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
“十七种”是指观察极乐国土的功德要具体,先要一部分一部分分门别类地观察,观察细致了、深入了,综合起来,就会对极乐国土的功德生起认识。那么就从这上面能启发出很深的信愿。所以方法一定要对路。
“应知”是嘱咐对十七种国土功德应当求得了解。如果没有具体去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极乐世界很快乐”,这样对引生信愿、促进净土修行起不了大作用,因此下面这十七种国土功德要一个一个观察。一旦得到了解,就会在内心引生信愿,由此会有真实求生极乐世界的愿望。印光大师说:“天亲菩萨在观察门里,详细指示净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凡是见闻到的,都希求往生。”可见通过修观察门能启发净土信愿。
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这是把水、地、虚空三种合并在一起宣说)。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这是对《无量寿经》宣说的极乐国土功德庄严归纳成十七种来作显示。
这本《往生论》是净土教典中特别重要的大论,除了这部论,没有其它论对极乐世界的功德作这样具体的归纳和开显!所以修西方净土的人一定要学好这部论。
这十七种里讲到极乐国土总体的清净,以及分门别类国土的量、体性、形相、种种事、妙色、妙触等种种庄严。能按这些对极乐国土作多方面的观察,就会信解极乐国土具足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连带而来,会对往生极乐世界生起希求。
【先举章门,次续提释。】
首先标明极乐国土所具的十七种庄严种类,之后一一提出来解释。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此云何不思议。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极乐国土的清净功德怎么说是不可思议呢?一般情况,只要烦恼没有断尽,就一定会受生在三界中,而这里具足烦恼的凡夫也能往生到西方净土,三界种种能系缚的业毕竟不能牵引他。这就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像这样超出常情的事怎么能用思维测度到呢?怎么能用言语讲清楚呢?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极乐国土的量功德又怎么说不可思议呢?以三种相来说:极乐国的人天,如果心里想要宫殿楼阁一由旬大,或者百由旬大、千由旬大,或者一千间、一万间,都随他的心愿自然化现。极乐国中,人人都是这样随心变现宫殿,彼此不相妨碍。这是国土量的第一种不可思议。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无迫迮相。】
其次,十方世界发愿往生西方的众生,过去已往生的、现在正往生的、未来要往生的,在一时一日的短时间里,往生人数以百、千、万、亿等的数字无法计算。虽然短时间内都有无数众生生到了西方,但极乐世界恒时像虚空一样开阔广大,没有任何逼迫、拥挤。这是国土量的第二种不可思议。
【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再说极乐国中的众生,住在广大犹如虚空的量中,志愿也极为广大,如同虚空,无有限量。像这样,以极乐国土犹如虚空的量功德,能成就众生心行的量,怎么能思议呢?
众生的心量跟国土的量关系很大,住在开阔的地方,心量也比较开阔,常呆在压抑、狭小的环境里,心量也变得狭小。比如关在监狱里很久,人的心情会变得压抑、烦躁;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心胸自然变得开阔宽广。住在极乐国土里,处处开阔,无边无际,使得内心的志愿也极为广大,一发心时就是发起利益尽虚空界无边众生等的大心。大经魏译里说:“旷若虚空,大慈等故。”
像这样,国土量的功德能成就众生心行的量。这是第三种不可思议。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譬如迦罗求罗虫,其形微小。若得大风,身如大山。随风大小,为己身相。生安乐众生亦复如是。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亦如彼虫,非身而身。焉可思议。】
极乐国土的性功德怎么说不可思议呢?比如有一种迦罗求罗虫,形体微小,如果得到风就会扩大,得到大风,身体会变得像一座大山那么大。这种虫是随风的大小来作自己身体的相。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如此。生到这个正道世界后,就随国土的风气,自然成就出世间善根,入在正定聚中(就是从此在大乘道中永不退转)。就像迦罗求罗虫,所现种种大中小的身体形相,不是自己原本微小的形体,而是得到风的助缘,就变成中等身、高大身等。
《净土十疑论》说:往生极乐有五种因缘不退转:(一)被佛大悲愿力摄持的缘故,不退转;(二)佛光常照的缘故,菩提心时常增进不退;(三)水鸟树林、风声乐音都宣说妙法,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此不退转;(四)极乐国中纯一以诸菩萨为良友,没有恶缘境界,外无神鬼魔邪,内无贪嗔痴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因此不退转;(五)一生到西方就寿命永劫,和佛菩萨齐等,因此不退转。
像这样,往生之前本没有成就出世间善根,没有入正定聚,乃至没有发起种种广大功德,但一生到极乐国土后,就以国土体性功德成就,自然的智慧、慈悲、神通就发起了,心就入到了大乘正定聚中,自然就成就种种出世间善根。就随着国土犹如大风一样的作用,使得自己菩提正道的身转为广大。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此云何不思议。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极乐国土的形相功德怎么说不可思议呢?
按照因果律,由忍辱就感得身体形相端正,这是自己心行的影像或者回响。意思是说:有身体就有影子跟随,有声音就有响声回应,在因地时内心常行安忍,果上感得的相好就很端正。这是通常所说的因果律。但是生到极乐世界,不管以前是嗔心众生,还是安忍众生,都同样得到三十二相,平等的微妙绝伦。
这是以清净光的妙力成就众生平等相好,这样的光本不是众生内在的心行,而能作心行的事。本来相好是随心行而变现的,心行忍辱,就现好相,心行嗔恚,就现丑相。但这净光不是内在的心行,却能作心行之事,能平等给予往生者端严相好。这怎么可思议呢!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千种宝,随心称意,无不具足。若欲令无,倏焉化没。心得自在,有逾神通。安可思议。】
极乐万物的种种事又怎么说不可思议呢?极乐世界的种种事,有些是一宝所成,比如金所成、银所成等等;有的是十种宝间杂而成,比如是金、银、琉璃等十种宝合成,就在一个事物的体性上具有十宝;或者是百、千种宝,都能随自己的意愿无不具足。想让这些没有,瞬间就隐没不见。在极乐世界心是这样随欲自在,超过如意神通,这怎么能思议呢?
如意通,就是大的变小、小的变大、从一变多、从多变一等,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自在而转。往生到极乐世界,自然就达到这样。器世界能随自己的心自在而转,想要什么就变现什么,不想要就自然隐没,超过如意神通,这就不可思议!万物成了随心而转。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此云何不思议。其光曜事,则映彻表里。其光曜心,则终尽无明。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妙色功德又有哪一点不可思议呢?佛国的光明照耀万物时,照得内外通彻透明。而且光明照在心上时,终究消除无明。也就是当心接触到光明时,内在的无明会被最终消尽。这样的光能作诸佛事业,怎么可思议呢?
世间的光能照耀物体外表,不能照耀物体内部;能破除外界黑暗,破不了内心无明。但极乐国土的光明不但能照彻万物表里,而且照在有情心上时,能破尽内在无明。通常由闻思修获得开悟时,能够破除无明,世间的光照到身上,是不可能破无明的,但是净土的光在照到时,内心的无明会被消除,当然是不可思议的光明。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此云何不思议。夫宝例坚强,而此柔软。触乐应著,而此增道。事同爱作,何可思议。有菩萨字爱作,形容端正,生人染著。经言,染之者,或生天上,或发菩提心。】
触功德又怎么说不可思议呢?通常,珍宝的质地是坚硬的,但极乐妙宝是柔软的体性,就像迦旃邻陀那样细软、轻柔,左右旋转,能变为种种形状,捏在手里跟细草一样。更妙的是,接触到了就生妙乐。一般来说,由触生起乐受时,心会耽著,但接触极乐妙宝生乐受时,反而增上道业,这就超出常情,不是分别心所能思维的,不是世间现象所能比方,不是言语所能表达。
这是从弥陀法身智慧中所现起的事业妙相,是随着本愿力任运而现的妙用,所以不同于一般接触境界生乐受时,紧跟着就生染著,不但不生染著,还增上修行境界!这怎么能思议呢?
《宝积经》里讲有一位叫“爱作”的女菩萨,相貌非常端正,人见了就生…
《往生论注讲记(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