地救护着众生,其大威德力能消除众生所有畏惧,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皈依佛陀。

  我们既然已造了诸多罪业,临死时免不了上述的各种恐怖,为此,必须要于生前寻求救护者。那么是谁堪可救护我们呢?论中告诉我们:佛陀具有圆满断证功德,是三界最胜怙主。当然,在世间,除了佛陀外,也有一些具有大权威之人、天、仙人等,但他们自己尚未出离轮回,根本无法作为出世之救护。而佛陀是三界中唯一圆满自在大力的量士夫,他无限的大慈悲无偏地遍及每一个众生,以无上圆满智慧、方便威德力,恒时地救护着轮回有情。关于佛的功德,从小乘、大乘至金刚乘的经续中,都可以看到。本师释迦牟尼佛无论从哪一方面,此世间皆无有能及者,“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世尊于出家前,精通了一切世间明处,世间智者无有不自叹弗如者;与诸王子比武时,曾用脚趾将大象尸体挑掷出七重城围,弓马刀枪等诸般武艺,其他人根本无法望其项背;以出世间的修证而言:佛陀已证一切智智,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在《入中论》等经论中,对佛的功德讲得极清楚。

  佛以十力等不共出世功德,能遣除一切众生的畏惧痛苦,能赐予轮回众生究竟安乐。这点毫无疑问,但我们要遣除自己身心痛苦,获得无上安乐,也要具足无伪的信心,完全地皈依佛陀方可。在此处上师如意宝如是教诫过:如果我们真正具足清净信心,那么轮回中所遇到的一切恐惧痛苦都可无余解除,但是就怕信心不足够。若信心不足,就像你掉入水坑,却不伸手去接援救者的手,那怎么能得到救护呢!上师还举了一个公案说:以前堪布扎扬带了很多眷属去朝拜拉萨,在路上与许多持枪劫匪相遇,劫匪们勒令他们交出所有财物,此时许多眷属很害怕,于是扎扬堪布告诉弟子们:“你们跑也救不了自己,只要一心一意祈祷上师三宝,决不会受任何危害!”然后他自己坐在一块毫无遮拦的大石上,专心地持念佛陀名号,匪徒们对他放了一阵枪,但除了在他衣服上留下隐约弹痕外,一点也未伤害到堪布扎扬,匪徒们见此情景,便吓得四散逃走了。这个公案很明显地说明,佛陀随时都可以救护我们,但关键在自己的信心,这就如同干渴者站在大湖边,如果不去弯腰掬水喝,也会干渴而死,或者如同摩尼宝虽在你面前,但不祈祷也不能得到受用。无论是根本的轮回苦,或是世间暂时之怖畏、违缘,佛陀都有能力给我们解除,但必须要诚心诚意祈祷佛陀、皈依佛陀,方能做到这点。

  我们从现在至菩提之间,为了遣除一切轮回痛苦,一定要诚心诚意地皈依如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仅仅皈依佛陀的功德,便不入恶道,并能连续转生于天界中,佛经中说:“何人皈依佛,永不堕恶趣,舍弃天界后,复生天界中。”在前面…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